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Z世代中的復興之聲?
2024-06-29
—— Trevin Wax

我喜歡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對復興的定義:「主要通過常規的『恩典途徑』——講道、牧養、敬拜、禱告,聖靈工作的日常運行得到了加強。」這個定義足夠寬泛,不會過多地規定復興可能發生的形式;但又足夠具體,讓你能感覺到神在作工,幫助你看到並識別出復興的跡象。

如今,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在Z世代(Gen Z,「Z世代」指在 1995 年至 2010 年間出生的人——譯註),尤其是那些在校大學生中,看到了復興的開始。但當我審視這片土地時,我確實看到了希望和復興的跡象,它們出乎我的意料,也令我印象深刻。

一代人的覺醒?

去年年底,凱爾·里奇特(Kyle Richter)和派崔克·米勒(Patrick Miller)報導了他們所在地區大學生重新燃起的興趣和熱情,並指出其他地方也燃起了類似的屬靈火焰。他們認爲,這一代人可能已經爲屬靈復興做好了準備。

「Z世代在靈性上處於飢餓狀態。過去三年,令人迷失方向的環境——全球疫情、數不清的大規模槍擊事件、覺醒的戰爭、有爭議的選舉、高速的通貨膨脹和瀰漫的虐待醜聞——導致了身份、目的和歸屬感的虛無。世俗主義、消費主義和全球數字媒體這些空洞、乾癟的偶像無法提供Z世代所渴求的,但耶穌可以。」

當我與牧師、教會領袖會面,訪問教會和大學時,我看到了這種屬靈飢渴的跡象。2023 年的阿斯伯里大復興(Asbury Awakening)是個大新聞——在一間普通的禮拜堂裡,人們持續不斷地讚美敬拜、認罪並頌讚救恩,引起了全美各地的關注,並在其他高校引發了類似的屬靈激盪。

我思考著阿斯伯里向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注意到阿斯伯里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提摩太·特能特(Timothy Tennent)明智地猶豫著是否把這次覺醒稱爲「復興」。他寫道:「只有當我們看到持久的轉變,並且這種轉變動搖了教會安逸的根基,真正把我們所有人帶入全新、更深之處,我們才能在事後回顧時說『是的,這是一場復興』。」

過去的兩個月裡,我在兩家與「鹽公司」(The Salt Company,每個「鹽網絡」教會都有一個名爲「鹽公司」的當地大學事工,其目的是向在校學生傳福音。——譯註)有合作關係的教會——佛羅里達州塔拉哈西的城市教會(City Church)和愛荷華州埃姆斯的房角石教會(Cornerstone Church)——發表了演講。這兩間教會擠滿了學生,他們充滿熱情、靈性飢渴、富有使命感,就是我們常說的「爲耶穌大發熱心」。房角石教會近年來經歷了一些悲劇。2022 年,兩名年輕女性在週四晚間的敬拜開始前被槍殺。教會經歷了一段悲傷的時期,但神一直在其中作工,使他們在傳福音方面碩果累累。

神動工的記號

拜訪房角石教會期間,我問與全美各地教會和事工的眾多領袖有接觸的馬克·萬斯(Mark Vance)牧師,他看到了什麼,有哪些跡象表明神正在動工?

1.認罪

萬斯注意到信徒越來越深地認罪。常常悔改、持續悔改。他們生出深深的懊悔,發自內心地渴望離棄罪。

有些悔改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包括一名與男友同居的女孩,在一次聽到關於聖潔的講道中悔罪,她當晚就決定搬出去。教會的弟兄姐妹爭先恐後地爲她提供住宿,讓她能在這裡跟隨耶穌。萬斯可以講述許多類似的故事。認罪、救恩的確據——這些都是夢遊中基督徒覺醒的跡象。

2.對屬靈操練渴望的增強

年輕一代復興的另一個記號是對屬靈操練的渴望,渴望在日常途徑中與神相遇,如:深入研讀神的話語,渴望常常盡心禱告。

古老的傳統再現——大齋期禁食,深深植根於教會歷史的儀式,跪地禱告,每天固定時間的禱告。

萬斯說:「相信禱告」。他告訴我,有個年輕人——受到會眾中敬虔的年長姊妹激勵,她們一直與學生一起虔誠祈禱——開始了一項自願的「鍋爐房」事工。這個名字取自查爾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都城會幕教會(Metropolitan Tabernacle)的成員。他們每週都會在鍋爐房聚集,用禱告來敬拜。

萬斯認爲,人們擁抱屬靈操練的部分原因是世界的混亂,對自由的錯誤理解——認爲限制是抑制性的。基督教提供了一種更整全的自由觀,認爲有規律的操練是成長和興旺的必要條件。屬靈操練提供了一種生活準則,一種經歷以福音爲中心的穩定源泉。

3.宣教熱情和意向

年輕人爲基督宣教的熱情日益高漲。

當我訪問塞達維爾大學(Cedarville University)或「鹽公司」網絡所屬的教會,或觀察「發送網絡」(Send Network,一個植堂機構——譯註)教會的擴展時,我看到大學生參與在其中。爲了加入建立教會、擴展國度的事工,他們常常願意放棄舒適的物質生活或更好的職業前景。我數不清有多少學生搬到了全美各地,他們做出的人生決定不是基於經濟考慮,而是基於建立教會和擴展國度的更大使命。

這種犧牲式的運動正在發生,人們真正意識到,人生不只是爲了金錢、影響力、無休止的內卷或政治鬥爭。還有更大的事情,就是在文化對立中推進福音的宣揚。

4.護教學成爲重點

說到文化對立,護教學仍然是學生關注的重點。但萬斯告訴我,關注的焦點已經從證明上帝的存在或解釋世界的邪惡和苦難等傳統問題轉移。現在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身份認同上:作爲人意味著什麼?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有何意義?作爲有性別的生命,什麼樣的行爲是合宜的?我們的身體神聖嗎?它意味著什麼?它告訴了我們關於自己、關於被造物、關於上帝的什麼?作爲男性和女性,我們該如何相處?

自然地,性吸引、性認同和變性理論等熱點話題都會出現在這裡。以往的護教或慕道友事工的思維方式會迴避這些熱門話題。但萬斯可以證明,年輕人並不排斥這些話題。相反,他們會因爲這些話題熱門而投入其中。

當下的瘋狂文化是一個契機。學生第一次接觸這項事工時會說:「我知道他們在學校告訴我關於性別的知識是錯誤的。」他們近距離看到了性革命的殘骸。他們渴望有人爲他們的生活注入理智,爲現實作證。摒棄那些激起更多困惑的潮流和時尚,傳遞符合自然、上帝創造我們之美好設計的好消息。

5.歸信人數的增加

萬斯提到歸信並不令人驚訝。提摩太·凱勒去年寫道,復興的季節裡,教會會成長。「社區中有許多人歸信基督,部分原因是沉睡的基督徒甦醒了,掛名的基督徒真正歸信了,這使教會變得更美。教會成了一個有吸引力,有力量的地方。」

在房角石教會,多年來成年信徒受洗的人數一直很可觀,但去年翻了一番。萬斯從全美其他與大學事工密切相關的教會也聽到了類似的報告。

歸信的故事分爲兩類。對許多教會來說,學生在充滿福音的環境中長大,有一定的教會經歷。他們突然活了過來,就好像聖靈觸動了他們的心。對其他一些教會來說,他們的背景故事非常瘋狂,包括充滿戲劇性的環境、完全的翻轉、遠離神的人突然來到教會門前,準備好接受救恩。

6.更榮美的教會

歸根結底,基督教最有力的護教學——無論是需要重新邂逅恩典的掛名基督徒,還是遠離上帝的人初次進入教會——就是上帝子民的存在,而且不僅僅是年輕人。萬斯注意到了大學生和青少年的屬靈熱情,但他也看到,這股火焰通過那些以上帝作工爲樂的年長信徒的禱告蔓延開來。

對許多人來說,充滿恩典福音的基督教無法抗拒。看到完整家庭的喜樂,年輕人爲聖潔而戰,這些都令人嚮往,因爲它們深邃而美好。

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見證表明,爲什麼渴望婚姻的委身和穩定,勝過滿足於隨意勾搭或沉溺色情的孤獨。與其以獨立之名追求更多舒適和物質財富,不如將生命投入到愛情結晶孕育的孩子身上。作爲單身男女,與上帝子民在一起,爲耶穌而活,總比體驗自力更生、自我獨立的灰暗生活更好,因爲後者最終意味著孤獨。

我不想過早爲復興命名。出於謹慎和明智的考量,我們有充分理由不說上帝可能在做什麼。但我確實想知道,我們是否在Z世代中看到了復興的徵兆,這是否是爲未來幾代人結出果實的開始?主啊,但願如此!


譯:北落師門;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Rumblings of Revival Among Gen Z? 

Trevin Wax(特雷文·瓦克斯)是北美宣教委員會(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研究和資源開發部的副總裁,也是錫達維爾大學的客席教授。特雷文曾是羅馬尼亞的宣教士,是福音聯盟的定期專欄作家,並爲《華盛頓郵報》、宗教新聞社、《世界》和《今日基督教》撰稿。他曾擔任《福音計劃》(The Gospel Project)系列叢書的總編輯,並在惠頓學院教授宣教和教牧事奉課程。特雷文著有多本書籍。
標籤
復興
歸信
Z世代
校園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