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做好了受世人嘲諷的準備,也盼望著與主內弟兄姐妹團結合一。但實際上,世人倒無所謂,反倒是主內弟兄姐妹對我冷嘲熱諷。」
知名基督教音樂人福瑞斯特·弗蘭克(Forrest Frank)最近的這番感慨在網上廣爲流傳,引起了許多現代基督徒的共鳴。在這個日益分裂的文化中,他們也深有同感。弗蘭克(他最近因拒絕出席頒獎典禮的立場也上了頭條)絕非唯一有此感受的藝術家。特別是在網絡時代,表情包文化和鍵盤俠的盛行,讓嘲諷成了當代話語的一大特徵。弗蘭克這番話背後的複雜故事暫且不提,但它確實引出了一個重要的神學問題:弗蘭克該爲自己的遭遇感到意外嗎?我們呢?
對今天的許多基督徒來說,來自世界的輕蔑是意料之中的,可以理解。但來自教會內部、來自同道中人的嘲諷,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是否有理由期望那些自稱爲基督徒的人,不會用諷刺、挖苦或居高臨下的言語來攻擊他人?
出乎意料的是,聖經裡充滿了上帝子民內部相互嘲諷的例子。當然,聖經從未認可或稱讚這種行爲。讓我們看三個例子。
約瑟的親兄弟同樣信奉耶和華。他們在迫害約瑟之前就開始冷嘲熱諷。他們對「彼此說:『你看!那做夢的來了。來吧!我們將他殺了,丟在一個坑裡,就說有惡獸把他吃了,我們且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創 37:19-20)
聖經清楚表明,約瑟的異夢確實來自神,他也相信神關於他未來的啓示。然而,他卻遭到親兄弟們的嘲笑。他們非但沒有敬佩他的信心,反而譏諷他,還密謀殺害他。這些嘲諷和謀殺的企圖,不是來自異教徒,而是來自那些宣稱相信獨一真神的人。
摩西不斷遭到神的選民以色列人的嘲笑,這種嘲笑甚至比來自埃及人的還要厲害(出 17:3,民 12:1-2,16:3)。舉個例子,當以色列人逃離法老時,他們對摩西說:「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出 14:11)。請注意這語氣裡滿滿的尖酸諷刺。
再看耶穌,在他地上服事期間,誰嘲弄他最厲害?不是外邦的異教徒。最惡毒的嘲諷來自猶太人。聖經常記載他們如何「嗤笑」他(路 16:14)。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前,大祭司、文士和長老們吐唾沫在他臉上,用拳頭打他,也有用手掌打他的,說:「基督啊!你是先知,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太 26:67-68)。更早的時候,連耶穌的親人也藐視他,說他「癲狂了」(可 3:21)。這些人都是猶太人,本該與耶穌志同道合的。
我還沒提使徒們的遭遇,或是舊約先知從自己人那裡受到的無數言語攻擊。聖經中有太多忠心聖徒受嘲諷的例子,而嘲諷他們的不是世人,恰恰是那些自稱是信仰中的弟兄姐妹的人。
所以,福瑞斯特·弗蘭克,請寬心。你並不孤單。
從這個令人深思的模式來看,或許我們不應該感到意外,反而應該預料到:最尖酸的嘲諷往往來自宗教人士,甚至是那些每週去教會的人。
彼得提醒基督徒,不要對所經歷的苦難——特別是嘲諷——「以爲奇怪」,彷彿遭遇了「非常」之事,其實這是忠心跟隨基督的正常試煉(彼前 4:12-19)。這不是說面對嘲諷而淡然處之是件很容易的事。但當我們做好心理準備,知道嘲諷可能來自那些自稱基督徒的人,我們就能在靈裡預備正確的回應。
面對主內弟兄姐妹的不公嘲諷,答案絕不是報復,以罪還罪。有時,承受嘲諷反而能成爲基督徒謙卑成長的機會。查爾斯·司布真曾建議:「弟兄,如果有人對你有不好的看法,不要生他的氣;因爲你比他想的還要糟糕。」
雖然他人對我們的指責可能不友善,也常常不真實,但我們的罪超過那些批評者所知道的。一位明智的導師曾提醒我,每當我對批評或侮辱心生抵觸時,不妨想想,也許其中有 10%是正確的。即使對方的嘲諷只是部分屬實,語氣也不敬虔,但如果我們能以謙卑的反省來承受這些嘲諷,它也能在我們身上結出寶貴的聖潔果實。
在其他情況下,面對那些不懷好意的「幽默」,傳福音可能是最合適的回應。雖然弗蘭克稱這些人爲他的「主內弟兄姐妹」,但悲哀的是,有些人可能並不是。口頭承認信仰不能保證真正擁有信仰。有些嘲諷可能來自那些「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他相背」的人(多 1:16)。
那些總是急於扔出第一塊石頭的人,暴露出他們的心還沒有被基督改變,即使他們在理智上認同聖經的教導。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回應不應該是糾正對方的錯誤或爲自己辯護,而是爲他們的真正歸主禱告。
法利賽人需要的不僅僅是成長,也需要福音。他們對舊約了如指掌,但他們的心卻硬如石頭。
弗蘭克對基督徒之間相互嘲諷的失望,也提醒我們要更謹慎地使用言語。雖然諷刺到處氾濫,特別是在網上,但基督徒應該與眾不同。《箴言》12:18 告誡我:「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爲醫人的良藥。」我們的話語可以產生兩種結果:要麼像利劍刺透人心、羞辱他人;要麼像良藥,帶來智慧的醫治和鼓勵。
「棍子和石頭能打斷我的骨頭,但言語永遠傷不了我」。這句俗語其實不對,至少從聖經的角度看是錯的。所羅門告訴我們,合宜的話語確實能「折斷骨頭」(箴 25:15)。在使用諷刺之前,先問問自己:這樣做會結出公義的果子嗎?
通常,當你看到弟兄犯了你認爲愚蠢的錯誤時,更好(也更符合聖經)的做法是私下把他拉到一邊,用愛心說誠實話,讓他不至於在公開場合受辱(太 18:15-17)。如果他真的有罪,需要責備,就給他一個私下悔改的機會。如果你不願意一對一地談話,就不應該公開嘲諷。舌頭雖小,影響卻很大,特別是在基督徒之間:「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箴 18:21)。
在末日,雖然上帝子民所有的罪都會被羔羊的血洗淨,但神仍會要基督徒爲「所說的閒話」交帳(太 12:36)。這當然也包括我們打出來的每一個字。
弗蘭克的感嘆並不新鮮,這種悲嘆由來已久。千百年來,神的兒女都經歷過誤解與譏諷(正如弗蘭克在與科里·阿斯伯里(Cory Asbury)合作的新歌中所描述的)。
感恩的是,我們有一位大祭司耶穌基督,他知道被宗教同胞嘲諷的痛苦。當我們在今生感到被誤解、被自稱基督徒的人嘲諷時,願我們學會溫柔說話、憑信心忍耐、用愛心糾正、爲軟弱的人禱告、向失喪的人傳福音。最終,讓我們把所受的不公對待交託給公義的神,他有一天會回來糾正一切錯誤,停止所有嘲諷。主必快來(Maranatha)——主耶穌啊,願你快來!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at Forrest Frank Reveals About the Problem of Christian Mock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