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算法操縱:從埃呂爾視角看網絡互動的假象
2025-05-05
—— James R. Wood

在這個備受數字生活困擾的時代,常有人勸告說:「趕緊下線」。而那些堅信社交媒體價值的人則會反駁說,網上也能做成不少有意義的事。我並不完全反對這種觀點,但我們需要更清醒地看待自己是如何分配注意力的。

如果簡單地說社交媒體不是「真實生活」,未免太過片面。如今,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線上發生的事情確實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然而,這些平台卻讓我們誤以爲自己做得比實際更多。很快,活躍在平台上的人就會沉迷於每天的「熱點」中。天天都有新的「戰鬥」挑起,知名人物及其支持者們按部就班地站隊,而我們則感到一種壓力(或興奮),忍不住要加入其中、發聲表態。

雅克·埃呂爾(Jacques Ellul,1912-1994)是 20 世紀中葉的新教神學家和社會批評家。在那個時代,他比大多數基督教思想家(除了馬歇爾·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都更關注技術和新媒體的影響。關於這一現象及其對我們的影響,我們需要傾聽他的智慧。

現代世界中的存在

雅克·埃呂爾在他重要的社會學著作以及關於基督徒如何參與世界的神學作品中,曾警告人們不要爲「信息流」所裹挾。

他指出,現代媒體技術,比如每日新聞,會向我們拋來大量的「事實」和難題。這種觀察完全可以套用到今天的社交媒體上。參與其中的人往往會被迫站隊。而我們之所以參與其中,是因爲想要融入潮流、「跟上時代」。這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我們必須時刻在線、緊盯動態;不錯過任何重要進展或新興話題;也不能落後,不能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或置身事外。埃呂爾將這種現象稱爲「對時事的狂熱」。  

埃呂爾理解、也認同基督徒參與世界的願望,他認爲基督徒應當做好見證,向世界證明天國的存在。因此,他將自己的第一部重要「神學」著作命名爲《存在於現代世界中》(Presence in the Modern World)。他與當今許多積極參與社會的基督徒持有相同觀點,認爲我們必須抵制一種消極的傾向,這種傾向暗示基督教與公共秩序無關、僅僅侷限於私人領域和個人信仰。

然而,埃呂爾發現許多人誤解了他的觀點,這也是他撰寫後續著作《虛假的天國臨在》(False Presence of the Kingdom)的一個原因。(原法語書名是Fausse présence au monde moderne,直譯的書名更接近於第一部作品《存在於現代世界》,以清晰地把這兩部著作聯繫起來。)埃呂爾解釋說,在某些時代,人們傾向於採取退隱避世、不參與公共事務的消極態度;但人們也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他認爲,這種情況在他所處的時代表現爲人們對政治的癡迷,而在今天的北美某些福音派基督教群體中,這種現象同樣存在。

埃呂爾指出,很多人誤解了他關於「存在」的第一本書,以爲他默許了將基督徒的參與等同於「政治參與」的潮流。晚近現代民主的一個迷思是,政治才是真正重要的。基督徒受到壓力,覺得自己需要「參與其中」——而這種參與往往被狹隘地理解爲政治活動。  

埃呂爾警告說,這會將政治的地位拔高到一個不恰當的程度。政治成了「終極領域」,「存在感」主要通過政治來體現,基督徒也開始用政治視角來看待一切事物(他在《新惡魔》The New Demons的最後一章「政治宗教」中明確闡述了這一點)。我們與鄰居互動,甚至在網絡上交流時,也主要圍繞政治分歧展開。由於社交媒體實際上已成爲當今大眾的主要公共論壇,「戰鬥」通常就在這裡打響。

人爲炒作

埃呂爾的這些見解,連同他關於宣傳的論述,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是如何受到算法、煽動者和職業挑釁者的引導的。埃呂爾將宣傳理解爲一種用於觸發反應的大眾傳播方式。宣傳者設置了「心理槓桿」,確保某些符號和口號能引發條件反射式的反應。他們將複雜的問題過度簡化,以此來打動大眾的情感,引導人們在幾乎不經思考的情況下做出預設的反應。他們製造刻板印象,讓一切都能對號入座,誘導大家在極其有限的選項內做出反應。

埃呂爾解釋說,許多引起爭論的問題實際上是人爲製造出來的,這些問題要麼是基於錯誤信息,要麼是被賦予了過度的重要性。這些力量迫使我們按政治立場給每個人貼標籤,引發我們的本能反應,並試圖讓我們捲入當下的爭論(battle du jour)。

我們被逐漸訓練成用直覺——靠感覺——去用本能去回應所有相關方。所有觀點都被簡化爲「贊成」或「反對」的態度,真正的對話變得不再可能。在這場公共表演中,似乎太多利害關係岌岌可危。陣營已經劃定,敵人已被確立,眾人都在關注。那些對事實有不同評估、與你所屬陣營「標準答案」相左的人,無法獲得善意的對待;事實上,這樣的人在你眼中已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而只是你所憎恨的陣營的象徵。

在這種表演的引導下,無論是進步派、右翼異見者還是中間派的本能反應派們,他們的交流方式都喪失了許多重要價值。這種行爲意味著失去自控力(參見箴 25:28;加 5:23;提後 1:7,3:3;彼前 4:7)和清醒的頭腦(參見提前 3:2、11;提後 4:5;多 2:2;彼前 4:7,5:8)。埃呂爾還指出,這讓我們變得膚淺。迫於壓力跟上潮流、站隊表態,你必須忠於某個陣營及其既定的一套「可接受」的觀點,這意味著你成了一個不那麼嚴肅的思考者。

被迫遺忘

埃呂爾指出,持續關注源源不斷的新聞和辯論會抑制我們的長遠思考。你不得不忘記上一分鐘前還至關重要的事情。這種晝夜不停的「信息轟炸」正在訓練你的注意力,讓你被每一波熱點事件牽著走,無法沉澱經驗,形成穩定的自我認知。

大多數情況下,參與者只是暫時採納了所屬陣營提供的「劇本」。你以爲自己在積極參與,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但實際上,你受引導的程度遠超自己的想像。你很難跳出當天呈現給你的「戰鬥」類別和爲你設定的路徑去思考。埃呂爾認爲,那些癡迷於追蹤新聞、感到必須時常發聲的基督徒,會被世界的選項所束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失去的是基督真理的獨特見證。當基督徒與同時代的非基督徒在思想、言語模式上毫無區別時,「鹽就失去了味道」。

對牧者的勸勉

如果牧師忠實地履行他的呼召,牧養基督託付給他的羊群,定期預備講道,他怎麼可能還有時間對新聞和社交媒體的動態發表高見呢?你的道碩學位並沒有讓你成爲無所不能的全才。而且,你的牧職首要任務並不是服侍你在網上的「粉絲」。在這些平台上展開的許多(甚至大多數)「戰鬥」只會讓你分心,偏離你的主要使命。此外,在你未經訓練和缺乏專業知識的領域發言,你會不可避免地陷入陣營化的論調,這只會削弱你的見證,因爲你不過是黨派機器中的又一個齒輪罷了。對於那些爲了吸引關注、名聲或金錢而扮演挑釁者角色的牧師和公共神學家來說,情況更糟。聖經對基督徒,尤其是宗教領袖,參與無謂的爭論和煽動分裂有嚴厲的警告(例如,提前 3:1-3,6:3-5;提後 2:14-26;多 3:1-11;箴 6:16-19)。當然,我們需要認清真正的分歧(例如,耶 6:14;太 10:34-39,23;路 12:49-53)。然而,太多基督徒似乎熱衷於擴大分歧,讓局勢更加緊張。對此,願聖經的警告深深觸動你。 

埃呂爾並不主張退隱避世,歲月靜好地過日子,也不主張將我們的政治見證簡化爲對黨派之爭的譴責,但他警告說,在政治鬥爭中選邊站,是一件危險的事。在這裡,他主要說的是政黨。他說,加入某個政黨無可厚非。然而,這種承諾會讓我們的思考變得不那麼謹慎,甚至誘使我們(讓黨派身份佔據首位),不再像原來那樣忠於基督。

一旦我們加入某個政黨或網絡陣營,我們的思維和表達選項就會變得狹窄,壓力會不斷要求我們表忠心。各種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宣傳,會引導我們以特定的方式解讀事態發展,促使我們發表與自己陣營步調一致的評論。埃呂爾認爲,如果基督徒加入這樣的群體,他們有責任彰顯出與其他基督徒之間更深的合一,即使彼此在一些不涉及信仰根本的討論性問題上持有不同觀點。因此,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認爲更接近真理的一方,但應避免爲了贏得短暫的勝利而條件反射式地妖魔化其他信徒。

你可能不需要「完全下線」,但我們大多數人的確都需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把社交媒體上每天層出不窮的戲劇性事件看得那麼重要。不要讓網絡戰爭的表演牽著我們走。如果現實越來越像一場遊戲,我們就要確保自己不是被玩弄的一方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Steered by Spectacle: Jacques Ellul and the Illusion of Online Engagement

James R. Wood(詹姆斯·R.伍德)是安大略省救贖主大學的宗教與神學助理教授。他還是美國長老會的教導長老,也是特奧波利斯研究所(Theopolis Institute)製作的Civitas播客的共同主持人。
標籤
政治
見證
新聞
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