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帮助邻居认识耶稣
放逐中的正統:作爲另類共同體的教會
2025-02-17
—— Jeremy Treat

編者注:「幫助鄰舍認識耶穌」是一個系列,我們邀請了知名的思想家和神學家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爲了幫助我們的鄰居相信耶穌的救贖,教會現在必須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有一天,我正在教會爲東好萊塢的無家可歸者提供餐食服務,一位男士在走廊攔住我說:「牧師你好,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來這裡只是爲了服事別人,我需要教會。」

「好的,」我回答道。我打算稍後再與他深入交流,好知道他的猶豫究竟是什麼。我問了他的名字,然後繼續忙著分餐工作。回想那次交流,我認爲它反映了我們城市中的一個更廣泛趨勢:人們渴望共同體,也希望爲城市的實際問題做出貢獻,但對教會卻嗤之以鼻。這種態度不僅僅是冷漠,而是鄙視。

在一個視教會爲過時、無關緊要,甚至道德上有害的城市中,教會如何才能蓬勃發展?答案是,它必須成爲一個另類共同體:既不同於城市,同時又尋求城市的益處。

不同於城市

爲了忠心地代表基督,教會必須學會在所處的環境中脫穎而出。不幸的是,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已經深深滲透了美國教會,使其往往披著基督教屬靈的外衣卻反映出世俗的價值觀。敬拜聚會變成了社交活動,牧師成了表演者或網紅,門徒訓練成了自我提升的手段,教會不過是另一種滿足個人屬靈需求的消費品。

過去十年裡,教會在政治偶像崇拜、權力濫用和名人文化方面的膚淺與虛僞被一一揭露。我們試圖迎合未信者的所有需求,卻使教會逐漸失去了其本質,與更廣泛的社會再無分別。

教會該如何恢復我們的見證?我們必須重新發現自己作爲一個被神的恩典分別出來的獨特共同體的身份。

教會的使命不是吸引人群,而是造就門徒。我們必須通過講述神國度的故事來對抗當今世俗的敘事。我們要教導健全的教義,以免我們的會眾被世俗意識形態同化。神的子民必須持守一種以神的話語爲根基的獨特基督徒倫理,並展示信念與良善並非水火不容。紐必真(Lesslie Newbigin)曾指出:「教會對社會秩序更新的主要貢獻就是成爲一種新的社會秩序。」

尋求城市的益處

作爲另類的共同體,教會的使命不是反對城市,而是城市謀益處。不幸的是,許多基督徒對城市懷有敵對心態,這也是爲什麼大多數非基督徒認爲教會反對世界上的一切。

這種情況在面對 LGBT+ 群體時尤爲明顯。他們常常認爲基督徒是冷漠、狹隘和虛僞的人。因此,教會必須特別努力向所有人展示神的愛,並維護每個人的尊嚴。爲了以榮耀神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白(並教導):愛一個人並不意味著要認同他的一切。教會可以堅持聖經關於性別和性倫理的真理,同時仍然愛那些與我們持不同觀點的人。我們跟隨的是一位滿有恩典與真理的救主。

教會以實際行動和言語來向世界彰顯神的愛。耶穌因「說話行事都有大能」(路 24:19)而聞名,祂的門徒也應該擁有同樣的美名。在當今社會將正義視爲核心價值的時代,基督徒可以通過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 6:8)而引領前行。然而,教會必須在追求共同善的同時,持守一套獨特的倫理觀。我們應效法四世紀非洲神學家亞他那修(Athanasius),他「反對世界」(即其世俗性),因爲他「爲世界的益處」(即其受造的良善與神賦予的目的)。

放逐中的忠心

我們當前的文化環境的確充滿挑戰。然而,當下所處的世界並非教會的阻礙,而是教會重新發現自身真實身份的機會——作爲一個處在放逐中的子民,見證那更美的國度。

神曾在祂的子民被擄至巴比倫時寫給他們一封信,這封信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美麗的榜樣。以色列人痛恨他們的擄掠者,不願在新土地上定居,只想返回耶路撒冷。然而,神卻對他們說:「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爲那城求平安,爲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爲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耶 29:7)。

這是一幅神的子民成爲「爲共同善而反文化」的圖景。他們被呼召既要融入,又要有所分別。這也是今天在後基督教文化中的教會的榜樣。我們被呼召成爲詹姆斯·戴維森·杭特(James Davison Hunter)所說的「忠心陪伴」,或者如米羅斯拉夫·沃爾夫(Miroslav Volf)所描述的那樣,「作爲基督徒生活的意義在於不斷在文化中注入不同,卻從未脫離文化去實現這一點。」

在洛杉磯,如同在天上

靠著神的恩典,我正在我們位於洛杉磯市中心的教會中見證這一願景的實現。洛杉磯是一個破碎而困難的城市。然而,耶穌正在改變生命,並在整個洛杉磯建立祂的教會。

我們的教會用「放逐中的正統」來總結我們的價值觀。「正統」意指我們毫不掩飾地以聖經爲根基,持守基督教歷史上的信仰教義,並宣揚耶穌的福音是罪惡與悲傷的終極答案。而「放逐」則反映了我們被神呼召去愛洛杉磯這個不容易跟隨耶穌的城市,這裡常常讓人感到彷彿置身於被擄之地。我們相信神以憐憫的目光注視這座城市。因此,當我們尋求在洛杉磯興盛時,也在尋求洛杉磯的興盛。

還記得那個在走廊攔住我說他不需要教會的人嗎?幾個月後,當我們爲新信徒施洗時,我看到他站在隊伍中。我走過去,他向我道歉,說神改變了他的心。然後,我們作爲基督裡的弟兄一同禱告。當他從水中站起來時,那象徵著他在基督裡新生命的洗禮引發的讚美之聲,甚至傳到了東好萊塢教堂四牆之外的街道上。

耶穌正在建立祂的教會。她會與世俗不同,但這正是世界所需要的。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Orthodoxy in Exile: Church as an Alternative Community.

Jeremy Treat(傑里米·特里特)博士畢業於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是洛杉磯 Reality LA 的傳道和願景牧師,也是比奧拉大學(Biola University)的兼職神學教授。他著有 Seek First: How the Kingdom of God Changes Everything, The Crucified King: Atonement and Kingdom in Biblical and Systematic Theology, 和 The Atonement: An Introduction。他和妻子蒂芙尼(Tiffany)育有四個女兒,居住在東好萊塢。
標籤
忠心
見證
教會使命
愛與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