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業·瓦杜(Oye Waddell)14歲的時候,注意到他有一些朋友開始賺不少的錢。
他說:「我們在公園打籃球,他們開始駕著好車、穿著全新的衣服出現。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我想:『慢著,我知道你們家沒有這些錢,你是怎麼辦到的?』 」
不久他就明白了。「我一個朋友的母親向我要毒品,她認爲我也是販賣毒品的。」
瓦杜不是,也沒有(雖然蠻吸引他的)。當他的高中同學鋃鐺入獄,或入土的時候,他進了華盛頓州立大學,在那裡他看到毒癮、暴力、和坐監不斷的毀掉一個人的生命、家庭、和社會。
因爲迫切的想要幫助這些朋友們,他選修社區發展的課,畢業後他搬回洛杉磯開創了一個基督徒的體育事工,隨後又搬到鳳凰城學習如何開辦特許學校,並且打算建立教會。
之後,在六年之前,瓦杜的生活發生了急轉彎,他沒有做一般非盈利組織爲低收入社區所做的那些常見的的慈善工作。
他開始搜出那些奮鬥者——那些讓他想起老朋友的人——有雄心、有聰明、有創業心,卻沒有資本、關係,也沒有機會進入合法商業界的朋友們。他爲他們提供商業技巧的教學、引介其他商業界的人,也爲他們提供經濟援助。
他也教他們對工作的新看法,告訴他們工作是神在伊甸園裡創造的,但已經被罪污染,然而他們可以將它更新爲健康的、合法的、服事神與鄰舍的方式,回到起初的設計。
瓦杜給鳳凰城的奮鬥者一個新的奮鬥——重新再造的奮鬥。
里卡多·史杜華與瓦杜同樣是在洛杉磯城區長大的,如今是救贖教會的牧師,也是瓦杜開創的這一事工理事會成員。他說:「好比我的孩子,小時候玩他們不該玩的東西時,我不會只告訴他們』不准玩那個』,我會給他們另外一個東西。」
從2012年起,「奮鬥鳳凰城」事工(Hustle PHX)幫助了創業者開創窗戶清洗公司,擴大了割草公司,協助銷售自制冰淇淋。它幫助了一位花店老闆明白她的營業目的(服事神和人);幫助了一位乾洗店老闆學會如何收費、管理員工;幫助了一位咖啡店老闆擴大營業,也同時爲社區帶來方便。
史杜華說:「『奮鬥鳳凰城』的事工真是奇妙,著眼在人的獨特之處與創意,又造福社區。我們看見神如何爲家庭與社區贖回恩賜。」
1978年,瓦杜出生在洛杉磯市中心。他4歲的時候,快克古柯鹼——比古柯鹼容易使用也比較便宜的一種古柯鹼——在市面上出現,南佛羅利達州是它進入美國的主要入口。在州政府遏止之下,那些毒販就透過洛杉磯的幫派轉移了陣地。
瓦杜提到加入這些幫派販毒,說:「因爲我不肯參與,曾有許多爭戰。」那種錢很吸引人,特別是對瓦杜這種有創業傾向的人;但是他有母親、運動、以及教會爲家(雖然當時他只是個掛名基督徒)都在幫助他信心堅定。
瓦杜在大學期間開始認真的面對信仰。他與麥克·顧恩(行動運動家Athletes in Action 的領導)一起住了一陣子,並且觀察他;「本來只打算一個月的,結果變成兩年。」瓦杜說:「他門訓我,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基督信仰。」
瓦杜「對商業充滿熱情」,但沒有主修商科,甚至沒有選修過一門課。
「我的課程都跟社區發展有關,」他說道:「我想要回到洛杉磯中南區,爲我的社區做一些事。」
瓦杜本來想從政,直到他的一位教授告訴他,要做改變,非營利組織是比較好的管道;於是他改換跑道,拿了一個公共行政的碩士學位,主攻非營利組織管理。之後他回到加州開辦了永恆體育外展計劃(Eternal Sports Outreach)。
他說:「在康普頓(洛杉磯市中心的周邊)充滿了暴力,非裔美國人與拉丁美洲幫派經常彼此暗鬥;我們招聚非裔美國人與拉丁美國人的教會,說:『我們該如何用運動來門訓6、7歲的孩子,等他們長大到15歲時才不互相殘殺?』 」
瓦杜運作永恆體育這一事工長達9年的時間,教會深入了他們的社區,整修了運動中心,建立了新的關係;到最後,約有200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一起打球、學習認識基督。
大部分孩子的父親、叔伯、或祖父在坐監,所以瓦杜幾乎爲所有人扮演了父親的角色。他說:「我開始研讀那千百萬在監獄服刑的人的相關資訊,你一旦開始探討就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坐監與年幼時的讀書成績有些關聯。」
瓦杜想,辦特許學校是解決方案之一,所以他到了鳳凰城想要學習如何創辦一個特許學校。
然而他還有個祕密。在洛杉磯的那些時間裡,他已經一邊服事,一邊做一些小生意:他同時還經營一個運動行銷公司,也幫助人申請房屋貸款和房地產投資。
他說:「我做這些小事來滿足我的慾望,但是我沒有告訴任何基督徒圈子裡的人,因爲我那時候的神學告訴我『不能同時事奉神與錢財。』」
在他離開洛杉磯之前認識了埃里克.諾斯,一位植堂牧師,也是房產經紀商(諾斯說:「一開始是個權宜之計,不關乎神學。」他的妻子想留在家帶孩子,而在市中心植堂,在財務上是很緊的。)
瓦度說:「我看見他用商業來做門訓,我不知道你可以這樣做,我以爲必須兩者選其一(事工或商業),而且沒有別的選擇,我不知道你可以將兩者結合。」
諾斯在生意上賺錢,他也優先考量人——在一旁觀察的瓦杜太太,桂絲,說:「他做』公平合理的借貸』,有的時候他會說服負擔不了的人不要參與。」
桂絲說:「瓦杜收到的第一個提示是『哇,到處都有基督徒,基督、商業、和生活是不可分的!』 」
瓦杜搬到鳳凰城時,諾斯介紹了救贖教會的泰勒.強森給他;強森剛剛開始做波濤網(Surge Network),結合城裡有同樣想法的教會。波濤網初創的事工之一是信仰、工作、安息(Faith, Work, Rest),幫助人們「省察他們的使命,再思如何以工作來榮耀神、造福鄰舍。」
這些事交錯在一起——波濤網的埃里克.諾斯、和泰勒.強森——開始讓我看見神是誰、他呼召我們做什麼,」瓦杜說,「我看到示範,而不只是深奧的空談。」
瓦杜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他在鳳凰城市中心的幾所學校工作,做了他計劃中的事,但總覺得有事放不下。
強森說:「他用了『城市領導』一詞,卻說『我不確定它的意思,然而確定這是我要做的。』 」
瓦杜以爲可能是開拓教會,所以強森僱傭了他來作救贖教會的「看守後門事工」,他也給了瓦杜許多空間去探索鳳凰城南區。
強森說:「我們所做的是給他發展空間,我相信沒有人想到因此產生了『奮鬥鳳凰城』這個事工。」
鳳凰城南區與比較富有的白人區只有一條鐵路之隔,幾十年來黑人和拉丁美洲人只能在這一區安家買房子。
網路上的評論(streetadvisor.com)說:「這不是鳳凰城的安全區。」 在10顆星的評分表上,鳳凰城南區只得了2.9顆;另一則評論說:「巴不得能快快搬出去。」 2011的統計,有5歲以下幼兒的家庭,80%符合領糧食卷的條件;將近42%的人高中沒畢業(全鳳凰城有19%);約有28%的人是貧戶(全鳳凰城有20%)。
瓦杜在鳳凰城南區與他在洛杉磯時看到的一樣——賺錢的都是在用旁門左道。
我所有住在市中心的朋友都做交易,監獄裡關滿的不是殺人犯,而是販毒的;過去40年來坐監人數增加了500%,多數是經濟犯。」(如果不算拘留所的犯人,增長率其實是600%)。
瓦杜想要引導他們的想像力,驅使那些奮鬥者從事合法的事業——例如園丁、花店、餐飲車——幫助他們而不是傷害他們的事業。
「這些事業不會讓你像販毒賺那麼多,但是如果從長計議,你就會明白繼續玩那個所要付上的代價有多大——你的自由,甚至你的性命。」 瓦杜說。
他的第一個挑戰是吸引人來。他說:「長久以來這些人聽到的都是:他們做不到!所以他們害怕冒險。」 他知道不能說要幫助他們「創業」,那聽起來太正式、太嚇唬人。
他說:「我們稱這機構爲『奮鬥鳳凰城』(Hustle PHX),因爲這名字與我們所要服事的對象共鳴。」(採用了機場的縮寫PHX也爲將來的擴展預留空間——瓦杜預見將來的奮鬥亞特蘭大(Hustle ATL),或奮鬥洛杉磯(Hustle LAX)。)「 『如果你正在奮鬥,來跟我們一起奮鬥!』 這吸引了人潮;他們不懂商業術語,但是他們明白什麼是奮鬥。」
瓦杜從六個人、城區的一間教室、和一些商業課程開始。他知道只有頭腦的知識而沒有業界的聯繫是不夠的,所以他邀請業界的老闆來談錢和策略。
他說:「當人們提到社區的事工,想到的是發放東西——食物、衣服——或者出去宣教、幫人蓋房子;卻從來不是幫助個人的發展,讓他們在經濟上獨立,並且善用他們的恩賜來成爲自己和別人的祝福。」
顯然,這些「別人」就是在同社區裡這些合法的事業所服事的對象;然而,沒有預料到的是,被這些創業的人服事的「別人」,竟是他們自己的輔導者。
瓦杜說:「我們是個教會機構,但每個教會機構都該與在地的教會結合。」
與奮鬥鳳凰城同工的教會,就在奮鬥鳳凰城的場地授課,有便於業界的主管通勤往返,也讓他們熟識教會會眾。奮鬥鳳凰城也用教會的成員們——律師、銀行家、行銷家、經理、會計師、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擔任志願輔導。
瓦杜說:「這改變了我對信仰與工作的看法;我們告訴我們的志願者,他們有許多可以付出的,但也會有許多收穫;他們正跟那些會跟他們做對的人挨肩擦膀,但他們是活生生的。這帶來許多相互的學習。
這些城區創業者一旦上完奮鬥鳳凰城所提供的101課程(生意想法再精煉)、202課程(生意想法行動化)、303課程(生意想法再升等),他們每個人就有六、七位輔導;瓦杜說:「他們會有一位律師、一位業務、一位行銷、一位財經、和營運;並且還有一位陪他們走完全程的輔導,幫助他們明白信心和工作的關係。」
他要找到志願輔導者並沒有困難。瓦杜說:「基督教倫理是付出,雖然不是人人都做到了,但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聖靈感動我們,說:『你需要如此行。』 」
瓦杜不斷的回想創世紀12:1-3,神告訴亞伯拉罕他將蒙祝福,並且要成爲別人的祝福。
「神透過各種關係給了奮鬥鳳凰城資源,」瓦杜說:「我們把它帶回長久被忽略的社群。」
然而,要領受這祝福未必是輕鬆容易的,對這群人可能是困難的事,因爲他們似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失敗了——教育、收入、犯罪;而對社區裡已經存在的商家而言,要承受風險也是不容易的。
「社區裡有許多騙人的花招,」桂絲說:「人們經常設防。有一次我辦募款活動,想要向一家食物車訂餐,他們卻不願意來,因爲他們認爲,我們是個幫助創業的公司,會藉此聲稱是我們幫他們創的業;我不得不說:『嘿,我才剛認識你,只不過覺得你的東西好吃!』 」
對創業失敗的顧慮是無可厚非的,無論由誰經營,大部分的新店家是會失敗的。奮鬥鳳凰城的失敗率與全國平均數(難以計算)不相上下:成功率大約20%。
這表示,從2012年起在鳳凰城南區開創或擴大了不止40個商家;從2012年起奮鬥鳳凰城幫助了超過300人的生意念頭,2018年有100人。
桂絲說:「去年全年間,進展加快;今年我們的步調加快了,所訓練的人數是去年的兩倍。」
瓦杜告訴「信心、工作、安息事工」成功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爲,一旦有一個人開始創業,他的兄弟、或朋友、或女兒看見事情可行,也就跟著興奮了起來。」
他說:「這在奮鬥鳳凰城屢見不鮮,範例一改變,突然間那種『嘿,我要等人家給我一些什麼!』 的心態一轉成爲 』我要創業,帶給這原先被造的美好世界一些什麼,又服事我的鄰舍。」
救贖教會的牧師,泰勒強森指出,瓦杜根據的是「整本聖經所教導的基本神學原則」;那包括了「人類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人類創造的尊嚴與價值,爲弱勢的人們行義是神的心意,以及無論喜歡或不喜歡,你住在族群混合的社區。」 強森說:「聖經裡充滿了金錢的好處,神給我們財物和資金作爲祝福別人的管道。」
奮鬥鳳凰城的事工帶來尊嚴與長遠的希望。
史都華說:「從一個牧師的觀點而言,我們想關懷那最小的、失落的、和被排擠的;然而除了募捐食物、捐一點錢,人們不知道如何與他們接觸;奮鬥鳳凰城爲教會開啓了具體的服事機會,不僅僅疏解需要,而是進一步讓處於經濟困境的人有所發展。」
強森說:「提供智能資本與網絡資本,是守護弟兄的一種方式。」
並且,守護了弟兄通常就守護了自己。
波濤網的執行長丹雅•皮兒說:「瓦杜爲教會所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他不斷呈現這些社區美好的一面,他專注神的美好作爲,又給予真正的尊榮,他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
瓦杜並非要人趕快加入拯救「悲慘社區」的行動,她說:「他傳達的是,『讓我們注意看神已經在做的,我們該如何與他同工呢?』 」
譯:麗文;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Hustling for the Common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