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一個被講道者忽略的工具:聖經神學
高偉勳談傳講聖經神學
2019-01-22
—— Gavin Ortlund

當牧者傳講整卷利未記或耶利米哀歌時,他要如何才能做到「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呢?當你帶領一個查經班,在查考到約珥書的蝗蟲,或者是猶大書的假教師時,「以福音爲中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在我們的教導和講道中,我們都想要以基督爲中心。但如何讓聖經中的每一節經文都帶領我們到基督那裡,並不總是很明顯的。要把這些零零碎碎的點串聯起來,最有幫助的工具之一——也同時是最被人忽略的——就是聖經神學。在福音派圈子裡,聖經神學的意思是指:把整部聖經當作一個完整的故事,按照主題來閱讀。

爲了更認識聖經神學,以及它與釋經講道的關連性,我寫信請教高偉勳(Graeme Goldsworthy)。他是澳洲雪梨莫爾神學院(Moore Theological College)先前的教授,以及許多精彩的聖經神學著作的作者,包括《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 The Application of Biblical Theology to Expository Preaching ,Eerdmans, 2000;中文版已由麥種在2014年翻譯出版),以及《以基督爲中心的聖經神學:釋經基礎與原則》(Christ-Centered Biblical Theology: Hermeneutical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IVP Academic, 2012)。


問:什麼是聖經神學?在釋經講道上,它會帶來什麼樣的不同?

答:對一個相信聖經的默示性、權威性和可靠性的福音派人士來說,聖經神學的意思是研究上帝如何逐漸地啓示出祂爲祂的國度所作的計劃。它的目標是挖掘上帝在救恩歷史中的救贖計劃,這個完整敘事的本質及其多樣性。它承認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是祂福音的中心,並且試圖去了解祂是如何被啓示出來的,作爲詮釋所有實存的原則。

聖經神學不僅僅對釋經講道有用,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講道如果被侷限在所要傳講的經文的界限之內,就不是真正的釋經講道。講道者需要聖經神學這個工具,來證明任何一段經文和整本聖經、和基督,是如何關連在一起的,也因此是和基督徒有關的。

問:聖經神學如何幫助講道者提供以基督爲中心的信息,以反映出聖經故事背後的統一性?

答:對許多讀者來說,聖經的統一性不是一直都是那樣顯而易見的。但這是耶穌和使徒們很清楚假定的(例如:路24:27)。聖經神學會查考聖經合一性的本質,其結構,以及其動態的互動。因此它會幫助聖經的讀者,爲每一段經文如何通向基督繪製出一條合理的道路,特別是在處理舊約聖經經文時。

當我在爲《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這本書的寫作作研究時,我驚訝地發現,絕大多數有關講道的書籍——包括福音派人士所寫的——甚至並不承認聖經神學所扮演的角色。我認爲這種情況也許正在轉變,但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非所有的改革宗、福音派神學院,和聖經學院,把聖經神學當作一門核心的基本課程,否則我擔心這些改變不會持久。聖經神學不能留給聖經研究部門來作,因爲他們很典型地會把舊約從新約裡切割出來。

問:我們應當在何時、以及如何以聖經人物爲信心的榜樣來效法他們呢?

答:很重要的是不要對榜樣式的講道作出過度的反應;聖經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榜樣。但是聖經主要勸勉基督徒要越來越像基督,而不是像亞伯拉罕、摩西等等。聖經裡其他的人物可以作爲信心的榜樣,特別是當我們可以從他們與基督的關係中清楚看出他們如何是信心的榜樣時。例如,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很清楚地描繪舊約聖經裡的英雄,他們是信心和勇氣的榜樣,但是他們也成爲我們「仰望爲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2)的信心的來源。最終,希伯來書的作者看到這些信心的英雄是要我們仰望基督:我們應該要效法他們的榜樣,但是效法的動力只能來自我們先仰望耶穌。

問:什麼是預表論(typology)?講道者什麼時候應該使用預表?可否請您舉一些例子?

答:預表論是一個專門術語,與舊約聖經的敘事、制度、時間和人物如何以各種方式預示基督的位格和工作有關。這是耶穌和新約聖經的作者的見證所產生的。他們見證說,上帝在舊約聖經裡,在上帝子民的歷史經驗中所展開的計劃,是在基督裡所啓示的實存的一個影子。預表(type)通常會在先知對未來的應許裡,明確地得到確認。新約聖經以各種方法顯明基督是對範(antitype)或預表的應驗。

當講道者從舊約講到基督時,他應該要提到預表論。他們可以講一些系列(例如六到八個講章)來探索一個聖經神學主題,例如律法或聖殿,或者祭司制度,或者是國度。預表論必須是根據經文的證據,而不是講道者的想像,或根據一些觀念的聯想。

舊約歷史裡的國度,其各個主要向度都是預表性的:創造,恩約,被擄和出埃及,應許地,會幕/聖殿,統管/君王制度,當然也包括先知、祭司、君王,和智慧人。

問:假設你正在傳講或教導撒母耳記上十七章的大衛與歌利亞。對聖經神學的理解如何影響你詮釋這個故事,並且把這個故事應用在上帝的百姓身上?

答:大衛是上帝百姓的受膏君王,他爲百姓完成了他們無法完成的事。聖經神學提醒我們這條從大衛直通耶穌的線索。大衛是以色列的救主,那位受膏者(基督)的影兒。他站在百姓的位置上,爲他們贏得了勝利。聖經神學並不會阻止我們欣賞並試著效法這段經文中大衛的勇氣和信心,但是它也會引導我們留意一些貫穿在整部舊約裡更宏大的主題,其焦點是對即將到來的彌賽亞的期盼,祂要將上帝的百姓從罪中拯救出來。

因此,當講道者從聖經神學的角度來看這段經文時,會更自然地鼓勵他的聽眾與大衛所拯救的萬分驚恐的以色列人認同,而不是與大衛認同。想要讓大衛成爲僅僅是一個信心榜樣的企圖,會冒著一個危險,就是傳達這樣的信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就可以解救自己。

問:跟隨羅賓森(Donald Robinson)的榜樣,你提出一種三段論來看聖經神學,將重點特別放在大王的王權上。請問這個方法和其他學習聖經神學的方法有何不同?

答:在那些從改革宗福音派立場來寫作的人當中,存在著一種相當程度的共識,就是認爲啓示有某種的時期架構。我查考了羅賓森(和我),以及諸如霍志恆(Geerhardus Vos)和克羅尼(Edmund Clowney)之間的差異。他們將摩西到基督的時期劃爲一個單一的時期,我認爲這會模糊了這段時期從國度歷史到先知預言的轉折。此外,那些遵循聖經「戲劇」(drama)模式的人,似乎會發現到一些非敘事的段落(智慧書,詩篇,先知神諭),與戲劇模式是格格不入的。我主張,這個三段式的結構(譯按:羅賓森將啓示的時期分成三段:從創世[特別是從亞伯拉罕]到所羅門,從所羅門到基督[寫作的先知的末世論],以及基督到新的創造[在基督裡的應驗]。參《以基督爲中心的聖經神學》,24-26頁),爲救贖歷史裡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理解。它爲大衛在救贖歷史裡的重要性,以及他在舊約聖經末世論裡所扮演的角色,附加了更大的意義。如同我在《以基督爲中心的聖經神學》裡所說的,「在以色列的歷史裡,在所羅門之後似乎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增進了啓示國度的榮耀模式,以及得救之路。」(148頁)

有一大群的聖經神學家,他們的運作原則是基於一種出於懷疑的釋經學,懷疑聖經的權威。我們和他們之間的不同是由許多徹底的差異所產生的。我們對聖經的理解是:它是上帝所默示的合一整體。


譯:駱鴻銘;校:改革宗出版社。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Preacher’s Neglected Tool:Graeme Goldsworthy on Preaching Biblical Theology

Gavin Ortlund(蓋文·奧特倫)博士畢業於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他是一位丈夫、父親、牧師和作家,目前在加州奧海鎮第一浸信會(FBC Ojai, CA)擔任主任牧師。
標籤
聖經釋義與詮釋
聖經神學
講道和教導
救贖歷史
福音中心
改革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