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你的主要問題不在於他人
2019-05-25
—— Timothy Keller

編注:本文摘編自新書《基督讓我們獲自由:加拉太書釋義》(Christ Has Set Us Free: Preaching & Teaching Galatians)。


加拉太書6:3 經常被當作一個孤立的命題來解讀,但我覺得這一節應被解讀爲一個概念、一種思想,而不是一個獨立命題。保羅說道:「如果一個一無是處的人自以爲了不起,他是自欺。」(當代譯本) 這句話當然本身就是對的,它可以用作一句孤立的正確的箴言。如果你自己所認爲的自己好於真正的自己,就是在自欺。但是保羅在這裡的意思是有延展的,他意指一個人除非懷著深切的謙卑,否則絕不會真正爲服事他人而活。換句話說,我們在服事他人的時候,其實常常是在利用他人來塑造自己的形像。

我喜愛聖經對這一問題的直截了當。保羅實際上在說的是:「所以作爲基督徒,請記得福音書的信息:你們一無是處。」 這就好像耶穌在路加福音11:9-13中穿插進來的教導。祂正與門徒們談禱告,主要意思是告訴他們:「如果你們祈求,我的父就會給與你們。」 但是他然後又說:「你們雖然邪惡,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兒女,天父豈不更要……」 且慢。你們邪惡?注意他正在與使徒們說話啊!好似在說「哦,對了……你們是惡人。對,你們,這些使徒們,你們是惡人。」

這正是福音的前半部分信息:你們邪惡,你們一無是處。但是這個問題不是靠尋求使人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解決的。追逐每一段人際關係,指望那個人或那段關係會重建你低迷脆弱的自我價值,這樣做是不能奏效的。那種做法是無望和悲哀的。

不會奏效的原因,是你根本的問題不在於他人。你的自我價值感低迷又脆弱,是因爲你沒有與神建立應有的關係。這一空洞,不論享有世間所有人的多少讚許,多少掌聲,還是多少榮譽,也不會被填滿。除非神親自注目你並說:「幹得好,忠心的好僕人。」 你的心不可能得到治癒。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擔的擔子

第4-5節幾乎就是前一節的腳註:「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爲;這樣,他所誇的就專在自己,不在別人了,因爲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我所接觸過的聖經學者或傳道人對這兩節的解讀都略微不同。

保羅試圖說的是如果你的心真的被治癒了——也就是說你不再需要總是與他人比較來支撐起脆弱的自尊——這樣你仍舊可以有繼續進步的意識。這不是因爲你比他或她要好,而是因爲你在爲自己負責上取得了進步。

這裡所需負的「擔子」(load)與第2節中的「重擔」(burden)一詞意義不同。「重擔」所引申的概念是無法承受的重壓,而與「擔子」所聯繫的更像是行李,即旅途中必須攜帶的物品。許多年前,一位年歲更長的牧師幫助我看清了其中的意義。當時在我的教會有一戶信徒家庭,但那是有很大缺點的一家。我對他們其中一位還表達了一些不滿和惱火。而那位牧師是這樣回應我的:

恩典有特定的,也有普遍的。我們中的有些,憑藉神普遍的恩典而擁有很好的家庭。我們在愛中長大,而有較好的自制能力和較好的教養。所以,當我們成爲基督徒時,我們在品性的10分評級上達到3級。然後經歷五年在基督裡的成長,我們進步到3.5。然而對於這個家庭,他們歷經艱難。丈夫與妻子同出於糟糕的家境,然後他們將生命交給了主基督。但初信基督時,他們在普遍恩典的級別上大約只位於0級,好似一堆殘骸。然後歷經五年的信仰歷程,他們到達了1.5。他們身上發生的變化比我們更顯著。但是當你打量著他們並說:「我的愛心是他們的兩倍,自制力是他們的兩倍」時,你忘記的是,他們有他們要擔的擔子、而你有你的。

在約翰福音的結尾,耶穌對彼得講話,並暗示彼得將爲信仰而死。我不知彼得是否了解耶穌所說的,但耶穌基本上是在對他說:「有些壞事將要到來了。」彼得注目著耶穌,看著同行的約翰,說道:「那他呢?」然後我非常喜歡耶穌的回答:「與你有什麼關係?你只管跟從我吧!。

我幾乎可以確定C.S.路易斯在《納尼亞傳奇》中,讓阿斯蘭(Aslan)常對人們講:「我只告訴你屬於你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他構思的淵源就是這一段。聯繫回我教會的那個家庭,那個人有他自己要擔的擔子。所以保羅在這裡所要說的是:「要轉眼注目神,不要再東張西望於他人,不要再利用他人。」

若干年前,我讀到湯姆·霍華德(Tom Howard)的一段思考,他是一位天主教作者,著名宣教士伊麗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的弟弟。這段思考對我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這裡我想盡最大努力進行轉述。霍華德說,且看聖殿:神設計了聖殿建築的每一個細節,然後所有部分都按著祂的設計實現。但當你到達其中心——在一定意義上是宇宙的中心,現實的中心——你得見什麼?那裡沒有畫像:沒有任何可供俯身敬拜的像。事實上,正如霍華德所說,那裡實在沒有人;在那裡的是一個事件。因爲在現實的中心是一塊金板——仁慈之座——在約櫃之上,在律法之上,那個濺撒犧牲鮮血的地方。神告訴我們現實的中心,創造和救贖的中心,是「我的生命爲你的生命。」

我的生命爲你的生命

罪讓我們按以下原則運作:「你的生命爲我。我要你爲我犧牲,爲了我的好處,爲了我的形像。你必須犧牲你的需要來服務我的需要。」但是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上說:「我的生命爲你。我的生命服事你。我的生命爲你傾倒而出。我爲你犧牲。」他說,這就是兩種你可以採取的生活方式。每一天、每一個鐘點,你都在決定以哪種方式運作。

父母們,你們見過這個情形。你們對一天作了美好的規劃,然後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孩子病了,或鬧著要東西,或耍性子不聽話——這時候你們真的需要在孩子身上花時間。你的選擇會是哪一個呢?你們可以放下自己的生命並說:「我的生命爲你。」在某種意義上你們爲孩子作出了犧牲,使孩子在被愛的體驗中成長。換個說法,你們可以選擇死使得你們的孩子可以活。或者,你們可以選擇毫不犧牲,即在做父母的生涯中你們可以從不選擇放下自己的生命。你們抱著這樣的態度:「抱歉,我有我的需要,我有我的安排,我有我的目標,你要給我讓路」——這樣的話你們會讓孩子長大成心靈破碎的人。

一切真正的愛都是一種替代性犧牲——我的生命爲你的生命。保羅在根本上正是告訴我們這一點:「你們可以遵循那樣的方式生活並運作人際關係——我的生命爲你。或者,你可以沿著以前的道路,那條自命不凡的道路——你的生命爲我。」


譯:Alex Liu;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Your Main Problem Is Not Other People

Timothy Keller(提摩太·凱勒,1950-2023)是救贖主長老教會(位於紐約曼哈頓市)的創建者和曾經的主任牧師、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的聯合創始人暨副主席。凱勒牧師著述頗豐。如欲獲取他的更多資源,可瀏覽Gospel in Life網站,或在推特上關注他。
標籤
聖經
書摘
加拉太書
新約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