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先生,你好!》(Roman J. Israel, Esq.)的劇情概要讓這部電影看起來像是一部政治主題電影而不是宗教主題電影。
在這部影片中,丹澤爾·華盛頓扮演的主角羅曼先生是一個習慣於幕後工作的律師,他一直致力於爲反對檢方對控辯交易的誤用和濫用做些基礎工作,以便發起集體訴訟。然而,當他的合作伙伴去世以後,羅曼先生無法適應直接面對現代法律訴訟的工作。雖然羅曼先生深信他的行動有社會和政治的正當性,但是宗教信仰並不是他尋求公義的主要動機。
但是在影片開頭,有這樣一行字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比我們做過的最糟糕的事情要偉大。」毫無疑問,作爲主角的人權律師最後做了一件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也斷送了自己的生命。羅曼先生在道德上的妥協是否讓他重新思考他對人性過高的估計呢?這部電影是否要我們贊同羅曼先生的觀點呢?
在電影結束之前,羅曼先生兩次宣告說:「讓我們彼此饒恕對方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
這句話很令人動情,但這是基督徒的觀點嗎?
丹澤爾·華盛頓所扮演的這位羅曼先生的全名,也是這部電影的英文標題:《羅曼 J. 以色列先生》(Roman J. Israel, Esq.)。這姓名就暗示了這位律師所代表的兩種彼此對抗的價值觀:羅馬的價值觀,體現在我們的民法原則上;以及以色列的價值觀,體現在宗教信仰上。那麼「J.」是什麼意思呢?或者是想側面表示一個在律法和恩典之間架起的橋樑?既是作者又是導演的丹·吉爾羅伊(Dan Gilroy)開玩笑說這只是指Jif牌的花生醬。
在接受一家福音派媒體採訪的時候,吉爾羅伊同意說對羅曼先生而言,「法律就是他的信仰」,而影片中的羅曼先生則在經歷一個「屬靈的分裂」。吉爾羅伊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角色的內在信仰危機,卻沒有提及自己的信仰。而在同一個訪談中,演員丹澤爾·華盛頓則稱吉爾羅伊是他拍片時的「禱告夥伴」,並且堅稱說「我們知道我們是爲誰在拍片。」
羅曼先生也知道自己在爲誰工作——無論是從法律上而言還是從屬靈上而言。羅曼先生總是清晰、甚至有點強迫症地想要分別善惡對錯。他超強的記憶力——他能直接大段背誦刑法典——給他的同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他又和那些利用自己的知識積累財富的同事們不同,他用自己的知識爲弱勢群體而抗爭。他也像宗教信徒一樣,當他信賴的司法系統出現差錯、司法官員濫用權力或者發生漏洞的時候,他就感到不知所措。
但最後,羅曼先生被無情旋轉運作的系統擊垮了。他有非常高的倫理道德標準,但他自己又達不到自己的標準。有一天他終於厭倦了「總是爲不知感恩的人做不可能的事」,他最後利用自己作爲律師的特權,將獲得的兇手信息賣給了懸賞追人的受害者家屬並爲自己換取鉅額酬金。影片的後半部分就是圍繞著這一問題展開的:羅曼先生違反了法律、違背了自己的良心,我們作爲觀眾該怎麼看待?
當丹澤爾·華盛頓和吉爾羅伊合作設計了羅曼先生這個角色,並且都認爲羅曼先生在影片中經歷了一個特別的屬靈歷程時,他們對這一歷程的含義和重要性是持不同視角的。
吉爾羅伊強調的是羅曼先生的主張,羅曼先生認爲自己可以饒恕自己。吉爾羅伊認爲,這意味著羅曼必須(也的確)超越地上的法庭。而丹澤爾·華盛頓則在訪談中自陳羅曼先生的自我饒恕「令我感到困擾」,他不斷地問導演吉爾羅伊:「這個故事中的上帝在哪裡?……我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丹澤爾·華盛頓的父親是五旬宗牧師,他也是好萊塢最敢於表達信仰的基督徒,對他來說,羅曼先生的內在危機不是地上法庭與天上法庭之間的分歧,而是「法律」和「信仰」之間的分歧。華盛頓提到一個關鍵場景,就是羅曼先生在海水中跋涉行進,華盛頓認爲這一幕是要表達羅曼先生從頭腦中的信仰向與至高者聯合之間的轉變。華盛頓指出,「他就是舊約聖經。」
華盛頓在訪談中提到,他掙扎於劇本中羅曼先生的自我饒恕(他說:「你不能自己給自己赦免。」),但他也並不認爲羅曼先生就是法利賽人。華盛頓在訪談中也提到了代贖,他說他所扮演的這個角色「已經盡了自己的力」,而一個用新約視角看待這個故事的人應當相信神能「帶他回家。」
這是不是說「愛必贏」?是不是說「彼此饒恕對方的愚蠢」能代替聖經所要求的悔改和罪得赦免?當我們面對公眾表達觀點、講到我們會如何受審判的時候,我們所用的詞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基督徒會贊同丹澤爾·華盛頓對於影片中「自我饒恕」的不理解。也有人可能會在看了電影的結尾後,認爲影片在主張一種「靠行爲得救」:羅曼先生一定會被上帝饒恕,因爲他做的好事遠比最後這件壞事多。也有的人會把丹澤爾·華盛頓所說的「他已經盡力了」看作是羅曼先生的悔改。或許有基督徒會認爲,羅曼先生所說的「自我饒恕」只是指我們應當接受和內化神給我們的饒恕,以從自我責備中得自由。
基督徒在解讀《羅曼先生,你好!》時可能會帶出不同的觀點,但是看到好萊塢能夠拍出這樣一部影片,激發這樣的討論、引出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這是令人激動的。
譯:謝昉;校: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