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在負面新聞浪潮中持守喜樂
2025-05-12
—— Stephanie Juliot

刷了半小時手機,看了當天新聞、追完最新頭條——有誰看完後能依然滿懷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恐怕一個都沒有吧?

這些聖靈的果子本是基督徒生命的標誌。但當我們胡吃海塞各樣新聞時,往往就陷入一種毫無喜樂、充滿焦慮、暴躁易怒的陰暗狀態。我們甚至以「看清墮落文化的真相」爲由,縱容自己的憤怒與焦慮。更糟的是,我們會論斷那些「不如我們知情」的人,把他們面對壞消息時的平靜誤認爲冷漠無情。

我們消費新聞的習慣正在毒害心靈。這個世界正在用毀壞靈魂的方式訓練我們:持續關注黨派鬥爭、悲劇事件和煽動性標題,只會讓我們越來越分裂、憤怒、焦慮滿滿,這種新聞模式讓我們陷入循環,與基督的福音越來越脫節。

我們既已與基督同死同復活,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羅 6:4-6),但若整天被負面頭條轟炸,如何活出這自由?怎樣才能在有毒的信息洪流中,守護心靈裡的屬天喜樂?

第一、設定界限

如果我們不主動掌控自己獲取新聞的方式,就會被新聞吞噬。它會不分晝夜地侵入我們的生活,用各種「緊急消息」搶佔我們的注意力。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思考某條新聞是否值得關注,就已經被拖入恐懼和焦慮之中。

因此,必須設定界限,避免被鋪天蓋地的信息狂潮裹挾。以下是一些建議:

  • 不要從黨派媒體獲取新聞

    黨派傾向明顯的新聞媒體會讓我們變成某個陣營的「忠實粉絲」,而非基督的使者。

  • 不要依賴社交媒體看新聞

    來源不明的觀點和充滿戾氣的評論區,很少能帶來真正有益的思考。

  • 花在新聞上的時間,不要超過讀經的時間

    科技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刷新聞,但更好的方式是設定固定的短時間(5 到 15 分鐘),有意識地獲取信息,確保神的話語比記者和評論員的聲音更清晰。

  • 選擇簡短、中立的新聞簡報

    只需大致了解世界上發生了什麼,足夠讓你知道周圍人在關注什麼、如何有效禱告,並在必要時做出回應即可。

第二、禱告與感恩

喜樂、平安(或其他聖靈的果子)不會自動降臨,而是需要我們不斷治死屬世的慾望,順服聖靈的引導才能結出的。

保羅告訴我們,當人被這種難以言喻的神聖平安所環繞時,他會有這樣的生活表現(腓 4:4-7):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無論是看新聞之前、看新聞時,還是看新聞之後,我們都應當禱告和感恩。沒有什麼比把我們和世界的需要帶到慈愛、全能的天父面前更能緩解焦慮;也沒有什麼比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裡,爲神永不改變的屬性獻上感謝更能驅散苦毒和憤怒。禱告和感恩,就是在承認——所有新聞裡的人和事都在主的掌管之中,而我們全然倚靠祂。

第三、盡己所能去給出去和服侍人

在瀏覽新聞時,有一種情緒會悄悄偷走我們的平安,那就是無力感。新聞頭條似乎永遠充斥著無盡的需求:全球各地的戰爭、暴力、流離失所的難民,國內的失業潮、經濟動盪、令人憂心的文化趨勢,還有自然災害和接連不斷的悲劇……我們無法承擔這一切的重擔。

我們無法做所有事,但我們可以禱告、感恩,然後做力所能及的事。

耶穌在世時,也常被無數有需要的人圍繞,但祂的回應並不慌亂。祂清楚自己的界限(「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祂總以禱告爲先(常常退到曠野與天父獨處),並且始終專注於自己的使命——「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的每一篇講道、每一次談話、每一個醫治的行動,都圍繞著這一使命。

你的使命是什麼? 神把什麼樣的負擔放在你心裡?你無法回應每一條新聞,但你可以選擇與你的使命相符的事,盡心盡力去行,其餘的則交託禱告,讓神來掌管。

屬靈飲食

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想要保持平安、喜樂和溫柔,靠的不是不斷刷新聞、追逐熱點,而是調整我們的「資訊食譜」,使之與基督的福音對齊。

這意味著戒掉有害信息,剔除那些煽動對立、黨派色彩濃厚、沒完沒了的新聞;選擇言簡意賅的資訊攝入方式;以感恩倚靠取代焦慮糾結,不再爲世界的難題憂心忡忡,而是學習信靠神;用信心和行動回應,而非陷入無力感。

願主塑造你,使你在瀏覽這個暫居之世的新聞時,仍能滿有屬靈的健壯,充滿喜樂與盼望,活出天國子民的樣式。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Protect Joy in a Doom-and-Gloom News Cycle

Stephanie Juliot(斯蒂芬妮·朱利奧特)道學碩士畢業於三一福音神學院,現在是基督教新聞平台"The Pour Over"撰稿人,致力於幫助基督徒建立健康的新聞閱讀習慣。她與丈夫和三個孩子現居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標籤
社交媒體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