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帶娃去教會,值得嗎?
2025-03-30
—— Steve Bang Lee

「孩子真是上帝的恩賜啊!」

「小不點兒多可愛啊。」

「一眨眼他們就長大了。」

這些話當爸媽的都耳熟吧?我也一樣。雖說孩子是神的恩典,但寶寶呱呱落地後,生活的翻天覆地也是實打實的——就說去教會這事兒,就跟從前大不一樣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出生前,教會生活豐富多彩。你可以積極參與服侍,隨時加入短宣,總是最早到最晚走。而現在?能完整參加一場主日敬拜就很感恩了(如果還能去教會的話)。服侍不得不暫停,從前忙著服侍人,現在角色大翻轉。

在這個甜蜜又焦頭爛額的階段,怎樣才能繼續持守信仰?作爲四個孩子的父親,我深有體會;妻子每個主日單槍匹馬照顧四個孩子,讓我這個當牧師的老公都捏把汗。

不如我們把標準調低點:堅持去教會就是勝利。

把「參加主日敬拜」作爲首要目標,就這麼簡單。遲到了?沒關係。每次都遲到?那叫風雨無阻!可能整場聚會你都在照顧孩子,覺得收穫甚微——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復一週地持守這個簡單的屬靈操練。

這份堅持會在四個方面讓你收穫滿滿:

第一,把靈命充電當作首要之事。

主日與弟兄姊妹相聚而來的安息,遠勝過睡懶覺或享用豐盛早午餐。當我們一起聆聽神的話語,與眾聖徒同聲讚美時,總會有奇妙的感動——這是神恩典的美意,是你和孩子都需要的靈糧。

父母屬靈生命的活力,往往能成爲孩子信仰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正如那句智慧之言:信仰更多是「生命的感染」而非「道理的教導」。讓孩子時時看到自己的父母爲神的話語充滿、受教會生活滋養,就是最美好的見證。即便你無法堅持每日讀經,教會每週的集體讀經、教導和敬拜,依然能爲你的靈命提供養分。

第二,你將享受屬靈大家庭的溫暖。

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教會弟兄姊妹輪流爲我們送飯、送嬰兒用品的情景,如一幅幅溫馨的畫面,讓我永遠難忘。這些實實在在的關愛讓我們深知:我們並不孤單。更珍貴的是那些無言的祝福:年長信徒提醒我們珍惜當下時光;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分享他們曾經的育兒心得。

如果你剛加入新教會或正在尋找屬靈家園,這些溫暖或許看似遙不可及。但請給教會一個機會:參加迎新活動,坦誠分享你渴望融入的心願,訴說初爲父母的酸甜苦辣。你如果願意敞開自己,就能真正體會神的家裡這份獨特的關愛與支持。

第三,這是爲孩子積累永恆的財富。

巴納集團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信仰根基往往在 12 歲前就已奠定。若果真如此,地方教會的支持就顯得尤爲重要——它讓家庭在培育孩子信仰時不必「孤軍奮戰」。

家庭靈修固然不可或缺。但請想想,教會的屬靈夥伴、信仰導師、聖經課程和集體敬拜,能爲孩子提供多麼豐富的信仰養分。在屬靈共同體中成長的孩子,遠比僅接受家庭信仰教育更有福。更重要的是,這正在培養孩子的「信仰肌肉記憶」——當他們長大成人時,會自然而然地認爲:「我們去教會,因爲父母當年就一直帶我們去教會。」

第四,你的榜樣就是一種門訓。

主日敬拜,你帶著孩子遲到 20 分鐘,這不是失敗,而是一種見證。你們來了,就是在鼓勵其他年輕父母繼續忠心地參與聚會;你爲單身者和大學生描繪了家庭信仰生活的美好藍圖;你讓空巢長輩看到,無論人生處於什麼季節,持續委身教會都同樣珍貴。

你們來教會這一點本身,就是在塑造更美的教會文化。或許現階段你無法參與校園事工,你現在的經歷就在預備你,當那些學生將來要建立家庭時,你可以作他們的屬靈導師。

信仰長跑新賽段

進入人生新階段時,我們總想回到熟悉的過去,這很自然。我們既可以懷念曾經的服侍時光,也要全心擁抱爲人父母這個既充滿恩典又需要信心的新呼召。

我們更需要立定心志說:「我不再受過去的束縛,也不再回頭四顧,而要進入神爲我們預備的新季節。」因爲耶和華不藐視微小的開始(亞 4:10)。

你正在開始一段新的信仰長跑。所以,奔跑吧,行走吧,需要的時候你甚至會艱苦爬行——但務要堅持去教會。因爲日復一日,教會將幫助你與孩子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s Church Worth Attending with Young Kids?

Steve Bang Lee(史蒂夫·李)在加州爾灣(Irvine, CA)的航海者教會(Mariners Church)擔任校園事工牧師,他的博客是www.bangblogs.org。
標籤
敬拜
主日
養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