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裡的集體唱詩,效果常常不盡如人意,至少沒有達到它本該有的水準。臺上的音樂聲太大、表演成分太多,讓會眾無所適從,甚至成了可有可無的陪襯。有些詩歌的調子定得太高,多數弟兄根本唱不上去,只能乾站著,氣氛難免尷尬。更何況,很多主日詩歌原本是爲基督教音樂頻道的獨唱歌手創作的,並不適合普通信徒集體獻唱。
這樣的場景,相信你我都不陌生。或許我說的正是你們教會的情況。你是否也對教會的音樂敬拜感到無奈甚至失望?別灰心,會眾唱詩完全可以變得更好!
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尤其適合牧師參考,幫助鼓勵會眾更投入、更洪亮地唱詩。
無論教會規模大小、預算多少,這些方法都適用。我所在的教會位於郊區,規模中等,既沒有專業的音樂人才,資源也有限。但這些並不妨礙我們建立起充滿熱情的唱詩文化。事實上,許多第一次來的朋友都會感嘆:「你們教會唱詩真棒!」——既整齊又洪亮。
當然,會眾發自內心的歌唱,終究是聖靈的工作。但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六個具體方法,讓教會的唱詩質量更上一層樓。
教會從不缺少好詩歌——《我心靈得安寧》《基督是我永固磐石》《讚美全能上帝》等經典之作數不勝數。既然有這麼多優秀詩歌可選,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將就次品。務必精挑細選!
關鍵要確保適合會眾合唱。不妨從Spotify上的五張「共同致力福音」(Together for the Gospel)專輯開始蒐集,這些都是絕佳的詩歌資源庫。
我們習慣每首詩歌至少保留一段主歌或副歌採用無伴奏形式。有時整場敬拜會專門安排一首完全無伴奏的詩歌。事實上,我們已開始嘗試整場無伴奏的特別崇拜。令人驚喜的是,這種形式深受跨世代會眾喜愛——尤其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爲熱衷!
讓弟兄姊妹能聽見彼此的歌聲。不妨大膽嘗試,在某些詩歌中撤掉樂器伴奏,讓會眾的聲浪自然流淌。
我們的經驗是:樂器聲越響,會眾唱得越輕;樂器聲越柔,會眾唱得越亮。這裡不是錄音棚,而是幫助會眾讚美神的地方。所以請調低伴奏,放大歌聲!在集體敬拜中,樂器的唯一功能就是服務唱詩。要引導會眾明白,樂器如同服務員,只爲襯托「唱詩」這道主菜。
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唱到克里斯·湯姆林(Chris Tomlin)的高音。不妨把音調降低一兩個全音,一本優質的詩歌本會很有幫助。要盡可能降低演唱門檻,讓未經專業訓練的會眾都能輕鬆加入頌讚的行列。
要善用你作爲牧者的影響力,帶動會眾更熱切地唱詩。我常在我們教會的成員大會上這樣做,有時甚至在敬拜進行中也會稍稍提醒:「弟兄姊妹,我們可以唱得更響亮些」,或是「讓我們下一首詩歌唱出基督徒的樣子來!」
作爲牧者,你要對敬拜中的一切負責,包括音樂部分。如果你們有領詩的同工,這很好(甚至值得鼓勵),但要確保他明白自己是在配合長老們的服事目標。他的責任是配合牧者,落實教會音樂和唱詩的規劃。不妨給他明確、具體、可行的建議,幫助他達成合乎聖經的敬拜目標。
當然,提升會眾唱詩的方式還有很多。但我敢保證,若你對教會的唱詩現狀感到失望,改變是完全可能的。因爲蒙救贖的子民,本就是應當歌唱的子民!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6 Steps to Improve Your Church's Si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