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就像C. S.路易斯(C. S. Lewis)所建議的那樣,我們要幫助我們的讀者「讓這幾個世紀以來乾淨的海風吹過我們的心」(出自On the Incarnation: Saint Athanasius with an introduction ——譯註)。也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只有通過閱讀經典」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接下來要審視一些可能被遺忘、但是依然和現今的教會相關,並且能幫助今日基督徒的經典著作。
寫作本書只花了三天時間,但近50年後,世界各地的人依然在閱讀《爲主受苦》(Tortured for Christ,中譯本由香港教會書室出版,免費電子版點擊此處)這本書。作者魏恩波(Richard Wurmbrand,1909-2001)是一位羅馬尼亞的基督教牧師,同時又是猶太人,他還是「殉道者之聲」(The Voice of the Martyrs)機構的創始人。這本經典之作現已被譯成65種語言出版。
是什麼讓這本薄薄的,僅170頁的暢銷書在半個世紀之後依然受歡迎?很簡單,是在成書之前的苦難。
魏恩波是個孤兒,在羅馬尼亞的貧窮中長大。14歲時他已經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回憶到:「那時候我不僅不相信神和不相信基督,而且痛恨這些主張。」
但是這位堅定的不信者卻不斷遇到神的子民。在串訪一個山村時,一位年老的木匠給了他一本聖經。魏恩波並不知道,木匠和妻子一直在禱告,要帶一位猶太人信主,他們因此一次幾個小時地爲年輕的魏恩波禱告。「他給我的聖經不僅是用言語寫成,更是用他的禱告點燃的愛的火苗寫成。」他這樣回憶起他隨後的信主。
基督徒魏恩波成爲面向布達佩斯其他猶太人的福音傳教士,後來成爲聖公會牧師,在二戰之後又成爲路德宗牧師。在戰爭期間,他和妻子薩賓娜在避彈掩體中佈道,援救猶太隔離區中的猶太人孩子。「納粹恐怖的確很厲害」,他寫道,「但與後來的共產主義統治又相形見絀了。」
在二戰結束時,蘇聯佔領了他的國家。隨後魏恩波發現,「愛的言語成了誘惑的言語」。在1945年由羅馬尼亞政府組織的宗教團體大會上,4000名與會代表選舉約瑟夫·斯大林爲他們的榮譽主席。魏恩波還看到這些牧師們起立宣告共產主義信仰與基督教信仰如何相容。他因此走上講台讚美耶穌基督,堅持只有基督才配得尊崇和讚美。「過後我爲此舉禱告」,魏恩波說,「但這樣做是值得的。」
到1948年他在去往教堂的路上被祕密警察逮捕時,他和妻子已經向包括蘇聯紅軍士兵在內的人散發了一百萬份福音單張。在之後的15年裡,他不斷地進出監獄,被拷打、上鐐銬,多次瀕死。在獲釋、被允許移民後,魏恩波1966年在美國國會作證,他將衣服褪至腰際,露出監禁期間留下的18道深深的傷疤。
對於魏恩波來說,他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他創建了「殉道者之聲」,這個組織爲世界各地受迫害的基督徒發聲。他在有生之年看到了柏林牆的倒塌、蘇聯的解體。1989年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倒臺後,他回到羅馬尼亞,受到了英雄凱旋般的歡迎。魏恩波在2001年去世,這時距另一種威脅基督徒的意識形態,即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在9/11的大肆登場,只有幾個月的時間。
暴力極端伊斯蘭主義的興起導致針對基督徒的恐怖活動高漲,使基督教成爲世界上受迫害最多的宗教。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針對基督徒的騷擾和暴力,在程度和範圍兩方面都在增長。發生與宗教相關的恐怖行爲的國家從2013年的73個上升爲2014年的82個。當年魏恩波揭露共產時期逼迫行爲的著作,今天在世界範圍內依然有意義。
在1980年代早期,剛成爲基督徒的我,在華盛頓特區郊外的一間教會,參加了魏恩波的一次演講。他的身體看來很虛弱,在整個演講過程中,在講台上一直是坐著的。但是當他說話時,魏恩波是有力、吸引人的,和以往千百次一樣,他那刺耳的聲音見證了他所經受的深深磨難和奇蹟性的得救,以及神對受難的信徒所給予的經久的關愛,甚至喜樂。那一夜,我買下我那本薄薄的《爲主受苦》,反覆閱讀基督徒以堅忍對抗共產主義極權壓迫的故事。
在那次演講後不久,從紐約飛往首爾的大韓航空公司007號航班在其最後一段航線上被蘇聯擊落,機上全部269名乘客死於非命。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離冷戰結束已經如此遙遠,而在那長期對抗中,我們是感到那麼不確定和不安全,這一切實在是太成觸目對比了。
每當想起魏恩波,我就意識到冷酷的新聞標題無法描述所發生的一切。有一個地下教會在對抗當時的政權,在一個危險的世界上爲耶穌基督的福音宣告當將人的靈魂歸於神。找尋這些故事背後的故事,有一天成了我的職業,激勵我多年來(也許該說幾十年)爲《世界雜誌》(WORLD Magazine)報導世界各地被迫害的信徒。
要講述這些故事——不論是」殉道者之聲「這樣的影響團體,還是像我這樣的記者——都需要向魏恩波學習。這意味著,要複述受難的情形而不迴避嚴酷的細節或者政治現實,也不要假裝敬虔。世界上的迫害者,不論是穿長靴的納粹、小獨裁者,還是聖戰者自殺炸彈客,都必須了解他們才能擊敗他們或者轉化他們。魏恩波展示了基督徒該怎樣關注、參與到當下的公共事務中去,怎樣在這世界上最糟的生活與基督中最美的生命之間保持一種繃緊的、明顯的張力。
魏恩波也明白真正、持久的福音工作的艱辛。他說,歸信基督」只是事工的一半「,歸信者"必須成爲靈魂拯救者」。因爲願意甚至向士兵和掌權的人作見證,魏恩波將歸信者變成宣教士的決心,哺育、扶持了一個巨大的地下教會網絡,並在東歐和蘇聯45年的共產主義統治下生存了下來。
在後來的生活中,魏恩波曾宣佈《爲主受苦》這本書「並沒有文學價值」。他只承認,它是「用筆和淚」寫成。簡而言之,這就是它成功的祕訣。
譯·:吳京寧;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Written in Three Days: Rediscovering Forgotten Class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