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九个事实
九個事實幫助你認識當選美國總統的喬·拜登
2020-11-25
—— Joe Carter

到目前(2020年11月24日)爲止,本次大選中喬·拜登(Joe Biden)贏得了306張選舉人票,而現任總統唐納·川普只獲得了232張選舉人票,因此拜登成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預計獲勝者,並將於2021年1月20日就職。

以下是九個事實,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認識這位即將成爲美國第46任總統的人。

第一,小約瑟夫·羅賓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1942年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Scranton),但他在上小學時就搬到了特拉華州。1965年他從特拉華大學畢業,1968年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法學院畢業。在大學和法學院期間,因爲讀書他獲得了五次學生徵兵延期,從而未能參加越南戰爭。後來又因爲哮喘病而被取消了服兵役的資格。法學院畢業後,他曾擔任政府指定律師,後來又從事公司法務工作。1970年至1972年,他在新堡郡議會(New Castle County Council)任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第二,1972年,年僅29歲的拜登出人意料地擊敗了一位共和黨在任議員,贏得了他的第一場參議員競選。他又六次當選,從1973年到2009年——總共36年零13天。在任期內,他曾在兩個有影響力的委員會任職,即司法委員會和外交關係委員會。在擔任司法委員會主席的17年裡,拜登對最高法院的大約十幾項提名產生了重大影響。正如《洛杉磯時報》的梅蘭妮·梅森(Melanie Mason)所指出的那樣,拜登「進入橢圓形辦公室時,將比現代任何一位總統在確認法官方面擁有更多經驗」。

第三,拜登曾在1988年和2008年競選民主黨總統提名。在1988年的競選中,有人指出他錯誤地表述了自己的學術生涯,並在沒有註明出處的情況下使用了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休伯特·H. 漢弗萊(Hubert H. Humphrey)和尼爾·金諾克(Neil Kinnock,英國工黨領袖)的部分演講,因此被迫退出競選。據《紐約時報》報導,他還是法律系一年級學生時,曾因在論文中使用法律評論文章的部分內容而未註明出處而受到處分。2008年,他在愛荷華州黨團選舉中排在第五位,得票率不到1%,退出了總統初選。7個月後,他成爲奧巴馬的副總統競選搭檔。

第四,4歲時,拜登患上了口吃,這是一種影響300萬美國人的神經系統疾病,會導致說話中斷。在學校裡,他被稱爲「口吃男孩」和「結巴頭」,在他的天主教小學裡,一位修女曾因爲他的名字發音有問題而叫他「布布先生」。在大學裡,拜登說他的綽號是「Dash」(摩爾斯電碼中的減號),因爲他的口吃「就像摩爾斯電碼」。後來,他通過朗讀詩歌,教自己控制口吃。

第五,拜登在大學三年級的春假期間認識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妮莉婭(Neilia)。他們於1966年結婚,當時他還在讀法學院,並一起育有三個孩子:博、亨特和拿俄米。在聖誕節前一週,也就是他贏得第一場參議員競選的幾週後,他30歲的妻子和13個月大的女兒在一場車禍中喪生,因爲一輛運載玉米的拖拉機從側面撞上了他家的旅行車(兩個兒子在那次車禍中倖存)。拜登於1977年與現任妻子吉爾·特雷西·雅各布斯結婚。2015年,拜登又失去了一個孩子,當時比尤(Beau)——一位獲得過銅星獎的陸軍老兵和前特拉華州檢察長——因腦癌去世,年僅46歲。

第六,作爲副總統,拜登在政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擔任奧巴馬總統有影響力的顧問。拜登是外交政策問題上的重要代言人,並作爲政府代表前往50多個國家。拜登還協助制定國內政策,如擔任白宮有史以來第一位暴力侵害婦女問題顧問,「支持和協調國家和全球打擊家庭暴力、性侵犯和其他形式的性別暴力的努力。」由於他對政府的服務,奧巴馬總統在2017年授予拜登總統自由勳章,這讓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第七,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拜登在與墮胎有關的問題上立場有所轉變。1986年,他對《天主教教區報》(Catholic Diocese Newspaper)說,「從受孕的那一刻起,考慮墮胎就是錯誤的」。然而在2008年出版的《承諾要遵守》(Promises to Keep)一書中,他將自己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觀點描述爲「中間路線」,並補充說,雖然他「個人反對」,但不會投票「限制婦女選擇墮胎的權利」。不過,他也表示,他不會投票支持分娩前墮胎,也不會使用聯邦資金資助墮胎。在1977年寫給選民的信中,拜登提到了1978年的「保護生命大遊行」,並表示反對使用聯邦資金來支付墮胎費用,「除非母親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在1994年一封類似的信中,他說:「我們這些反對墮胎的人不應該被迫爲墮胎買單。」直到2019年,他仍然支持《海德修正案》,該修正案阻止醫療補助等政府醫療項目爲墮胎付費。但同年,拜登宣佈不再支持該修正案,扭轉了他過去40年來的立場。拜登還承諾,作爲總統,他將恢復聯邦對家庭生育計劃的資助,將撤銷墨西哥城政策(禁止接受聯邦資金的非政府組織將這些資金用於墮胎),將「努力規範化羅訴韋德案」,他的「司法部將盡一切力量阻止如此公然違反羅訴韋德案的州法律橫行」。

第八,與他在墮胎問題上的轉變類似,拜登也改變了對同性戀和LGBT問題的政治觀點。1993年,拜登支持立法禁止公開的同性戀者在美國軍隊中服役。三年後,他又支持《捍衛婚姻法》,禁止聯邦政府承認任何同性婚姻。2006年,他說:「婚姻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事。」在2008年與薩拉·佩林(Sarah Palin)的副總統辯論中,他反對「從民事上重新定義什麼是婚姻」。但四年後,作爲副總統,他表示支持同性婚姻。他還承諾作爲總統將「推動全球LGBTQ+的權利和發展」,並確保將覆蓋變性人過渡程序,例如「性別確認手術」(即變性手術)等。

第九,拜登是第二位成爲當選總統的天主教徒(約翰·肯尼迪是第一位)。在2015年的一次採訪中,拜登稱自己的信仰是一種「恩賜」:「耶穌基督是上帝希望的我們行事爲人模範,」他說。「耶穌所做的一切都有點符合大體上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以尊重的方式待人。」不過,他的信仰如何與他的政治政策相聯繫並貫穿其中,這並不足夠透明。例如,他曾說:「我的信仰告訴我,我們應該成爲一個不僅接受氣候危機真相,而且引領世界解決氣候危機的國家。」「我的信仰懇求我接受對給窮人帶去惠益的方案,作爲總統,我將盡我所能與貧困作鬥爭,建設一個讓我們更接近最高理想的未來。……」在2019年的一篇社論中,他說:「聖經很清楚:僅僅希望世界更好是不夠的。我們有責任讓它變成這樣。」但當涉及到墮胎或同性戀等天主教會與民主黨意見不一致的問題時,拜登一直認爲,他的信仰不應該決定他的政策。他在談到墮胎問題時說:「對我個人來說,我準備接受我的教會關於生命何時開始的教義」,「但我不準備把這一點強加給其他人。」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9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President-Elect Joe Biden

Joe Carter(喬·卡特)是福音聯盟的編輯,同時也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Virginia)的麥克林聖經教會(McLean Bible Church)擔任牧師。
標籤
美國
總統
九個事實
大選
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