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如何看待聖經的潔淨律
2024-02-13
—— Peter Leithart

在我們看來,對污穢、不潔淨的恐懼是一種很陌生,很原始的念頭。古代的猶太人遵循摩西律法,把在經期中的女人視爲不潔(利 15:9-24),今天的穆斯林仍然認爲體液會玷污衣物。部落文化充滿了各種「禁忌」,某些種性的印度教徒避免與低種姓的人接觸。我們認爲自己已經擺脫了這些恐懼,法利賽人對待其他猶太人那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好像那些猶太人身上有蝨子一樣,他們的做法讓我們覺得法利賽人和孩子一樣,十分幼稚。

從一個方面來說,「幼稚」是一個正確的描述。律法是引人歸向基督的師傅(加 3:24),它是以色列未成年時的監護人和保護者,看顧以色列,一直到它成熟爲止(加 4:1-7)。保羅說,在那段時期,以色列這個做兒子的看上去就好像奴隸一樣。關於污穢的規矩的確有些幼稚,因爲這是給孩子制定的規矩。

然而,如果僅僅因爲這些規則很幼稚就忽視它們,我們就會錯過這些規則的一些重要特徵。教育家教育孩子,並不是爲了讓他們永遠停留在兒童階段。他教導孩子,直到他們能夠自立。保羅說,這就是律法的目的。妥拉的目的是讓以色列爲彌賽亞的到來做好準備。

具體說來,《舊約》的潔淨律法教導以色列養成對生命、上帝和世界的一些本能做法。律法說不要吃血,這將生命屬於神的真理直直地進入到忠心的以色列人心裡。如何來到耶和華面前並且面對祂,潔淨律法爲此列出了行爲準則,妥拉書教導以色列該如何迎接即將來的君王。

現代人潔淨的禁忌

視潔淨律法爲幼稚膚淺,這就忽略了我們自己的侷限性。現代人依舊在很多地方受著潔淨思維的影響,這在印度等非西方社會中最爲明顯,在那裡,「賤民」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宗教和社會類別。

我們可能不會意識到,我們自身的行爲也依舊爲一種怕被污染的內在恐懼所左右。當一個流浪漢在街上向你討錢時,你什麼反應?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感?你可能會感到害怕,有時還會擔心自己的安全。但是,通常我們的反應是反感和對人身傷害之外的某種東西的恐懼。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討厭,走開。別碰我!」

我們有多少人願意和艾滋病人或者麻風病人握手?雖然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1876-1965 年間美國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對有色人種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法律——譯註)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它不是古代歷史。是什麼原因讓人制定規則,讓不同人種有其專屬的廁所、飲水機和午餐櫃檯?是種族主義,對,以害怕污染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種族主義。爲什麼有些人對異族通婚反應如此強烈?是因爲這種婚姻可能是不明智的?還是因爲他們仍然極其反感這「令人厭惡的」混合?

我們現代人總以爲自己已經擺脫了這些原始的禁忌,但是現代社會、哲學以及文化在很多方面被一種求純的動力所驅使。許多現代哲學的目標是去除語言、歷史、宗教等不確定因素的污染,單單思考理性。現代政治的基礎是政教分離,宗教與政治不要「混雜」。現代的城市設計追求一種幾何上的清晰與整潔,排斥古代和中世紀時期城市的那種原生有機的亂糟糟。我們把病人和將死之人送到醫院裡與大眾分開,即使他們並沒有傳染病。爲什麼呢?

可能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文化是否需要一個潔淨和污穢的標準,而在於這些標準是什麼。

潔淨和污穢的真正來源

至少,看起來,耶穌是注重潔淨的內容。許多基督徒認爲,耶穌絲毫不關心潔淨問題,這只是一個古老的範疇,對門徒不再有用。但是耶穌可不是這麼說的。耶穌和法利賽人一樣看重潔淨和污穢問題,一樣嚴格要求避開污穢、保持和恢復潔淨。

祂和法利賽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對潔淨的內容,而不是其作用,什麼會玷污人?對耶穌來說,不是吃進去的食物,排出來的糞便,或者接觸到死人。相反,污穢與內心生發出來的東西有關(太 15:17-20)。

一旦我們做出這樣的轉換,我們就會發現以色列的潔淨原則仍然具有指導意義。被殺戮、姦淫、誹謗傷害的人會把這污穢傳開,就像律法裡說的經期婦女會玷污他人一樣。耶穌要我們看到兇殺、誹謗、姦淫和情慾要心生反感,就像法利賽人反感那些有血漏症或皮膚病的人一樣。如果你被自己的內心所玷污,你確實需要潔淨——不是靠洗手,而是靠懺悔和耶穌的寶血。

耶穌說的很清楚,那讓我們反感的污穢來自我們內心。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罪感到厭惡,我們應該使勁全身解數使用來避免污穢,將它從我們生命中除去。來自內心的污穢遠比任何外面的污穢嚴重。在它殺死你之前,先殺死它。

在不潔淨的世界裡追隨耶穌

耶穌最終帶來的改變更爲徹底,這也是福音的核心所在:耶穌「對衝」了不潔淨的力量。想想祂的事工:祂經常接觸不潔淨的人,祂還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然而,耶穌並沒有爲污穢感染。相反,祂的觸摸和存在潔淨了別人。祂將聖靈賜給我們,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祂的潔淨工程。

法利賽人認爲污穢是一種力量、一股勢力、一種傳染,從外界威脅他們。他們設置防線,不斷潔淨自己,避開污穢的人和環境,因爲每個角落都可能有污穢。法利賽人對污穢的恐懼導致了一種恐懼的生活方式,他們害怕污穢、害怕傳染,害怕他人,害怕傳播死亡。他們的生活是一種躲避的生活——躲避外邦人,躲避不那麼潔淨的猶太人,躲避可能帶來污穢的地方、人和環境。

耶穌沒有活在恐懼中,祂呼召我們無畏無懼地跟隨他。我們所蒙的呼召不是躲在自己乾淨的天空下,戰戰兢兢抱團取暖,即使四面楚歌,但依然誇耀有一個「潔身自好」的團契。我們要像耶穌一樣,進入這個被惡念、兇殺、姦淫、淫亂、偷盜、僞證、毀謗玷污的世界,以扭轉那不潔之洪流。我們蒙召跟隨耶穌進入這個被玷污的世界,靠著那讓我們成聖、潔淨、更新的聖靈的大能,傳遞天國的信息。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at to Do with the Bible's Purity Laws.

Peter Leithart(彼得·雷塔特)是阿拉巴馬州伯明翰西奧波利斯學院(Theopolis Institute)院長。
標籤
律法
舊約
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