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照聖經所說的福音
2020-04-21
—— James He

作傳道人的總會有一些讓人「不舒服」的惡趣味。比方說,遇到一些基督徒,甚至跟對方還不熟的時候,我就喜歡問他們:「你所相信的福音是什麼?」當我一次次提出這個問題時,有人覺得被冒犯,有人則認真回答;有人回答得較完全,有人回答得有偏頗。我不會以閱卷老師的姿態給他們打分數,但所有這些答案,對我而言都是一次次的福音重溫,一次次地完善自己對福音的理解。並且,越來越多的答案在我面前呈現出一幅「個人認識福音發展軌跡圖」。

有一些基督徒,他們會回答說:「福音就是『神愛你,並且對你的生命有一個奇妙的計劃』《四個屬靈原則》」。現在,我不會再拿起「歸正大旗」責備他們,因爲我知道,當初我自己拿著《四個屬靈原則》讀到最後幾頁,並做了決志禱告的時候,神的恩典真實地臨到我了。那時,我很可能已經重生了,只不過對福音的認識是不完整的。進而,我在更多的答案裡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福音就是「我們都必須面對選擇」《人生二路》,福音就是「神是愛」,福音就是《約翰福音》3:16,福音就是耶穌替世人死……雖然每一個答案對福音的描述都未必完整,但是,當我回想自己對福音慢慢了解的過程,看到這每一步我自己都曾經歷,我就越來越確信:這些並不完整的表述,無疑是成聖之路上的里程碑,而不是被定罪的墓碑。

並且,這些答案不僅僅讓我回頭看到了里程碑,也提醒我另外一個事實:永遠不要以爲自己已經對福音充分了解了!

其實,就「你所相信的福音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不僅會問教會成員、訪客,也會問身邊的神學生、教牧同工,甚至包括一些屬靈長輩。他們的回答幫助我繼續前行,認識一個更加完整的福音。在不斷被提醒並確信「福音是一個好消息,不是一個好期待」的同時,我們需要繼續回到聖經對福音的表述,那就是「福音是照聖經所說的福音」。

一、照聖經所說的福音

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著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爲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我如同未到產期而生的人一般。

——林前15:1-8


被問及「你所相信的福音是什麼」時,把保羅的這段論述拿出來,幾乎就是標準答案了——其中包括了基督論(基督),人論(我們的罪),替代性救贖(爲我們的罪死了),真實的死亡(死了,而且埋葬了),歷史性復活(第三天復活了),以及關於目擊證人的敘述。長期以來,我在傳講福音的時候,都很熱衷於用這段經文強調耶穌的身份、人的罪性、道成肉身的真實和復活的超自然,但是卻忽略了這段經文自己強調的內容:「照聖經所說」。

福音是好消息

福音是好消息,是一件已經發生的事。這個好消息包括了三個方面:神成爲人——道成肉身;神替人死——十架受死;神勝過死——三日後復活。爲了方便記憶,我用三個基督教傳統節日概括福音的這三個方面:聖誕節、受難日和復活節。這三方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好消息,同時,這三個方面並非彼此獨立。

照聖經所說的福音的兩層含義

當保羅向哥林多教會重新傳講那個他們已經領受的福音,讓這個漸漸墮落的教會靠著福音站立得住時,他兩次寫到「照聖經所說」。這句話作爲狀語,分別修飾了耶穌基督的死和祂的復活。這有兩層含義:

首先,聖經證明了基督的受死與復活不是獨立的事件,而是構成整個福音的兩個重要方面。當保羅提到耶穌的受死與復活時,他提到了這兩件事的共性:「照聖經所說」。離開復活,只談十字架,耶穌無非是一個殉道的英雄;離開十字架,強調復活,耶穌就不能成爲救贖罪人的福音,充其量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神蹟。

其次,福音本身不是一個獨立事件,而是舊約聖經的應驗。如果我們簡單地把福音理解爲人犯罪之後神的拯救,我們就把福音看小了。耶穌的死與復活,是整本舊約聖經所啓示的信息。耶穌的拯救不是神對不斷犯罪的人類所採取的最後一次行動。耶穌的拯救是神在亞當犯罪後,不斷在歷史中啓示自己、暗示救恩的方式,並通過眾先知記載成爲聖經,要預備屬神的人在末後的時代,在聽信福音後能更加認識那位超越並掌管時空、恆久忍耐、守約施慈愛的神。如果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只是神最終對人的罪做出的一次終極反應,那麼似乎表明神在此之前一直對人的犯罪無能爲力。

然而並非如此。在亞當犯罪之後,神就有充足的理由,也有足夠的能力解決罪的問題——那就是讓亞當和他的妻子直接面對死亡的審判。若是那樣,就沒有創世記3章之後的故事了,聖經也沒有必要寫成,因爲不會有人寫,也不會有人讀了。出於神的主權,祂沒有立即審判,而是以恩典的方式預備罪人的後裔等待那位救贖者。在亞當夏娃版本的聖經裡,這位救贖者被稱爲「女人的後裔」(參創3:15)。隨著歷史不斷推進,聖經被慢慢地寫下:女人的後裔成了出埃及記中逾越節的羔羊、從天降下的嗎哪、被擊打的磐石;以贖罪日爲高峰的利未記讓人看到一個「你死我活」的救贖方式;民數記中摩西讓人仰望他舉起的銅蛇,就免受死亡的審判,這個故事被耶穌比作自己被釘上十字架;申命記更是讓人明白,摩西帶來的拯救是爲了讓人期待一位更大的摩西。

聖經的救贖畫面

神就是這樣,慢慢地通過聖經把救贖的畫面展開,救贖者的形像越來越清晰地顯現出來。爲了體恤人的軟弱,神沒有一下子把祂的奧祕解釋給我們,而是如同一個有耐心、有智慧的老師,一點點地把奧祕演繹給孩子。這樣的演繹沒有止於摩西五經,而繼續貫穿著整本聖經,讓讀者不斷地期待:期待一個完美的士師,勝過參孫;期待一個更近的至親,勝過波阿斯;期待一個永在寶座上的君王,勝過大衛;期待一個更智慧的管理者,勝過所羅門;期待有人如同以斯拉那樣重新宣讀律法,如同尼希米那樣重新建造聖城,如同以斯帖那樣放棄王后位而拯救萬民,並且做得更加徹底。

神通過約伯記讓人看到了受苦的義人;在箴言顯明神的智慧;用傳道書逼得讀者對日光之下的虛空徹底絕望,從而尋求日光之上的拯救;詩篇中的彌賽亞詩篇一次次地側寫基督的樣子,大衛的詩歌以敬拜之人的表現讓人想像那位敬拜的對象。

先知們不僅僅以宣講的方式傳達神審判和恩典並存的旨意,以賽亞甚至描繪出了一副彌賽亞的素描(參賽53)。其他先知還以「行爲藝術」的方式讓人看到彌賽亞的影子:主動被扔進大海、替人接受審判、三日後復活的約拿;甘願迎娶妓女、不離不棄的何西阿……

彌迦書預言了彌賽亞將要降臨的地方——伯利恆;哈該書讓人期待一個更大的聖殿;舊約的最後兩卷先知書則讓人看到了那位完美君王和祭司的樣子。

跨越千年的歷史長卷

照聖經所說的福音,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跨越千年的歷史長卷:2000年前那個死而復活的歷史事件,是一位創造歷史的神通過更早以前的啓示,一直預備人們持續期待並最終見證的應驗。

保羅不僅對哥林多教會的人如此說,他對羅馬教會解釋福音的時候也傳遞了一樣的信息:「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參羅1:2-3)當保羅給福音下一個定義的時候,他總不忘記「聖經的應許」這個重要的概念。

福音書的作者,也總在強調這個概念。當路加開始他的福音書時,他說:「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路1:1-2)。路加用了一個詞:「成就」(ESV譯爲:accomplished),他並沒有說:「我們中間所發生的事」。因爲福音不是一個突發事件,而是成就的事。「成就」意味著之前有一個計劃或期待。事實上,路加福音第一、第二章關於耶穌出生的記載中,就多次提到祂的出生在許多方面成就了舊約的預言:除了多次提及「大衛的子孫」、「大衛的城」暗示耶穌對大衛之約的應驗;在撒迦利亞的預言(讚美)中,提到了他的孩子施洗約翰將要稱爲至高者的先知,爲主預備道路;更是直接引用以賽亞書9章中關於將來彌賽亞的經文來形容耶穌基督:「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1:78-79)

道成肉身、十架受死、三日復活,都是舊約的應驗。

照聖經所說傳講福音

福音書的作者們記載耶穌生平時,常常用到一個短語:「要應驗主籍先知所說的話。」(參太2:15、17、23)不僅是他們,使徒們也慣常使用這樣的方式傳講福音。

傳福音的腓利在給埃塞俄比亞太監傳福音的時候,「他(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以賽亞書53章)起,對他(埃塞俄比亞太監)傳講耶穌。」。(參徒8:35)而路加對保羅傳福音的記載中,無一例外地從舊約聖經開始。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羅的講道始於「讀完了律法和先知的書」(徒13:15),從出埃及(參徒13:17)直講到基督的復活(參徒13:34)。在帖撒羅尼迦,保羅「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舊約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又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徒17:2-3)在安提阿和帖撒羅尼迦的事工,定下了保羅在會堂事工的主基調:本著聖經,傳講耶穌是基督。這也影響了亞波羅的福音工作:「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徒18:28)

保羅和使徒們本著聖經傳講耶穌是基督,不僅僅針對猶太背景的人,也包括了外邦人!是的,我們總以爲給外邦人傳福音,是否應該用其他的「材料」,或者用見證,免得一上來就翻聖經,他們聽不懂。可是,保羅在向亞基帕王的自述中說:「然而我蒙神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所講的並不外乎眾先知和摩西所說將來必成的事,就是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徒26:22-23)保羅做了自己的事工簡報,包括這幾個方面:靠神的恩典,向各種人做見證,見證的內容是舊約應驗在基督的死裡復活上。最終這個福音不僅僅給猶太人,也給外邦人。外邦人的使徒保羅,他傳福音的方式就是對所有的人(尊貴、卑賤、老幼),傳講耶穌就是舊約應驗的基督。

無論是腓利、保羅還是亞波羅,他們傳福音的方式都不是自己的原創,而是效法耶穌傳福音的方式(路24:44-47):

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又對他們說:「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並且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

在以馬忤斯路上,耶穌給因懼怕而四散的門徒重傳福音,方法就是解釋聖經(舊約)在祂身上的應驗。當門徒明白聖經的時候,他們就明白了那個基督死裡復活、悔改赦罪的福音。耶穌不僅僅向門徒重傳了福音,還向門徒們示範了傳福音的方式。

二、打開聖經傳福音

一個剛剛受洗的弟兄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受洗後應該從哪一卷聖經開始讀起?」於是我很自然地反問:「你已經讀了哪些聖經章節?」 他卻說:「還沒。」

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會使用許多工具書:迅速上手的有《四個屬靈的原則》、《人生二路》;針對華人傳福音,《遊子吟》是常規武器;如果對方有一定的思考深度,那麼《返璞歸真》或《爲何是祂》應該是不錯的禮物了。這些書裡都涉及到了福音,也都會引用聖經,都是不錯的材料和書籍,但這些都不是聖經。

今年,我參加了兩個神學院的畢業典禮(其中一個是自己的),兩個學校的校長不約而同地提醒畢業生們:讀聖經,不要只讀關於聖經的書。這樣的提醒其實反映了一個現狀,這些神學生們,也就是將來的牧師們,都傾向於使用關於聖經的材料,常常忘記了直接面對神的話語——聖經。這樣的現狀也影響到了教會,更影響到了教會傳福音的方式。

當提到傳福音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會是:「用什麼材料」、「推薦什麼文章」、「聽誰的講道」、「送哪一本書」……真正與非基督徒一起打開聖經的少之又少。然而,我們卻忘記了這是耶穌、腓利、保羅、亞波羅,以及保羅教導提摩太傳福音的方式——不是「爭辯」,而是「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4-15)

我曾經採用過這樣的門訓方式:當一名教會成員在主日聽了一篇以基督爲中心的解經講道後,週二我會問他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同事從來沒有接觸過基督教信仰,今天翻開過去這個主日講道的經文,問你『這是什麼意思』,你如何像腓利那樣『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參徒8:35)

這樣的訓練,讓信徒不再總是引用那幾段熟悉的經文(如約3:16),不再拿出自己特別喜歡說的那些見證(雖然是很美好的見證),不再用教會圈內的術語來解釋聖經。這樣的訓練讓信徒不僅僅認真聽講道,並且在主日講台的支持下,思考如何通過每一段經文向福音朋友傳講耶穌基督。事實上,在我曾經服侍的教會中,有人經過這樣周復一週的訓練,已經習慣於在週日下午朋友聚會時或週間的工作閒暇中,以這樣的方式與朋友、同事開始一個福音對話:「嗨,剛剛過去的那個週日,我在教會聽了一篇講道,我想和你分享一下聖經中的這段……」這樣簡單而直接的「搭訕」碩果累累:有人來了教會,有人信而受洗,信徒對主日講台更加認真,反過來對講台也成了激勵。信徒對神話語更好地掌握,對福音工作更加熱忱,並且見證聖靈藉神話語的工作,這一切,都是聖經上記載,並在歷代教會中不斷發生的。

打開聖經傳福音——是忠於聖經的傳福音。

三、神的道建立神的教會

剛剛開始植堂的時候,許多牧師問我:「你教會的人在哪裡?」我也曾反反覆覆地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是不是要先有一個小組?是不是要先團契一陣然後再轉型成爲教會?城市人口的流動性讓那次植堂幾乎沒有「基礎人群」,甚至在植堂後第三個月的那個主日(聖誕節期間),崇拜開始時,臺下幾乎空無一人!作爲植堂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一切人數增長、影響力帶來的身份感,放棄一切通過實用主義的方法帶流量的嘗試,找回自己基督裡的身份,找回聖經中建立教會的方式。

聖經中建立教會的方法不僅記載在使徒行傳,更是被記載在全部的新舊約聖經裡。

起初神創造天地時,神說……神說……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1:26)於是,就有了人。反倒是當人們聚在一起自說自話的時候,他們說的是:「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爲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11:4)

當「耶和華對亞伯蘭說」 時(參創12:1),巴別(巴比倫)的咒詛出現轉機——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應許要建立大國、祝福萬民。不僅是創世記,當神的話臨到摩西時,以色列人在埃及爲奴的歷史出現了轉機,神的子民將被召出埃及、進入應許之地;當神的話臨到先知時,審判和救贖的信息被傳講,以色列與外邦人中相信的人被召出來;當神的話臨到馬利亞的丈夫約瑟時,神的真兒子從埃及被召出來:「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太2:15)

五旬節,當聖靈賜給人們口才,眾門徒用不同的方言說同一個福音時,新約的教會在這一天被建立。在逼迫中,門徒四散,路加沒有記載他們的處境,卻記載了他們「往各處去傳道」(徒8:4),腓利「宣講基督」(徒8:5)。在保羅的事工中,永遠是「死人復活的道理」(徒24:21)召聚起那些「預定得永生」的人(徒13:48),進而「主的道傳遍」(徒13:49)。最終,在使徒行傳的末了,我們看到一位被囚的使徒、不被囚禁的道以及聽道的人:「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徒28:30-31)

建立教會和場所無關,和基礎人群無關,和預算無關,和政治環境無關(和當前的疫情也無關)——這些都會被捆綁,唯獨神的話語永遠長存,不被捆綁。從來都是神的話語召聚神的子民。建立教會原本是一件簡單的事,卻被罪人弄得複雜。宣講神的話語,屬神的人自然會因此被召聚——成爲教會。

合乎聖經的植堂原則只有一條:神的道建立神的教會。

結語

本文回答了教會中三個常見的問題:

福音是什麼?

如何傳福音?

如何建教會?

答案只有一個:回歸聖經

  • 福音是一件應驗聖經的歷史事件——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復活。
  • 傳福音必須是打開聖經傳講基督——聖經沒有啓示其他傳福音的方式。
  • 建立教會是以神的道召聚神的民——這是宗教改革精神,也是聖經精神。

James He(何之是)70後,大學信主,打過工、創過業,職場奮鬥12年後蒙召全時間服侍,在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在讀期間建立波士頓城市生命長老會中文堂,現回國繼續植堂。
標籤
福音
教會
植堂
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