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一瞥五部經典聖誕電影中的恩典元素
2019-01-03
—— Dustin Crowe

聖誕電影是娛樂,但也是故事。故事常會闡述一些人的爲人意義、人對恩典的需要與渴望、以及人爲尋求目標與意義而付出的努力。人類是有靈性的受造物,因此當人類筆下的故事中出現上帝與屬靈的事時,我們不必感到驚奇。

我們家在12月看了幾部聖誕電影,我注意到一些鏡頭,它們以引人入勝的手法描繪了上帝或是神滿有恩典的福音,以下是一些例子。

《查理·布朗的聖誕節》(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

在《查理布朗的聖誕節》(1965)中,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譯註:即史努比的主人)發覺聖誕節充滿了炒作,但缺乏盼望。他想知道,爲什麼自己在一年中最應該開心的日子裡這麼沮喪。片中許多角色巧妙地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露西(Lucy;譯註:查理的小夥伴)希望查理去組織學校的聖誕遊戲,因爲她認爲聖誕節的意義就在於幹活兒並埋頭其中。讓自己忙碌起來,或是愛好,或是有意義的工作,或至少是一些能觸動他心絃的聖誕魔力。查理試了,但沒用。

查理的愛犬史努比(Snoopy)則提議他參加聖誕燈光秀。史努比對那些閃耀的燈光、表演、節目和贏得獎品如癡如醉,但查理厭倦了商業化,發現這也是條死衚衕。

莎莉(Sally)是查理的姐姐,她滿心期待著聖誕老人的禮物。她認爲聖誕節的意義在於你收到了什麼禮物,但查理發覺這種物質主義本質上毫無意義。

這些答案與出路都無法滿足查理,它們浮於表面,沒有觸及到聖誕節的真意,也無法提供任何真實的盼望或意義。查理感到沮喪與失望,無奈地問道:「難道就沒人知道聖誕節的真意嗎?」

最終,萊納斯(Linus;譯註:露西的弟弟)出馬了。他基於路加福音2章分享了聖誕節的真意,並當眾吟誦了這個關於聖誕節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上帝藉著成爲我們中的一員而進入這個黑暗世界,並帶給我們生命、平安、盼望與喜樂。只有在這個故事裡,查理才找到聖誕節的真意,以及一些道理,這些道理能解決他人生旅途中更深層的問題與渴望。唯有耶穌能夠提供一個深刻而充分的真意,那是假期的喧囂不能做到的。

《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

在《生活多美好》(1946)中,喬治·貝禮(George Bailey,由James Stewart飾演)是個繼承了家族企業的銀行家,小鎮上還有個老奸巨猾的對手,後者圖謀接管小鎮及其經濟。一天喬治的叔叔弄丟了銀行的存款,那可是自家銀行的錢。沒人知道這筆錢的下落,眾人因此都責怪喬治。這將是自家銀行的末日,喬治也會被投入監獄,這是個真正無望的局面。在絕望與自殺的邊緣,他希望自己從未出生過。

在這個低谷時刻,一位帶來希望的天使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登場,並慢慢地引導喬治更新自己的眼光。電影的高潮描繪了一個白白出於恩典的福音,那是我們無法爲自己去賺來或成就的。喬治仍然背負著一筆自己償還不起的高額債務,他需要拯救,需要其他人的犧牲來爲自己償還債務。

拯救來自喬治的好友與家人,他們現身並共同承擔了那筆喬治自己償還不起的債務。出於愛,也懷著極大的喜樂,他們付出巨大的代價來償還原本屬於喬治的債務。他們放棄了自己的金錢、積蓄、假日和聖誕節計劃,用他們犧牲性的給予爲喬治解困。

喬治雖然無望,但還是得了幫助;雖然陷入困境,但還是得了拯救。這一切都是恩典,不是他自己所能成就,而是白白得到的。這恩典使喬治重獲自由,恢復了他的地位,提供了他曾失去的喜樂。這正是福音的寫照:基督背負並親自償還了我們的罪債,好讓我們自由並歡喜地接受福音。當我們仰望上帝的恩典介入時,無助絕不等於無望。

《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

在《聖誕故事》(1983)中,片中的父親,爸爸帕克(Old Man Parker,由Darren McGavin飾演)在很多方面都與上帝的性情不同。他經常待人冷淡,沒有人情味,對其他家庭成員正在做的事也不感興趣。他經常生氣,粗話連篇,兒子拉爾夫(Ralphie)從他那裡模仿了很多不良行爲。

儘管有缺點,但他也會展現出父親對孩子那種極大的愛與善意,那是一些溫情時刻。在聖誕節的早晨,當所有禮物都被拉爾夫打開、一切看似塵埃落定後,爸爸帕克向他示意一件被藏起來的禮物。那是拉爾夫在整部影片中都夢寐以求的一把紅色萊德BB槍(Red Ryder BB Gun;譯註:外形仿溫徹斯特步槍製造,美國最著名的玩具氣槍)。這位父親太不按常理出牌了,不只是送了兒子一些禮物,還給了他最渴望的東西。

當拉爾夫興高采烈地打開禮物時,爸爸也笑容滿面,難以抑制的喜悅,父愛躍然銀幕之上。作爲父親,這個場景引起我的共鳴,但它更讓我們瞥見了天父對我們的愛。祂恩待祂的孩子,祂樂意預備,祂喜悅愛我們。

電影還以另一種方式描繪了恩典,它沒有把拉爾夫刻畫成一個值得上聖誕老人名單的好孩子。更確切地說,他陷入了鬥毆,並在把斯科特(Scut Farkus,譯註:拉爾夫的小夥伴)鼻子打出血時說粗話。他拋棄了他的朋友,撒謊,對母親說咒詛的話,他還爲了獲得他真正想要的東西而試著欺騙父母。如果把他放在聖誕老人的壞孩子名單上,絕對不爲過。

然而拉爾夫還是獲得了恩典。儘管品行不端,他仍然收穫了禮物——不是因爲他賺得或配得,不是因爲他好,單單因爲他是他父母的孩子。他被厚愛,他的父母在聖誕節的早晨給他禮物,並不是基於他做的,恰恰是沒有基於他做的。這是恩典的一副小小寫照。

《小鬼當家》(Home Alone

即使是《小鬼當家》(1990)也提供了一些例子,幫助我們認識我們渴望和需要的寬恕與和解。

《小鬼當家》的彩蛋之一,是凱文(Kevin McCallister,由Macaulay Culkin扮演)與老頭馬利(Man Marley ,由Roberts Blossom扮演)在聖誕夜的教堂對話,它和本片的其他部分有著千絲萬縷的不同——輕鬆喜劇片中的神聖時刻。在這一幕,教堂儼然是這支離破碎世界的避難所,馬利將它描述爲一個歡迎所有人的地方。它讓睏倦的人重新得力,爲被擊倒的人提供恩典,向不安的人賜平安。對凱文和老頭馬利而言,它還是個建立友誼、坦誠交通彼此造就的地方。

凱文和馬利因共同的困境而走到一起,他倆都與自己所愛的家人分離了。凱文的分離是空間上的分離——全家飛去法國過聖誕不小心把他留在家裡了,但他也因此意識到自己與他們的疏遠並因此產生的距離感。馬利的分離則是情感上的,因著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他與兒子及兒子一家疏遠。凱文鼓勵馬利去尋求原諒與和解,馬利則擔心他修復的企圖會被拒絕。凱文向他保證,與其因懼怕而錯過機會,不如在跌倒的地方認錯並尋求修復關係。隨著電影在聖誕節那天進入尾聲,伴著雪花(廢話),凱文見證了新朋友嘗試與兒子和解的結果。透過窗戶,凱文在馬利家看到了他的家人,他們互相擁抱並修復了關係。

所尋求的饒恕得到了接受,曾經彼此隔絕的如今得以和解,爲此,謙讓與受挫的代價是完全值得的。饒恕有可能發生的,是應當追求的,也是美妙的。

《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聖誕頌歌》被翻拍了很多次,每部都各有千秋。這個故事頌揚了諸多美德,批判了自我中心的生命,並表明救贖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有人能被定義爲剛愎自用的話,那人一定是埃比尼澤·斯克魯奇(Ebenezer Scrooge;譯註:男主角,一個痛恨聖誕節的吝嗇老頭)。但這個故事表達的訊息之一是,改變永遠不晚。斯克魯奇看清了真相並改過自新。

我想起一些聖經裡的比喻,能隨時隨地用來解釋恩典與饒恕。不論是那個浪子(路加福音15章)還是最後一小時被僱傭的工人(馬太福音20章),他們照理已經出局,卻仍然得了恩典。浪子並沒有被當作僕人,甚至依然被當作愛子;而那些清早就開始認真幹活的工人也不比黃昏才來的工人更好。接受上帝恩慈的救贖永遠都不晚。

聖誕節是爲我們當中最糟糕的人預備的,是爲那些罪人中的罪魁預備的,是爲那些太久沒有盡到本分之人預備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認識救恩,就像斯克魯奇所學到的,永遠都不晚。然而應當緊迫,因爲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譯:許志斌;校:謝昉。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Glimpse Grace in 5 Classic Christmas Movies

Dustin Crowe (達斯汀·克羅)是費雪大學城教會(College Park Church Fishers)門訓事工的助理牧師。
標籤
恩典
電影
聖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