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飛(Netflix)的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並迅速風靡全球。這部流行的並且別具一格的自然紀錄片擊中了許多家庭在疫情期間尋找逃避現實的角度。該片由皮帕·埃里希(Pippa Ehrlich)和詹姆斯·里德(James Reed)執導,講述了南非電影製作人和自然學家克雷格·福斯特(Craig Foster )在開普敦海岸附近的冷水海藻林中與章魚「結交」並向章魚學習的整整一年。
這部紀錄片雖然有時讓人感到噁心,但也提醒我們,大自然(上帝的創造)確實可以教會我們很多東西。《聖經》也是這麼說的(詩19:1;羅1:20)。在以神爲目的的敬拜和學習這一前提下,自然是我們獲得智慧和喜樂的禮物(這就是爲什麼它在我的智慧金字塔中佔據第三重要位置的原因)。然而,如果脫離了這一前提,並將其置於純粹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中,自然能教會我們的東西其實並不多。
爲什麼要向大自然尋求智慧?在《智慧金字塔》(The Wisdom Pyramid: Feeding Your Soul in a Post-Truth World)一書中關於自然的那章裡,我認爲這是因爲任何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助於教導我們關於那位創造者的事情。約翰·加爾文將自然界描述爲一座「構造華麗、傢俱精緻的大宅子」,其中的一切都指向建造者。
自然界的傢俱揭示了它建造者的種種性情。是什麼樣的上帝創造了軟體動物,令它們優雅地漂浮在水下的海帶林中,並巧妙地用五彩斑斕的外殼拼接成盔甲保護自己?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通過仔細觀察神的工作就可以得著智慧:「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箴言 6:6)「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伯12:7-8)。
耶穌不斷地給他的聽眾指出要從受造物中受教的見解,包括了「烏鴉」(路加福音12:24),百合花(路加福音12:27),或者是羊、狼、蛇、鴿子(馬太福音10:16),或者是母雞和小雞(路加福音13:34),這只是眾多例子中的幾個。從《聖經》中的樹木,到耶穌用葡萄樹和樹枝來描述我們在他裡面的生命(約翰福音15:1-17),聖經都在提醒我們,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有很多東西可以教給我們。
雖然神所創造的世界不能代替聖經這一特殊啓示,但神的創造作爲一般啓示可以當作一種補充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聖經真理,這樣的學習很有效果。神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聽到、聞到、摸到、嚐到——可以幫助他的話語深入人心。我曾寫過關於樹木、河流、雷雨和海岸線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神學思想的文章,我在受造物中花費的時間越多,就越能看到它的教導。
但向自然學習並非毫無風險,尤其是當它與聖經的啓示割裂開來或強調在聖經啓示之上時。《我的章魚老師》至少代表了兩種我們可以把自然變成假教師的方式:
第一,如果我們模糊了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差異
當然,如果人類輕視他們與其他生物的相互依存關係,那會帶來問題。這可能會導致糟糕的環境管理,以及對自己身體扭曲和具有破壞性的看法(例如,認爲自己是一個空白的畫布,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手術或激素修改)。
但是,當人類過分強調自己的生物性,以至於我們認爲自己並不比自然界的任何東西——無論是鯨魚還是雜草——更有意義時,這也是有問題的。
福斯特在《我的章魚老師》中就陷入了這個錯誤。他將章魚擬人化,從這個軟體動物身上解讀出人類的情感和關係依戀(「我完全信任這個人類」),包括稱讚她「爲後代而死」的英勇美德(福斯特沒有提到有些章魚會吃人)。
福斯特試圖讓章魚更像人類,但他也試圖讓自己更像章魚。他說:「我想更像一種兩棲動物。」他解釋了爲什麼他在冷水海帶林中游泳時不穿潛水衣或氧氣瓶。「與那種環境沒有任何障礙,這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有一次,他描述自己開始「像章魚一樣思考」,以及「我們的生活相互映襯的」,「我和她之間的界限開始消融。」
然而,福斯特和章魚之間的界限(他必須浮出水面才能呼吸,僅舉一例)是重要而美好的。模糊章魚和人之間的區別,對兩者都是一種傷害。當我們不強行將一個事物立即歸入我們的範疇,而是讓它成爲奇異而獨特的存在時,其實我們對自然界的了解會更多。
《我的章魚老師》讓我時常想起沃納·爾佐格(Werner Herzog)的紀錄片《灰熊人》(Grizzly Man),該片也探討了一種「人與獸」的關係(蒂莫西·特雷德威爾和灰熊)。特雷德威爾生活在熊中間,並把自己看成是熊。他相信這是一種互愛、和平的關係——直到有一天,他的灰熊朋友吃了他。
《我的章魚老師》和《灰熊人》表面上都專注於教育公眾認識生物——但這兩個案例中的擬人化都在傾向於阻礙而不是幫助我們對這些野獸的認識。
第二,如果我們崇拜創造物而不是造物主
當我們給自然界施加一個它本不應該承受的超凡重量時,我們也貶低了自然——也錯過了它的教訓。
在《我的章魚老師》中,福斯特承認他與軟體動物的關係變得「有點癡迷」。誕生於某種中年危機,以及對「在自然界內部」而非外部的渴望,福斯特在海帶森林中的遊歷成爲一種神聖的逃避。章魚成了偶像。海洋成了一個神聖的空間。在影片接近尾聲時,福斯特將置身於大自然中描述爲「極度的釋放」,在這個空間裡,一個人的煩惱和憂慮都被消解了。
然而,如果我們把這種負擔放在大自然身上,它總會讓人失望。融入自然是一件美麗、清新的事情,當然可以豐富生活,但它並不是人生終極意義的答案。它不值得我們敬拜。只有上帝才是。
對大自然感到驚豔是件好事。正如福斯特在海洋生物和野外的神祕中找到了驚奇和靈感,我們也應該如此。但我們對自然的驚奇應該引導我們去崇拜造物主,而不是創造物。章魚不是神,它是一份禮物,應該引導我們去讚美給予者。
基督徒應該看這樣的影片,就像他們應該學習科學一樣。這是一個用放大鏡觀察上帝創造的機會——通過更好地理解他所創造的世界的各種奇妙來榮耀他。我們應該愛護、保護動物,並在動物身上發現奇蹟,認識到它們(和我們一樣)是上帝的創造,因此是珍貴的。
但我們在這樣做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人類擁有其他生物所沒有的相當重要的東西:神的形像。說我們人類和猴子不一樣,並不是要貶低猴子的美和價值,只是要尊重神的美好設計。
基督徒應該研究和愛護自然界嗎?當然應該。但它不應該是我們敬拜的焦點,而應該是一個論壇——一個宏偉的音樂廳,在那裡我們可以與星星、天空、螢火蟲、魚兒和其他一切事物一起歌唱:「我們神和王所造的萬物,請張開你們的口與我們一起歌唱。……讚美他!」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My Octopus Teacher': Good and Bad Ways We Learn From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