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社交困境」和更大的困境
2020-11-25
—— Jason Thacker

上週五晚上,我和妻子把孩子們哄睡後,我們調出了網飛(Netflix)最新紀錄片《社交困境》(The Social Dilemma,又譯《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該片訪談了多位著名作家、學者、科技領袖和社會活動家,有助於解釋算法技術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

在前設計倫理學家、人文技術中心(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主席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的帶領下,《社交困境》探討了各種技術是如何被專門用來設計成一個完美的、令人上癮的網絡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互聯網企業通過追蹤我們的每一次數字互動來獲利(通常被稱爲「監視資本主義」)。

本片大量的敘事都聚焦於驅動著我們所接收到的社交媒體信息流、電子郵件平台和大多數「智能」設備工具背後的人工智能(AI)技術。正如哈里斯所解釋的那樣,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擔憂往往集中在它何時會超越人類的優勢,並在各種任務上都超越我們(「奇點」),而沒有關注它如何通過培養成癮和煽動不滿來放大我們的弱點。許多這樣的人工智能系統控制著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內容、何時和收到什麼樣的通知提示,甚至你打字的內容——所有這些都是爲了改變你的行爲,包括你的購買或是觀賞決定。

叫醒沉睡的人類

本片探討了谷歌、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科技巨頭如何通過完美地策劃我們的在線體驗,使我們的意志屈從於該公司的利益。而這種策劃反過來又創造了社會泡沫,對我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結構造成了破壞——放大了焦慮和使群體更加兩極化。

在影片訪談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哈佛大學教授肖莎娜·朱伯夫(Shoshana Zuboff)在她最近出版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一書中調查了算法技術的負面社會效應。她恰如其分地指出,這種新型智能經濟的最基本的倫理問題是「誰決定」我們所接觸到的東西,「誰決定誰決定」這些東西,以及這種決定的目的是什麼。

《社交困境》是一部需要人類警醒的影片,讓我們看到算法技術的力量和帶來的影響。這是一部基督徒應該觀看和思想的電影,因爲這些工具已經在深刻地塑造我們,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以明顯非基督教的方式塑造基督徒。甚至有點微妙的諷刺是,電影製作人實際上依靠這些工具來傳播這部電影——通過社交媒體甚至Netflix的推薦引擎。

重大遺漏

《社交困境》有助於強調社交媒體算法的一些基本道德問題,特別是當它們服務於利潤驅動的公司時。但它卻沒有解決核心問題。在開篇的場景中,採訪者問了不同專家一個簡單的問題。「那麼這裡的實際問題是什麼?」許多人都以尷尬的沉默回應,其他人則摸索出半生不熟的答案。在誠實的時刻,哈里斯承認有太多的問題,他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儘管這個問題的提出是爲了激發觀眾的好奇心,但它卻指出了影片的一大缺陷。受訪的專家們集中討論了與社交媒體相關的諸多症狀及其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們並沒有指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基督教的世界觀其實早已給出了這些領袖們似乎無法找到的答案:罪的深層本質,罪感染了人類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的科技工具。

與基督教呼籲以愛神和愛鄰舍爲中心的生活方向相反,罪以個人的自主性和服務自我爲中心。罪的自我爲中心導致了「自我世界」(iWorlds)的產生和流行。現在我們看到了這些技術所造成的傷害,要求改革的呼聲理所當然地越來越高。但是,除非我們承認這些技術並不是在道德上中立的真空中產生和運行的,而是在一個普遍存在的罪的環境中,否則真正的改變不會到來。

影片中的許多專家將這場爭奪我們靈魂的戰鬥視爲一場不公平的戰鬥,大多數人類只是被少數科技公司的力量所打敗。雖然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不能推卸責任,把假新聞、兩極分化和其他弊端的責任完全推給這些技術,而不承認這些工具的功能實際上就像噴氣式燃料一樣,澆在了這個已經充滿罪惡的社會上。

的確,算法技術不僅有能力回應我們的行爲,而且實際上還能修改我們的行爲,使我們以令人不安的方式行事,而且程度越來越高。但我們並不是無力的棋子,我們在網上的行爲並不是一個必然的結論——無論算法變得多麼難以捉摸。在人工智能驅動的社會解體中,我們也不僅僅是無辜的受害者。人類選擇創造這些工具,我們可以選擇如何使用它們,或者不使用。事實上,對於基督徒來說,更大的困境——鑑於我們對罪的本質和我們對試探面前人類脆弱性的了解——可能不是如何改革社交媒體,而是我們是否願意改革。

前瞻

影片最後,受訪者就我們如何應對社交媒體的挑戰給出了實用的建議。這些建議包括關閉設備上的通知,限制在社交網絡上的時間——尤其是對孩子和青少年而言。一些人提出了公共政策建議,比如呼籲加強監管、聯邦隱私立法和反壟斷立法。

雖然基督徒會對這些建議的優點進行辯論,並可能對最佳的前進道路產生分歧,但我們不能忘記,真正的社會困境不是發生在華盛頓或硅谷,而是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心裡和家裡。它的核心是我們每天所做的決定,例如,我們如何利用技術來遵循最偉大的誡命(馬太福音22:36-39)或忽視它,要麼服務於自我,要麼犧牲我們的自主性來服務於上帝和他人。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Social Dilemma' and the Bigger Dilemma.

Jason Thacker(傑森.薩克爾)是美南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The Ethics and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的創意總監,畢業於田納西大學和浸信會南方神學院。他正在寫作一本關於人工智能和人的尊嚴的書,將在Zondervan出版。
標籤
影評
紀錄片
社交網絡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