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前,奇普與喬安娜·蓋恩斯(Chip and Joanna Gaines)曾因爲信仰問題而成爲公眾爭議的焦點。爭議並非出自他們言行本身,而是因爲他們所參加的福音派教會。作爲 HGTV 熱門家裝節目《翻修達人》(Fixer Upper)的主持人,這對夫婦受到批評是因爲他們教會的牧師曾公開反對同性婚姻。這場風波標誌著他們首次遭遇輿論的廣泛批評,也凸顯出在奧貝格費爾案(Obergefell v. Hodges,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之後的美國,基督徒名人所面臨的挑戰。
儘管遭到非議,奇普與喬安娜依然堅持以信仰爲中心的價值觀,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涵蓋房地產業、電視網絡、餐飲、雜誌、暢銷書與多種零售業務的生活方式帝國。他們最近推出的一檔真人秀節目於 7 月 10 日首播,內容記錄現代家庭嘗試過 1880 年代拓荒生活的過程。節目中包括一對同性伴侶和他們的雙胞胎兒子。
許多基督徒觀眾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失望之情,覺得節目背叛了他們,並且呼籲抵制這檔節目。看到這樣一個曾經「安全」的基督徒娛樂選項如今似乎也向 LGBT+ 妥協,他們感到十分沮喪。對此,奇普呼籲基督徒之間要多一些溝通,少一些論斷。他在社交平台上寫道:
交談,提問,傾聽……甚至嘗試著學習。對現代美國基督教文化來說,這是不是太難了?(我們總是)先論斷,後理解,甚至永遠不去理解。『非基督徒』從未遭遇過仇恨與惡毒,直到他們認識了現代美國基督徒。真是個令人難過的主日啊。
在紐約時報最近的一篇專欄中,大衛·弗倫奇(David French)站出來爲奇普與喬安娜辯護。他提出一種「黃金法則」的文化參與模式:基督徒希望能在公共場合自由發聲,因此我們應當給予他人同樣的機會。然而,弗倫奇的問題在於,他將基督徒的忠心簡化爲一種中立立場。
大衛·弗倫奇的核心觀點建立在一種錯誤的等同概念之上:他將「參與」和「見證」視爲可以替換的概念。他認爲,如果基督徒希望自己的信仰不受歧視,就應該以中立的態度看到文化作品,即使它們稱讚那些與我們信仰相悖的生活方式。換句話說,他主張我們要以黃金法則的精神去對待別人,即便對方的生活方式違背了神的設計。但這種看法,根本誤解了基督徒信仰見證的本質,也混淆了「保護他人公民權利」與「主動參與推廣有害行爲」之間的重大區別。
問題並不在於同性伴侶是否應當享有基本的人性尊嚴和法律保障。問題在於,聖經已經明確指出哪些行爲違背了神對人類興盛的設計,在這樣的文化敘事中,基督徒是否蒙召要以中立姿態參與其中?
令人意外的是,弗倫奇引用《哥林多前書》5:9-13 來支持他以中立姿態參與的主張。在這段經文中,保羅明確區分了評判教會外之人(這不是我們的職責)與維護基督徒群體內部道德準則(這是我們的義務)之間的界限。保羅並不是建議基督徒參與或讚許那些我們視爲罪的行爲,而是強調我們不應完全退出這個世界。
保羅其實是在效法耶穌的榜樣。想想《約翰福音》4 章中耶穌對井邊婦人的態度:耶穌尊重她,也憐憫她,但同時耶穌也清楚指出她的生活方式有問題——「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約4:18)。耶穌沒有羞辱她,但他也沒有假裝她的選擇在道德上是中立的。
基督教信仰不是僅限於私人空間的個人信仰體系,而是一種涵蓋整個人生的世界觀。如果我們真心相信神對性與家庭的設計,既真實又有益於人類的繁榮,那麼,在公眾面前假裝中立,其實就是一種實踐上的無神論(practical atheism)。此外,這種中立論還忽視了一點:所謂中立,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立場。當蓋恩斯夫婦在節目中呈現一對同性伴侶,並毫無保留地將其納入家庭理想的敘事時,他們並不是在表達中立,而是在積極傳達某一種家庭觀,並進一步將同性婚姻正常化。
基督徒完全可以、也應該在尊重所有人的同時,坦誠表達我們的信仰立場。我們可以肯定每一個人的尊嚴,同時相信神對婚姻與家庭的設計是真實的,並且更有利於人類的興盛與幸福。我們可以成爲所有人的友善鄰舍,同時在專業領域中清楚表明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慶祝哪些事情。
蓋恩斯夫婦做出了一個他們認爲合適的選擇來回應當下的文化處境。這反映了他們個人對於如何參與文化的看法。而其他基督徒如果做出不同的決定,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心胸狹隘或虛僞。他們只是在根據自己的良心與信仰,採取了另一種方式來見證信仰。在我看來,他們的做法更符合聖經教導。
基督徒相信,神對性、婚姻與家庭的設計並非隨意爲之,而是深刻揭示了人的本性以及通往真實幸福與滿足的路徑。因此,基督徒沒必要因爲自己對性和家庭有堅定的信念而感到抱歉,也沒必要因爲這些信念會影響自己在文化上的參與方式而退縮。
但同樣,我們也不該對罪惡採取選擇性的寬容態度。我們不能一邊譴責同性婚姻,一邊對其他公開的性方面罪行視而不見,比如通姦、未婚同居,或其他以「基督徒」身份出現的公眾人物所展現的濫交行爲。如果我們在文化戰爭中持有雙重標準,只會落入虛僞的陷阱。
我們的目標不是贏得文化戰爭,而是忠心見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方式。這種見證,會因爲雙標式的嚴厲批評而受損,也會因刻意淡化我們的核心信念而變得軟弱無力。
我們可以,也應當在堅持信仰立場的同時,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而忠心地見證神的設計,終究會比那種表演式的「中立」,更具說服力,更有真實的力量。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Don』t Reduce Faithfulness to Neutrality: A Response to David French and Chip Ga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