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爲何亞裔美國人在白人教會難以找到家的感覺?
2020-01-22
—— Steve S. Chang

我家是韓裔,在南加州讀高中和大學時父母允許我離開全家人所在的那間移民教會(韓語教會)。我因此加入了一間規模更大、白人爲主的教會,那裡的教導非常棒。我盡可能地融入其中,教會也有許多地方讓我覺得喜歡。可是,我在那兒很難完全找到家的感覺。

我的經歷並非特例。許多像我這樣的亞裔美國基督徒都認識到並渴望教會的多元文化事工理念,但我們中的許多人還是難以在白人教會找到家的感覺。我們通常避而不談,但很多人有這種感受。爲什麼會這樣呢?

白人教會比他們自己認爲的更白

美國大多數單一種族的教會(比如黑人教會、華人教會、拉美裔教會等——譯註)會承認自己與某種特定的文化密不可分。但是美國大多數以白人爲主的教會卻錯誤地認爲自己的教會乃是建基於一種文化中立的「福音」文化。事實是,每一間地方教會都有她獨特的文化。儘管教會中佔多數的白人信徒不怎麼意識得到,但是對於那些非白人信徒而言,在踏入白人福音派教會的那一刻,就能立刻嗅到白人福音派的文化氣息。

美國歷史是造成這一盲區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國家文化還是教會文化都圍繞著歐洲白人移民產生併發展。甚至今天,還有許多人會認爲白人才是「真正的」美國人,而亞裔(或其他族裔)都屬於「被歸化」的美國人。

當然,自1965年《移民法》頒行以來,多元文化在美國有所發展。但是,白人的聲音依舊主導著福音派的機構、大會、出版和網絡文章。那些以向年輕人(80後,90後,00後)傳福音爲主題的書籍、文章、講座還是專注於白人的文化模式和偏好。

換句話說,美國的福音派教會,容易倒向由主流人群控制、爲主流人群服務的教會。

白人教會常常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白人福音派」文化並不必然被其他文化接受:比如,教會接待給新人一個大大的熊抱,牧師講道的時候穿著破洞的牛仔褲,會眾見到陌生人問:「你是哪兒的人?」如此造成的結果是,許多亞裔能夠忠心地出席白人教會,甚至在教會服侍,但卻實在沒有「家」的感覺。

我們總是聽人說:「別拘束,把這兒當家吧!」,可我們還是沒法不脫鞋(就連這個比喻也只有亞裔才能完全明白)。(譯者注:美國白人進屋是不換鞋的,而亞洲人進家門時常常要在門口換鞋)

亞裔美國人比我們承認的更「亞洲」

正如白人教會比他們自己以爲的要「白」,我們這些美籍亞裔也比嘴上願意承認的更加「亞洲」。許多亞裔美國人渴望融入白人教會文化,但我們卻還是會與教會保持一定距離,當教會讓我們不舒服時選擇退後幾步。

亞裔美國人成長於一種集體主義更強的文化。因此,作爲美國的移民和少數族裔,我們從小在自己的移民教會裡長大,爲了去教會跑更遠的路、待在教會裡更長時間。教會就是我們第二個家。但是許多白人教會默認會眾都是個人主義者。當亞裔美國人來到白人教會,我們常常因有機會隱藏起來而喜悅,同時又爲了缺乏人際關係而不滿。

亞裔美國人,尤其是第二或三代,常常構成一種「第三文化群體」——既不屬於白人主流文化,也不屬於亞裔移民文化。沒有選擇餘地時(比如,擇業、擇校、兒女教育),我們只能把文化擱在一邊,但我們還是期待有一個讓我們感覺自在的教會。

我們這些亞裔美國人必須承認,我們是一個正在轉型中的人群,且又身處一個正在轉型的國家中。美國正在迅速地成爲一個多元文化國家,亞裔美國人需要停止隱藏自己的文化背景。相反,我們應該爲自己的傳統自豪,並且要尋求神的引導,明白如何把我們文化中最好的部分帶到一個更加寬廣的福音共同體中。

福音怎麼說?

福音從未無視膚色和文化差異。耶穌基督的教會起初就由不同地方的人組成,用各自的語言敬拜(徒2),並且最終也會是不同族群的人用各自的語言一起敬拜(啓7:9,13)。聖經承認文化是人身份的一部分。我們不應宣稱教會應該文化中立,反而應該承認每一間教會——無論是少數族群教會還是白人教會——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在教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帶來教會文化的改變,也被這個文化改變。

當初代教會面臨抉擇,究竟要接納還是拒絕外邦人進入猶太社群時,他們不得不決定如何融合兩種不同的文化。他們的結論不是讓外邦人變成猶太人,也不是讓猶太人變成外邦人。相反,當時的教會接受了要重視文化背景的挑戰(徒15),爲了軟弱弟兄的緣故放棄自由(林前8),並積極主動地聽取異質群體的聲音(徒6)。

對這些猶太和外邦基督徒們而言,福音廣傳的優先性高過了享受自己的舒適文化。

那麼,白人爲主的教會和亞裔美國人雙方要如何實踐這一真理呢?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白人爲主的教會應該主動地與教會裡的亞裔接觸,邀請他們承擔重要角色,要理解亞洲人只有受到這樣的邀請時,才會有更好的回應。同時,加入異文化教會的亞裔美國人,應該更加主動地參與其中,一起解決問題——哪怕這讓人不舒服。

第二,教會中的白人領袖應該與亞裔教會領袖建立雙向、互動的友誼,承認在服事中互相學習、互相鼓勵的價值。而亞裔領袖,也應該努力跨出自己的文化舒適區建立友誼。福音應當培養這樣一種友誼和夥伴關係,它把文化差異視爲福音廣傳的助益而非阻礙。

21世紀的教會必須效法初代教會,把福音廣傳列在文化舒適感之前。


譯:之是;校:freerain。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y Asian Americans Struggle to Feel at Home in White-Majority Churches?

Steve S. Chang(史蒂夫 · 張) 是加州佈雷亞地區生命盼望社區教會的創始牧師,他在這個教會服侍24年。
標籤
文化
教會
世俗
種族
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