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福音聯盟對以福音爲中心的事工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看法,那就是信仰應當與工作結合起來。我們試圖幫助基督徒在他們的行業和職業中以獨特、卓越和負責任的方式工作。爲了達成這一努力,我們推出了一個新的系列:福音聯盟職業專欄(TGCvocations)。在這個系列中,我們請人們分享幫助他們完成工作或履行其職業角色的技巧、工具和工作節奏,這個概念和形式借鑑了《生活家》的優秀系列報導。
本傑明·萊昂·塞蒂亞萬(Benjamin Liong Setiawan)是一名自由職業時尚生活編輯,現居紐約。他的作品曾刊登在《時尚先生黑皮書》(Esquire’s Big Black Book)、《女裝日報》(WWD’s M Magazine)、《Surface表面》(Surface)、大食代(Food Republic)、英園餐廳(The Vivant),也發表在他自己的網站「飢餓編輯」(Hungry Editor)上。
我的經歷並不直接。在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我學習了時尚創意;在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工作時,我學習了核心業務。大學畢業後,我在採購部門工作了幾年,直到我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計算數字,卻喜歡發現新產品。我在帕森斯的一個同學從事編輯工作,這很吸引我。於是,我換了更小的公寓,接受了兩份無薪實習。三個月後,一家小型出版公司的時尚部門提供了一個職位,我就接受了這個職位。
時尚編輯做很多不同的事情——拍攝造型、寫稿、編輯產品。作爲自由職業者,我與不同的客戶合作,爲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寫稿。首先要確定內容,例如關於定製西裝的時尚專題。然後,我從設計師那裡挑選產品。對一個 12 頁的專題,我可能會挑選 50 套西裝給編輯團隊看。如果編輯團隊沒見過西裝原件,那就無法制作關於它的任何內容。一旦我們篩選出最符合主題的西裝,我們就會在現場或攝影棚內進行拍攝。我喜歡在拍攝現場幫助模特設計造型,把我們的想法變成現實。
對於專題而言,尤其是男裝,最重要的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翻領上多一英寸都能讓造型從精緻變得傻裡傻氣。此外,對我來說,如果讀者能從中獲得信息、靈感和挑戰,那就是好專題。我希望報導對讀者有幫助,在藝術上讓人賞心悅目,同時也希望它能推動人們走出自己的審美舒適區。我們投入時間和金錢學習如何閱讀和寫作。但語言並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服裝也能。服裝告訴別人我們是誰——我們的價值觀、創造力,甚至我們的勇氣。
從事時尚編輯工作最困難的一個方面就是「香檳生活方式」(香檳生活追求奢侈享受和昂貴快樂——譯註),生活全看地位和門路。本週是紐約時裝週,很多人會根據所收到的邀請或坐在哪一排來評判自己和他人——名人、編輯和其他貴賓通常坐在前三排。如果不是坐在前三排,有些編輯甚至不會參加展會。對我來說,這需要平衡——我希望我的工作得到同事的尊重,但我也希望在基督裡尋找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如果我讓時裝週定義我,那我就會被擊垮。
首先,我用工作敬拜神。工作本身給了我喜樂,讓我有機會讚美上帝的創造力和美。並非只有教師和牧師的工作才重要。我的工作以及任何工作本身都有尊嚴和價值。其次,我用我的工作關係敬拜上帝。就像前面提到的,這個行業看重門路和地位,而實習生兩者都沒有,所以他們通常會被忽視。不過,作爲自由職業者,我有時會和實習生一起坐在存放樣品的「時裝櫃」裡。因此我有機會幫助和服事他們,這在我的行業中是反文化的。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Styling Fashion Campaigns that S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