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不斷學習做領導
五條行之有效的經驗
2018-11-30
—— Gavin Ortlund

做領導是不容易的。我把這同忍受痛苦,養育兒女,和講道並列放在一起,它屬於生活中那些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掌握、而只能希望一生不斷學習的事情。

丹·阿蘭德(Dan Allender)說得好:「如果你是一個帶領人,你就置身於你生命裡最猛烈的戰爭中了。」

任何航行過激流險灘的領袖,大概都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其中有著巨大的挑戰和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做出艱難的決定、忍受批評、幫助別人重新規劃、冒各種風險、說話一貫明智得體、取得廣泛支持、以及精明機敏地和各種不同性格的人共事——這經常讓你感覺像是駕駛小船在激流中漂流一樣驚險萬狀。

最近一些年我在做帶領人的過程中摸索了幾條經驗可以用來幫助其他人(特別是在事奉方面)。以下幾點經驗是我過去學到、目前正在學習、將來有可能還要再學習的。

親自、和藹、少量地指正別人。

論到做牧師,我爺爺經常說:「你不能總是一團和氣。」這對一切領袖都是真實的。你必須指正人。你不這樣做時,罪和混亂就會加劇。

儘管如此,指正別人是做領導最難的責任之一。這需要智慧來找到實話和恩慈之間的平衡。我經常在這方面犯錯誤,或偏左或偏右,但我發現一些對我有幫助的指導原則。

  1. 親自和當面地指正。通過郵件指正別人可能比當面更容易,但所帶來的幫助會大打折扣。各種微妙的含義在面對面交談時會體現出來,而在書面言語中就失去了。當面說話時你的語氣一般更溫柔,更和悅,對方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指正,也能更好地避免誤解。
  2. 指正時帶著鼓勵—甚至以鼓勵的形式來指正—任何時候,只要你能夠的話,就都這麼做。例如,可以這麼說:「你在教導方面很有潛質;如果你讓大家提更多的問題,你的教學效果甚至會更好。」
  3. 要小心確保你帶領的總體基調是正面積極的,而不是負面消極的。要想創造一種溫暖熱情的總體環境和基調,你就需要包容和輕看許多的錯誤和過失,指出別人錯誤的次數要比你認爲必要的少。人只能承受得了一定程度的指責。連耶穌都說:「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約16:12)。

慶祝突出事蹟

我發現,好領導最有效的習慣之一是慶祝突出事蹟。例如,當一個平信徒忠心地傳揚福音或是犧牲性地奉獻時,可以請他向教會中的其他人講講他的經歷。或者,當一名長老在以尊榮神的方式忍受癌症的痛苦時,可以當眾採訪他,好讓別人學習他的榜樣。又或者,當一名志願者忠心地在兒童房裡服事時,可以公開表揚她的服事,好讓教會重視這項呼召,把它看作是重要的和高舉基督的。

慶祝突出事蹟有很多好處。這肯定和表揚了那個服事的人。這鼓舞和激勵其他以類似方式進行服事的人。這強化了「這是團隊工作」、領導並不比成員更重要的觀念。這分攤了牧師的負擔。這也促進了整個群體內部的美好與信任。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搞突然襲擊

人都不喜歡突然襲擊。這一點我們原則上知道,但多麼容易在實踐中忘記!我們很少會溝通過多,而常常是溝通太少。我們在機艙開飛機時,大概很自然地會忘記定時向旅客報告最新情況,但是及時「提醒」他們會奇蹟般地促進旅客對飛行員的信任。

一個好的領導懂得以下言語的價值:。

  • 「爲了不讓你猝不及防,我想讓你提前知道......」
  • 「爲了讓我們保持步調一致,我來提醒一下......」
  • 「我想把從上次會議到現在的最新進展告訴你,免得你不知情.....」

以下是確保交流不被忽略的一些實際方法:

  1. 每次會議結束後,或是每個重大決策後,要問這樣一個問題:「誰會因爲知道我們的談話而受益?」然後安排某個人做交流溝通工作。
  2. 在公開宣佈一項重大的改變或決定之前,要按合適程度盡量做好私下溝通。一對一單獨和人會面,爭取他們的支持,建立共識。

經常通過團隊來做事

調動一個團隊一起來集體討論、獻計獻策,這種做法的效率固然不如倚靠你自己或外加兩三個其他人那麼高,但重要的決定和過程是值得這樣花時間的。當你需要在可能是波濤洶湧的水域艱難行進時,一個團隊可以提供單獨一個人所不能有的許多東西:互相監督,多樣的視角,以及那些沒有參與做決定之人的更多信任。

此外,團隊合作還能在那些參與這個決定的人之間創造更加自然和更加廣泛的忠誠。最後,團隊協作還提供機會,使其成員發展成新的領導人員,壯大領導隊伍。

開會要有計劃有意識

很少有幾件事像會議那樣,做得差就會很快扼殺士氣,做得好就會大大鼓舞士氣。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議會不知不覺地偏離起初的目的,慢慢變成那些發聲最響的與會者表達心血來潮與突發奇想的場所。所以,一個卓有成效的領導者必須堅決果斷,讓會議保持在目標範圍內。

我發現另外兩個做法也很有用。

  • 每次會議一開始簡略交代本次會議的目的。然後,在結束時分析總結:「我們是否實現了我們的目的?」這就創造了一個內部反饋迴路,使你們能夠處理失敗與挫折。
  • 讓會議中至少有60%是「輸入」的時間(諸如學習,分享,鼓勵,禱告之類的事),頂多有40%的時間是「輸出」(完成議事日程)。換句話說,要努力在會議的時間裡使投入的多於拿出的。對我來說,這意味著,以簡短的靈修和禱告開始,然後花時間彼此鼓勵,或通過討論一本書來一起學習。這降低了短期內的可見效率,但我相信這會增加長期的不可見的果效。

像耶穌那樣做領袖

最後,在以上這些以及其它方面,我們做有效領袖的終極標準應該是耶穌自己。說到領袖,我們很容易想到屬世的成就和感染力指標。但如果耶穌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就會追求一種從根本上來說是由十字架定義的領導風格——一種心存謙卑,服事他人,具有犧牲之愛的領導作風。「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約13:15-16)


譯/校:改革宗經典出版社。原文刊登於「渴慕神」網站:Keep Learning to Lead: Five Practical Lessons

Gavin Ortlund(蓋文·奧特倫)博士畢業於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他是一位丈夫、父親、牧師和作家,目前在加州奧海鎮第一浸信會(FBC Ojai, CA)擔任主任牧師。
標籤
領袖
教會帶領
改革宗經典出版社
事奉實踐
渴慕神
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