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九個事實幫助你認識教宗利奧十四世
2025-05-12
—— Joe Carter

2025 年 5 月 8 日,天主教會宣佈選出新教皇。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成爲教宗利奧十四世,這位全球逾十億天主教徒的宗教領袖將作爲第 267 任教宗發揮重要影響力,主導羅馬天主教會教義並參與國際事務。

爲何福音派基督徒需要關注新任教宗?正如克里斯·卡斯塔爾多(Chris Castaldo)所言:「無論我們是否認同,教宗在(全球層面)確實是基督教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聲音。」教宗的言行將影響世界對基督教的認知,這也關乎世人如何理解福音派基督徒。

以下是關於教宗利奧十四世的九個關鍵事實:

第一、芝加哥出生的普雷沃斯特是首位美國籍教宗

利奧十四世本名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1955 年 9 月 14 日生於芝加哥。他在多爾頓郊區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長大,從小就與父母和兩個兄弟一起去教堂做禮拜。他的當選開創了歷史先河,因爲此前從未有教皇來自美國或北美。

普雷沃斯特同時擁有祕魯國籍,其成年後大部分時光與牧職生涯都在祕魯度過,曾任祕魯奇克拉約教區主教。69 歲的他就任教宗時,比近年幾位教宗上任時略年輕,若健康狀況良好,或將長期執掌教廷。

第二、奧古斯丁會成員及前任總會長

普雷沃斯特是奧古斯丁會(OSA)的受戒修士,該修會源自 13 世紀,遵循聖奧古斯丁的教導。他 1978 年入會並立初願,1982 年晉鐸爲奧古斯丁會神父。會士以清貧生活踐行宣教、傳福音及扶貧工作。

普雷沃斯特曾歷任要職:1999 年出任芝加哥教省會長,2001 年當選全球奧古斯丁會總會長(連任至 2013 年)。這一背景使他成爲現代首位出身奧古斯丁會的教宗,也是史上少數幾位奧古斯丁會教宗之一(注: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最初亦是該會修士)。

第三、高學歷與多語言能力

普雷沃斯特擁有顯赫的學術背景。1977 年,他獲得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數學學士學位,隨後在芝加哥天主教聯合神學院(Catholic Theological Union)獲得神學碩士學位,完成修院培育。27 歲時,修會派他赴羅馬深造,在宗座聖多瑪斯大學(Pontifical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Aquinas,亦稱天使大學[Angelicum])先後取得教會法碩士及博士學位。

他精通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多國語言,在祕魯擔任神學院教授期間,曾講授從教會法到教父學等多元課程。

第四、教宗方濟各在其聲名鵲起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利奧十四世的晉升與方濟各教宗密不可分。方濟各早年便委派他協助管理祕魯教會,2014 年末更任命他爲奇克拉約(Chiclayo)教區宗座署理(後升任主教)

2023 年初,方濟各將其調任羅馬,委以全球主教任命核心要職主教部部長,該部門負責審覈全球主教的提名與監督,堪稱梵蒂岡最具實權的職位之一。同期他還兼任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主席,保持與美洲教會的緊密聯繫。2023 年方濟各擢升他爲樞機主教,這一安排既彰顯信任,也暗示其接班人地位。

第五、此次選舉打破禁忌

當樞機團召開閉門會議時,普雷沃斯特迅速成爲新任教宗的熱門人選。但這次選舉必須克服一個延續數百年的不成文禁忌——避免選擇美國人擔任教宗。鑑於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教會長期擔憂來自美國的教宗可能被視爲與強權國家存在政治捆綁。

普雷沃斯特的特殊背景化解了這些疑慮:儘管生於美國,但其職業生涯多在海外度過,且持有雙重國籍(美國/祕魯),凸顯其國際化的牧養視野。

第六、利奧十四世的深意

新任教宗當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一個新名號。「利奧「這一名號已塵封 120 餘年,上一位使用該名號的教宗利奧十三世於 1903 年去世。選擇此名可能暗含對前人的致敬:例如,利奧十三世以其學術嚴謹和社會服務聞名於世,而利奧一世教皇(「偉大的利奧」)則是早期教會正統信仰的捍衛者和談判高手(他在位期間曾與匈奴王阿提拉舉行著名會晤,成功勸退其進攻羅馬的計劃)。雖然利奧十四世尚未公開解釋其名號選擇,但這個承載歷史重量的名字彰顯了與教會傳統及教皇歷史的延續性。

第七、教義立場趨於保守

梵蒂岡觀察家普遍將利奧十四世定位爲天主教會內的溫和派或中間派,但在教義與道德議題上,他更傾向傳統立場。例如,他明確反對授予女性執事職的提案,堅守天主教會男性獨任聖職的傳統。

儘管可能在教會治理(如支持方濟各讓女性參與梵蒂岡部分決策機構)或傳教方式上推動改革,但預計他將嚴格維護聖母敬禮等特定天主教教義,不會在覈心教理上作出革新。

第八、對LGBT+議題態度較方濟各更審慎

方濟各任內(至少在措辭上)使教會在性倫理領域趨向開放,而利奧十四世則多次對性別意識形態提出警告。他批評西方媒體「宣揚與福音相悖的信念與行爲」,特別提及「同性戀生活方式」與同性家庭。在祕魯擔任主教期間,他曾公開反對政府在學校推行性別教育,指其混淆認知且違背聖經。

第九、利奧十四世在反墮胎議題上的立場堅定且一貫

普雷沃斯特以對生命議題的公開堅定立場著稱。任祕魯主教期間,他積極推動保護未出生胎兒,參與組織奇克拉約的「爲生命遊行」並在社交媒體呼籲「時刻捍衛人類生命!」。他頻繁轉發支持反墮胎的教會聲明,如樞機主教多蘭將子宮稱爲「最初聖所——弱小、無辜、脆弱嬰孩受庇護成長之地」的言論,與天主教會反墮胎立場高度一致。

他對安樂死同樣持反對態度。2016 年曾援引比利時天主教徒的警示案例,強調合法化安樂死的危害,指出協助自殺會危及弱勢群體,破壞醫患信任,堅持教會捍衛生命至自然終結的原則。

附記:作爲福音派機構,我們(福音聯盟)與天主教會及教宗制度存在重要神學分歧。但了解利奧十四世的背景與信念,有助於我們更審慎地與天主教鄰舍及普世基督教界對話。儘管這位教宗的生平令人欽佩,其對生命權的捍衛也清晰可辨,但他就任初期的言行已再次凸顯天主教的獨特立場——這些傳統(如馬利亞敬禮、羅馬教廷權威)仍與合乎聖經的福音信仰存在本質差異。可以預見,他的任期將繼續強化這些特質。我們的呼召始終是用愛心說誠實話:既以尊重態度了解這位全球宗教領袖,也當持守福音的明晰性,唯靠基督的忠心,並爲此持續禱告。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9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Pope Leo XIV

Joe Carter(喬·卡特)是福音聯盟的編輯,同時也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Virginia)的麥克林聖經教會(McLean Bible Church)擔任牧師。
標籤
天主教
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