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神不介意種族滅絕的罪嗎?
2023-03-14
—— Joshua Ryan Butler

撒母耳記上15章中神要求掃羅滅絕亞瑪力人是一段難解的經文。在這段經文中,神命令掃羅摧毀整個城市,包括婦女和兒童,並責備了掃羅對一些居民表示憐憫的行爲。許多人稱這段經文爲「恐怖經文」,好像神不介意種族滅絕,好像聖經中的神是一位施行種族滅絕的神。

我不想回避這段難解的經文,所以我想要提供五個要點,讓大家對所發生的事情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亞瑪力人

亞瑪力人(Amalekites)並不是友好的鄰舍,整本聖經前後一致地把他們描述爲掠奪弱勢群體的歹徒。在出埃及記17章,他們攻擊了以色列——一個無家可歸、毫無防備的、由剛離開埃及的流浪奴隸組成的國家。在民數記14章,他們在曠野中再次襲擊了以色列。在申命記25:17-18,神對以色列人說:「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待你。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盡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神。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在整個士師記中,亞瑪力人經常攻擊和欺壓神的子民。後來在以斯帖記中,是一個亞瑪力人策劃了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下文有更多介紹)。

亞瑪力人就像納粹一樣:一貫執意要毀滅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人甚至把納粹稱爲 「亞瑪力人」。當猶太人在集中營裡遭受種族屠殺時,他們把看守看成是現代亞瑪力人,他們把這段殘酷的歷史延伸到現在。

因此,神以亞瑪力人的壓迫歷史作爲他們當被滅絕的原因(撒上15:2)。

二、軍事要塞

古代近東的城市與今天不同。我們聽到「亞瑪力的」(5節)就會想到「平民聚居的人口中心」,好像所有的人都住在那裡。我住在鳳凰城——城裡有學校、醫院、餐館和企業。但在古代近東,城市是一個設防的軍事前哨,守衛著通往村莊的道路。

根據考古學證據,這一時期的城市並沒有平民人口。正如舊約學者克里斯托弗·萊特(Christopher Wright)所觀察到的,在這種攻城戰中,「關鍵的軍事中心——迦南小國的小型防禦要塞——被除滅了。但這顯然不是說該國所有的人民,或大部分人民都被摧毀了。」

以色列正在攻打的是五角大樓,而不是紐約市。這些是防禦性的軍事要塞,而不是平民人口中心。

三、古代戰爭

在古代近東,平民會遠離戰場。它不像中世紀甚至《指環王》那樣,平民會跑到城堡裡尋求保護。通常只有士兵和政府官員居住在這些城市裡。當戰鬥來臨時,任何附近的平民都會逃離。

在「亞瑪力城」遭到伏擊時,可能並沒有婦女、嬰兒或平民在場。就算附近有,他們很可能已經逃走了。這對當時的讀者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不太明顯。 

希伯來學者指出,3節所說的「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是古代對「所有人」的概括性術語。它並不意味著每一類人都必須出現在這一特定的戰鬥中,而是指小規模戰鬥後留在軍事前哨的任何東西和任何人(「所有」)都應當摧毀。

四、古代狠話

像他們的古代近東鄰居一樣,以色列人也以戲劇性語言談論戰爭。在現代人聽來,這聽起來像種族滅絕,但現實卻更加複雜。

例如,你可以讀到許多以色列周圍的古代國家的戰鬥記錄,他們會說:「我們殲滅了他們!」「我們把他們的國家從地球上抹去了! 他們再也不會出現了!」但在他們的戰爭史中,一年之後同樣的敵人——前面所說已經從地上抹去的敵人——又回來了,像以前一樣強大(甚至更強大!),並再次造成麻煩。

這就像體育比賽中的那種狠話。籃球比賽結束後,球員們在更衣室裡說著這樣的話:「把他們幹翻了!」「他們這次再也翻不了身了。」但當你查看記分牌時,你會發現是120比105,這的確是一場決定性勝利,但並不像話語所說的那麼極端。 

聖經中也這樣使用語言。例如,在約書亞記9-12章中,約書亞慶祝了一連串的軍事勝利,基本上是在說:「我們打敗了所有的王,擊潰了所有的軍隊,征服了迦南的所有土地。」但如果你繼續讀約書亞記13-15章,再讀士師記和撒母耳記1-2章——這些敵人還在附近!約書亞記描述的情況並不像字面所說的那樣發生,約書亞描述的情況要到幾十年後的大衛統治時期才會真正發生。

我們知道以色列人也是以誇張的方式理解上帝最初的命令的,因爲約書亞多次說他們「照著耶和華的吩咐」遵行了(書11:12-20),儘管周圍的故事情節清楚地表明並非如此。神主要的命令是「趕走」迦南人,而不是殺光他們(這個「趕走」的短語經常出現在迦南人身上,而狠話則相對罕見)。這是驅逐的語言,而不是屠殺。

這種「狠話」並不意味著撒母耳記上15章在撒謊。你不會指責更衣室裡的球員在比賽的事情上撒謊。同樣,聖經作者使用的是一種當時的讀者可以理解的說話方式,這在古代戰爭中很常見。

五、掃羅的「憐惜」

在第9節,掃羅放過了亞瑪力人國王。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

許多人認爲這是一種憐憫的行爲,所以他們會困惑於爲什麼神要責備掃羅、拒絕他做王(26節)。但掃羅表現的是貪婪而不是憐憫。上帝經常禁止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私自掠奪(例如,申命記7,13,20;約書亞記7)。事實上,貪婪是當時戰爭的一個主要動機,人們掠奪最好的牲畜、像保留戰利品一樣留下君王。但耶和華說,「我的子民不可這樣。」他不想讓周圍的國家認爲:「他們只是爲了錢。」

掃羅把國王當作戰俘戲耍,把牲畜當作戰利品來充實自己的府庫,結果就是把上帝的聲譽扔進垃圾箱。聖經作者強調了這些腐敗的動機。掃羅毫不猶豫地「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爲自己留下的是古馳和阿瑪尼。他爲自己立了紀念碑(12節),抬高自己的榮耀而不是神的榮耀。他「急忙擄掠財物」(第19節),搶奪他能搶到的最好的東西。

當然,掃羅試圖爲自己辯解,告訴撒母耳他打算拿這些來獻祭(第21節)。這就像告訴牧師,「我打算用偷稅漏稅的錢奉獻給教會!」上帝不會接受的。「聽命勝於獻祭。」(22節)。只順服一部分並不是順服,他拒絕上帝爲王,所以上帝也拒絕他爲王。  

給世界的盼望

我的目的不是要讓撒母耳記上第15章容易接受,但這段經文比漫畫中的情節更複雜。它甚至指出了我們對神的良善盼望。從大的方面來看,神正在把敵人從祂的國度中趕走。這超越了這件事情本身,指向即將到來的最終勝利,當邪惡和不悔改之人被清除之後,他們就不能再傷害或破壞,因爲天國的投影在地上得到了建立。

不要讓自己成爲上帝的仇敵,否則毀滅的日子就會到來。上帝忍耐了好幾代的亞瑪力人,但他們仍然堅持行不義的路,直到撒母耳記上15章。同樣,神對我們也很有耐心,並通過十字架開闢了一條救贖之路,我們的審判由救主來擔當。但審判即將到來,屆時祂將刑罰邪惡,並將不悔改的惡徒從祂的國度中清除。

這樣,撒母耳記上15章指出了神的憐憫和這世界的真正盼望。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s God OK with Genocide?

Joshua Ryan Butler(約書亞·萊恩·巴特勒)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市( Tempe, Arizona)救贖教會(Redemption Church)的牧師。
標籤
舊約
屠殺
亞瑪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