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聖誕節前,這個話題總會在家長間反覆出現:你們家怎麼過聖誕節?是擺放聖誕精靈(Elf on the shelf)、參加降臨節各種活動、大吃巧克力,還是會扮演聖誕老人?如今,和孩子一起慶祝聖誕的方式可謂是越來越豐富多樣了。臨近聖誕,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都是精美的聖誕樹、活潑可愛的精靈玩偶和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作爲一位基督徒母親,聖誕節對我來說格外重要。我希望孩子們能了解救主耶穌的誕生,也希望他們把耶穌誕生與這個喜慶歡樂的節日緊密聯繫在一起。今年最讓我糾結的,就是要不要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這個問題。在世俗社會看來,不讓孩子相信有聖誕老人,就等於剝奪了他們應得的神奇而美妙的聖誕體驗。有些父母喜歡全力以赴,假裝接到聖誕老人的電話(有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做到),寫信給北極,並準備一大堆禮物。
那麼作爲基督徒父母,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聖誕老人是世俗的謊言,是對福音的冒犯,必須徹底摒棄嗎?還是說,它是一個無傷大雅的童話想像,可以與慶祝耶穌誕生共存?
假裝有聖誕老人存在,最讓基督徒難以接受的一點,就是「聖誕老人時刻都在看著你」這種說法。有些聖誕老人的故事甚至把他塑造成了神一般的形像: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他會列出一張清單,哪些是乖孩子、哪些是淘氣鬼,上面寫的清清楚楚。
這一點我們基督徒顯然無法認同。因爲只有神才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只有神才能審判所有人。福音的教導與聖誕老人的概念完全相反:照神的標準,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良善的,也就是說沒有人能進入所謂的「乖孩子名單」。然而,神並沒有懲罰我們,給我們一塊黑乎乎的煤塊(或更糟糕的東西),而是通過主耶穌的復活,賜予我們救贖的恩典。
也許這些原因已經足夠讓你決定要放棄聖誕老人了。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拋開「淘氣/乖巧」的部分,保留其他你喜歡的內容。畢竟,聖誕老人只是一個在不斷演變的虛構故事,我們完全可以自己來選擇需要保留哪些部分。這和福音不同,對聖誕老人的故事,我們確實可以挑挑揀揀,按需取用。
反對聖誕老人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假裝聖誕老人存在,等於是在騙孩子。《箴言》12:22 說:「說謊言的嘴,爲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爲他所喜悅。」欺騙孩子顯然不對。但是扮演聖誕老人真的算是在撒謊嗎?
大多數人都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講故事和玩想像遊戲是很正常的事。比如我的孩子們喜歡玩扮演鱷魚的遊戲,玩完後,我也不需要特意坐下來嚴肅地告訴他們:「其實媽媽不是真的鱷魚哦。」因爲他們自己就明白這只是在玩遊戲,能夠分清想像和現實的界限。
雖然聖誕老人確實屬於想像的範疇,但你可能會擔心孩子們會真的相信他的存在。其實這種擔心可能有點多餘。就拿我四歲的兒子來說,他特別喜歡龍。我們讀了很多關於龍的故事書,但他從來沒問過我龍是不是真的存在。隨著年齡增長,他自然會明白龍是不存在的,我也不會因爲是否欺騙了他而感到愧疚。
這是因爲孩子們天生就有分辨真實與想像的能力,同時也取決於我們講述的方式。當我給兒子讀那些關於龍的故事時,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啓發他的想像力,讓他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僅此而已。我從不刻意讓他相信龍是真實存在的。
在對待聖誕老人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出發點至關重要,這直接決定了它是謊言還是遊戲。我們是想刻意誤導孩子,讓他們長期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還是想在特定時期和他們玩一個有趣的遊戲?有些父母對把聖誕老人當作遊戲感到很抵觸——他們認爲這就是赤裸裸的謊言,擔心孩子知道真相後會覺得被欺騙了。而另一些人則認爲關鍵在於如何處理這個話題。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分寸,避免說謊和不當的引導,那麼聖誕老人完全可以作爲一個溫馨有趣的遊戲而存在。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
聖誕節的核心是紀念耶穌的誕生。從這個角度來說,摒棄聖誕老人或許是個不錯的機會,讓我們遠離世俗,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耶穌身上。但是,如果僅僅因爲這個理由就要否定聖誕老人,那麼所有世俗的傳統是不是也該一並丟掉呢?比如,家人團聚、聖誕樹、禮物、聖誕派對、聖誕音樂會……聖誕季節充滿了這些與耶穌誕生並無直接關係的世俗傳統。如果你內心覺得應該去除這些世俗色彩,把重心放在耶穌身上,這種想法當然值得讚賞。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參與聖誕季的各種活動,其實給了我們很多向親朋好友傳播福音的機會。教會經常會組織大家一起製作聖誕布丁、薑餅屋、聖誕花環——這些都是分享福音的絕佳時機。我們完全可以效仿這種做法:邀請朋友來家裡參加聖誕派對,向他們展示耶穌誕生場景的佈置,分享我們對耶穌的信仰與熱愛。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發自內心地喜愛慶祝耶穌的誕生——而聖誕老人這個角色,就像禮物、美食、親情、友情和溫暖的彩燈一樣,都可以爲這個神聖的慶典增添一份溫馨與歡樂。
《彼得前書》2:11 告訴我們要做世上的「客旅,是寄居的」;《馬太福音》5:16 則教導我們要在世上「發光」。從這個角度看,放棄聖誕老人、與周圍的人不同,似乎是彰顯信仰、與眾不同的好方式。但是,聖經並沒有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放棄聖誕老人。我們不需要刻意製造機會讓孩子們顯得與眾不同。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自然會遇到很多真正需要堅持信仰立場的時刻(即便這樣做可能會招致他人的不理解甚至反感)。聖經呼召我們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但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當我們選擇堅持立場、與眾不同時,是爲了踐行耶穌的教導和傳播福音,而不是爲了標新立異、譁眾取寵。
除了「乖孩子/淘氣鬼」這一點外,關於聖誕老人的問題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有些人會覺得問題嚴重到必須完全禁止;也有人認爲只要處理得當,讓聖誕老人在聖誕節扮演一個小角色也無妨。這兩種選擇都可能是明智的。正如保羅在《羅馬書》第 14 章和《哥林多前書》第 10 章所說,基督徒可以按照自己的良心自由來做出選擇。
作爲基督徒,對於那些不影響福音的規矩和傳統,我們確實擁有很大的自由。但同時我們也要注意:
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林前 10:24)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 14:13、19)
我們完全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在聖誕傳統中加入聖誕老人,但我們的首要任務不是大肆宣揚自己的自由,也不是評判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應該是愛他人,考慮他人的益處,幫助他們做出合乎信仰的選擇。我們雖然有選擇的自由,但要想一想:我們的選擇是會帶來紛爭和痛苦,還是會促進愛與合一?
不管我們是否選擇在慶祝活動中加入聖誕老人的元素,有一點毋庸置疑:我們應該把心思和創意都用在如何慶祝耶穌的誕生上。如何教導孩子們認識救主耶穌奇妙的誕生?如何創造既能榮耀神又能慶祝耶穌誕生的傳統?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領會耶穌誕生的奇妙。許多家庭都喜歡用基於聖經的降臨節日曆。在我們家,每天晚上臨近聖誕時,我們會讀一個關於耶穌誕生的聖經故事,吃點小零食,還會玩躲貓貓,讓孩子們尋找我們藏起來的耶穌誕生場景中的人物。
如果你決定在慶祝活動中加入聖誕老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如果你選擇不在家裡扮演聖誕老人,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Christmas Dilemma—Santa or No Sa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