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路得記》:最好的尚未來臨
2018-09-21
—— John Piper

關於《路得記》這一卷書的系列講道我們已經到了最後一講,在這裡我們應當提出的主要問題是:這卷書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作者希望通過這卷書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啓示是什麼?

《路得記》的啓示

我認爲這卷書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啓示是:敬虔人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直至被神接入榮耀,雖然他們最終確實會進入神的榮耀。敬虔人的生活並不像跨域平原的州際公路那樣寬闊而筆直,而是像穿越崇山峻嶺的盤山古道一樣迂迴曲折。因爲沿途有泥石流、懸崖峭壁、層層濃霧、打滑的彎道和急轉彎,甚至還有野熊出沒,你常常需要爲了前進而走不少彎路。走在這條危險而曲折的路上,你看不到前面會發生什麼。但是這條路上有很多的指示牌,上面寫著:「最好的尚未來臨,」右下角的一行字是「主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

《路得記》這一卷書就是沿路的指示牌之一。作者寫這卷書、以及我同大家分享這卷書的目的就是爲要在這個仲夏給你們鼓舞和盼望,讓你們明白也許最近在你們生命中發生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意外變故,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們沒有出路,毫無盼望。作爲一個信徒,你生命中的一切挫折、失敗都是上帝爲了給你更大的喜樂而安排的。

挫折、盼望以及公義下的智謀

路得的故事裡充滿了挫折。在第1章裡,拿俄米和她的丈夫、兒子因爲猶大地的饑荒而被迫離開家鄉。之後,拿俄米的丈夫去世,她的兩個兒子與摩押女子結合十年卻一直沒有子嗣。接著,他的兩個兒子去世,給拿俄米留下兩個寡婦兒媳。儘管路得堅持留在拿俄米身邊,在第1章的結尾拿俄米仍然抱怨:「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

在第2章拿俄米重新有了盼望,因爲波阿斯出現了,而他有可能成爲路得的丈夫。然而,波阿斯並沒有向路得求婚。他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至少看起來如此。所以,第2章在令人激動的、滿溢的盼望裡結束,同時也充滿了無限的懸念感和不確定性。

第3章裡,拿俄米讓路得在午夜採取了一個冒險的舉動――路得來到波阿斯的打穀場對他說:「請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做我的丈夫。」但是,正當我們認爲路得悲慘的的守寡生活即將結束,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即將開始時,一塊巨石從藍嶺山脈上滑出,攔在了路得的生命裡。這時,另一個男人出現了,而根據希伯來人的傳統這個人比波阿斯更有義務娶路得。無比誠實的波阿斯沒有直接娶路得爲妻,而是先讓這個人選擇是否會盡他做親族的本分。就這樣,第3章在又一個懸念裡結束了。

路得記第4章

波阿斯到了城門,坐在那裡,恰巧波阿斯所說的那至近的親屬經過。波阿斯說:「某人哪,你來坐在這裡。」他就來坐下。波阿斯又從本城的長老中揀選了十人,對他們說:「請你們坐在這裡。」他們就都坐下。波阿斯對那至近的親屬說:「從摩押地回來的拿俄米,現在要賣我們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塊地。我想當贖那塊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沒有別人了。你可以在這裡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你若肯贖就贖,若不肯贖就告訴我。」那人回答說:「我肯贖。」 波阿斯說:「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原文作「買」。10節同)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 那人說:「這樣我就不能贖了,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

從前,在以色列中要定奪什麼事,或贖回,或交易,這人就脫鞋給那人。以色列人都以此爲證據。那人對波阿斯說:「你自己買吧!」於是將鞋脫下來了。波阿斯對長老和眾民說:「你們今日作見證,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又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爲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 在城門坐著的眾民和長老都說:「我們作見證。願耶和華使進你家的這女子,象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結、利亞二人一樣。又願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恆得名聲。願耶和華從這少年女子賜你後裔,使你的家象他瑪從猶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

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爲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婦人們對拿俄米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爲今日沒有撇下你使你無至近的親屬。願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聲。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養你的老,因爲是愛慕你的那兒婦所生的,有這兒婦比有七個兒子還好。」 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懷中,作他的養母。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給孩子起名叫俄備得。這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

法勒斯的後代記在下面: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蘭;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生波阿斯;波阿斯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

通往榮耀之門的重重挫折

在第3章的午夜約會之後,波阿斯到了城門,就是在那裡他解決了這件大事。那個至近的親屬恰巧路過,波阿斯向他陳明事情的原委。拿俄米將放棄她所擁有的最後一點財產,但是這位親屬需要盡他的本分贖回這塊地,使這產業繼續留在家族之內。令我們失望的是,這位親屬在第4節裡說:「我肯贖。」但是我們並不希望由他來贖,我們希望由波阿斯來贖。看起來,這裡似乎又出現了一個挫折。而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公義而引起的挫折。這個親族只是在盡他的本分而已。有的時候,造成穿越崇山峻嶺的國道阻塞的原因並不是巨石或者狗熊,而是一群盡職的工人在工作。引起我們挫敗感的不僅僅是人的罪,不合時宜的公義往往也會是原因之一。

正當我們要大呼:「不!不要!不要讓這個人娶走路得!」時,波阿斯對這個更近的親屬說:「你知道嗎,拿俄米有個兒媳。所以,當你盡了親族的本分買這塊地的同時,你也當娶她做你的妻子,並爲她的丈夫瑪倫生子立後。」於是,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位親族在第6節裡說他不能這樣做。或許他已經結婚了。但不論原因是什麼,當波阿斯克服了這個挫折,並與年輕美麗的路得手挽手的走入婚宴時,我們都在爲他們振臂歡呼。

但是,仍然有一片烏雲懸在他們頭頂:路得不能生育,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通過1:4節,我們知道她與瑪倫結婚十年但一直沒有子嗣。因此,懸念至今沒有完全消散。現在你應該明白爲何我說《路得記》這卷書給我們的啓示是敬虔人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直達榮耀的。生活是一個彎道接一個彎道,我們永遠不知道接下來迎接我們的會是什麼。但是,這個故事關鍵在於告訴我們:最好的尚未來臨。無論你身處何處,只要你愛神,最美好的恩典就會來臨。

爲何拿俄米是故事的焦點?

籠罩在路得和波阿斯頭頂的陰雲裡充滿了上帝的慈愛,在第13節經文裡上帝的恩典透過這陰雲臨到他們――「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爲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但是,請注意,接下來在第14-17節裡,故事的焦點並沒有放在路得或波阿斯身上,而是在拿俄米和這個孩子身上。爲什麼呢?

幾年前,一個看起來挺邋遢的男人來到教會辦公室尋求幫助。當我向他詢問姓名時,他說:「磨難,我的名字叫磨難。」在這一卷書的開頭,拿俄米的名字也是「磨難,」經歷磨難的拿俄米。這卷書的作者正是想讓我們以這種方式認識拿俄米,因爲這卷書的目的就是爲要告訴我們:敬虔人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直達神的榮耀,但儘管如此,他們最終確實會進入神的榮耀。這個故事在拿俄米的喪失中開始,在她的收穫中結束。這個故事在死亡中開始,在新生中結束。一個孩子誕生了――爲誰而生的呢?在第17節裡,拿俄米終於到達她曲折而漫長的路的終點――「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不是路得得孩子了嗎?爲什麼是拿俄米得孩子了呢?因爲上帝要證明拿俄米在第1:21節裡說的上帝使她從摩押地空空地回來是錯的。如果我們能夠學會信靠神並且耐心等候,我們對上帝的一切怨言都會被證明是錯誤的。

上帝在我們挫折中的仁慈工作

《路得記》這卷書的目的是要幫助我們看到我們生命中的上帝恩典的指示牌,幫助我們時刻信靠他,即使是在大霧濃密到讓我們連路都看不清,路邊的指示牌就更別提了的時候。讓我們將這個故事回顧一遍,來提醒我們:是上帝將每一個挫折變成通往喜樂的踏腳石,是嚴厲的上帝在預備著我們的幸福。

上帝賜給拿俄米兒婦路得

首先,當拿俄米的整個生活似乎要在摩押地坍塌的時候,上帝將路得賞賜給拿俄米。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兩處經文裡可以找到證據。從第1:16節我們知道路得對拿俄米的委身是源於路得對拿俄米的神的委身:「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在摩押地,上帝贏得了路得對他的忠誠。因此,拿俄米將來自她兒婦的非凡的憐恤和關愛歸給上帝。此外,在第2:16節裡,路得跟隨拿俄米來到猶大地,在這裡她投靠在上帝的翅膀下。也就是說,路得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和父母、願意跟隨並服侍拿俄米是因爲上帝。從始至終,上帝都在將拿俄米的挫折變成喜樂,即使是在她無視上帝的恩典的時候。

上帝預備波阿斯

第二,第1章裡拿俄米給我們這樣一個印象:路得無望結婚生子,爲拿俄米延續家族命脈(1:12)。但是突然間,我們看到上帝爲路得預備了一個富裕並且敬神的波阿斯。我們之所以知道這是上帝的工作是因爲拿俄米在第2:20節裡這樣承認了。她意識到在路得與波阿斯的「巧遇」背後是「耶和華賜福,因爲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敬虔人經歷的每一個損失都是上帝爲了他們的收穫而計劃的。

上帝讓路得懷孕生子

第三,是誰讓不能生育的路得生了一個兒子,使得鄰舍的婦人說:「拿俄米得孩子了」?是上帝。我們來看第4:11節裡鎮民們爲波阿斯和路得做的禱告。他們知道路得曾經結婚十年卻沒有子女,由此他們想到很久以前上帝曾經讓拉結懷孕生子。於是他們祈求上帝向恩待拉結和利亞那樣恩待路得。在第13節裡作者十分清楚地表達了是誰使這個孩子誕生:「波阿斯娶了路得爲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

在這一卷書裡,我們看到上帝一次又一次在拿俄米的困苦境遇裡工作來幫助她。當她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時候,上帝帶給她路得。當她認爲她已經沒有任何親族可以娶路得來延續家族命脈時,上帝帶給她波阿斯。當不能生育的路得嫁給波阿斯時,上帝賜給他們一個孩子。這個故事的主旨完全體現在拿俄米的生命中:敬虔人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直達神的榮耀,但儘管如此,上帝會確保他們最終進入神的榮耀。

「榮耀」這個詞是否語氣過重?

或許你認爲用「榮耀」這個詞有點過頭,畢竟拿俄米不過是得了個孩子――一個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難的痛苦生活的祖母懷抱著一個嬰孩,這似乎算不上「榮耀」吧。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

讓我們舉目看那森林,看那永恆的積雪

1912年,美國紐約市第五街長老會教堂的牧師約翰·亨利·朱偉德在耶魯大學做了一系列關於如何講道的演講。在其中一個演講中有一段話描述了怎樣才是精彩的講道,這段話啓示了我們《路得記》的作者這樣結束故事的用意:

朱偉德認爲當一個偉大的傳道者放眼望去時,看到的應當是地平線,而不是侷限於一片封閉的原野,或是當地的風景。一個偉大的傳道者應當具備將任何事物同永恆的過去以及永恆的未來聯繫在一起的屬神的視角。… 這就像是你眼中看到的可能不過是瑞士村莊裡的一家人窗戶上的木刻,然而當你再次舉目,你看到了曾經滋養過這塊木頭的森林,而更遠處你看到了永恆的積雪。是的,這就是賓尼的視角、戴爾的視角、布什內爾的視角、也是紐曼和司布真的視角――這些偉大的傳道者總是樂意駐足在一個鄉村的窗戶前,然而他們卻能夠從眼前的街道看到那天上的神,讓我們的靈魂升到上帝的永恆之山。(《傳道者: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第95頁)

在猶大地的一個小小村莊裡,一位年老的祖母懷抱著她新生的孫子――如果故事在這裡結束,那麼「榮耀」這個詞用在這裡確實有些誇張。但是,作者並沒有讓故事就此結束。他抬起雙眼,看到了遠方的森林和覆蓋群山的積雪,而這些正昭示著救贖的歷史。在第17節裡,他清楚的記載著這孩子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突然間,我們意識到:一個超出我們想像的偉大計劃一直以來都在醞釀之中。上帝不僅僅是在爲伯利恆的幾個猶太人的短暫幸福而工作,他更是在爲以色列最偉大的君王――大衛的來臨做準備。同時,大衛的名承載著彌賽亞的盼望,承載著一個新的時代,也承載著平安、公義,和超越痛苦、眼淚、悲傷和罪惡的自由。這個簡單的小故事如同一條小溪一般帶我們駛入充滿盼望的寬闊江河。

爲瑣事所累的疾病

現代人容易得的幾大疾病之一就是爲瑣事所累的病。通常大多數人會花相當長的時間在瑣事上。爲什麼我說這是一種疾病呢?那是因爲照著上帝的形像受造的我們有著更宏偉的生存意義。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追求瑣事真正感到滿足,我們的靈魂絕不會對此感到滿足。爲什麼我們的報紙裡有滿滿一版面報導體壇動態,卻幾乎沒有任何位置講述宇宙最偉大的故事――耶穌基督教會的成長與壯大呢?是愚蠢,極度的愚蠢,使我們將那些無關緊要的體育比賽放在我們文化的核心地位。我們漸漸被瑣事所奴役,而這就是其中一個徵兆。我們凝視著瑞士鄉村小店裡的木製小雕像,卻很少抬起雙眼看看那森林和那永恆的積雪。爲了滿足對瑣事的渴望,我們陷入了一個永恆而且絕望的掙扎當中。因此,我們的靈魂變得枯乾。當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瑣碎時,我們敬拜偉大上帝的能力便開始消亡。

上帝在歷史長河中的榮耀工作

《路得記》這卷書希望給我們的一個啓示是:上帝爲他的子民的生命安排了計劃,他的計劃是要他們成爲更偉大的人。上帝希望我們知道,當我們跟隨他時,我們的生命就會比我們想像的有意義得多。對於基督徒來說,普通的生活小事與上帝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工作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出於對上帝的順服而做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怎樣的小事,在神眼裡都是意義重大的。宇宙就像一幅馬賽克鑲嵌畫,而上帝就是這幅畫的作者,通過這幅畫他向世界、向天上執政的、掌權的展示他權柄和智慧的偉大(弗3:10)。基督徒生命中的最大的滿足感就是他絕不會爲瑣事所累。服侍守寡的婆婆、在田間拾取麥穗、陷入一段愛情、得到一個兒子――對於基督徒來說,這一切都與永恆相連,這一切都是一個更加偉大的計劃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榮耀」這個詞用在這裡一點也不爲過。敬虔人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直達神的榮耀,但儘管如此,他們最終確實會進入神的榮耀――上帝會確保這一點。在這個可愛的嬰孩和這位快樂的祖母背後讓我們看到大大的盼望。假若不是這樣,我們將成爲全人類中最悲慘的一群。因爲,接下來的故事指向了大衛,大衛之後又指向了耶穌,而耶穌帶來了我們身體的得贖(羅8:23),那時「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爲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啓21:4)。

最好的事尚未來臨――對於順從於自己的信仰而跟隨基督的信徒們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真理。對於那些年輕力壯、滿懷希望的年輕人們,還有那些年紀大了,外體漸漸衰老的人們,我要告訴你們:最好的尚未來臨!

上帝與我們之間盟約之愛的比喻

這週五我看到了一件小事,它可以用來比喻上帝對我們的愛。那天我去卡羅琳中心(老年殘疾人中心)探訪教會的一些老年朋友,在電梯裡我遇到一位坐著輪椅的婦人,她年紀很大,身體殘疾,並且看上去神志不清。她毫無意識的搖晃著腦袋,嘴裡發出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聲音,嘴一直是張著的。我又注意到幫她推輪椅的是一位65歲左右、穿著講究的男士。我正在猜測他們是什麼關係的時候,電梯門開了,在走出電梯的時候,我聽到這位男士說,「小心你的腳,親愛的。」

他叫她親愛的。在我往停車場走的過程中,我在想:在這樣的境況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婚約能夠帶來這般感人的忠貞、委身和情感;而基督與我們也訂立了新的盟約,盟約的條款是那樣的美好、那樣充滿憐憫,所以毫無疑問的,上帝也會稱呼奧德特·麥考阿維尼、哈洛德·霍姆格倫、瑪麗·愛格尼斯·丹尼爾遜(當時教會裡生病的一些老年人),稱呼你和我(生病的我們)爲「親愛的」。當他這樣稱呼我們的時候,我們便知道世界上沒有比這個更不可動搖的真理了:對於拿俄米一群人,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好的尚未來臨!阿們。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標籤
釋經講道
聖經人物
路得記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