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在短視頻時代贖回光陰
2024-03-21
—— Joe Carter

時間沒有特定的氣味,特定的味道,但是它有特定的聲音。或者說,從 13 世紀到 1956 年 D. E. 普羅茲曼(D. E. Protzmann)爲第一台數字鬧鐘申請專利之前,時間一直都有特定的聲音。

在這七個世紀裡,「滴答滴答」成了傳統機械鐘錶的代名詞。這聲音來自鐘錶齒輪精確而有規律的運動,象徵著時間的流逝:有條不紊、可以預測。

從廣義上講,「滴答滴答」象徵著機械時間。這種形式的時間體現了現代工業時代的特徵,強調精確、準時,將時間分割成統一、可測量的單位。它反映了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時間成爲組織社會和工作的關鍵因素,這也導致了一種更有條理、更有計劃的生活方式。

現在,機械時間並沒有消失,它與數字時間並存。代表數字時間的不再是一種聲音,而是一個社交媒體平台——短視頻社區。正如時鐘的滴答聲反映了一個機械化的時代,短視頻則凸顯出了數字時代人對時間的感受是迅速、立時可得。與機械鐘錶的始終如一、可預測不同的是,短視頻上的時間節奏快、來的快去得也快,而且基本上不受任何大背景的影響。視頻短小、吸睛,專爲快速消費而設計,它反映了數字信息和娛樂的快速和非線性流動特徵。

在一個統共有 80 億人的地球上,抖音(TikTok)這個應用程序的下載次數已超過 30 億次,它很貼切地反應了當代全球文化如何看待、珍惜時間。現在,手指輕輕一點,圖像聲音就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源源不斷向我們奔騰而來。短視頻是以短暫爲特徵的數字互動的縮影。對於全球數十億人來說,社交媒體平台提供了滔滔不絕的內容洪流,每段視頻都只是瞬間的漣漪,很快就消失在無休止的博眼球的信息流中。

即使你不使用短視頻,在當下強調瞬間參與和即時滿足的時代,你很有可能已經感受到了短視頻所代表的這種精神。它反映了社會的一種轉變,時間不再是機械時代下整齊劃一的刻板,在數字時代,它變得更加碎片化、個性化和靈活。

一個「好……現在」的文化

雖然短視頻並不是第一個想操控我們注意力的社交媒體平台,但它卻是這個時代的傑出典範,在這個時代,信息不僅是稍縱即逝,而且是信息製造者刻意爲之的結果。

社交媒體平台的設計旨在推銷當今許多人追求的東西——無休止的短暫體驗。短視頻上的視頻通常只有十來秒,這麼短的視頻能抓住人的瞬間注意力,然後下一個視頻迅速取而代之。這種快速更替是當今數字文化的一大特點,在這種文化下,潮流一夜之間就會改變。今天還是病毒式傳播,明天就已是落花流水。唯一不變的是對新奇事物的無止境追求。

這種無休無止的快節奏和不斷變化的內容反映了社會的廣泛轉變,大家越來越喜歡即時和短暫的東西。當然,這種喜好的轉變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人一直渴望新話題,這也是爲什麼千百年來人類對八卦一直樂此不疲。變化的是新內容傳播給普羅大眾的速度。

在一個越來越追求即時滿足的世界裡,社交媒體轉瞬即逝的本質既是整個社會的集中注意力時間不斷縮短的症狀,也是其推動因素。我們能夠集中精力做事的能力越來越差。我們經常會哀嘆自己不分心的時間越來越短。但社交媒體帶來的問題不只是我們無法長時間地聚精會神,還在於我們難以注意到信息背後的語境。

理解語境,意味著理解信息所處的更廣泛的環境、背景和影響。這需要時間、精力和專業知識來辨別,而在快節奏、即時性的現代信息消費中,大眾往往缺乏這種能力。正如基督教媒體評論家約翰·薩默維爾(C. John Sommerville)所指出的,語境是智慧的必要條件,因爲智慧是在最大的語境中看待事物。但今天的許多信息,從有線電視新聞到抖音短視頻,在傳播過程中都剝離了必要語境。

媒體評論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曾寫道,媒體給了我們「好......現在讓我們……」這個連接詞,它是一個 「無法連接任何東西的連接詞,相反,它把一切都分割開來」。他繼續說道:

「好……現在讓我們……」常被用於廣播和電視的新聞節目,目的在於指出我們剛剛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同我們將要看到或聽到的東西毫無關係。這個表達方式讓我們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在這個由電子媒介勾畫出來的世界裡不存在秩序和意義,我們不必把它當回事。再殘忍的謀殺,再具破壞力的地震,再嚴重的政治錯誤,只要新聞播音員說一聲「好……現在讓我們……」,一切就可以馬上從我們的腦海中消失,更不要說是引人入勝的球賽比分或預告自然災害的天氣預報了。

2011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電視網絡的新聞中位長度約爲 2 分 23 秒。相比之下,瀏覽量不超過 500 次的短視頻視頻平均時長只有 34 秒。用戶平均每天在抖音上花費 95 分鐘。這意味著,一個半小時的刷屏過程中,用戶會不斷地改變背景,經歷大約 48 次「好......現在讓我們……」的情境轉換。(由於大多數用戶在視頻結束前都會刷下一個視頻,真實數字可能比這個還要高得多。)

這種語境切換的影響極其深遠。它影響著我們消費信息的方式、彼此互動的方式,甚至影響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在無窮無盡的刷屏中,短視頻輪番登場,看過既忘,讓人有種凡事皆不持久的感覺,與現實生活中經歷的連續不斷的體驗脫節。

像抖音這樣的平台上沒有背景信息的瞬時性信息會對我們的世界觀產生深遠影響。當短暫被推崇爲常態,持久遭受冷遇,我們可能會更看重快速成功而非長期成就,即時快樂而非持久歡愉,膚淺互動而非深刻關係。這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個人生活,還塑造了整個社會的規範和期望。

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短視頻平台時間裡的信息轉瞬即逝,與聖經的永恆真理形成鮮明的對比。如何與在抖音時間裡的媒體和信息打交道,如何讓它們影響我們的觀念和價值觀,我們必須要提出質疑,開始反思。我們需要在與世界打交道和關注永恆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

聖經的時間觀

基督教對時間的看法根植於聖經,與這個「好……現在讓我們……」的文化截然不同。我們在神的話語中看到,時間並不只是毫無背景的事情魚貫發生,它充滿了神聖性,目的分明。聖經作者將時間描繪爲神賜予人類的神聖禮物,神將時間託付給人,爲的是要我們學會管理時間,有目的地使用時間。

在舊約中,《創世記》記載了神的創造天地,爲時間——日、季、年——的入場做了鋪墊,時間的節奏都由造物主所指定(創 1)。這節奏不僅強調時間的流逝,而且強調其固有秩序和神聖性。《傳道書》3:1-8 生動地捕捉到了神恰逢其時的計劃安排:「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也有定時」。 這些經文闡明了一個真理,生活的方方面面神都已經安排好了「定期」,我們每時每刻所經歷的並非偶爾發生、與其他事毫不相干,相反,這樁樁事情就是神偉大的掛毯作品中的經緯脈絡。

新約聖經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擴展,引入了對時間更加細緻的理解,區分出兩種不同的時間觀:chronos(偏指時間的數量、順序性)和 kairos(偏指時間的質量、合宜性)。從 chronos 和 kairos 的角度來理解時間的不同特質,是新約聖經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不過,經文並沒有明確地定義這些概念,只是隱隱約約地指出來。

chronos 是個希臘詞,它指的是按年代或順序排列的時間。從這個詞衍生出年表("chronology" )、大事記,或編年史("chronicle")。它代表一般所指的可以測量的時間:秒、分、小時、天和年。

新約多處經文中都有用到 chronos 這個詞,但經文並不總是明確地強調這個層面的時間含義。chronos 更多地是指持續的、日常的時間流逝,如《馬太福音》25:19,「過了許久chronos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賬 」。

相比之下,新約中的 kairos 強調的是時間的性質。它指的是一個恰當的時刻,一個「正確的時刻」,或一個「神指定的時刻」。意思是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蘊含著潛力和機會來大有作爲。《馬可福音》1:15 這節關鍵的經文明確地提到了「Kairos」。耶穌宣佈:「日期kairos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在這裡,耶穌提到了一個特定、神所指定的時間,此時此刻,上帝救贖計劃中有大事正在發生。

當我們在福音書中審視耶穌的事工時,我們可以看到,祂的許多行動和教導發生在恰當的時刻(kairos)。這些時刻是重要屬靈啓示或轉變的最佳時機,比如祂的受洗、變像、被釘十字架和復活等。在這些事件中,時間的安排至關重要,這些事件遠不是按時間順序排列記錄在冊的條目,它們是救贖歷史上關鍵性的時刻。

因此,雖然新約聖經沒有一個明確闡述對比 chronos 和 kairos 的神學,但它的敘事和教導確實體現了這種區別。耶穌的生活、祂開展事工的方式,以及早期教會如何理解並回應這些事件,都反映出他們深刻意識到有兩種不同的時間 ,一種是時間的流逝(chronos),還有一種是在時間的長河中那些具有屬靈重要性的關鍵恰當時刻(kairos。現代基督徒需要重新意識到這兩種看待時間的方式,並理解它如何使我們與眾不同。

區分 chronos kairos 就是區分一個世俗、暫時性視角(純粹的時間流逝)和一個超自然、永恆的視角(上帝之手欽點的關鍵時刻)。聖經不斷地把我們指向永恆,並呼籲我們採納這種永恆視角。整本聖經將暫時與永恆交織在一起,敦促基督徒將目光超過受chronos 所侷限的物質世界,定睛永恆。例如,在《哥林多後書》4:18 中,保羅鼓勵我們要顧念所不見的(即永恆),而不是顧念所見的(即暫時)。這並非是叫基督徒與世隔絕,而是要我們透過永恆的視角來參與當下,讓塵世的時間帶上永恆的意義。

因此,從聖經的角度理解時間,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它要求我們認真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認識到每一天都是神賜予我們的彌足珍貴、意義深遠的禮物。這種時間管理既涉及到禱告和研讀聖經等個人層面的成長,也影響到我們如何與他人和周遭世界打交道。

接受聖經的時間觀,會激勵我們在生活中尋找那些kairos時刻——那些成長、服事和見證的機會。在一個標榜立時可得和稍縱即逝的文化裡,聖經時間觀挑戰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求深度、目的以及永恆的價值。

數字時代,抖音等平台凸顯了時間轉瞬即逝的本質,而聖經則邀請我們更深刻、更有目的性地理解,時間是神賜予我們的神聖禮物。這對比再清晰分明不過。對於基督徒來說,這就提出了一個挑戰:如何生活在一個以抖音時間的速度發展的世界中,同時又不失去對永恆的關注。

如何面對短視頻文化

 那麼,基督徒應該如何在短視頻時代參與其中?

一個必要的步驟是對時間採取雙聚焦的視角。神創造人, 讓人生活在「時序」(chronos)中,通過「由過去、現在和將來構成的連綿不斷、不可逆轉的存在和事件」來體驗時間。然而,作爲基督徒,我們也在基督裡,因此也在 kairos 裡。正如保羅告訴我們的,「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基督)(徒 17:28)。

因爲我們是暫時存在的受造,所以生命中每時每刻的經歷定義著我們的存在,我們也必須關注這每時每刻。同時,因爲我們是永恆的受造,與永恆的存在(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必須關注永恆的存在。對於耶穌的門徒來說,這兩個視角在神啓示的旨意中重疊交錯。正如耶穌告訴我們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 2:17)。改變時間觀念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定睛神的旨意,經常問自己:神要我把多少時間花在瑣碎和短暫的事情上,多少時間花在真正重要和永恆的事情上?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發現時間的神聖性。問這個問題,並不是說我們要去掉所有無關緊要的平凡瑣事,但是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暫時的 chronos 和永恆的 kairos 之間找到平衡。

它將引導我們,將禱告、默想、團契放在優先的地位,認識到每一刻都是神賜予我們的禮物,要明智地使用。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到,我們需要用持久的屬靈實踐來回應消費稍縱即逝內容的習慣。這樣,我們就會接受聖經的呼召,成爲時間的管家,利用時間來造就個人、服務他人和榮耀上帝。

雖然短視頻時間定義了我們當前的大部分文化,但作爲基督徒,我們個人或集體的時間體驗不用向它靠齊。從聖經的角度將時間視爲神聖的禮物,並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踐行這一理解,我們就能以智慧和目標來應對數字時代的挑戰。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在使用時代工具的同時,不失去對永恆的關注,並爲我們提供了一種方式,向觀望我們的世界見證,生活在神的時間裡,我們就有改變世界的大能。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網站:Redeem Time in the Age of TikTok.

Joe Carter(喬·卡特)是福音聯盟的編輯,同時也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Virginia)的麥克林聖經教會(McLean Bible Church)擔任牧師。
標籤
社交媒體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