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考特·法庫斯(Scut Farkus)!
說到電影中的霸凌者,也許他是最著名的一個。在1983年上映的經典電影《聖誕故事》(A Christmas Story)中,紅頭髮的法庫斯一直戴著一頂浣熊皮帽,身旁是他的矮個子犯罪搭檔格羅弗·迪爾(Grover Dill),他們經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折磨小拉爾夫(Ralphie)和他的弟弟。
這部電影(尤其是這一幕)之所以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是因爲人們能夠感同身受。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知道學校裡有個欺負人的大孩子,有學生會恐嚇、威脅和支配其他孩子。
事實上,霸凌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這經驗如此普遍,事實上,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列出一個著名的影片中霸凌者名單:《回到未來》中的比夫·塔能(Biff Tannen)、《功夫夢》中的強尼·勞倫斯(Johnny Lawrence),《伴我同行》中的埃斯·梅日爾(Ace Merrill),《哈利·波特》 系列中的德拉科·馬爾福(Draco Malfoy)等等。
當然,霸凌者不會在你高中畢業後就消失。他們仍然存在,雖然可能以更微妙的形式存在。
而且,也許最可悲的是,欺凌者甚至存在於教會中。雖然我們一直都知道這是事實,但在過去的幾年裡,這個問題的程度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
2019年初,山姆·奧伯利呼籲大家關注這個問題,他寫下了這篇文章:《爲什麼教會出現牧者專權的情形? 》,在這篇文章中他感嘆了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可悲的趨勢」:「牧師因爲專權而離開牧職。」
2019年底,柯林·漢森回應了奧伯利的擔憂:
這(牧師霸凌)的問題是我們眾教會必須面對的下一個緊迫問題。長久以來,我們已經容忍了這種領導方式,但如果按照提多書1:7-8中列出的幾個標準,這種領袖顯然已經失去了做牧師的資格。爲什麼我們認爲牧師只要不偷錢或不發生婚外性行爲,就可以霸凌他們的成員和同工?
奧伯利和漢森非常有先見之明,因爲就在不久之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就報導了Acts 29植堂網絡首席執行官史蒂夫·提密斯(Steve Timmis)因「濫用領導權」和「霸凌」而遭到解職的消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也是導致Acts 29創始人迪斯寇(Mark Driscoll)遭到解職的原因之一。
甚至在最近,我們從小杰瑞·法爾威爾(Jerry Falwell, Jr.)的下臺中已經看到了霸凌的問題。在性行爲不端被揭露之前,法爾威爾在作爲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校長的任期內,有很多被證實的霸凌、濫用權柄和恐嚇行爲。
那麼,爲什麼一些教會和基督教事工機構會容忍這種行爲呢?毫無疑問,對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答案。但是,讓我提出一個主要的答案:我們忘記了聖經屢次認定霸凌可以令一個人失去服事資格。
讓我們老實說吧。當談到使基督徒領袖失去服事資格的行爲時,我們幾乎總是想到性或財務方面的不當行爲。事實上,這也是爲什麼法爾威爾事件如此令人悲傷的原因。很多人都想知道,爲什麼發生性醜聞後,董事會才意識到法爾威爾的問題。爲什麼他的霸凌行爲還不足夠說明他的問題?
經文中說得很清楚:霸凌就足以令一個人失去服事資格。性和錢不是唯一的問題。牧羊人如何(誤)待群羊,是事奉資格的關鍵部分。我們只需要考慮下面四段經文。
第一,「監督必須……不打人;要溫和,不好鬥……」(提摩太前書3:3)
乍一看,這個資格似乎只指身體上的虐待,但希臘文中「好鬥」(πλήκτης)一詞更加包羅萬象。HCSB譯本的說法也很好:「不是霸凌,而是溫柔。」
第二,「務要牧養在你們當中神的群羊……不要轄制所託付你們的群羊,而是要作他們的榜樣。」(彼前5:3)
再一次注意到,彼得認識到領袖有一種固有的錯誤傾向,即通過支配、恐嚇或強硬的領導方式,錯誤地行使他們的權柄。這裡「轄制」一詞的希臘文(κατακυριεύω)字面意思是「主宰」。相比之下,神羊群的牧人是以身作則,而不是以武力來帶領。
第三,「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作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轄他們。但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爲大,就要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爲首,就要作你們的僕人。」(馬太福音20:25-27)
耶穌說這話的時候,他的一些門徒要求在祂的左右有權柄的職位。所以,祂爲教會明確了領導的方式。祂又從否定的角度開始:不像外邦人那樣「管轄」,而是以「僕人」的方式服事。在這一點上,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聖經中的領袖都圍繞著僕人這個名詞來描述自己的身份(羅1:1;多1:1;雅各書1:1;彼後1:1)。
第四,「主的僕人不可爭辯,只要溫和待人,善於教導,恆心忍耐」(提後2:24)。
禁止爭吵並不排除分歧、辯論,甚至激烈的神學交流。但它確實排除了輕視、辱罵、苛刻或貶損的語言或行爲。相反,合格的基督徒領袖是「溫和對待每一個人」。
總的來說,合格的領袖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所有考慮請某個人做領袖的福音派教會(和基督教事工)都應該反覆思想這些對比鮮明的特徵。雖然領袖的所有缺點都有可能傷害羊群,但霸凌行爲卻可能帶來成倍的痛苦:人們被那些本應該保護和關心他們的人所傷害。
在《聖誕故事》的最後,小拉爾夫終於受夠了。他的內心燃起了新的光芒,他意識到必須停止欺凌行爲。所以,他站出來反對法庫斯——爲了他自己,爲了他的兄弟,爲了附近所有的孩子。
也許教會應該向小拉爾夫學習。我們需要恢復聖經中對牧師/長老的要求——不是爲了我們自己,而是爲了我們所保護的羊群。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Standing Up to Bully Pa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