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我爲什麼相信屬靈恩賜終止論
2025-10-14
—— Thomas Schreiner

編者按:本文與山姆‧史東(Sam Storms)的《我爲什麼相信屬靈恩賜延續論》相互呼應,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立場的論述。

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因爲我自認爲已經掌握了關於屬靈恩賜的最終答案。這個問題確實複雜,許多敬畏神、熱愛聖經的基督徒在此問題上看法並不一致。讀者應該知道,我和山姆·史東是好朋友。我們彼此相愛,儘管在一些重要甚至第三層次的議題上意見不同,但我們同樣重視真理的價值。

這些年來,我逐漸確信,一些所謂的「超自然性質的恩賜」,如今已經不再賜下,也不再是教會生活中的常態。我特別指的是使徒職分、預言、方言、醫治和神蹟(也許還包括辨別諸靈的恩賜)。

爲什麼有人會認爲這些恩賜已經停止了呢?我認爲,這樣的理解最符合聖經的教導與基督徒的經驗。聖經的權威高於一切經驗,因爲它是最終的標準;但聖經的真理也必須能與現實生活相印證。同時,我們的經歷也應促使我們不斷回到聖經,重新思考:我們是否真正正確地理解了它。畢竟,沒有人能脫離自身的經歷與文化背景來讀聖經,因此我們必須反覆回到聖經中,確保自己始終忠於聖經本身。

使徒和先知的根基 

保羅說,教會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 2:20)。因此我認爲,關於得救與成聖,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真理,早已通過使徒和先知的教導賜給了我們,而這些教導如今都完整地記錄在聖經中。既然神已經「在這末後的日子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來 1:2),我們就不再需要額外的啓示來解釋耶穌基督在祂的事工、受死與復活中所成就的救恩。相反,我們應當「爲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爭辯」(猶 3),持守那由使徒和先知傳下、一次交付的信仰。

換句話說,如今我們已經沒有像保羅、彼得或約翰那樣的使徒了。他們已經把足以讓教會存立至今的權威性教導留給了我們,而這也是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直到耶穌再來。我們知道,不會再有新的使徒出現,因爲保羅清楚地說他是「末後的使徒」(林前 15:8)。當約翰的兄弟雅各被殺時(徒 12:2),教會也沒有再立一個人來取代他。嚴格來說,「使徒」這個職分只限於那些親眼見過復活的主,並且直接受他差遣的人。從使徒時代之後,就再沒有人符合這樣的資格。使徒是在教會初期神特別設立的,爲的是確立正確的教義。因此,聖經並沒有任何根據支持「今天仍然有使徒」的說法。事實上,如果有人今天自稱是使徒,我們就該提高警惕,因爲這樣的宣稱往往爲錯誤的教導和濫用權柄打開了大門。

如果使徒的職分已經結束,那麼其他一些恩賜也很可能已經停止,因爲教會的根基早已由使徒和先知奠定(弗 2:20)。基於這一點,我認爲「預言的恩賜」也已經終止。這裡所說的「先知」,就是聖經其他地方所提到的那些人(林前 12:28;弗 3:5,4:11)。早期教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完整的聖經正典,因此在那個階段,確實需要神所賜、具備權威且毫無錯誤的先知職事,爲教會奠定信仰的根基。

反對這一看法的人常提出一個論點:他們認爲新約中的預言與舊約不同,舊約的預言是完全無誤的,而新約的預言可能會摻雜錯誤。然而,認爲新約的先知可以出錯的說法並不令人信服,原因有三點:(1)證明新約的預言與舊約性質不同的責任,在於提出這一說法的人。舊約中,先知若不是完全正確,就不會被認定爲神的先知(申 18:15–22),而新約幾乎可以肯定也是同樣的標準。(2)有些人認爲,新約中「要分辨先知所說的預言」(林前 14:29–32;帖前 5:19–20),說明預言在新約中有所不同。但這一論點站不住腳,因爲無論舊約還是新約,我們都是通過判斷預言是否真實,來辨別先知是否出於神。如果他們的預言是假的,或者與聖經的教導相違背,那他們就不是從神來的。(3)聖經中並沒有任何例子顯示新約的先知說錯了預言。亞迦布預言保羅會被猶太人捆綁交給外邦人(徒 21:10–11),這並不是錯誤。若說他「錯了」,那是對預言文本的字面要求過於苛刻。事實上,當保羅後來被捕時,他自己引用亞迦布的話,說自己是「被猶太人捆綁交給羅馬人」(徒 28:17),可見他並不認爲亞迦布說錯了。亞迦布是奉聖靈說話的(徒 11:28,21:11),因此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約的先知會發表摻雜錯誤的預言。

有些人反駁說,我的觀點站不住腳,因爲新約時代有成百上千的預言從未被記錄進聖經正典。但這種情況在舊約中也同樣存在。以利亞和以利沙的多數預言都沒有被記錄下來;俄巴底亞曾隱藏的一百位先知(王上 18:4)的預言,也都沒有被寫進聖經。然而,這些預言都是真實、無誤的,否則他們就不可能被稱爲神的先知(申 18:15–22)。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新約的先知:他們的預言雖未被記錄,但如果他們確實是神所設立的先知,他們的言語就必然無誤。

至於今天許多人所說的「預言」,其實更準確地說,是神給人的「感動」或「印象」。神確實會通過這些感動來引導我們,但這些印象並非無誤的啓示,必須始終以聖經爲標準加以檢驗。而且,在依據這些感動採取行動之前,我們也應當謙卑地向有智慧、屬靈成熟的弟兄姊妹請教。我非常愛那些持靈恩立場的弟兄姊妹,但他們今天所稱的「預言」,並不是聖經所說的那種「預言的恩賜」。神賜下的感動,並不等同於聖經意義上的預言。

方言呢?

方言的恩賜是一個更複雜的問題。在《使徒行傳》(2:1–4,10:44–48,19:1–7)中,這個恩賜象徵著神的救贖計劃已經進入實現的階段,祂的約定正在成就。《哥林多前書》14:1–5 和《使徒行傳》2:17–18 也暗示,當方言被翻譯或理解時,它就相當於預言。這說明,方言與預言之間關係密切。如果預言的恩賜已經停止,那麼方言很可能也一同止息。此外,《使徒行傳》清楚表明,方言的恩賜涉及說出真實的外國語言(徒 2),而彼得也特別強調,哥尼流和他的朋友們所領受的恩賜與猶太人一樣(徒 11:16–17)。

有人主張,《哥林多前書》12–14 章中提到的「方言」與《使徒行傳》中的性質不同(比如,是一種「狂喜的發聲」)。但這種看法並不令人信服。希臘文「方言」(glōssa)一詞的意思是「語言體系」,是一種有結構、有語法的語言,而不是隨機的聲音。當保羅說「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爲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裡,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祕」(林前 14:2)時,他並不是說這種恩賜與《使徒行傳》中的不同。相反,在《使徒行傳》中,聽見方言的人能聽懂內容,因爲他們懂這些語言。若聽的人不懂所說的語言,那麼方言聽起來就像「奧祕」。至於《哥林多前書》13:1 中提到的「天使的語言」,也不能用來支持方言是一種「狂喜發聲」的說法。保羅在這裡顯然是用誇張的修辭,因爲他在同一段中說「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林前 13:2),而顯然沒有任何先知真的能知道「一切的奧祕和知識」。

我認爲今天靈恩派關於方言的現象與他們對預言的理解十分相似。他們重新定義了這個恩賜,把隨心所欲的發音也包括進去,然後聲稱自己擁有聖經所描述的「方言」恩賜。這樣一來,他們實際上是把現代的經驗強行套入聖經的框架中。那麼,今天所謂的「方言」是否出自邪靈呢?我不這麼認爲。我同意巴刻(J. I. Packer)的看法,這類經歷或許更多反映了心理層面的情緒表達,而非聖經意義上的屬靈恩賜。

關於神蹟與醫治 

至於神蹟和醫治的恩賜,我是這樣看的:我相信神今天依然會醫治人,也會行神蹟奇事,我們也應當爲此祈求。但恩賜是否延續至今,因爲聖經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非常明確的教導,所以至今仍留有討論的空間。然而,這些恩賜在聖經中的主要功能,是爲了證實福音的信息,見證耶穌就是主、就是基督。因此我認爲,如今「神蹟」和「醫治」的恩賜已經不再存在,因爲我們並沒有看到教會中有誰真正持續地擁有這種恩賜。神當然仍會醫治人,但如今教會中似乎沒有人具備像使徒那樣持續、普遍的「醫治恩賜」。凡宣稱出現神蹟或醫治的事,都應當像《約翰福音》9 章那樣被仔細查驗,就像那時人們確認瞎子真的得了醫治一樣。有一種懷疑是聖經許可的。

當然,在一些開荒的宣教場合中,神可能仍會行神蹟、奇事和異能,以證實福音的信息,就像祂在使徒時代所做的那樣。但這與「神蹟恩賜」作爲教會日常恩賜的情況並不相同。如果使徒時代的神蹟真的重新出現了,我們應當能看到瞎眼的得看見、瘸腿的行走、死人復活。然而今天我們所見的多是感冒、流感、顳頜關節疼痛、胃痛、腰痛等疾病的康復,這些與聖經中所記載的神蹟醫治並不在同一層面。

若有人宣稱自己擁有聖經所說的「醫治」或「行神蹟」的恩賜,那他就應當能夠像聖經中的先知和使徒一樣,行出那種真實、確鑿、無可否認的神蹟。

《哥林多前書》13:8–12 難道不是與你的觀點相矛盾嗎?

讓我們來看一個常見的反對意見:難道《哥林多前書》13:8–12 不是教導說,這些屬靈的恩賜要一直持續到耶穌再來嗎?

確實,這段經文表明,這些恩賜可能會一直延續到主再臨。聖經裡沒有明確指出這些恩賜已經終止,我們甚至可以合理地推測,它們原本可能會持續到基督的再來。

然而,從《以弗所書》2:20 以及其他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恩賜在早期教會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它們是爲了建立教會的根基而賜下的。基於這一點,我認爲《哥林多前書》13:8–12 的確允許屬靈恩賜延續到主再來,但並不要求它們必須如此。

此外,我們今天在教會中看到的所謂屬靈恩賜的表現,與聖經中所描述的這些恩賜並不一致。

正因爲如此,從宗教改革時期起,直到二十世紀以前,大多數新教神學家都認爲這些特殊恩賜已經停止。我相信,無論從聖經的依據還是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他們的判斷都是有根據、值得信賴的。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y I Am a Cessationist.

Thomas Schreiner(史瑞納博士)自1997年起任教於美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爲新約聖經詮釋哈里遜教席與聖經神學教授(James Buchanan Harrison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and Professor of Biblical Theology),著有多本聖經神學作品與新約聖經書卷註釋。
標籤
屬靈恩賜
終止論
延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