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提摩太·凱勒追思大衛·鮑力生(1949-2019)
2019-08-28
—— Timothy Keller

編注:TGC理事會成員大衛·鮑力生因罹患胰腺癌於6月7日逝世,享年69歲。這篇文章是提摩太·凱勒作爲福音聯盟的副主席對鮑力生的追思。


1984 年至 1989 年間,當我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教學的時候,我結識了大衛·鮑力生,並與他成爲朋友。那時候,我們一起參加新生命正信長老會(New Life OPC)的會議。(作爲美洲長老會PCA的牧師,我在OPC是沒有投票權的,但因我是長老會大家庭的一員而受邀參加,有很多神學院的教授都是長老會大家庭的一部分。)另外,大衛和我在神學院實踐神學部門也有所接觸。在那時,這個部門包括大衛和愛德華·韋爾契(Ed Welch)、約翰·貝特爾(John Bettler)、簡河培(Harvie Conn)、羅扎·堅尼(Roger Greenway)、愛德納·堅尼(Edna Greenway)、和來自城市神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Urban Theological Studies, CUTS)的比爾·克里斯賓(Bill Krispin)以及當時的威斯敏斯特神學院院長喬治·富勒(George Fuller)。

那年大衛在賓大攻讀哲學博士、反思聖經輔導運動。在這一方面(我認爲)他是「思考的巨人」。我認爲大衛緊緊跟隨了傑伊·亞當斯(Jay Adams)的原意,即:批判現代心理學的預設以及心理學以醫學方法處理因生理而產生(對,有時候確實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但大多數時候也會包含因道德-靈性而產生的個人問題。

當時聖經輔導所面臨的問題是,當它把很多個人問題歸因於「罪」的時候,是通過行爲來判斷的。它傾向於把所有的罪都看作是個人的、自主的、和刻意的——就好像是說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自律來歸正的。我認爲大衛在偶像崇拜這個課題上的傑出研究闡明聖經在以下兩個方面都作出了指導:a) 群體性的、在家族中和社會群體中的系統性的罪;b)罪是如何扭曲我們的內在生活,因而導致了各種(自我)否定、錯誤的(自我)認知,讓我們活在幻想中的世界、心懷危險的動機。大衛將關於心的詭詐這一方面的聖經教導重新放回到了聖經輔導的中心。

我不是研究基督教輔導歷史的專家,但是在那些年裡我和大衛有過多次交流,並且意識到他和約翰·貝特爾還有愛德華·韋爾契是在以一種偉大的方式壯大聖經輔導運動的根基。

大衛的開創性文章:《內心的偶像和虛榮心》(Idols of the Heart and Vanity Fair)曾經對我的事工,不管是作爲講道者還是牧師,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讀完他的這篇文章之後,我開始研究對偶像崇拜的教導,並且發現在清教徒中,猶太人的思想中,還有文化批判中都有大量類似的教導。《諸神的面具》Counterfeit God)這本書就是從這篇文章而來的。

我相信其他很多人已經提到過大衛是一位有著無可比擬的智慧、溫柔而又真誠的輔導者。讚美他的話我還能說更多,但是其他很多人已經說的很好了。凱西(Kathy)常常和我說,若需找人輔導,大衛必是我們認識的所有人當中的不二之選。

作爲朋友、輔導員和教師,他將深深地被我們銘記。


譯:Aisheng;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im Keller Reflects on David Powlison (1949-2019)

Timothy Keller(提摩太·凱勒,1950-2023)是救贖主長老教會(位於紐約曼哈頓市)的創建者和曾經的主任牧師、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的聯合創始人暨副主席。凱勒牧師著述頗豐。如欲獲取他的更多資源,可瀏覽Gospel in Life網站,或在推特上關注他。
標籤
聖經輔導
去世
鮑力生
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