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基督徒经典著作
在禱告爭戰中得勝的指引
2019-08-14
—— Bryan Litfin

編注:就像C. S.路易斯(C. S. Lewis)所建議的那樣,我們要幫助我們的讀者「讓這幾個世紀以來乾淨的海風吹過我們的心」(出自 On the Incarnation: Saint Athanasius with an introduction ——譯註)。也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只有通過閱讀經典」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接下來要審視一些可能被遺忘、但是依然和現今的教會相關,並且能幫助今日基督徒的經典著作

禱告是一個我們如今仍在持守的基督教古舊美德,我們如此行是因爲知道自己應該這樣做。當朋友面臨麻煩時我們會這樣說:「我會爲你禱告。」不過說過之後我們到底會花多大精力禱告呢?比這種情況還要糟糕的是,即使是非基督徒在遭遇厄運的時候都能說出這句寡淡的陳詞濫調:「我們的思念和禱告會陪伴著你」。現代禱告已經變成了僅僅是美好的祝願。

儘管如此,在我們當中仍然有一些名副其實的禱告勇士,教會總還是有她的但以理的。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仍然希望自己在禱告上能做得更好。並非我們不禱告,只是我們的禱告缺少配得上禱告在基督徒生活中地位的大能大力。

我們的問題並不是一個新的問題,以前的世代也曾面臨過這個問題。從慕迪(D. L. Moody 1837–1899)所著的《得勝的禱告:什麼攔阻了它?》(Prevailing Prayer: What Hinders It? 中文名暫譯)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他所探求的問題——是什麼讓我們的禱告能夠得勝而不失敗?——也是我們至今仍然在問的問題。慕迪所提供的答案對於當代仍然適用,就像適用於1884年他寫這本書的時候一樣。他的智慧適用於已經過去的高頂禮帽、絡腮鬍子的時代,也同樣適用於我們這個文青鬍子、緊身牛仔的時代。禱告在基督徒生活中一直都是一個掙扎。

禱告是爭戰

得勝(prevailing)是鍍金時代(Gilded Age,美國歷史中南北戰爭和發展時代之間,約1870-1900。——譯註)用來談論戰場勝利的一個術語。谷歌對英文詞語的使用分析表明自1800年至今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在穩定下降。不過詞義仍然足夠清楚。它意味著勝過或得勝,特別是在戰爭處境中。禱告被看成是一種爭戰,在這個戰場上我們可能得勝也可能失敗。對慕迪的原始受眾而言,南北戰爭依然歷歷在目,因此使用戰爭術語思考生活非常貼切。

但是禱告如戰爭的比喻也爲我們所熟悉,即使我們並不總這樣說。爲什麼呢?因爲這來自於聖經。在舊約中,禱告是與以色列能否勝過仇敵緊密相關的。當上帝的子民終於受夠了外邦勢力或好戰鄰國的壓迫時,他們就在禱告中轉向上帝。只有這個時候上帝才會興起一位士師或者賜給他們戰場上的勝利。禱告是以色列的得勝法寶。本書在亞馬遜上的簡介是這樣寫的:

上帝做工之處,也是人禱告之處。哈拿禱告求子,神賜下撒母耳。以利亞呼求上帝,看到火從天降下。保羅和希拉禱告監獄就震動了。爲什麼有些禱告讓大山挪移而另一些禱告僅能移動石頭?在《得勝的禱告》中,作爲歷史上最偉大的福音佈道家之一,作者向我們解釋了什麼是符合聖經的帶有能力的禱告。這本書蘊藏著豐富的故事和例證爲寶藏,它會使你渴慕禱告並且引導你用最佳實踐方式禱告。

此外戰爭的比喻並不侷限於舊約中振雷般的戰車和全副武裝的士兵。新約信徒的屬靈爭戰也依靠禱告。這樣的用語如今很普遍。提到福音佈道,約翰·派博(John Piper)會說「通過禱告贏得戰爭(Winning Battles through Prayer)」。還有,他會默想「禱告及神的得勝(Prayer and the Victory of God)」。這可不僅是福音派的專屬的僻字澀句。天主教也用這個概念:「禱告的爭戰」(The Battle of Prayer)是天主教教理問答的一個主要部分。這是普世基督教主題,因爲它來自於聖經。

「是什麼攔阻了它?」

天主教教理問答中的一個問題是「爲什麼我們會埋怨禱告未蒙垂聽?」慕迪在維多利亞時代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他的妻弟弗萊明·雷維爾(Fleming H. Revell)於1870年建立了一個出版社,該出版社熱銷的第一本書就是這位娶了他姐姐的芝加哥著名福音佈道家寫的。爲了回答是什麼攔阻了得勝的禱告這一永恆的問題,雷維爾於1884年出版了慕迪的書。現在,另一個創立於慕迪和雷維爾時代的事工機構——慕迪出版社(我所在的機構)出版了這本書的更新版

拿起這本被遺忘的經典,你立刻就會注意到慕迪從不質疑禱告的功效。他贊同地引用了一句十九世紀的諺語——「禱告搖動了那移動世界的手,」這句話早在1836年就開始廣爲流傳了。當恆切的禱告上達於上帝時,神聖的回應就如雨降下。基督徒未能在禱告中得勝的原因,慕迪相信,是因爲他們不禱告。他是對的。這難道不就是聖經所說的嗎?使徒雅各提醒我們「你們得不著是因爲你們不求」(雅4:2),可是即使我們不怕麻煩地向上帝求了,我們卻發現有時他並不回應。雅各繼續告訴我們爲什麼禱告被攔阻:我們求錯了,要將所得的花費在自己的情慾上(雅各書4:3)。慕迪應該對此毫無異義。被上帝應允的禱告都有某種特質,缺失了它就無法得勝。歸根到底,這個特質就是單純地相信禱告是有功效的(雅各書5:13-18)。「在整本聖經中,」慕迪宣告說,「你都會看到當帶有信心的禱告達於上帝時,祂就賜下回應。」

得勝禱告的九個要點

慕迪相信,禱告勇士單純的信心圍繞於九個態度和行爲,這是禱告有果效的必備條件。他詳細地羅列了出來。其中一些通過流行的ACTS縮寫(Adoration讚美、Confession認罪、Thanksgiving感恩、Supplication代求)爲當代讀者所知,這個如今廣爲流傳的縮寫出自於慕迪時代的出版物。他在這四點上又加添了幾點。他所擴充出的清單如下:

  1. 讚美(Adoration):「基督徒們,當我們以禱告親近上帝時,讓我們給祂正確的地位。」
  2. 認罪(Confession):「你會發現離上帝最近的人,從祂那裡獲得最大能力的人,就是那些承認自己的罪和失敗的人。」
  3. 補償(Restitution):「或許我們生命中有些事情需要做出補償;可能是二十年前發生的事情,早就被遺忘了,直到聖靈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願意做出補償,我們就無法期待上帝賜下祝福。這也許是爲什麼我們許多禱告未蒙垂聽的原因。」
  4. 感恩(Thanksgiving):「我們,日復一日地從上帝那裡領受祝福;然而,在主的教會中讚美和感恩卻爲數寥寥。」
  5. 饒恕(Forgiveness):「我相信這是正在攔阻大多數人的禱告被垂聽的最主要的事情——人們不願意培植饒恕的靈。」
  6. 合一(Unity):「何處有合一,我就無法相信任何來自世界或地獄的力量能抵擋合一的工作。當教會,牧師和會眾合一,神的百姓都一心一意,基督教就會如燒紅的鐵球一樣滾過世界,死亡和地獄的勢力在其面前無法站立。」
  7. 信心(Faith):「不信是看到上帝手中的某物說,『我得不到』。信心看到它說,『我將要得著』。」
  8. 請求(Petition):「有些人認爲上帝厭煩我們持續不斷地到他跟前請求,這會打擾他。然而唯一打擾上帝的方式就是根本不到他面前。他鼓勵我們反覆到他跟前,向他直求。」
  9. 降服(Submissi):「所有真實的祈禱者都要完全降服於上帝。當我們向他提出請求之後,我們應該說,『願你的旨意成就。』我一千倍地盼望上帝的旨意而不是我的意思成就。我不像上帝那樣能看穿未來;因此,讓上帝爲我選擇比讓我爲自己選擇要好得多。」

傳世經典

最後一章「被應允的禱告」著重於慕迪永不過時的提醒,那就是等候上帝的祝福是艱難的爭戰——不過從不徒然。「如果我們的禱告未蒙垂聽,」慕迪寫道,「可能是我們禱告時的動機不對;或者我們沒有按照聖經禱告。所以讓我們不要灰心,或放棄禱告,雖然我們的禱告並未以我們盼望的方式成就。」上帝有祂自己的時間——那是最好的時間。

《得勝的禱告》中字裡行間都滿溢著慕迪對聖經這本好書的解釋,他從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鞋子推銷員變爲舉世聞名的佈道家並且如此了解聖經。他也爲讀者提供了許多家常故事和附有啓迪的小故事——這些來自於他那漫長又奇妙的事工。慕迪在多處引用諸多新教不同宗派著名聖徒的話,這反映了他根深蒂固的普世教會合一觀。他引用了英國聖公會的主教傑里米·泰勒(Jeremy Taylor)、清教徒神學家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長老會聖經學者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和普利茅斯弟兄會傳教士及孤兒護理倡導者喬治·慕勒(George Müller)——僅舉幾例。

雖然發表於135年前,但是《得勝的禱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或許慕迪開篇的一個鼓勵就最好地總結了這本書:「當我們來到施恩寶座前時,讓我們牢記上帝是垂聽禱告的。」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屈膝跪下並且開始期待禱告讓偉大的事情發生。


譯:Jenny XJT;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A Guide to Prevailing in the Battle of Prayer

Bryan Litfin(布萊恩·李特芬)在慕迪神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教授神學和教會歷史16年,現在是慕迪出版社的編輯。他在達拉斯神學院獲得歷史神學碩士學位,在弗吉尼亞大學獲得古代基督教博士學位,並且是好幾本書的作者。
標籤
禱告
信心
傳記
見證
基督徒經典著作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