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神以愛子爲樂
2018-09-21
—— John Piper

馬太福音17:5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引言

今天早上我們要開始一個新的信息系列,若是主允許的話,將會一直延續到復活節的主日早晨,也就是4月19日。在開始的時候,我想解釋一下自己是如何受到感動,要來分享這個系列之信息的。

看見的就是所成爲的

每當我思考,在講道的服事當中,應該有哪些事情發生,就會想起某些指引著我的聖經經文,特別是哥林多後書3:18。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我相信,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使我們逐漸變成基督的形像的方法之一,就是仰望他的榮耀。「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那能夠使得我們越來越像主的途徑,乃是通過定睛在主的榮耀上面,常常注視他。

比如,我們往往不經意就哼出常聽的曲子;我們說話時,也往往帶著自己家鄉的口音;我們的言談舉止也常常反映出父母的風範;並且很自然地,我們也傾向於模仿那些自己最敬佩的人。這對於神同樣是適用的。如果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的身上,仰望他的榮耀,我們就會被改變成爲他的形狀,一步一步地邁向更大程度的榮耀。我們知道,青少年往往會將他們的髮型做成某些明星的樣子,基督徒其實也有類似的傾向,就是把他們的品格變成他們所仰慕的神的樣子。在這個屬靈的轉變當中,所看見的不僅僅是所相信的;所看見的就是所要成爲的(換言之:看見的過程,本身就是成爲的過程。)。

講道作爲對神的榮耀之描繪

我從這裡學到的關於講道的功課是,在很大程度上,講道必須是要描繪出上帝的榮耀,因爲講道的目的,乃是要把人們轉變成神的形狀。我覺得,這個想法應該是跟保羅對於講道的觀點相一致的,因爲在接下來的四節經文之後,哥林多後書 4:4 那裡,保羅把他講道的內容描述成「基督榮耀福音的光……基督本是神的像。」而且在接下來的第6節,他又用其它詞句做了意思相近的描述,「得知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譯者注:按照英文直譯是,神的榮耀的知識之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

由此可見,對保羅來說,證道就是一個用光來照亮人們闇昧心靈的途徑。

在第4節,這光被稱作「福音之光,」而在第6節,它又被稱爲「知識之光。」

在第4節,這個福音指的是基督榮耀的福音,而在第6節那裡,知識指的是神的榮耀之知識。因此,在這兩節經文當中,那照亮和進入人心的光,正是榮耀的光芒——也就是基督的榮耀和神的榮耀。

然而,這兩個榮耀其實並非不同的榮耀。第4節保羅說,這是基督的榮耀,而基督本是神的像。並且在第6節他又說,神的榮耀正是顯現在基督的面上。所以,那借助於證道所傳達的光,乃是榮耀之光。你可以說這榮耀是基督的榮耀,因他就是神的像,或者,你也可以說這榮耀乃是神的榮耀,完美地在基督裡被反照出來。

證道其實就是將神聖的榮耀向世人的心靈描繪出來,彰顯出來,或者展示出來(正如四章4-6節所言)。於是,當人們仰望這榮耀時,他們就能夠被更新,轉變成爲主的形狀,榮上加榮,換言之,從一個程度的榮耀進入到另一個程度的榮耀(正如三章18節所言)。

從經驗可知這是真的

這並非只是人爲的或者僅僅是頭腦的構想。從個人經歷當中,我確確實實地知道這是真實的情況(相信你們中有許多人也可以作證的):那股不斷促使我去尋求在神裡面的聖潔和喜樂的,最強大和堅韌的力量,屢試不爽,就是來自於我對神的真確的認識。

你們和我都可以從自己的經歷當中得知,那埋藏在人們靈魂深處的核心的衝突,乃是在於兩種榮耀之間的衝突——這個世界的榮耀以及它所提供的那諸多短暫的樂趣,要競爭於上帝的榮耀以及隨之而來的永恆的喜樂。這兩種榮耀彼此較量,要爭奪的就是人的效忠,景仰,以及人心的喜好。而講道的角色和功用,就是要來彰顯、刻畫、描繪和揭示上帝的榮耀,並且要使這榮耀的無與倫比之價值與美好,如強光照射在你的心裡,於是你就被神得著和轉變了,榮上加榮。

講道的人所面臨的挑戰

這就意味著,作爲傳道人,我會不斷地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如何才能最好地來描繪上帝的榮耀,好叫盡可能多的人能夠看得見它,並且被它所改變呢?在兩週之前的退修會上,我問自己這個問題,腦海裡面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答案。

當時我正在讀一本書,亨利·施高格(譯者注:17世紀蘇格蘭一位牧師和作家)的《神的生命進駐人的靈魂》(Henry Scougal's, The Life of God in the Soul of Man)。書中他提出這樣一個獨具慧眼的論點:「要衡量一個人靈魂的價值和卓越性,你只要考查他所鐘愛的事物是什麼」(62頁)。那句話如電流擊打我身,就覺得他說得太對了。而且,我順其思路再一想,對啊,如果這對人而言是真的,如同施高格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同樣適用於上帝吧,也可以說:「如果要衡量上帝之靈魂的價值和卓越性,你只要考查上帝所鐘愛的事物是什麼。」

於是乎,我就花了好幾天時間來研讀聖經,要找出所有相關的經文,它們會告訴我們上帝到底是喜愛什麼事物。也就是說,神所鐘愛和欣賞的,所稱讚的,使他心裡得著滿足和愉悅的,到底有哪些事情呢?這個研究的結果,就是這個講道計劃,我要用十三篇信息,來傳講一個以「上帝的快樂」爲主題的系列。

所以,我的禱告就是——而且我也希望你們跟我一起來禱告的是,當我們看到上帝所喜愛的事物時,我們將會看到他的靈魂之價值和卓越性;而且一旦我們看到了上帝的靈魂之價值和卓越性,我們將會看到神的榮耀;而當我們看到了神的榮耀時,我們就會被轉變,以至於榮上加榮,變成他的樣式;而當我們變得更加像神的同時,我們就能夠去面對和贏得這個城市,以及世界上那許多的未得之民,借助於我們活生生的見證,來呈現給人們一個偉大的和魅力無限的救主。在接下來的十三個星期裡,當我們一起來仰望神,懇切地來禱告的時候,願主垂聽我們的禱告,也願主在我們中間賜下大大的復興,乃是一個愛的復興,聖潔的復興,和滿有大能的復興!

解經

當我們試著從神所喜愛的對象,來描繪神的靈魂之價值時,我們必須從起初的時候開始著手。關於神的快樂,我們所能說的,首先和最根本的事情就是,上帝在他的愛子裡面得著了快樂。下面,我準備用五個肯定句(確信)來講述這個真理。

1. 上帝喜悅自己的兒子

馬太福音17章記載說,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登上一座高山。當只有他們幾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件非常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忽然之間,神賜給耶穌一個榮耀的形像。第2節說:「(他的)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接著在第5節說,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從雲彩裡傳來神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首先,神給那幾位門徒看到了耶穌真實的屬天榮耀,雖然只是在短暫的時間裡所瞥見的。這也正是彼得在《彼得後書》1:17那裡所說的——「他(基督)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然後,神對其兒子的心意展現出來,是藉著他所說的兩句話來表達的:「我愛我的兒子」(「這是我的愛子」),以及「我以我的兒子爲樂」(「我所喜悅的」)。

神在另外一個場合也這樣說過:那是在耶穌受洗時,當聖靈彷彿鴿子降下並且膏抹耶穌,預備他的服事時,在天上同樣出現了父神的聲音,表達了神對其兒子的愛與支持——「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此外,在《約翰福音》裡,耶穌也有好幾次提到父神對他的喜愛:例如,《約翰福音》3:35,「父愛子,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約翰福音》5:20,「父愛子,將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給他看。」

還有,《馬太福音》12:18那裡,馬太引用了《以賽亞書》42:1論到耶穌的話說,「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這裡用來表達「喜悅」的希伯來文是臘扎(ratsah),其意思就是「因……而高興和快樂」。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陳述,就是父神愛他的兒子,這不是出於那種否定自己的、犧牲式的憐憫,而是因著愉悅和快樂而去愛。上帝對於自己的兒子是非常喜悅的。神的靈魂以這兒子爲樂!當他看著他的兒子時,就非常享受、愛慕、珍惜和寶貝他所看到的,並且回味無窮。

2. 神的兒子擁有全部的神性

這一條真理將會防止我們在以上的第一個肯定句方面犯錯誤。你或許能夠同意以上的確信,亦即上帝以愛子爲樂,卻依然犯一個錯誤,以爲這個愛子只不過是一個非常超凡脫俗的聖人,後來被這位天父領養,成爲他的兒子,因爲天父真的是很喜歡耶穌這個人。

然而,《歌羅西書》2:9給我們一個非常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這位神的兒子,不僅僅是一個蒙揀選的人而已。他裡面乃是擁有完完全全之神性的。

此外,《歌羅西書》1:19將這個情況跟神的快樂聯繫起來了:「因爲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之神性)在他裡面居住。」或者,你也可以說(按照新國際版聖經NIV的翻譯),「神喜悅讓自己全部的豐盛居住在基督裡面。」換言之,神如此做的緣由,正是出於自己的喜好。上帝並沒有俯瞰全地,要找出一位有資格獲得他喜愛的人,然後收養他成爲自己的孩子。事實上,上帝自己採取了主動的行爲,將他自己的豐盛傾倒在一個人身上,乃是借助於道成肉身的過程。或者換個角度說,上帝自己採取主動,採用了人性之軀,來包裹他自己豐盛的神性。而且《歌羅西書》1:19說,他很喜悅很開心地要這麼作!這本來就是神的喜樂和滿足。

我們或許又會傾向於說,上帝沒能找到一個令他滿意的兒子,但是上帝卻造出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兒子。然而這種說法也是相當誤導人的,因爲這個豐盛的神性,如今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歌羅西書》2:9),早就在基督裡面以位格的方式存在了,遠在基督在耶穌裡道成肉身,展現出人性之前。這就把我們帶回到太初之前,到三位一體的神的裡面,請看下面的第三個肯定句。

3. 神所喜悅的兒子乃是神永恆的像以及反照,因此就是神自己

這裡我們引用保羅在《歌羅西書》1:15所說的:

「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也就是說,這位擁有神聖兒子身份的,其地位是被高舉於所有被造物之上的。「因爲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

愛子乃是父神的像。這是什麼意思呢?在我們具體論述之前,先來看一下其它的類似指稱。

《希伯來書》1:3是如此描寫這位兒子的:

「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保羅在《腓立比書》2:6說道: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爲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因此,這位蒙上帝所喜悅的兒子,就是神自己的像;反照出他自己的榮耀;承擔著神本性的真實印記;真正就是神的形狀;並且是與神同等的。

所以,我們就不會詫異於使徒約翰在《約翰福音》1:1所說的,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所以呢,這位蒙上帝所愛的兒子,假如有人說他是被製作的,或者是被創造的,無論是在其道成肉身之時,或者是在永恆裡面的任何時刻,都顯然是個令人誤入歧途的說法。「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只要有神的存在,無論是何時,就已經有神的道存在,亦即神的兒子之存在,這位兒子後來在耶穌基督裡取了人的性情。

這樣,我們就能夠對於聖經所說的意思,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聖經稱基督是神的像,神的反照,神的印記,或者說神的形狀,他乃是跟神同等的。

從永恆的過去,就有一個真實永遠存在者,那就是上帝。這是一個極大的奧祕,因爲對於我們來說,要去思想神的自有永有,思想他絕對的沒有一個起點,就單單是永遠永遠永遠地存在著,而且沒有任何其它的事物或者個體導致了神的出現——神一直就是以這種絕對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去思考揣摩的,無論我們喜歡不喜歡。

聖經所教導的是,這位永恆的上帝一直以來就擁有著:

  • 他自己的一個完美的像;
  • 他本質的一個完美反照;
  • 他本性的一個完美標誌或者印記;
  • 他榮耀的一個完美形狀或者表達。

在此,我們已經進入那不可言喻的地帶了。儘管如此,或許我們還是可以大膽地嘗試用這些話語來表述一下:只要神已經作爲神而存在,他就對自己有了知覺,而他自己所擁有的像,是如此的完美、完全和豐滿,就如同神自己的一個活生生的、親自的複製品(或說,由神而生下來的)。而這個活潑的,個人的像,或者說神的反照,形狀,就是神,也可以說,就是聖子神。所以,聖子乃是跟聖父同等的,並且在其本質和榮耀上,也是同樣的。

4. 神對他兒子的喜愛就是對自己的喜愛

既然這位聖子乃是神的像,神的反照,神的印記以及神的形狀,又是與神同等的,並且本身就是神,那麼,上帝對於這位兒子的喜悅,其實就是對他自己的喜悅。所以,上帝那原初的、主要的、最深刻且是根基性的喜樂,就是神對於自己的諸般完美的喜愛,又是上帝藉著他兒子的反照而看到的。上帝之喜愛其兒子,以兒子爲樂,並且因他的兒子而高興暢快,就是因爲這位兒子就是神自己。

乍一聽,這似乎有點像人所鄙夷的虛榮心,有那麼一種自負自滿、自鳴得意、自私自利的味道。因爲如果把神比作人的話,就真是有這樣的嫌疑。這就好像有人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相貌,沾沾自喜,並且以照鏡子爲其最大最深層次的快樂來源。這樣的人難免就有點虛榮,自負,自欺,和自私啦。

但爲什麼會是這樣呢?原因在於,我們之被創造,乃是爲著某種更加崇高的,無限美好、偉大、深遠的目的,遠遠超過自我欣賞所能夠帶來的滿足。這又會是什麼呢?那就是,對神的沉思默想,以神爲樂!任何低於這個目標的追求,都是拜偶像的行爲。上帝乃是所有存在物當中最爲榮美的。任何的不愛神,不以神爲樂的行爲,都是對神的尊榮之極大的侮辱。

照樣,這道理對神來說也是適用的。神如何才能不侮辱那無比美麗和榮耀的存在呢?神如何能夠避免犯下偶像崇拜之罪呢?答案只能夠有一個,就是:上帝必須關愛和喜悅他自己的完美,超越於萬事萬物之上。對我們而言,對鏡自詡,實在是虛榮的表現;而對上帝而言,爲著自己的兒子「沾沾自喜」,卻實在是義的表現。

難道不是嗎?義的本質,不就是被那完全的喜樂(也就是對那完美之榮耀的喜愛)所引動嗎?反過來說,所謂不義,不就是當我們把自己最高的情感,錯誤地投放在那些微不足道或毫無價值的事物上面嗎?

所以說,神對自己的價值和榮耀,所具有的無比的熱情、歡樂和喜悅。就是神的義。假如上帝作出任何與此相反的事,與他對自己之完美性所懷的永恆激情不符,他就是不義的啦;他也就成爲一個拜偶像者了。

對於我們的救恩來說,在此其實就存在著一個最大的障礙:如此公義的上帝,又如何能夠將他的喜愛之情,放在我們這些罪人身上呢?但是,也正是在這裡,包含了我們救恩的根基。因爲,恰恰是上帝對於其兒子的無限的尊重,使得我,這個醜惡的罪人,在愛子裡面蒙受了大愛,被他接納。因爲,藉著犧牲自己,基督徹底修復了所有那些恥辱和傷害,也就是因著我的罪,我所虧缺神之榮耀的方方面面。

在接下來的數個星期裡,我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這個情況——也就是父神對自己完美性之無比的喜悅,如何成了我們之救贖和盼望的根基,並要帶給我們永恆的喜樂。今天所講的,只是個開始而已。

我準備用下面的第五個肯定句來結束,並帶出最後的應用部分。假如施高格是對的——要衡量一個人的靈魂的價值和卓越性,你只需要考查他所鐘愛的事物是什麼(我會補充說,鐘愛的程度)——那麼……

5. 上帝是所有的存在當中最美好和最尊貴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他已經愛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他自己的榮耀之像,用他那貫徹永恆的無限和完全的能量。哦,那從亙古到永遠的愛,流淌在聖父聖子聖靈之間,他們會是何等的榮耀和幸福啊!

讓我們一起肅立,對這樣一位偉大的神,發出頌讚吧!並且,讓我們逃離生活當中所有那些無謂的惱怒,短暫的快樂,和低俗的追逐,加入到神的喜樂裡面來吧,好讓我們分享神對於自己之完美形像的喜愛之情,也就是,神在他的兒子身上的愛。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永恆,無限,公義的上帝,我們向你認罪,因爲我們常常把你看低了,把自己高舉了,想要把自己放在你所喜愛的那個中心點上面,而那個位置,只有你,藉著你的愛子,才是配得佔據的。我們要悔改和回轉,離棄我們的傲慢,並且歡歡喜喜地站立在你面前,思想和稱頌你在三位一體之間的團契,並其永恆的自足的喜樂滿足。而我們的禱告,借用你兒子的話來說(《約翰福音》17:26),就是讓你對耶穌的愛,也可以在我們的裡面,使得耶穌也在我們裡面。這樣,我們就能夠被帶到那個喜樂的團契當中,沉浸在那愛的汪洋大海裡面,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標籤
講道和教導
釋經講道
馬太福音
基督的神性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