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爲什麼「大起大落」的敘事開始大受歡迎? 
2022-06-10
—— Brett McCracken

編注:福音聯盟影評所涵蓋的影片並不適合所有人。爲了幫助讀者做出明智的觀影決定,我們建議閱讀《「我可以看這部電影嗎?」》一文,並查看影片本身的內容指南。

從《灰姑娘》(Cinderella)到《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再到《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等等,我們喜歡這種白手起家的發跡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引起共鳴,部分原因是它們令人嚮往,在生動地刻畫看來不太可能的成功時,這些影片邀請觀眾想像自己也在類似的上升軌道上。

但近年來,這一類型影片的反向敘事開始廣受歡迎,就是「大起大落」的敘事,也就是貧窮-暴富-墜落的敘事。這些敘事往往是關於某個人獲得整個世界卻失去靈魂、身陷險境的警示性道德故事(馬太福音16:26),這些敘事解構了前一類的發跡故事,使觀眾想要讓自己的生活同樣「得道升天」的野心開始減弱。

很多非常棒的電影都屬於這一類,例如《公民凱恩》(Citizen Kane)、《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血色將至》(There Will Be Blood),這些影片使一夜成名和發財的「美國夢」變得複雜。但在過去幾年中,「大起大落」類型影片似乎變得越來越流行——無論是大型教會牧師興衰故事的播客、關於敗壞電視佈道家的傳記,還是關於創業者如何崛起又崩潰的連續劇(見下文)。爲什麼這樣的敘事突然激增?

近期「大起大落」敘事的例子

我將在本文的下半部分思考「大起大落」式敘事吸引人的原因,但首先要考慮最近僅在商業/創業領域就出現了大量的例子(並注意其中許多故事激發了不止一個的不同敘事)。

WeWork(2021年紀錄片) | WeCrashed(2022年劇集)

作爲以色列裔美國企業家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的心血結晶,協同辦公概念WeWork抓住了2010年代千禧一代的樂觀主義(天真?)與新城市主義以及協作式創意協同的吸引力。然而,WeWork的快速崛起戛然而止,因爲它的上市嘗試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紐約時報》將其描述爲「一場不同於創業史上任何其他事件的內爆。」近年來,這個故事得到了兩次講述。一次是Hulu的紀錄片,最近一次是在AppleTV+系列中由賈里德·萊託(Jared Leto)扮演諾伊曼,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扮演他的妻子麗貝卡(Rebekah)。

《發明家》(The Inventor,2019年紀錄片)|《輟學者》(The Dropout,2022年劇集)

與諾伊曼相似,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 Holmes)曾短暫地站在科技界的頂端,但不久後就獲得了萬劫不復的惡名。她那家現已倒閉的公司Theranos承諾利用新技術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血液測試行業,但這個搶佔頭條的硅谷概念最終成爲一個普通的欺詐行爲。繼2019年HBO紀錄片之後,霍爾姆斯和特拉諾斯的故事最近激發了Hulu創作劇集的靈感,該劇由阿曼達·塞弗里德(Amanda Seyfried)主演,其口音非常有趣(而且相當準確)。

《地表最爛》(Fyre: The Greatest Party That Never Happened,2019年紀錄片)|《弗萊騙局》( Fyre Fraud,2019年紀錄片)

2017年臭名昭著的弗萊(Fyre)音樂節是一場吸引媒體但又最終成爲敗局的災難,它激發了兩部紀錄片:一部由網飛(Netflix)拍攝,一部則是Hulu。我甚至寫了一篇關於弗萊在Instagram造假時代給教會功課的文章。與這份名單上的其他「興衰」劇一樣,弗萊騙局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有魅力的騙子無論多麼精明、無論幌子多麼光鮮,最終必定會敗露。

LuLaRich(2021年系列紀錄片)| 《LuLaRoe的興衰》( (The Rise and Fall of LuLaRoe,2021年紀錄片)

觀眾們喜歡看到傳銷金字塔的崩潰,尤其是涉及到花花綠綠的女性緊身褲的那種傳銷。這就是爲什麼LuLaRoe的興衰啓發了最近的兩部紀錄片(一部由亞馬遜製作,另一部則是探索頻道)。傳銷在某些方面很容易成爲「道德警示」故事的目標,因爲他們令天真(輕信)的人急於簽約並希望能夠兌現,即便承諾聽起來好得不像真的。

「白」熱:A&F的起與落》(White Hot: The Rise & Fall of Abercrombie & Fitch,2022年紀錄片)

這部網飛紀錄片講述了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成立於1892年)如何在90年代被重塑爲一個年輕的「潮人」品牌,並在隨後爆發出巨大的人氣,成爲購物中心的巨無霸商店,以至於它刺鼻的古龍水瀰漫在每個商場的30英尺半徑內。然而,這個品牌的「白熱化」浪潮並沒有持續下去,因爲它缺乏種族多樣性和「只服務好看的人」這一營銷導致了醜聞、訴訟和最終在Z世代中變的不受歡迎。對於那些在90年代上高中的人(就像我一樣)來說,這部紀錄片是一次令人討厭的記憶之旅——也許你可以把這部電影與Hulu關於Von Dutch卡車帽興衰的三集紀錄片放在一起。

《超蓬勃:優步之戰》(Super Pumped: The Battle for Uber, 2022劇集)

這部Showtime頻道短篇劇集的第一季以「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的隕落」爲主題,據說第二季將講述Facebook。該劇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Joseph Gordon-Levitt)飾演卡拉尼克,烏瑪·瑟曼(Uma Thurman)飾演優步董事會成員阿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該劇的宣傳材料就包括了一個經典的興衰情節描述:「卡拉尼克採取不惜一切代價的方法,將這家剛起步的新公司打造成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科技巨頭。但是,每一次突飛猛進都是有代價的——隨著他的遠見卓識失去控制,這有可能成爲所有衰敗的開始。」

爲何吸引人? 

爲什麼這一類型的作品如此盛行和受歡迎?是什麼在「大起大落」敘事中吸引我們,特別是那些關於企業家成爲他們自己(通常是陰暗的)成功受害者的敘述?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四個原因。

第一,批評比創造更容易。

批評是社交媒體時代的貨幣。解構總是比建設容易。我們對墮落的首席執行官的愚蠢行爲搖頭,對一家創業公司的崩潰說「我早就告訴過你」,在推特上對一個遭到抵制的公眾人物大加撻伐:這些都比冒險嘗試(是的,也許會失敗)自己建造東西要容易。尤瓦爾·萊文(Yuval Levin)在《建設的時代》(A Time to Build)中對這種情況做了一些有益的評論。

第二,文化曾經稱讚千禧一代的樂觀主義,現在卻認爲這是「有毒的積極性」。

這些敘事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是它們展示了過度自信、享有特權、接近妄想的企業家(其中許多是千禧一代)被現實打臉——他們的理想主義泡沫被不公正世界的殘酷現實擊碎。他們不勞而獲的樂觀主義和玫瑰色願景讓Z世代的觀眾感到厭煩,他們的英雄往往是由創傷、邊緣化和行動主義定義的,而不是由資本家勇氣和偉大的願景定義的。關於這一點,以及我讀到的關於千禧一代和Z世代之間差異的最好見解,請看克里斯·寇爾奎(Chris Colquitt)的文章

第三,我們不能容忍被精英們操縱。

近年來的民粹主義,加上對強大精英(從華爾街到華盛頓再到硅谷)越來越不信任,這很可能是這種類型作品流行的原因。看著非常富有、非常有權勢的人得到報應,感覺是對他們以各種方式詐騙、操縱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普通人上位的令人滿意回報。這感覺就像正義得到了伸張。

第四,我們喜歡看到正義降臨到壞人(其他人)身上。

社交媒體時代——它可以放大各種令人抓狂的不公正報導——讓我們對世界各地的惡人肆虐感到義憤填膺。我們樂於看到至少有一些惡人被抓住並受到懲罰,即便我們對自己應得的審判不太感興趣。也許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狂熱地觀看描述爲一時之利走罪惡捷徑後付出長期代價的節目(如Netflix上流行的《發明安娜》[Inventing Anna],甚至AMC的經典《絕命毒師》)。它們回應了箴言11:21的提醒:「惡人雖然連手,必不免受罰;義人的後裔必得拯救。

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故事?

由於所有這些原因以及其他原因,「大起大落」的敘事令人滿意。但它們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基督徒是否應該以與世人相同的方式看待這些節目?

如果我們在觀看這些節目時,少一些喜歡看他人失敗的成癮式念頭,多一些「聽從智慧以避免類似命運」的準備,那麼就會收穫價值。我們應該哀嘆,並從展示的罪孽中學習,但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也有罪,也將受到審判。聖經警告我們不要「幸災樂禍」(箴17:5),並告訴我們「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箴24:17)。耶穌呼籲我們愛我們的仇敵。對於基督徒來說,津津樂道於其他罪人的滅亡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相反,要爲他們禱告,並爲自己警醒。

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些敘述,就是讓它們提醒我們,耶穌是如何顛倒「興衰」軌跡的,並預備自己也這樣做。如果說「大起大落」弧線的特點是獲得世界卻失去靈魂(往往還有金錢、地位和朋友),那麼「降卑再升高」的J型曲線才是基督的獨特之處,也是跟隨基督之人的獨特之處。在向自己死的過程中,基督徒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腓立比書2:6-11對歷史上最偉大的「降卑再升高」敘事進行了詩意的捕捉,結構整齊地分爲兩半:降卑(第6-8節)和升高(第9-11節)。在一個充滿野心、地位和上升階梯的世界裡,耶穌從頂峯開始,一路走來,成爲一個僕人,以屈辱的方式被釘在十字架上。但後來呢?壯觀的上升——升到至高,成爲高於一切的名。

因此,是的,看這些「大起大落」敘事是爲了被馬太福音16:26所說現實提醒和變得清醒:「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但也要注意提醒他們注意緊挨著的「降卑再升高」經文(第24-25節)「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爲,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爲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y 'Rise and Fall' Narratives Are Surging in Popularity.

Brett McCracken(布雷特·麥卡拉根)是福音聯盟高級編輯,著作包括Uncomfortable: The Awkward and Essential Challenge of Christian CommunityGray Matters: Navigating the Space Between Legalism and LibertyHipster Christianity: When Church and Cool Collide。布雷特和妻子琪拉居於加州聖安娜市,二人都是薩瑟蘭教會(Southlands Church)的成員,布雷特在教會擔任長老。
標籤
紀錄片
好萊塢
敘事
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