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快來幫我!」七歲的女兒在衣櫥邊急得直喊。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抽屜裡的衣服全翻倒在地。孩子倒是沒傷著,但那個沉甸甸的抽屜她根本擡不動。不過這對大人來說就是小事一樁,我三兩下就把抽屜裝了回去。
當父母的都有體會: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吃喝拉撒哪樣不得我們操心?他們總指望著我們這些大人——指望我們有力氣、有膽量、有辦法。我們哄他們開心,護他們周全,課外班來回接送,調解小夥伴的矛盾……可就算我們想要面面俱到,一樣也不拉下,問得周全,答得仔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養孩子這事兒,最讓人看清自己幾斤幾兩,還把我們的罪都攤到了明面上。孩子知道找爸媽幫忙,同樣,爲人父母的我們也得學會向神交託,把那些只有祂才能搞定的事,統統交給祂,不管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家人。
做了媽媽,就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有限和不足,這時,我們才明白神才是那位自有永有、全然充足、至高至聖、滿有權能的主。祂不受時間限制,恆久不變,正是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中最需要的安慰。我們感恩,因爲天父以完全的愛、恆久的忍耐和信實,爲我們樹立了爲人父母的榜樣。更令人驚歎的是,神那看不見的性情,藉著耶穌基督(西 1:15-19)並透過福音完全彰顯出來。
媽媽這個角色可不輕鬆,當生活壓得我們喘不過氣時,怎樣才能時刻牢記這位真實的神——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那位神,而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主(出 20:3-6)?答案在於常常默想聖經向我們啓示的上帝屬性。神學家陶恕(A.W. Tozer)將神的屬性定義爲「神在啓示中顯明關於祂自己的一切真理」。通過研究這些屬性,我們能更全面地認識神的本性。
每當我思想神的屬性時,總會問:「神是自有永有的神,祂全知全能、恆久不變......對作爲媽媽的我來說,這些特質意味著什麼?」當我真正明白,神不僅是良善、大有智慧的神,更是忌邪的神,對罪充滿忿怒,我教養孩子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需要認識神全部的屬性。
以下這份指南含有八個建議(附免費資源),可以幫你每天思想神的性情:
第一、整理一份神的屬性對照表,標註相關經文。比如可以打印我製作的《神屬性圖表》,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聖經夾頁、辦公桌、廚房儲物櫃或車裡。
第二、禱告時專門思想神的一個特質。既要讚美祂這方面的本性,也要求祂幫助你在母親職分中活出這個屬性。我製作的圖表包含神的 30 個屬性,每個月可以重複一次。
第三、每週(或每月)背一節與神屬性相關的經文。滴水穿石,終能記完整套屬性經文。
第四、給每個屬性單獨留一頁,讀經時遇到相關經文就記錄下來。
第五、不管是讀聖經的某一書卷,還是按照一年通讀聖經計劃讀經,要特別留意經文中顯明的上帝屬性。看到相關描述就劃線標註,在頁邊空白處做記號。
第六、每週選一個屬性作爲家庭敬拜主題:討論相關經文、背誦金句,讓孩子也認識神的性情。
第七、敬拜音樂薰陶。推薦收聽我的Spotify歌單《每時每刻需要你》,這些稱頌上帝屬性的詩歌能幫助你好好地默想。
第八、特意到戶外走走,觀察受造界彰顯的上帝性情。其實不需要遠行,小區附近、後院草地,都在述說神的榮耀。
神造我們,從來不是要我們去做完美的父母。神設計我們要倚靠祂,「生命、氣息和萬物」都來自祂(徒 17:25)。做媽媽,會顯明我們的有限,這不是件壞事。
你不必爲做不到的事而自責,也不用和其他媽媽比較。我們的不足,正是邀請我們轉向那位「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的主(林後 12:9)。
當我們越認識神,就越能坦然無懼地親近祂,「爲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 4:16)。更要讚美那位神,因爲祂「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 3:20)!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Mom, Look to God to Be What You』re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