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爲我唱那古老的故事
2025-05-09
—— Sez Smith

我從小在長老會長大,那時我們總用紅色封面的《三一聖詩》(Trinity hymnal)唱詩。偶爾氣氛熱烈時,也會破例拿出淺藍色的《活潑讚美》(Living Praise)。詩班只有一架鋼琴和一位八十多歲的長笛手,這位老先生常常在樂句間隙冒出幾個跑調的顫音,有時候連曲子都沒跟上。每次主領人報出讚美詩編號,我第一件事就是翻到那頁數歌詞段落。要是超過五段,我立刻蔫了;但如果只選唱1、3、5段,又像撿了便宜似的開心起來。我和姐妹們漸漸學會了分聲部合唱:我們最愛小調悲歌(比如《耶穌慈愛大哉深哉》),也會對著那些文縐縐的詞句偷笑(「我在雨中蹤跡彩虹」這種 [1]),聽到哀慼的調子時(比如唱到「暮色沉沉眼看黑夜漸臨近,將籠罩你我」 [2]),總忍不住跟著嘆氣。 

父親五十歲去世時,在他奉獻了一生的教會裡,我們爲他唱起他最愛的《我心靈得安寧》。葬禮結束後,親友們圍坐在廚房餐桌旁,含著眼淚一首接一首地唱他生前愛的詩篇。

小時候總覺得讚美詩又長又怪(比如「污穢進到活水旁」[3]這種詞),如今卻品出了其中深意。這些古老旋律成了我一生的慰藉,有時唱到動情處,哪怕曲子再俗、演奏再糟,也會哽咽得發不出聲音。這不單是懷舊——就像人上了年紀突然愛吃水果蛋糕、愛穿鬆緊腰褲子那樣簡單——而是終於懂了我們在唱什麼:那是關於救贖的故事,關於創造主和祂所造世界的恩典與美好,關於救主永不改變的大愛。當我在歲月裡品嚐衰老,在罪中掙扎,對這個世界疲憊不堪、嚮往那更美的天家時,這些詩句便有了全新的分量。

真理的詠歎

幾個月前翻閱一本關於衛斯理兩兄弟(John and Charles Wesley)的傳記時,我驚訝地發現弟弟查爾斯竟創作了超過九千首讚美詩與宗教詩歌。這對循道宗先驅共同編纂了一系列教會詩本,在序言裡,約翰如此寫道:「這本詩集足以囊括我們神聖信仰的所有重要真理......既闡明真道,又以聖經與理性佐證。」我深愛著這樣的創作初衷——他們要用浸潤著聖經經文的詩歌傳遞深邃神學思想,讓詠唱者的心靈在真理中合一。如今每當我翻開歌本,總能遇見關於歸信、成長、死亡與永恆盼望的篇章,字裡行間滿溢著對十字架與空墳墓的歡慶。

這些真理的旋律伴我穿越人生四季。福音信息可以有千萬種表達方式,而讚美詩賦予我詩意的話語——不論是哀傷的嘆息、敬虔的崇拜,還是對造物之美的驚歎。且讓我略舉幾例:

  • 《聖哉三一歌》將我的心引向至高者的寶座——那位權能、慈愛與聖潔全然完美的神。「放下黃金冠冕,環繞晶海之濱」則帶我看見《啓示錄》第四章的景象:長老們摘下冠冕,承認一切尊榮當歸於神。
  • 《主治萬方》召喚我與萬物同聲讚美,當「共享主愛,歌頌不息」。
  • 《聖首受創》的莊嚴旋律中,我默想基督爲我的罪所付代價:「我當用什麼言詞傾訴感恩心情」
  • 《萬福泉源》激勵我向那位「用大愛尋找我」,「爲救我命,寶血流出」的神獻歌,「頌揚主恩惠」。
  • 《主耶和華求你領我》如同屬天嗎哪,提醒我倚靠那雙「聖手」,因祂必「引我前路不走錯」。

同聲頌主

雖然我常會在洗澡時高歌、在街區散步時輕哼,但我發現讚美詩最美的時刻,永遠是眾人同聲頌唱之時。當一群同信福音的人齊聲開口,保羅對以弗所人的勸勉就活現出來:「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弗 5:19)。頌讚不限於主日禮拜的教會:保羅和西拉曾在午夜牢房中唱詩;而我可以在車裡與孩子們同唱,在擁擠的會議中心與數千姊妹齊頌,或在家中與友人爲休假的宣教士獻上安慰之聲。

幾年前,母親臥病在床時,我和姊妹們含著淚爲她唱詩。唱到那些直面死亡的篇章(「人一生如花草,枯萎瞬息間」[4]),病房裡的空氣都變得凝重。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我們圍在床前歌唱復活的盼望。那一刻我們心碎欲裂,卻也無比真實地感受到神的同在——彷彿看見母親在歌聲中緩緩步入祂的懷抱。

這些穿越歲月的旋律,將聖經真理一遍遍刻進我心底。它們讓我仰望天堂,敬拜真神,也讓我與歷代聖徒相連——那些在數百年前書寫、傳唱同樣真理的弟兄姊妹。終有一天,我們將加入那榮美的天家詩班,在榮耀上帝面前屈膝同頌。啊,那將是何等歡欣的日子!

* * * * *

[1] 喬治·馬德勝(George Matheson),《神愛永恆絕不我棄》("O Love that Will Not Let Me Go",1882 年)

[2] 威爾·L·湯普森(Will L. Thompson),《主慈聲呼喚》("Softly and Tenderly Jesus Is Calling",1880 年)

[3] 奧古斯特·託普雷迪(August Toplady),《萬古磐石》("Rock of Ages",1776 年)

[4] 沃爾特·查默斯·史密斯(Walter Chalmers Smith),《獨一真神》("Immortal, invisible, God only wise",1867 年)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網站:Sing Me the Old, Old Story.

Sez Smith(莎拉·史密斯)是珀斯三一神學院(Trinity Theological College)的一名神學生。她和丈夫沃里克(Warick)帶著四個孩子,都很享受在克萊爾蒙特浸信會(Claremont Baptist Church)這個大家庭中的生活,沃里克在那裡擔任主任牧師。
標籤
敬拜
讚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