文化与艺术
每個基督徒都應該知道的六部古典音樂作品 
2019-09-10
—— Jeremy Begbie

爲什麼要提古典音樂呢?從表面上看,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在像音樂這種微不足道的事情上——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其他音樂——都似乎是一種嚴重的沉溺行爲。然而事實卻是,所有的人類社群中,無論多麼貧窮,都以某種形式與音樂共存。唱歌、吹空木管、以及將頭髮拉作琴絃的衝動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更重要的是,人們將最深刻的渴望和激情傾注到音樂製作中是早就被認可的。音樂可以是文化中最深沉的激動和情感的顯著指標——這種激動和情感常常是被神學所激發的。

那麼,古典音樂有什麼特別呢?嚴格來說,「古典音樂」是指相當短暫的一段時期的音樂(大致是18世紀下半葉),但這個術語常用來指與歐洲音樂會和歌劇文化相關的整個音樂潮流,前後大約有1600年左右。「古典音樂」有時也被稱爲「藝術音樂」,它通常被認爲是需要去欣賞而不是僅僅聽就行了。當然,這並不能使它比其他音樂更優秀或更有價值,但它的確和其他音樂不同。它需要你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願意堅持,相信每次欣賞都會得到更多。這意味著當你欣賞的時候,你不是問,「我喜歡它嗎?」而是要問,「音樂裡發生了什麼?」

而基督徒可以提出另一個問題:「站在神學角度,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如果你沒有接觸過這一類型的音樂,這裡有六部作品(可以在SpotifyApple Music或者QQ音樂上收聽)可能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一、巴赫(1685-1750),馬太受難曲

這可以說是現代早期時代最偉大的基督教音樂成就。生動、扣人心絃、情感直接,它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方式將你帶入基督的苦難和死亡的故事中。作爲一名虔誠的路德宗教徒,巴赫專注於聖經,比他同時代的大多數其他音樂家都更理解聖經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所有的微妙含義和衍生意義。你將感受到要對耶穌受難日所發生的事情負責,並重新思考你與被釘十字架的那一位的整個關係。請記住,這首音樂持續近三個小時。最好不要一次聽完,特別是如果你從來沒聽過巴赫的音樂。分段消化,並且使用一份指南都是明智的。試試讀Calvin Stapert的《我唯一的安慰》(My Only Comfort),這是對巴赫神學世界的最佳介紹。(另見Bethany Jenkins的文章「沒有路德,就沒有巴赫」。)

二、亨德爾(1685-1759),彌賽亞

雖然很遺憾美國或英國在聖誕期間的新年音樂會都不再包含彌賽亞中的曲目,但這一清唱劇的專輯銷售和下載量卻持續上升。它是以令人驚歎的速度(不到一個月)寫成的,已經成爲一部經典之作。爲了表現聖經故事的一致性,亨德爾的清唱歌詞中只有聖經經文(大部分來自舊約聖經),並在耶穌基督降世時達到高潮。這部作品是一個分三幕的聖劇,大致對應基督的道成肉身、救贖工作和永恆的權能。同樣,Calvin Stapert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亨德爾的彌賽亞》(Handel’s Messiah)。在我看來,最好的錄音是史蒂芬·雷頓(Stephen Layton)、複音合唱團(Polyphony)與布瑞頓(Britten Sinfonia)錄製的,那演奏具有令人驚歎的戲劇性。

三、莫扎特(1756-1791),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作品467,最後樂章

瑞士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在他晚年時把每天聆聽莫扎特的音樂作爲一種屬靈操練。在莫扎特的音樂中,他說他聽到了莫扎特好像在動員整個物質世界來讚美神。換句話說,莫扎特並沒有在其中礙事。他並沒有努力嘗試去「述說」某件事,也沒有表達他內在的自我。他只是讓自己成爲在新的時代中讚美創造的載體。聆聽這首作品第三樂章的鋼琴和管絃樂隊演奏中所展示的充滿喜樂的豐盛,你可能最終會同意巴特的觀點。

四、貝多芬(1770-1827),第六交響曲(「田園」),第四和第五樂章

貝多芬處於從「古典」時代到「浪漫主義」時代的轉型期,他所釋放出的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永久地改變了音樂歷史的進程。他的大量作品讓19世紀的作曲家們著迷,他們緊隨在貝多芬之後出世真是不走運。

貝多芬因其「英雄式」的風格而聞名——有抱負、咄咄逼人,往往極具野心。這部「田園」交響曲則展示了他不同的一面——不那麼強勢、更堅定、更優雅、更感恩。對他來說,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將他經常在維也納周圍鄉村的田野和小巷徘徊期間所引發的情感變成聲音。第四和第五樂章將你從一場激烈的風暴中帶入「牧羊人之歌:暴風雨後的歡快和感恩之情。」這是西方音樂的重大轉變之一:幾乎像孩子一樣的感激之情甚至可以融化心中最堅硬的部分。(西門·拉特爾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錄製的版本非常出色。)

五、拉赫瑪尼諾夫(1873-1943),第二鋼琴協奏曲,綿延的柔板

講到人類心靈對遙遠家鄉的渴望,沒有比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更有表現力的了。拉赫瑪尼諾夫是一位作曲家,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被迫遠離他心愛的俄羅斯。在經歷嚴重的抑鬱時,他作了這首第二鋼琴協奏曲,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古典音樂作品,絕對配得其知名度。賴特(N. T. Wright)曾說,我們的世界以一種「痛苦的美麗」爲標誌——其輝煌是榮耀的,但它已經被破壞並正在等待完全。記住這句話來聆聽第二樂章。(在眾多錄音版本中,請嘗試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和波士頓交響樂團錄製的版本。)

六、詹姆斯·麥克米蘭(1959-今),十架七言

我從十字架開始,現在回轉向它。詹姆斯·麥克米蘭爵士可能是神學最深刻、又仍然在世的基督徒作曲家。他設法發出充滿希望的聲音,但永遠不會陷入多愁善感,永遠不會讓我們忘記神通過降臨到世界最黑暗的深處來醫治這個世界的舉動。在七個短樂章中,他以既忠於福音、又令人不安的嶄新方式將基督最後的話語譜成音樂。除了音樂中其他出彩的地方,他還提醒我們,沉默是如何可以成爲音樂實質的。在最後的樂章中,我們聽到了耶穌死去時的呼喊,也聽到了他最後的呼吸。如果你需要相信音樂的神學力量,那麼你最好就從聆聽這部作品開始。


譯:姚曉洪;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6 Works of Classical Music Every Christian Should Know

Jeremy Begbie(傑瑞米·柏格比)博士畢業於阿伯丁大學,現在擔任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的Thomas A. Langford傑出神學教席教授。他教授系統神學,專長於神學與藝術之間的關聯的研究。他特別的研究興趣在於音樂與神學之間的相互作用。
標籤
藝術
音樂
古典音樂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