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尋覓:喜樂!找到:基督!
2018-09-26
—— John Piper

布萊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是法國數學天才,死於1662年。他多年一直躲避上帝,但最終,在1654年11月23日晚上10:30,帕斯卡遇見了上帝,並且刻骨銘心、堅定不移地皈依了耶穌基督。他把當時的經歷寫在一個布片上,縫在自己的外衣上,後來,在他逝世八年後才被人發現。上面寫的是:

「恩典之年,1654,11月23日,星期一,聖克萊門特節……從大約晚上十點半,到午夜之後的半小時,烈火燃燒。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而不是那位被哲學家和學者們刻畫的神。確鑿的心靈的喜樂,平安。耶穌基督的神。耶穌基督的上帝。「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喜樂,喜樂,喜樂,快樂的淚水湧流……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啊。但願我永不和他分離。」」

在1968年,剛才提到的帕斯卡,還有路益師(C. S. Lewis),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丹•富勒(Dan Fuller),加上聖經,一同聯合起來,用類似的話,「喜樂,喜樂,喜樂,快樂的淚水湧流。」永遠改變了我的人生。放在大家崇拜文件夾裡的小冊子,《尋覓喜樂》(Quest for Joy),就在那時成型。當然,是大概十五年後才寫出來的。

請大家看看封面的內頁。那裡就寫著帕斯卡的話,也正是這些文字,把我對於追求幸福與快樂的恐懼感徹底驅散了。

毫無例外,無論用什麼方法,人們都在尋找幸福。爲了同一個目的,有人爭戰,有人躲避爭戰,雖然各人觀點不同,但都被這目標驅動,就連那些自殺的人也不例外。」

我想我是對的。但追求幸福是不是一種罪呢?!人們對幸福的渴望是不是道德缺憾呢?聖經所說的捨己,不就是要放棄快樂嗎?我沒想到的是,捨己,竟然有可能是用次等的喜樂,換取那更大的喜樂。但是上帝的策略是,要藉著這些作者,迫使我去重新閱讀聖經,好讓聖經自己把真相說出來。而我在聖經當中找到的,關於快樂的那些真理之教訓,就翻天覆地般永遠改變了我。從那以後,我就一直努力去明白它,活出它,並且教導它。其實,這不是新理論。它在那裡幾千年了。

聖經是如何談論喜樂的

品味一下吧,聖經到底怎麼談論快樂的。

耶穌在他一切的教訓當中都是以其百姓的喜樂爲目標的。

約翰福音15:11 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當我們信靠基督之時,上帝用來充滿我們的就是喜樂。

羅馬書15:13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上帝的國度就是喜樂的國度。

羅馬書14:17 因爲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神的靈在我們裡面時,結出的果子就有喜樂。

加拉太書5:22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 ……

使徒們所作的和所寫的一切之目標,就是喜樂。

哥林多後書1:24 我們並不是轄管你們的信心,乃是幫助你們的快樂,因爲你們憑信才站立得住。

成爲一名基督徒就是找到了一種的快樂,使得你願意爲之去撇棄萬事。

馬太福音13:44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快樂之栽培與維持,靠的是聖經當中的上帝的話語。

詩篇19:8 耶和華的訓詞正直,能快活人的心。

對於那些信靠基督的人,喜樂將會勝過所有的悲傷。

詩篇126:5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詩篇30:5b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上帝自己就是我們的喜樂。

詩篇43:4 我就走到神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神那裡。

詩篇16: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在神裡面的喜樂超過了世上所有的喜樂。

詩篇4:7 你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

如果你的諸般喜樂是根植於神之內的,就沒有人能夠把你的喜樂奪去。

約翰福音16:22 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上帝呼召天下萬國萬民加入他的喜樂中,也就是說,他要把快樂賜給凡信靠他的人。在神那裡沒有種族主義。也不存在高舉某個民族的狹隘主義。

詩篇67:4 願萬國都快樂歡呼。

詩篇66:1 全地都當向神歡呼!

全部基督教信息,從頭到尾都是關於一個使人大大喜樂的好消息。

路加福音2:10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

以賽亞書51:11 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

當我們在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時候遇到他,我們就會進入他那永不消減的快樂之中。

馬太福音25:23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或許,1968年最震驚我的事情,就是這個簡單明顯的看見:在神裡面的喜樂居然是個命令。你們可以在小冊子第二頁看見:

詩篇37:4 又要以耶和華爲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詩篇33:1 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樂;正直人的讚美是合宜的。

詩篇32:11 你們義人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都當歡呼。

我們必須喜樂,這居然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命令。因爲這裡不但牽涉到我們的喜樂,還有上帝的榮耀,上帝的名望。假如我們沒有在神裡面歡喜快樂——假如上帝不是我們的財寶、我們的喜悅、和我們的滿足,那麼他就被羞辱了,他的榮耀也就遭到貶損了。他的聲望也被玷污了。所以,上帝命令我們喜樂,是爲我們的好處,又是爲著他自己的榮耀。

這個發現,大大幫助我明白基督教的核心信息,福音——好消息——耶穌基督的福音。而這本小冊子《尋覓喜樂》,就希望來達成這個目標:給基督教福音信息做一個總結,並且指明了,福音是如何拯救罪人,並且賜給他們永無止境的喜樂的。

當然,要把大海裝進一個雨滴當中,是很危險的——比如,想把上帝的公義與慈愛用一個小冊子來說清楚。但我認爲,這雖然危險,卻是件滿有愛心的事情,而且很有必要。上帝就那樣做過。他曾經把他那無窮無盡的自己,放到一個血肉之軀裡,就是耶穌基督(西2:9)。那可比大海濃縮成雨滴神奇多了!而且完全出於愛的緣故。正因爲他是人,也同時是神,才能替我們眾人的罪而死。但是許多人並沒有認出耶穌裡面的那位神。同樣的道理,我可以大著膽子推測到,有許多人也沒有看見這本小冊子裡的寶貴福音信息。所以我的推測,要冒比上帝更大些的險,因爲我不是神,也不會絕對不犯錯。然而,我真的愛你們,誠懇希望你們看到,爲拯救你,上帝付出了何等巨大的努力。

所以,一起來看看這本小冊子吧。如果你還沒相信耶穌,就請你誠實地敞開心扉,看看上帝要向你顯明的、關乎他自己也關乎你的那些事情,並且,你可以祈求他,幫助你辨別哪些是真實的,保護你脫離虛假和錯誤。如果你已經是信徒,就請你再次回顧,建造生命的根基到底是什麼,並且做好準備,用這本小冊子,照神的帶領,跟別人分享世上最美好的信息。但願復活的基督,在這復活節主日得著尊崇!

一起來思考最前面這兩個聖經真理吧。

聖經真理1:上帝爲著他的榮耀創造了我們

「 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就是凡稱爲我名下的人,是我爲自己的榮耀創造的。」(賽43:6-7)

聖經真理2:每個人都應該爲上帝的榮耀而活

「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什麼,都要爲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

以上這兩條真理幾乎一模一樣,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爲什麼把它分開,而不是直接並在一起呢?這裡的區別在於,真理1說的是上帝的設計,真理2說的卻是我們的責任。分開二者,並且這樣順序排列,乃是要結合現實講述某些非常關鍵的事情。不明白這個事情,我們大概就不會珍視福音,基督那可怕的死亡,也只會被看作一個冤案而已。這裡的要點就是,上帝乃是一切事物的起源、量度標準以及終極目標。宇宙和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關乎上帝的。

昨天我和七歲的女兒塔麗莎(Talitha),一起去快餐店吃午飯。我們前面有輛藍色麵包車,我對塔麗莎說:「我不喜歡那車的保險槓上貼的標籤。」她在她坐的位子上看不到那個標籤,我就讀給她聽:「一切都是爲了我的(It’s all about Me)。」而且那個「我」(Me)字的開頭還用了大寫字母。那就是人們那麼難理解和接受福音的原因,因爲它對現實的觀察和解讀完全不一樣。生活不是圍著我們轉,不是爲了我們,而是一切都爲上帝的。

上帝要我們爲他的榮耀而活。這道理貫穿於整本聖經。因此,我們人生的呼召和使命,就是爲著他的榮耀而活。你可以想想:上帝對你的大愛,意味著他要把你放在中心位置呢,還是,他藉著賜給你永恆喜樂——他自己爲此付出了巨大代價——而使自己處在中心位置?這後者才是你被造的原因和目的。那將是你的快樂,也將是他的榮耀。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後面的兩條聖經真理。

聖經真理3:我們都失敗了,未能照著我們應有的方式榮耀上帝

因爲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聖經真理4:我們都落在了上帝的公義審判之下

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

像前面那兩條真理一樣,這兩條也可以合併在一起,不是嗎?可以這麼說,「因爲我們都是罪人,都是配得上帝審判的——我們都該被定罪和受罰。」但是,我們那樣說,就會錯失某些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第三條真理強調的:罪的主要意義,並不在於我們錯誤地對待他人,而在於錯誤地對待上帝。

上文提到那保險槓上的帖子,即使改成「我的罪都是關乎我的」,也還是錯誤的。無論在上帝設計創造的一切中,還是我們這些被造物的責任中,上帝都是中心;並且,上帝也是我們這些罪人之真實含義的中心:這正如羅馬書3:23所言,世人都虧缺了上帝的榮耀——轉離去追求自以爲偉大的事物。罪,首先與最深刻的含義是關乎我們如何對待上帝而不是其他人的方式。

假如沒有感受到罪的沉重性,尤其是它對上帝的侮辱,我們就永遠不會明白地獄的可怕,或深切認識基督那血淋淋的十字架。罪,不只是惡待他人,而主要是人惡待上帝,拒絕上帝,忽視他的存在,喜愛其他事物勝過他。因此上帝被貶低了。這是宇宙中最叫人憤怒的事。我們必須了解這個,不然沒辦法理解真理 #4中那可怕懲罰之公平性。

我們都曾輕蔑上帝,而他的忿怒就要臨到我們了。這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比起經濟問題。國際關係(比如跟伊拉克或北朝鮮)問題,婚姻問題或痛苦的癌症,這個問題更大更可怕。而這正是基督福音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福音醫治的主要層面。我們怎能從上帝那公義的審判中獲得拯救呢?這是最要緊的疑問。沒錯,福音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其它方面的美好果效!但是唯有這方面,是最關鍵的,其它的,都以此爲基礎。

現在看看最後兩條聖經真理。

聖經真理5:上帝差派了他的獨生兒子耶穌,帶給我們永恆的生命和快樂

「『基督耶穌降世,爲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1:15)

聖經真理6:藉基督之死買贖的諸多好處,屬於那些願意悔改和信靠他的人

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徒3:19)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又一次,我們看到這兩個真理也可以合在一起。對於罪惡過犯與審判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可以這麼回答:「當信主耶穌基督,你必得救。」但是,這樣的回答很不完整!比如大水沒頂之際,解決方案並不只是呼喊救命而已,而是要有救生員,救生圈或者繩子,以及(有必要的話)人工呼吸。你呼救的聲音,只是把你跟那些拯救工作連接起來罷了。假如你忽然爆發心肌梗塞,急忙呼叫120,但那電話並不是你獲救的主要途徑。要有救護車,護理人員,心肺復甦術,護士,外科醫生,以及各樣藥品。你那個呼救電話,只不過是將你跟那些後續的救助工作連接到了一起。

同樣,你對自己的罪之悔改,以及信靠耶穌(真理6),也是類似的情況。那些不過把你跟上帝在基督裡的拯救工作連接在一起而已。基督爲拯救我們,已經在兩千年前成就了某些事情。他來到塵世間,作爲上帝的兒子活出了一個完美無瑕的人生,並且作爲替罪羔羊,代替我們所有願意信靠他的人死在十字架上。彼得前書3:18說,「因基督也曾一次爲罪受苦有古卷: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爲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我們的信心,並不是我們得救的根基。信心只是把我們跟那救贖的根基連接在一起。基督才是我們得蒙拯救的根基,才是我們得救的磐石。

他的受死與被定罪,乃是擔當了我們的罪與咒詛;並且他用自己完全的義,來代替我們的罪惡與缺欠。而他的從死裡復活,就證實和保障了我們的救恩,好讓我們獲得那永遠的福樂。聖經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 …… 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爲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17, 20)。因爲他替我們死了,而且又復活了,凡是願意信靠他的人,就可以擁有永遠的生命,和不斷加增的無窮之喜樂。

把你的生命交託給他吧,你的婚姻,或者你的單身生活交託給他吧,把你的生意,你的財務狀況交託給他吧,把你的健康交託給他吧!並且在這一切之上,把你的罪、你的內疚與羞恥感、以及你的恐懼,統統交託給他吧!因爲,他已經採取了拯救的行動,並且那拯救之工早已經完成。他已經爲你而死,也已經復活。只要你願意用信心來接受他,他的救恩就能在你身上發生果效。而一旦你信靠了他,那麼,你之所以被造的目的,就能得以真正實現了,那就是:用你永恆的快樂去反射出上帝的榮耀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標籤
福音
喜樂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