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放在今天,保羅會被看作是不合格的宣教士嗎?
2021-10-29
—— Jonathan Worthington

耶穌一直都在執行神的使命,祂也呼召我們投身於這個大使命,但我們很多人已將它簡化成了一種刪減版的「宣教」(使命與宣教的英文都是」mission」——譯註)。

實際上,神的使命具有普世性的部分,它是神「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1:20)

最終,一切仇敵都將遭到毀滅,神使一些仇敵歸向自己、與自己和好,並征服了其餘仇敵。祂正在根除祂整個受造界中的敵意,並藉著祂復活且作王的兒子的血來成就那普世的和平。

神在基督裡的大使命

大使命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神賜給我們與祂同工的使命。雖然在普世和平建立過程中的征服方面是神恩典單獨的工作,但祂使我們參與領人歸主的部分,即呼召我們「使萬民(panta ta ethnē,萬民)作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教訓他們」(太28:19-20)。這使命是一項同工使命,因爲作王的耶穌應許他將始終在這同工使命中與我們同在

在基督交託這項同工使命的幾年後,保羅和巴拿巴正認真執行這位君王的行軍命令。然而他們作的一些決定,可能在今天的一些傳教士、教會和「使命」機構看來很奇怪。

保羅與巴拿巴的實踐案例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羅和巴拿巴將神國的好消息帶給未信的猶太人及其中的外邦人(徒13章)。在第二次安息日宣講後,外邦人(萬族,tōn ethnē)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但很多猶太人和有名望的人趕走了他們。

保羅和巴拿巴東進152公里(也許要走30小時?)來到加拉太南部的以哥念,與那裡未信的猶太人及希臘人分享作王的耶穌的好消息(徒14:1-7)。但不信的猶太人、外邦人(萬族,tōn ethnē)並他們的長官差點用石頭打死這兩位宣教士。

保羅和巴拿巴又南逃32公里來到路司得(要走6小時?),這裡是羅以、友尼基和提摩太的家鄉。他們向說呂高尼方言(Lycaonian,譯註:一種敘利亞方言)的未得之民宣揚神國的好消息(徒14:8-20),呂高尼也是「萬族」之一(panta ta ethnē,14:16)。但有些猶太人從以哥念(32公里外)、甚至從彼西底的安提阿(185公里外)過來,挑唆了群眾,他們就用石頭打保羅,把他癱軟的身體扔在城外。保羅站起來,一瘸一拐地又進城了。

保羅和巴拿巴隨後向加拉太更東邊的地區進發。用現在流行的宣教術語來說,他們必須完成關乎這一地區的「未竟之業事工」(譯註:一個宣教機構),必須完成基督在加拉太地區關乎外邦人(萬族)的使命。因此,他們又跌跌撞撞走了112公里來到特庇(走路約23小時,雖然或許更久,因爲保羅流血、受傷)。他們在特庇的未得之民中「使好些人作門徒」(徒14:20-21)。

等等!大多數人很快就繼續往下讀,從而錯過了這裡一些隱含但至關重要的信息。《使徒行傳》14:21中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宣教決定。

保羅和巴拿巴需要在那裡作出抉擇,因爲他們已經向整個加拉太南部的猶太人及萬國宣講基督國度的好消息。作爲富有成效的傳教士,他們現在該做什麼?

用你聖潔的想像力想像一下保羅和巴拿巴在面對抉擇時的對話吧(當然了,用一些今天的白話文)。

巴拿巴:「嗯,你咋看?穿過奇裡乞亞山口(譯註:土耳其南部托羅斯山脈關口),我們就能輕鬆繞到東南方,也許還能見見你在大數的家人,然後打道回府去敘利亞的安提阿。」

保羅:「確實,我們的確需要向差我們的母會彙報一下情況。」

巴拿巴:「是的,然後繼續前往下一個未得之地!」

保羅:「是的,但是……(停下思考)……我們也可以轉向東北方,整個卡帕多西亞(譯註:小亞細亞中部地區)也有很多未得之民需要聽到關於基督國度的好消息。"

巴拿巴:「毫無疑問!那你意下如何?我們該如何完成我們王的任務?」

保羅:「嗯……要完成這個任務…… (內心:讓我想想在基督裡的同工使命的意義)……我想到了!我們必須回到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底的安提阿,回到那些已經聽過並接受這好消息的人們那裡去!」

巴拿巴:「就是剛剛用石頭打你的那些地方?就是把我們趕出城的那些地方?就是當地人已經聽過好消息、並且不再是『未得之民』的那些地方?阿們!」

這是你推斷的場景嗎?

也許保羅和巴拿巴還沒收到《宣教手冊》,就是裡面寫著「未竟之業僅僅關乎將福音傳給未得之民」的那種備忘錄。

又或許是我們對基督的大使命一知半解,或許保羅和巴拿巴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我們該怎樣看待基督的宣教使命

路加記載,保羅與巴拿巴(徒14:21b-23):

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門徒的心,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

請注意,保羅花在進一步建立和教導信徒及他們地方領袖上的時間與精力,原本都可以用來領未得之民歸主,然而他卻選擇做這件「不那麼緊急」的事。他寫信給加拉太人的時間,原本也可以用來領新靈魂歸主。他一次次地重訪加拉太地區那些教會(徒16:1-5;18:23;19:1)的時間,原本也可以用來接觸那些未得之民。

那麼保羅爲何要投入寶貴的時間與精力一次次地回去呢?因爲保羅明白,基督的使命是要讓萬民作門徒、而非僅僅歸主。所以他就盡力投入自己的生命、資源,以及從其他基督徒那裡收集來的資源。

然而,今天的很多宣教專家會以各種方式指導保羅和巴拿巴面對那些抉擇,他們會說:「弟兄們,使命很清楚!那些加拉太地區的人已經聽過福音了,我們去北邊的卡帕多西亞,向那裡的未得之民群體宣講好消息。走,去完成未竟之業!」

以上是我朋友在禾場上接受到的真實輔導。我一直在和一些教會及肢體談話,就是那些不會資助像保羅與巴拿巴這種「步伐慢、效率低、不追尋未得之民的宣教士」的教會和肢體。

即使是出於好意,我們對宣教的刪減也會傷害世界各地的信徒,會傷害他們事工的耐久性和持久性,還會傷害我們的宣教同工,因爲若不是我們對他們的統計數據無動於衷,他們本可以收到雪中送炭的籌款。

讓我們一起慎思,看看我們的工作、輔導和投資是否其實簡化了基督的同工使命,以及我們是如何簡化這使命的。儘管神普世性的和好與和平這一結果勢不可擋,但我們或許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去提供幫助。宣教迫在眉睫,所以我們應當耐心。


譯:許志斌,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ould Paul Be Considered a Bad Missionary Today?

Jonathan Worthington(喬納森·沃辛頓)博士畢業於達勒姆大學(Durham University),目前擔任國際領袖訓練事工(TLI)神學教育部門的副院長。
標籤
宣教
使徒行傳
解經
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