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享受禱告之美
2025-05-24
—— Ceenu Susan Jebaraj

端著一杯咖啡,與心愛的人促膝長談,這樣的時光總讓我倍感享受。

然而,並非所有對話都那麼令人愉快。和一個缺乏共鳴的人交談往往令人身心疲憊,因爲你總在爲「下一句該說什麼」而焦慮不安。可見,談話對象的確能帶來天壤之別。

在許多宗教中,人們把禱告視爲與神的對話。因此不難理解,人們對禱告的態度會隨著他們對神的認知而改變。如果我們認爲神會根據我們的宗教表現來賜福或降禍,禱告就會變成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

於是,走投無路之時,我們就不得不去尋求神的恩典。對某些人來說,禱告僅僅是一種安撫心靈的工具,幫助他們在這紛擾世界中尋求片刻安寧。而對另一些人而言,禱告聽起來很美,但在實際操作時,禱告卻索然無味,最終會從生活慢慢淡去。

基督徒也免不了對禱告有些複雜的感情。正因如此,我們更要謹記:不能讓情感來主導我們的禱告生活,而是要讓神活潑的靈,通過祂的話語來塑造我們如何禱告(西 3:16)。

禱告之美

從本質上說,對話是一種連接的方式。這反映出神按照祂的形像造了我們。祂創造我們,爲要讓我們與祂和他人建立深層的聯繫。因此,與神交談和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有許多共同之處。

最令我們滿足的對話往往發生在與那些理解我們的人之間——那些懂我們、了解我們、與我們共同分享人生喜樂與痛苦的人。這種建立在真摯之愛基礎上的紐帶,正是有意義對話的根基。當他人理解並愛護我們時,這便是人與人之間最深層的連接。

然而,儘管我們是按神的形像造的,但祂與我們有著天壤之別。祂是宇宙中最榮耀、最有愛的存在。禱告能滿足我們的心,這種滿足人與人之間最有意義的對話也無法企及。神比任何人都更深切地理解我們、愛護我們。

在悲傷或黑暗的時刻,當人的言語難以帶來安慰時,神卻完全知曉我們的心。正如《詩篇》139 篇所說,祂鑑察我們、知道我們(詩 139:1),從遠處知道我們的意念(詩 139:2),我們話未出口,祂已完全知曉(詩 139:4)。

禱告的美妙之處在於,我們不需要知道該說什麼,甚至不需要說什麼(路 18:9-14;羅 8:26-27)。禱告是將我們的心帶到神面前,即使是通過嘆息、哀嘆,或眼淚。這些都是恩典的管道,讓我們知道祂理解我們。

使禱告更加珍貴的是,神不僅完全理解我們,還完全愛我們。這一點任何人都做不到。

神看見我們所有的痛苦、羞恥、罪惡、失敗、破碎、悖逆,卻以祂完全的愛來回應這一切。無論是多麼黑暗或痛苦的地方,神的愛都能觸及(約壹 1:9;羅 8:38-39)。在禱告中,我們可以把最破碎、最不被愛的部分帶到神完全的愛中,讓祂用祂的大能充滿我們。

禱告的掙扎

在禱告的道路上成長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連耶穌的門徒們,在祂釘十字架前那至關重要的時刻,也無法遵照祂的要求警醒禱告(可 14:32-41)。

每當生活失控時,我們往往想不到首先要做的是禱告。讓禱告變得如此艱難的,是我們內心深處對神的不信。我們的行爲彷彿在說:我們孤立無助,必須獨自面對一切。

一個缺乏禱告的生命,正是一顆孤獨之心的寫照。這樣的心無法看見神是那位爲我們全部擺上的慈愛天父。事實上,神確實是我們的父,祂渴望我們在忙碌、平凡、艱苦、掙扎的生活中與祂親密相交。祂願意我們時時刻刻都能體會到祂的同在(帖前 5:17;詩 16:7)。

當我們因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時,很難相信神聽到這些想法時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神就是要聽到我們內心真實的聲音——無需半點粉飾。

我們的禱告不需要經過修飾和過濾。耶穌邀請我們以最真實的樣子來到祂面前。當我們感到壓力重重、憤怒不已、無地自容,或是被黑暗和試探所包圍時,禱告正是神最期待我們去做的事(腓 4:6-7)。

禱告的信心

雖然在禱告上的成長常常感覺很艱難,但我們不必單打獨鬥。神藉著祂救恩的大能,改變我們的心,使我們更加信靠祂。當神使我們越來越像耶穌時,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開始像耶穌那樣禱告(約 17;路 22:42)。

隨著我們對耶穌之愛的理解不斷加深,並在信靠祂的過程中不斷操練,禱告將逐漸發生改變。它不再是一項我們急於完成的的任務,也不再僅僅是一串祈求的清單,而會成爲我們與神親密連接、依靠神的方式。

我們將擺脫羞恥,以真實的自己來到祂面前,確信完全的愛能除去一切的懼怕(約壹 4:18)。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爲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祈求,相信那位將自己的兒子賜給我們的神,必將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來 4:16;約壹 5:14-15)。

禱告將成爲一種美好的途徑,讓我們不僅經歷神的作爲,更能體會神的心意,爲他人代求,並有著盼望的確據,知道神的國必降臨,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印度福音聯盟英文網站:Enjoying the Beauty of Prayer

Ceenu Susan Jebaraj(希努·蘇珊·傑巴拉傑)是企業律師,在新德里工作。她喜歡與丈夫、三個孩子以及他們在救贖主教會德里堂的教會群體一同慶祝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標籤
成長
服事
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