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2018-09-25
—— John Piper

《馬太福音》5章9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稱爲神的兒子。

「八福」中的每一個福份都像一顆封棺的長釘, 將有關福音的錯誤認識釘死在棺材裡。這種錯誤的觀念認爲,人無需改變就能得救。或者說,一個人就算在態度和行爲上和外邦人一樣,也能獲得永生。

八福的呼聲:去得一顆新心

「八福」中的每一個福份都告訴我們,永生的祝福只會給那些新造的人。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見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稱爲神的兒子。

如果我們沒有憐恤,那麼我們就要接受審判。如果我們沒有得見神,那麼我們就不能進天堂。如果我們不被稱爲神的兒子,那麼就不是神家裡的人。這些都是永恆救恩的另一種說法。唯有憐恤、清心、使人和睦的人才能得到。

所以,「八福」宣告了那些錯誤教導的死亡――不要誤以爲只要信了耶穌,就算沒有憐恤和清潔的心,就算你不是一個使人和睦的人,也一樣能上天堂。事實上,登山寶訓從頭到尾都在呼籲:「去得一顆新心!成爲一個新人!審判的洪流已經來到你家門口了!」此時你會想起第20節說的:「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太5:20)。

另外,在「登山寶訓」結束的時候,7章26節中,主對眾人說:「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換句話說,無論我們信什麼,若不順服「八福」和「登山寶訓」的教導,在審判之日,我們將站立不住。

通向天堂的唯一道路

上週我很可能沒有將「八福」的這一方面講得這麼嚴肅,我沒有發自肺腑地關注你的永生――而這些是我本該做到的,我虧欠神。在閱讀賀雷修斯・博納寫給牧師們的一本老書時,我的良心被深深刺痛了。他說:

即使當我們傳講最深刻的真理時,我們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就算我們的言語擲地有聲,我們的表情也顯出我們無動於衷;就算我們的言語和表情都能矇混過關,我們的聲調也不免洩露出我們的漠不關心。

所以,今早我要努力讓你銘記,在「八福」裡,耶穌不是向你我提出的一個可有可無的建議,這篇講道也不是一篇關於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教導。相反,耶穌描述的是通向天國的路,並且這是從神來的訓誨,爲的是催促你踏上這條通向天國的道路並始終行在其中。這樣,在末日審判時,你才能被稱爲神的兒子。

這就是今天講道的重點。如果你正走在通向生命的窄路上,那麼我所做的就是幫助你始終行在其中;如果你仍然闊步在通向滅亡的大路上,那麼我所做的便是指引你轉向生命之路。

如何成爲神的兒子

當耶穌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稱爲神的兒子。」他並沒告訴我們怎樣成爲神的兒子。他只是簡單地說到神的兒子實際上是「使人和睦的人」。他們在審判之日被稱爲神的兒子,神稱他們爲兒女,他們被接入父神的家。

舉個例子,要知道如何成爲神的兒子,我們可以看《約翰福音》1章12節和《加拉太書》3章26節。《約翰福音》1章12節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加拉太書》3章26節說:「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換言之,我們因信基督而成爲父神的兒子,因而罪得赦免並有永生的盼望。

神的兒子有天父的性情

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9節說,人成爲神兒子,就有了天父的性情。聖經告訴我們,天父是一位「和平的神」(羅16:20;帖前5:23;來13:20),天堂是一個和平之地(路19:38),而且,最重要的是,神是一位「使人和睦」的神!

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5:19)「……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加1:20)也就是說,我們天生悖逆神、反抗天國,本該在天國的軍事審判中處以絞刑。然而,神卻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向所有不再爲自我而戰,願意信而歸正的人宣佈完全的赦免。

神是一位熱愛和平且使人和睦的神。整個的救贖歷史在耶穌的受難與復活之時達到高潮,這是神的計劃,要讓公義與和平成就在悖逆之人和他自己之間,接著也臨到人和人之間。所以,神的兒女們也是這樣的。他們有著和天父一樣的性情,他們愛神所愛的,做神所做的。看看他們是否願意像神一樣爲和平做出犧牲,你就會認出誰是神的兒女。

因著神的厚恩,悖逆的人得以重生,信而順服,成爲神的兒女。我們有了天父的樣式,又有了新的性情(約一3:9)。神是和平之君,我們這些有著他性情的兒女也是使人和睦的人。

神的靈是和平的靈

保羅在《加拉太書》4章6節中也說:「你們既爲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他又在《羅馬書》8章14節中說:「凡被神的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被聖靈引導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是和平。

所以我們就知道爲什麼神的兒女一定是使人和睦的人了。藉著神的靈,我們成爲神的兒女,神的靈是和平的靈。如果我們不是和平的使者,那麼基督的靈就不在我們裡面。

所以,我們得稱爲神的兒子,不是因爲我們配得或是自己掙得的,而是因著神至高恩典的主權。(約1:13)我們的信心來自於這新生命的悸動(約一5:1)。我們靠著信心領受聖靈(加3:2)。聖靈的果子就是和平(加5:22)。因此,那些能結出和平之果的人才是神的兒子。

我們得到的救恩,完完全全出自神的恩典,我們的盼望、喜樂和自由都在乎此。但終極的救恩不是無條件的,我們必須做使人和睦的人。這也是爲什麼我們要熱切而嚴肅地去尋求登山寶訓中所應許的祝福,尋求神賜在我們生命中的恩典。

現在我們一起來討論:

如何成爲「使人和睦的人」?

《馬太福音》5章9節後半節對上帝兒女身份的應許,以及接下來的《馬太福音》5章43-45節都幫助我們看見,我們當如何表明自己是神的兒子。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爲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爲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注意第45節:「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馬太福音》5章9節也表達相同的觀點。首先,我們是使人和睦的人,因此被稱爲神的兒子。其次,如果我們要成爲神的兒子,就必須愛我們的敵人,並爲那些逼迫我們的人禱告。

所以,這裡似乎是說耶穌認爲「使人和睦」是愛的表現,靠著愛,我們努力勝過我們對別人的敵意。具體怎麼做呢,讓我們來看耶穌舉的兩個例子。

兩個例子

他首先提到禱告(44節):「爲那逼迫你們的禱告。」禱告什麼呢?在下一章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在《馬太福音》6章9-10節中,耶穌說:「你們禱告要這樣說……」爲你和你的仇敵都能尊神的名爲聖禱告。也爲你們能像天使一樣遵行神的旨意而禱告。換句話說,就是爲悔改和成聖禱告。和平的前提是清心。爲你和你仇敵能有清潔的心禱告,如此才能有和平。

接著在《馬太福音》5章47節中,耶穌又給出了使人和睦的一個生動例子:「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換言之,如果在你與人的關係中有一處裂痕,或有人反對你,千萬不要容讓你心中的怨恨,也不要躲避那個與你有隔閡的人,或是裝作視而不見,這樣只會讓心中的仇恨愈發滋長。我們若照自己的天性行事,往往就會「跑到馬路對面去,這樣就不必搭理他了」。但這不是聖靈感動你去做的事,聖靈是和平之神的靈。神使人和睦,他犧牲自己的愛子,爲讓我們與他和好,也彼此和好。

使人和睦是努力與人建立生命的聯繫,不容許一點仇恨殘留。它呼籲和解,尋求和睦。努力去打個招呼吧,這樣的寒暄可能是那恨你的人現在能勉強接受的。走上去,看著他的眼睛,說:「早上好,約翰。」並且這樣做的時候,滿心尋求和睦,而不是隱藏怒氣盡量做得彬彬有禮。

努力和睦不一定會實現和睦

所以,我們禱告,並以實際行動開始締造和平,可能一個簡單的問候就可以開始,儘管不一定每次都會成功。我想讓你們明白,努力與人和睦不一定能夠實現和睦。一個使人和睦的人渴望和睦,也爲之努力並願意付上代價。但最終未必會實現。

在這一點上,《羅馬書》12章18節的經文很重要。保羅這樣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這就是一個使人和睦的人的原則――「若是能行,總要盡力」。不要讓人際關係上的裂痕是出自你的過失。

一個難題:平安和真理?

可是,這又引出一個難題:如果你因堅持立場,造成關係破裂;如果你爲了做公義的事或是說正直的話,而使人與你疏遠,甚至向你發怒,那你就不是一個使人和睦的人了嗎?

不一定。保羅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也就是說,他承認,有時候,當你站在真理一邊時,可能無法同時與人和睦。比如,他對哥林多信徒(林前11:18-19)說:「我聽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彼此分門別類,我也稍微地信這話。在你們中間不免有分門結黨的事,好叫那些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他並不是說基督徒爲了避免分裂,就可以不顧一切,甚至在真理問題上妥協。事實上,一些分裂的出現正是因爲有些人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是真正熱愛和平的人。(參林前7:15)。

耶穌在《馬太福音》10章34節中說: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爲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

就是說,你必須熱愛和平,並爲和平付出努力。你要爲你的仇敵禱告,恩待他們,問候他們,並渴望消除你們之間的隔閡。但你總不可撇棄我(耶穌)和對我話語的忠心。無論這會給你招致多麼大的仇恨;你總要持守順服的生命,持守愛和真理,無論你因此被敵視還是被肯定,你都是無罪的,你沒有錯。

聖潔是平安的基礎

似乎這一點也正是耶穌在緊接著的一個祝福中要強調的。「爲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換句話說,不能爲了與逼迫者和平共處就在「義」上做出妥協。耶穌因你「爲義受逼迫」而祝福你,他顯然把「義」看得比和平更重要。

《雅各書》3章17節說:「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首先是清潔,然後是和平,而不是相反。這也是「八福」的命令(在第8和第9節):首先是「清心的人有福了」,然後是「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清心是和平的先決條件。清心是《聖經》所說的和平的基礎,所以不能爲了和平而在清心上做出妥協。

爲什麼從個人角度來談?

最後我還要談談另外一個問題,這是有些人聽了今天的信息可能會問的―― 爲什麼和平這個話題,我們的信息僅僅侷限在個人層面的禱告、問候,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好?縱觀世界局勢,與核武器、軍隊預算、日內瓦軍事會談、南非種族隔離、中非內戰、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宗教壓迫以及國際恐怖主義相比,這些個人問題似乎不值一提。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問另外一個問題。在那個年代,耶穌難道沒有意識到羅馬帝國正在壓迫小小的猶太民族嗎?他難道不知道亞基老在逾越節慶典上屠殺了3000個猶太人?他難道不清楚羅馬士兵可以隨意挑選猶太人來馱他們的包裹嗎?他難道沒聽說彼拉多派士兵鎮壓猶太群眾,因爲他們抗議他偷走聖殿裡的財寶?莫非他也不了解彼拉多在聖殿的院子裡屠殺猶太人,並把他們的血與他們所獻的祭牲的血混合?

當耶穌談到仇敵時,爲什麼僅僅談到個人層面的禱告、問候和祝福,以及個人的慷慨與恩慈?爲什麼不談論有關國恥、羅馬的壓迫、政治腐敗和當時混亂的軍國主義?難道他完全脫離現實,對當時的重大事件渾然不覺?

社會不公,因此人必須悔改

並非如此。耶穌這樣傳道,可以從《路加福音》13章1-5節得到解釋。有些人曾把彼拉多眾多暴行中的一件告訴耶穌。耶穌的回應是這樣的: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耶穌說:「你們以爲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爲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他從一個重大的社會暴行轉而談到個人層面――人必須悔改。「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這是他一向的作風。爲什麼他要這樣做呢?因爲對耶穌來說,一個人靈魂的永恆歸宿是更重要的事,是更大的議題,甚至大過一個國家的時運興衰。

如果你來問耶穌,凱撒大帝繳稅是否公正,耶穌可能會將這個問題轉向對你個人的命令,這命令觸動你的內心:「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太22:15-21)

如果你來向耶穌抱怨你兄弟不把家產分給你,那麼他就會轉而對你的良心發出警告:「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爲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3-15)

當今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事

現在讓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爲什麼「登山寶訓」在「使人和睦」這個信息上專注於個人層面的禱告、問候和與人和解 ?難道這比核戰爭、軍事預算、日內瓦軍事會談、南非的種族隔離、中非內戰、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宗教壓迫以及國際恐怖主義更重要嗎?

是的。因爲登山寶訓中這些個人議題的關鍵是,要讓每個人清清楚楚地聽見耶穌的聲音――如果你想承受永生,那麼就需要成爲一個新造的人。你需要有一個新心。沒有一顆清潔、憐恤、熱愛和平的心,在審判之日你不能被稱爲神的兒子。這是當今世界真正重要的事。 因爲耶穌關心你靈魂的永遠得救,勝過地上的國運興衰,難道我們可以因此說人子囿於自己的世界觀,對現實世界漠不關心嗎?

憑著愛心爲仇敵禱告,向你的對頭問好,並像天父一樣爲人與神、人與人之間的和解而捨己犧牲的人有福了,因爲你們必稱爲神的兒子,必在天父的國中承受永生。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標籤
釋經講道
馬太福音
八福
合一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