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福音聯盟「荊棘與蒺藜」專欄旨在信仰,工作和經濟領域給出基於聖經的智慧忠告。
我是學區教育系統的行政主管。近年來,一些團體點名某些主題的書籍,認爲它們不該出現在學校圖書館裡。我的職責是組建審查委員會,評估我們到底是否應該下架還是保留這些書籍。如何根據上帝在聖經中的明確啓示看待自己的職責呢?當委員會和學區絕大多數人都主張下架,作爲少數派是否應該據理力爭?
圖書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公立圖書館服務的讀者群體信仰多元,其藏書內容引發爭議可謂由來已久。
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爲此專門頒佈《圖書館權利法案》(Library Bill of Rights),其中核心條款明確指出:「不得因黨派立場或教義分歧查禁或移除館藏資料。」
該法案的立場顯然偏向絕對化的言論自由,其職業道德守則(Code of Ethics)更要求館員「抵制一切審查圖書館資源的企圖」。在實際操作層面,ALA針對正式複審程序(即基於內容問題下架館藏的流程)設計的工具包,使得推翻圖書管理員的原始決定異常困難。其官網甚至建議,當委員會裁決與館員初步判斷相左時,可借助輿論力量施壓。這些機制本質上都是爲館藏異議程序設置重重障礙。
在這種制度設計下,提出下架或重新歸類書籍的異議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個人聲譽和職業風險。但對基督徒而言,忠於神的良善與真理,從無妥協餘地。以下幾點原則可供參考:
在崇尚言論自由與宗教自由的社會中工作生活,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許多人宣揚並堅信錯誤的觀點。美國保障福音自由傳播的權利,同時也要求我們容忍他人公開表達他們所理解的「真理」。圖書館館藏對「言論自由」的傾向,其實可能既有利,也有弊。
此外,讓相反立場得到充分呈現也很重要,因爲這有助於人們理解不同的觀點。舉例來說,一本書可能會以積極的方式介紹伊斯蘭教,雖然這是錯誤的信仰,但這類資料對於理解世界局勢仍然重要。
當下公立學校圖書館的爭議焦點,已從宗教議題轉向性相關內容是否適合特定年齡層。2023 年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多本爭議書籍的露骨段落被當眾宣讀,不少內容極爲露骨,甚至涉及可能帶來傷害的行爲,例如肛交,或成人與未成年人的性行爲。
一些州已經立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傳播淫穢內容。但美國圖書館協會(ALA)一邊關注這些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一邊又極力推崇「絕對言論自由」的理念。作爲委員,務必先釐清所在州的具體法律規定。
當然,判定何種內容爲有害內容,在某種程度上總是帶有主觀性。基督徒在複審委員會服務時,應當以聖經真理爲準則進行投票,無論是支持保留或下架,只要出於信仰良知,都理當坦然無愧。
在委員會裡處於少數意見時,難免會感到沮喪。但請記住,和你意見相左的委員並不是你的敵人,儘管他們可能代表著一種敵對神真理的立場(參見《以弗所書》6:12)。
在我們的文化中,個人身份和觀點常常被混爲一談,因此要將人和他所持的觀點分開,非常困難。但在討論和辯論中,我們要盡量把焦點放在所探討的觀點本身,而不是倡導這些觀點的人。
保羅曾勸勉提摩太,要待人有恩慈、忍受惡待,並「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後 2:23–26)。即便在重大議題上存在根本分歧,我們也應當效法這樣的態度。
根據《海德堡要理問答》,真正的善行需要具備三個要素:真實的信心、符合神的律法、爲榮耀神而行。這三點中,沒有一項是以結果成敗作爲衡量標準。畢竟,聖靈的果子本質上是品格特質,而不是業績目標。
我們的目標應當是在逆境中依然持守真道,即便事與願違。迦勒和約書亞就是如此——雖然其餘十個探子說服以色列人違背神的命令,但他們二人仍被神算爲忠心(民 14:30)。當新天新地來臨之時,我們終將看見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此,我們當爲榮耀神而盡心竭力,同時將結果交託在神手中。
對抗那些不當或不實的書籍,最佳方式不是單純抵制,而是積極推薦那些真善美的書籍。圖書館員在館藏內容上能施加相當大的影響力。這提醒我們,基督徒如果能接受專業訓練,進入公共圖書館工作,就能在館藏建設上起到改善和引導的作用。
此外,社區成員也應善用現有的行政程序,向當地圖書館推薦優質、內容扎實的資源。大多數圖書館都會公開發布館藏建設的指導方針,或者可以根據請求提供相關文件。由於許多圖書館員對基督教資源並不熟悉,你在推薦時,可能需要附上書評、獲獎信息,或其他能證明該書價值的資料。
作爲參與複議流程的基督徒,你最大的一個機會就是幫助家長和學生了解這一制度,並在長期推動中,逐步改善圖書館的館藏。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m a Librarian. How Should I Handle Fights over Book Remov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