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每個國度都有它自己運作事物的方式,有自己的一套關於食物、性行爲、家庭和宗教的習俗和政策。每個國度也有一套自己的經濟策略。但當耶穌歡迎我們進入他另一個國度時,一些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我們很快也會發現,耶穌的國度與我們早已習慣的國度有所不同。
或許你已經習慣於從神在聖經中所教導的性道德和他對誠實正直的重視這幾方面來思考這種差異。舉例而言,我們之中有不少人感到,相比耶穌呼召我們去領受與遵守的「婚姻與家庭」政策,我們這個名爲美國的國度有一套與之截然不同的政策。我們也正確地意識到,當我們文化中處理家庭或是性問題分歧的方式與神的方式產生衝突時,我們必須「順從神,不順從人」(使徒行傳5:29)。
但耶穌這位君王也有一套獨特的經濟政策,有著他自己的經濟項目。在西方,我們主流的經濟世界觀把人們看作利己的個人,他們在有限的世界中有無限的慾望,試圖盡可能賺取最多的錢,以此增加自己的消費和享受。
但耶穌卻不一樣,他教導的是:
我們突然意識到,耶穌國度的經濟學101和我們高中老師所教導的大相徑庭。我們有種預感,如果經濟學究其根本討論的是消費、生產以及商品與服務的交換,耶穌也許會將我們引入一種有別於西方世界的消費、生產和交換模式。
比如說,思考這本入門級教科書開篇對經濟學的定義:「經濟學關乎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或是管理有限的生產資源,以最大化地滿足人類的物質需求。」
我們懷疑,如果那位曾說過「先求神的國」的耶穌要撰寫這本教科書,他對這個領域的定義或許會有所不同。他可能會提出類似這樣的定義:「經濟學研究人類的消費、生產以及商品與服務的交換,爲了管理耶穌這位君王所創造的一切。」
當我們面對耶穌和我們的文化對待經濟生活的差異時,我們其中許多人會感到,我們並沒有活出神爲我們預備的生活。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此感到不安。每年有將近43000名美國人自殺,這使自殺成爲了全美第十的死亡原因。確實,在1950年和1999年之間——這是美國重大的經濟增長期——24歲以下年輕人的自殺數量增長了137%。除此之外,每年有將近4300萬美國人經受某種形式的心理疾病。
再考慮一下這些酒精和藥物濫用的數據:
所有這一切正發生在這個全球有史以來最富裕的國家中。確實,酒精與藥物濫用、心理疾病和抑鬱似乎與我們上漲的收入一同上升了。事實上,有些研究甚至指出,我們對收入上漲的追求正在促成心理疾病的爆發。
當我們掂量著自己前所未有的財富和內心中日益增加的絕望時,我們不禁懷疑,我們對待經濟的方式是否就像從前那個富有的年輕財主,它誘惑我們從邀請我們跟隨他的主面前憂傷地離開。
我們現狀中的問題或許就在於,我們所處的這個國度比在聖經中遇到的那個看上去更爲真實。說老實話,聖經所教導的經濟生活方式看上去不僅愚蠢,還看似完全不可行。
當我們閱讀聖經時,我們有時感到自己彷彿在閱讀一個平行宇宙。就像C.S.路易斯的《獅子、女巫與魔衣櫥》(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中那些大孩子一樣,我們難以相信納尼亞這片土地——會說話的動物和會行走的樹木生活其上,因爲我們自己的世界看上去與之大爲不同。但耶穌在十架上和復活中戰勝了死亡,邀請我們超越一切與之相悖的證據去相信另一個「納尼亞」真實存在。
確實,神將會帶來一個遠比我們今天在世上所經歷的任何權柄或是權威更加真實的國度。這國度呼召基督徒一生接受一種門徒經濟學訓練,通過它來學習如何像神的國度中的經濟公民一樣生活。這種門訓今天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呢?
那就讓我們從自己的新書《操練國度金錢觀》(Practicing the King's Economy)中挑選一個例子吧。當我們穿過魔衣櫥走進聖經中的「新奇世界」時,我們發現了一種激進的反文化工作方式。早在舊約中,當耶和華給每個以色列經濟體寫下人事手冊時,他把全世界最奇怪的員工政策交給了他的子民:收割田禾之律。在這些律例中,神叫他的子民在田間留下一些自己的出產,好給孤兒、寄居者、寡婦和窮人創造工作機會(參申24:19)。
這些律例並不只是給窮人提供了一頓飯;它們同時賦予了窮人通過工作爲他們的家庭和社群做出貢獻的能力。這些收割田禾之律要求公司持有人改變他們經營生意的方式,納入邊緣化的勞動力,藉此賦予了他們能力。
這些看似鮮爲人知的律例使路得從徹底的外人變成了耶穌家譜中的英雄人物。因爲波阿斯遵守了收割田禾之律,路得有能力養活自己和拿俄米,並激勵了她所在的社群。這就是爲什麼波阿斯告訴她,整個村莊都在述說她爲群體做出的貢獻(2:11),這卷書結尾之處的女人也說,對於拿俄米而言,路得比七個以色列人兒子還要珍貴(4:15)。
在西方,我們常常接受的一種門徒經濟學訓練是說:「盡你所能賺取一切錢財,然後再施捨一些出去。」我們通常會參與諸如捐獻自己剩下的一些錢給公益廚房之類的項目,但這樣的項目只滿足了人們的即時需求,同時創造出了「有飯吃的人」和「需要吃飯的人」這兩個群體。雖然公益廚房是必要的,但聖經中的經濟藍圖並不是一個更爲平等的、能餵飽所有人的公益廚房,而是一個人們各自帶著菜餚和盤子過來的聚餐。公益廚房中充滿了有飯的人和沒飯的人,但在一場聚餐中,每個人都在給予他人並接受他人的食物。
收割田禾的律例和路得的故事提醒我們,工作是人們帶著最美味的佳餚前來聚餐的首要途徑之一。更重要的是,這些律例呼召上帝的子民在管理經濟生活的方式中帶有犧牲精神並用創新的手段迎接邊緣化的勞動力進入工作場所。
然而,在我們當今的經濟中,許多人難以帶著最美味的佳餚前來聚餐,因爲出於各種原因,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似乎不再可行了。考慮下面這些情形:
除此之外,有證據表明許多人難以就業是因爲工作環境中的種族歧視:
作爲一生的天國門徒,天國經濟學呼召我們改變自己的經濟生活方式,爲邊緣群體創造工作機會,以此回應這些現實情況。在美國各地,很多基督徒正在這麼做。
像韋斯·加德納(Wes Gardner)一樣的創業者正在和非盈利機構合作,在他們的公司招聘難以就業的人群。對於他們而言,這就是基督徒門徒訓練的一部分。「我意識到公司可以創造有益的就業崗位,成爲服侍鄰舍的平台,」韋斯說道。「我現在將工人薪水單看爲收益,」他繼續說道。「我看到財政聲明上那一行字,寫著我們在薪資上花了多少錢,我心想,看我們賺了多少錢啊。」
「前進孟菲斯」(Advance Memphis)等一些非盈利機構正在提供職業培訓項目,比如查爾默中心(Chalmers Center)的工作生活項目(Work Life program),然後與企業合作幫助項目畢業生尋找工作。
一群企業家正在創立社會企業,爲邊緣化人群創造就業崗位。比如,社會創業者賈斯汀·比尼(Justin Beene)創立了能夠自立的企業「建立橋樑」(Building Bridges),招聘低收入年輕人從事景觀維護。企業的年收入超過了600000美金,他們也正開始和自己年輕的員工們分享這些收益。
有許多教會招聘掙扎中的人們來教會附近工作,在他們的會眾和鄰舍之中發起工作培訓和安置工作崗位的倡議,將就業困難的青年與就業管理人員配對,在教會中提供暑期工作等等。家庭也通過贊助少數族裔持有的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常常和優秀的創業培訓項目合作,比如「發起·查塔努加」(LAUNCH Chattanooga)。
當我們讓聖經來塑造我們成爲耶穌君王經濟中的永久公民時,我們就會開始設想如何改變自己的經濟生活,將它轉變爲聚餐式經濟。但這種一生的門徒經濟訓練的要求遠超於獻出自己剩下的金錢。相反,這種門徒訓練挑戰我們去想像,如果耶穌是全世界的君王,工作、賺錢、花錢、存錢、投資、分享、補償和施捨會是什麼樣。因爲福音的好消息包含了耶穌是君王的信息,他將會降下他的國度,他也邀請我們參與進來,從現在直到永遠。
編注:本文改編和節選自《操練國度金錢觀:在我們工作、賺錢、花錢、存錢和施捨中榮耀耶穌》(Practicing the King's Economy: Honoring Jesus in How We Work, Earn, Spend, Save, and Give, Baker Books,2018)。
譯:二欣;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God's Kingdom Has a Startling Economic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