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牧師,你必須學會掌握一種看似不可能掌握的技能。那就是既要有厚臉皮又要有薄臉皮。你怎麼可能擁有如此這般的技藝呢?爲什麼這樣一種變色龍般的能力(善變的能力)那麼值得擁有呢?
首先,你爲什麼需要厚臉皮呢? 一句話,作爲牧師,你必然會受到許多批評。批評的很大一部分應該被放在「忽略此事」的類別。人們往往會抱怨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敬拜的時間,教會活動的頻率,你講道時舉出的例證種類,你過多選擇用同一首聖詩,你領帶的顏色,或是你喝什麼飲料(我本人收到了所有這些意見)。我要非常高興地說,聽到這樣的抱怨,我微笑一下,記下抱怨的事項,然後繼續做自己的事。我讓那些話從我的背上流下去,就像水從鴨子的背上溜下去一樣。與此同時,我也收到了一些有關重要事情的意見,儘管這些抱怨沒有根據。有人曾經抱怨說,我們的兒童主日學像個集中營,有人曾經扯著嗓子對我大吼大叫,還有人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說我多麼不關心人,沒有幫助他們培養與三位一體神的每個位格之間的獨特關係。這不是我的杜撰,而是真有人這麼做過。同樣,我只能讓這類的話從我背上滾落下去。要是你爲別人的每一句評論感到煩惱和沉重的話,那你很快就會變得非常疲倦,心力交瘁,想換個職業。我認爲,許多人之所以離開牧師崗位,臉皮不夠厚是個原因。所以說,你實在需要厚臉皮。
其次,你爲什麼需要薄臉皮呢?如果你只有厚臉皮,那麼,你很快就會對所有的批評和抱怨變得毫不在乎,認爲你是刀槍不入的。在抱怨和不滿的嘈雜聲中,很多時候一些批評的言語是需要認真考慮、接受和採取的。如果你忽略這些意見,你自己要受虧損,教會也要受損害。有時候,意見是你可能最不敬重的人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有時缺乏邏輯、理性混亂的人反而會有很準確的觀察。我記得有一次,在主日學課堂上,當著所有人的面,在教會裡很多人都不愛搭理的一個人對我說:「你還沒聽完整個問題就在腦子裡形成了答案。請先聽聽整個問題,然後再去考慮怎麼回答!」這是一個需要有薄臉皮的時刻——我需要留意這怨言。那個人說得完全正確,我當場承認了這一點。我讓自己的頭腦安靜下來,聽了他的問題。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作爲牧師,你需要智慧來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忽視批評,什麼時候要在意批評。這也正是牧師或任何人需要不住禱告的原因之一:需要不斷請求基督賜你勇氣和信心,不理睬那些毫無意義毫無根據的意見,同時又存足夠的謙卑之心,寬厚仁慈地接受合理的意見。 所以,要禱告,求基督賜給你厚臉皮,也賜給你薄臉皮。
譯/校:改革宗經典出版社。原文刊載於加州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