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福音聯盟編輯部:2024 年好書推薦
2025-02-07
—— TGC

想要成爲優秀的寫作者和編輯,大量閱讀是不二法門。作爲專業的圖書出版年度圖書獎評選工作者,這也是我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福音聯盟的編輯團隊都是不折不扣的書迷,我們通過閱讀尋找靈感,加深對世界的認知,更因爲對故事的熱愛而手不釋卷。

歲末將至,我們想與讀者分享這一年來最愛的好書。其中有些作品我們已經在福音聯盟網站上發表過書評或製作成播客節目。還有許多是在查閱資料時意外發現的珍寶,或是來自朋友的真誠推薦。無論是通過什麼渠道找到這些書,我們都希望它們也能帶給你閱讀的快樂。


布里斯利(Winfree Brisley)推薦: 

《等待不是虛度光陰:在人生的不確定中信靠上帝帶來的意外慰藉》( Waiting Isn』t a Waste: The Surprising Comfort of Trusting God in the Uncertainties of Life)

馬克·弗羅格普(Mark Vroegop)著 

十架路出版社,2024 年

在這個講究即時下載、當日送達的時代,等待似乎成了一種稀缺的體驗——也許正因如此,當我們不得不等待時,反而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躁。我們習慣把等待視爲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弗羅格普卻給出了不同的視角,鼓勵我們學會擁抱等待。今年秋天,他對等待的深入思考和符合聖經的觀點,在我們教會小組中引發了熱烈的討論。無論年齡、人生階段、感情狀況還是職業有何不同,小組裡的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什麼。這本書幫助我們在共同的困惑中找到共鳴,一起在等候上帝的過程中獲得成長。[詳見福音聯盟書評—英文中文]

《我糾結的一生:回憶錄》(All My Knotted-Up Life: A Memoir

貝絲·摩爾(Beth Moore)著

丁道爾出版社(Tyndale),2023 年

在我成長的歲月裡,總能在媽媽的靈修書籍籃裡看到貝絲·摩爾這個名字。她的著作和查經材料,爲像我媽媽這樣渴望研讀並踐行聖經的一代浸信會姊妹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和鼓舞。她也爲像我這樣的年輕女孩豎立了榜樣,讓我們相信自己也能夠教導和書寫聖經相關的內容。說實話,拿起這本回憶錄時我完全不知道會讀到什麼,但一旦開始就再也放不下來。摩爾是個天生的故事家,帶著讀者穿越她個人和職業生涯中的重重曲折。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即便我們通過閱讀某人的作品或關注他們的社交媒體,自以爲對他們很了解,但生命的故事總是遠比表面更加豐富。雖然書中有些片段讀來令人心痛,但摩爾的故事卻處處透著盼望,因爲她將自己的人生詮釋爲上帝信實的見證。

《詩篇註釋》(第一卷、第二卷)(Psalms Volume I, Volume II

詹姆斯·M.漢密爾頓(James M.Hamilton Jr.)著 

萊克斯漢姆學術出版社(Lexham Academic),2021 年

今年因爲一個寫作項目,我收集了不少《詩篇》註釋書,其中漢密爾頓的這兩卷令我獲益良多。他仔細分析了詩篇的交錯結構,如此精細的分析不僅加深了我對每首詩篇的理解,也讓我更清楚該如何引導他人品讀這些經文。漢密爾頓的解經既有深度又富有洞見,將經文與基督的關聯闡釋得恰如其分,毫不生硬做作。翻開每一頁,都能感受到漢密爾頓對《詩篇》透徹的研究和理解,而他的表達方式總能引領我一次次重新發現上帝話語的精妙,以及每一處細節是如何巧奪天工地編織在一起的。


肯德拉·達爾(Kendra Dahl)推薦

《性別的起源:基督教理論》 (The Genesis of Gender: A Christian Theory

阿比蓋爾·法韋爾(Abigail Favale)著

依格納丟出版社(Ignatius Press),2022 年

這本書讓我從多個層面都獲益匪淺。雖然作者是天主教徒,她的某些神學觀點與我有所不同,但她優美的文字和獨特的視角,卻給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在當今社會對性別和身份認同的理解不斷變遷的背景下,我建議更多的人來讀讀這本書,這會幫助我們展開更有深度的對話。[詳見福音聯盟神學期刊(Themelios)書評

《展開的奧祕:在舊約中遇見基督》(The Unfolding Mystery: Discovering Christ in the Old Testament) 

埃德蒙·P.克羅尼(Edmund P. Clowney)著 

長老會與改革宗出版社(P&R),2013 年(首版 1988 年)

作爲一個深愛聖經神學的人,我一直納悶自己怎麼到現在才讀這本經典著作。今年,我和教會的幾位姐妹一起學習了這本書,每個人都收穫頗豐。克羅尼幫助我們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舊約,展現基督並非突然出現,祂其實一直都在經文之中。

《提摩太·凱勒傳:靈性與思想的塑造之路》(Timothy Keller: His Spiritual and Intellectual Formation ) 

柯林·漢森(Collin Hansen)著 

宗德萬出版社(Zondervan),2023 年

提摩太·凱勒的教導和著作,不僅塑造了我的生命,也影響了無數人的靈命成長。雖然我一直都能感受到凱勒的謙遜品格,卻從未深入思考是什麼力量鑄就了這樣的他。這本書讓我深入了解了他的生平和思想歷程(尤其是在剛讀完對他影響深遠的克羅尼的著作之後)。我特別欣賞漢森寫作這部思想傳記的手法,它也促使我開始認真思考:到底是什麼在塑造著今天的我?


柯林·漢森推薦:

《金色鎮的西奧》(Theo of Golden

艾倫·利維(Allen Levi)著

作者自行出版,2023 年

利維筆下的虛構小鎮「金色鎮」,有一群熱情好客的人物,總能讓讀者感覺像是走進了老朋友的家。當我們用上帝的眼光看這個世界時,就會發現美無處不在。通過利維的筆,我們彷彿戴上了一副特殊的眼鏡,得以看到上帝如何讓萬物煥然一新。故事或許會有結尾,但那些動人的角色卻會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好盼望》(The Good Hope

威廉·海涅森(William Heinesen)著

代達羅斯出版社(Dedalus),2010 年

這部小說以一位不完美卻忠心的牧師爲主角,筆觸雖然誇張,卻深刻揭示了教牧工作的本質。故事背景設在 17 世紀末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托爾斯港(Tórshavn)。作者描繪了邪惡勢力如何欺壓當地純樸的民眾,主人公在專制腐敗政權下所承受的壓力,即便在今天讀來仍令人感同身受。

《焦慮的一代:童年大重塑如何引發流行心理疾病》 (The Anxious Generation: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

企鵝出版社(Penguin),2024 年

每當海特推出新書,我總是迫不及待想一睹爲快,這本新作更是倍受期待。海特指出,科技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今天的童年充滿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激增。海特的研究成果已經推動了多所學校、多個州乃至一些國家的政策變革。他的研究發現既令人信服又令人憂心。這本書很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看待和培養下一代的方式。[詳見福音聯盟書評—中文]


梅根·希爾(Megan Hill)推薦:

《瑪麗·瓊斯和她的聖經》 (The Story of Mary Jones and Her Bible

瑪麗·羅普斯(Mary Ropes)著 

福音標準信託出版社(Gospel Standard Trust Publications),2013 年重印

有時我不禁想,我們之所以很少看到特別虔誠的孩子,是不是因爲我們壓根兒就不相信這種可能性?我們從未想過孩子們也會被基督的思想深深打動,或是全身心地追隨祂。瑪麗·瓊斯的真實故事讓我看到了兒童信仰的另一種可能:她花了整整六年時間省下零花錢,在 1800 年 15 歲那年,光著腳走了 26 英里,只爲買一本威爾士語版的聖經。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孩童時期虔誠的樣貌,更讓我看到了任何年齡階段的信仰該有的模樣。主啊,求你賜給我一顆像瑪麗·瓊斯那樣渴慕你話語的心!

《江河般的平安》 (Peace like a River

利夫·恩格爾(Leif Enger)著

大西洋月刊出版社(Atlantic Monthly Press),2001 年

今年夏天,我在讀書會上讀了這本書,剛合上書頁,我就迫不及待地推薦給了正值青春期的兒子,隨後又分享給了丈夫。恩格爾筆下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故事,深入探討了人性在面對善與惡、正義與不公時的真實反應。或許是因爲選擇了年輕人的敘述視角,這本書讓我想起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To Kill a Mockingbird )和《一切悲傷都是謊言》(Everything Sad Is Untrue)——這些作品都是通過孩子純真的眼光,帶領讀者直面複雜的道德困境。對基督徒讀者來說,書中隨處可見的聖經主題和典故更是引人入勝,值得細細品味。

《彭德威克家的姐妹們:四姐妹、兩隻兔子和一個有趣男孩的夏日故事》 (The Penderwicks: A Summer Tale of Four Sisters, Two Rabbits, and a Very Interesting Boy)

珍妮·伯茲爾(Jeanne Birdsall)著

幼鹿出版社(Yearling),2007 年

作爲母親,我一直在爲 7 歲的女兒尋找適合睡前共讀的書籍,最好是我們母女倆都能樂在其中的故事。伯茲爾的這部小說(五部曲中的第一部)雖是現代故事,卻處處洋溢著令人懷念的復古氣息。彭德威克家的姐妹們讓人想起了經典文學作品中的女主角們,比如路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 May Alcott)筆下的馬奇姐妹,或是諾埃爾·斯特里特菲爾德(Noel Streatfeild)筆下的保琳、彼特洛娃和波西。這些性格各異的女孩們,用她們平凡的生活爲讀者編織出一場精彩的冒險。故事雖然發生在 21 世紀的馬薩諸塞州西部,但整本書裡卻看不到一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蹤影。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些女孩的生活已經被後院踢球、烤小點心、讀書、照看寵物,以及偷偷觀察神祕鄰居的故事塞得滿滿當當。如果這本書出現在我的童年,我一定會愛不釋手。即使現在作爲成年人重讀,我也毫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之情。


貝琪·查爾茲·霍華德(Betsy Childs Howard)推薦:

《列王紀上:智慧與愚昧》(1 Kings: The Wisdom And the Folly) 

戴爾·拉爾夫·戴維斯(Dale Ralph Davis)著 

基督徒焦點出版社(Christian Focus),2008 年

過去的十年裡,戴維斯的舊約註釋書一直滋養著我的屬靈生活。他寫作的目標不是去糾纏經文手稿的細枝末節,而是讓讀者更敬虔。他的著作不僅思想深邃、內容扎實,讀來更是一種享受。雖然這本書我已讀過兩遍,但在這個選舉年,《列王紀上》的註釋給了我格外多的啓發:是上帝在掌管著君王的興衰更替,是祂在主宰著列國的興衰命運。祂不僅眷顧憐憫那些忠心的僕人,更是所有信靠祂之人的避風港灣。

《奧德利夫人的祕密》(Lady Audley’s Secret

瑪麗·伊麗莎白·布拉登(Mary Elizabeth Braddon)著 

牛津世界經典(Oxford World Classics),2012 年(首版 1862 年)

這部經典小說用維多利亞時期特有的含蓄筆觸,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懸疑故事。當好友離奇失蹤後,羅伯特·奧德利(Robert Audley)下定決心不僅要找到他,還要讓所有相關責任人付出應有的代價。在這場追查真相的過程中,一個無所事事的浪蕩子蛻變成了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我特別欣賞作者在這個扣人心絃的謎案中對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獨到見解。

《漫長的冬天》 (The Long Winter

勞拉·英格斯·懷德(Laura Ingalls Wilder)著

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08 年(原版 1940 年)

做父母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能用成年人的眼光重新品讀兒時的經典。《漫長的冬天》記錄了 1880 至 1881 年那個冬天,英格斯一家在南達科他州德斯梅特鎮(De Smet)的真實經歷。當地接連不斷的暴風雪讓積雪越來越深,以至於運送食物和煤炭的火車都無法通行。整個小鎮都籠罩在飢餓的陰影之下。雖然故事是通過孩子的視角來講述,但成年讀者卻能真切體會到她父母在危機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英格斯一家永遠活在我的記憶中,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如何在最艱難的時期依然保持耐心與堅韌不拔的精神。


賈里德·肯尼迪(Jared Kennedy)推薦

《大主教之死》(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威拉·凱瑟(Willa Cather)著

Vintage 出版社,1990 年;首版 1927 年

這部 1927 年的經典小說,描繪了 19 世紀末天主教在美國西南部的發展歷程。作者並未迴避新大陸天主教信仰中那些令正統新教徒不安的特徵,包括神父濫用職權、與墨西哥民間信仰混合,以及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拜等現象。然而,作者通過西部故事的筆法——融入沙漠冒險、驚險救援、美洲原住民的靈性世界,還有著名牛仔基特·卡森(Kit Carson)——生動地展現了天主教西南部的人文氣息。故事主要圍繞兩位來自法國的宣教士主教:讓·馬里·拉圖爾(Jean Marie Latour)和約瑟夫·瓦揚(Joseph Vaillant)之間的友誼展開。他們遠赴西部,不爲淘金冒險,而是爲了栽種花園、爲孩童施洗、牧養人的心靈。

《以賽亞書的預言:導論與註釋》(The Prophecy of Isaia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J.亞歷克·莫特耶(J.Alec Motyer)著

美國校園團契出版社(IVP),1993 年

這是作者在《丁道爾舊約註釋叢書》(Tyndale OT Commentaries)中以賽亞書卷基礎上的學術擴展版。雖然我希望這本書能採用更現代的編排方式——比如使用希伯來文印刷體而非音譯,並附上英文譯文,但瑕不掩瑜,莫特耶的註釋寫得如此精彩,讀來就像一本靈修讀物。他不僅提供了細緻入微的語言和詩歌分析,還爲講道和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作者著重論證了《以賽亞書》的整體性和被擄前的成書年代,同時深入闡釋了其豐富的互文關係和神學思想,始終圍繞基督論和《以賽亞書》對教會的重要意義展開論述。

《SEC橄欖球:一個地區聯盟如何成爲全國的焦點》(SEC Football: How a Regional League Became a National Obsession

科爾比·牛頓(Colby Newton)著

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社,2024 年

十多年前,我讀過約翰·M.海斯曼(John M.Heisman)和馬克·施拉巴赫(Mark Schlabach)合著的《海斯曼:獎盃背後的人》(Heisman: The Man Behind the Trophy),從那時起,我就對優秀的大學橄欖球歷史著作情有獨鐘。牛頓的這本新作滿足了我的期待。書中最吸引我的是關於SEC(美國東南聯盟)首次全國電視轉播比賽的那一章——講述了 1969 年阿拉巴馬大學對陣密西西比大學的比賽因《勞倫斯·韋爾克秀》(The Lawrence Welk Show)而推遲的故事,以及對傳奇教練尼克·薩班(Nick Saban)的歷史貢獻的精彩論述。


布雷特·麥卡拉根(Brett McCracken)推薦

《骨髓與關節之間》(Between the Joints and the Marrow

加勒特·索西(Garrett Soucy)著

費恩伍德出版社(Fernwood Press),2024 年

作爲民謠組合「索西夫婦」(Mr. and Mrs. Garrett Soucy)的核心成員,索西最新出版的這本詩集別具一格。他將這部作品比作「聖經的想像之旅」,以聖經 66 卷書爲靈感,創作了 66 首詩作。詩歌的妙處之一,就在於能讓司空見慣的事物煥發異彩,引導我們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和沉浸在那些宏大的思想和神聖的美感之中。索西的詩作恰恰完美地實現了這一點。許多詩句和意象在我心中久久回味,經久不散。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也很適合作爲您日常讀經時的詩意伴侶。

《順服於你:一個關於虐待、父愛缺失與福音盼望的故事》(Rebel to Your Will: A Story of Abuse, Father Hunger and Gospel Hope

肖恩·德馬斯(Sean DeMars)著

基督教焦點出版社,2024 年

這本書我只用了兩次就讀完了,但在閱讀過程中,我卻不得不多次停下來調整呼吸,平復內心的波瀾。這本書強烈地震撼了我。作者用極富畫面感的筆觸,傳遞出刻骨的情感和難以抹去的創傷。這樣的書讓我深深體會到,生命中再沒有什麼戲劇性的轉變能超越上帝奇異恩典所帶來的改變。讀這本書不僅能增強你的信心,也很適合贈送給那些需要溫暖的人——因爲在讓死人復活的上帝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沉思的生活,或無所事事》(Vita Contemplativa: In Praise of Inactivity

韓炳哲(Byung-Chul Han)著

Polity出版社,2024 年

今年,我和許多讀者一樣,發現了韓炳哲這位當代哲學家的精妙思想。他對現代文化的洞察既簡練又深邃。2024 年我拜讀了他的五本隨筆集,而《沉思的生活》當屬我最鐘愛的一本。閱讀時幾乎每一句話都讓我忍不住想要標註。在這個追求生活效率最大化的科技時代,這是一本徹底顛覆主流思維的著作。正是這種特質,讓這本書具有了預言般的深刻洞見和非凡的價值。


伊萬·梅薩(Ivan Mesa)推薦

《權力掮客:羅伯特·摩西斯與紐約的衰落》(The Power Broker: Robert Moses and the Fall of New York

羅伯特·卡羅(Robert Caro)著

Knopf出版社,1974 年

正當我期待著卡羅的鉅著《林登·約翰遜傳》(Lyndon B. Johnson Biography)第五部終卷時,我終於讀完了他的處女作《權力掮客》——這本今年剛好迎來出版 50 週年的著作。一部講述紐約官僚的書,爲何能持續吸引讀者?這或許要歸功於卡羅精妙的寫作功力,他不僅能巧妙地運用語言,還能獨到地揭示一個人是如何運用權力改變紐約城市格局的。更令人稱道的是,他敏銳地展現了權力在同一個人身上既能造福大眾又可能招致禍端的雙面性。他那種「翻閱每一頁」的治學態度,讓他得以深入剖析人物和事件的本質。正是這些特質的完美結合,使卡羅成爲了當今文壇上少有的大家。

《伊甸之東》(Journal of a Novel: The East of Eden Letters

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著

企鵝出版社,1990 年;原著 1969 年

1951 年 1 月 29 日至 11 月 1 日期間,斯坦貝克在創作《伊甸之東》(East of Eden)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習慣:每次寫作前,他都會先給編輯寫信來「熱身」,在筆記本的左頁寫信,右頁則用來寫小說草稿。《伊甸之東》是一部我最鐘愛的作品,閱讀這些創作背後的書信讓我對斯坦貝克這部代表作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同時也爲我自己的寫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伊甸之東》的完整作品,但這些信件卻展示了作家們的日常生活從未停歇。對斯坦貝克和許多作家來說,「生活的磨礪」既是創作的阻力,也是靈感的源泉。

慢速工作力:快時代的慢技術,3大原則擺脫倦怠、鍛造更高成就》(Slow Productivity: The Lost Art of Accomplishment Without Burnout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著

投資組合出版社(Portfolio),2024 年

作爲我在效率提升道路上的引路人,紐波特在新作中再次給出了真知灼見。他主張「做更少的事,保持自然節奏,追求品質至上」。他直指當下「僞效率主義」的弊端,倡導採用更從容但更扎實的工作節奏。這本書集納了紐波特的「精華之作」——包括他在《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和其播客節目《深度人生》(The Deep Life)中分享的實用策略。

讓我特別欣賞的是,書中引用了大量歷史名人的案例:從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到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從簡·奧斯汀(Jane Austen)到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從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到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從約翰·格里森姆(John Grisham)到尼爾·蓋曼(Neil Gaiman),再到托爾金(J. R. R.Tolkien)。這些例子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創造力往往源於平凡生活的點滴積累。


安德魯·斯賓塞(Andrew Spencer)推薦

《戰勝撒但詭計的祕訣》(Precious Remedies Against Satan’s Devices

托馬斯·布魯克斯(Thomas Brooks)著

真理旗幟出版社(Banner of Truth),2021 年重印;原著 1652 年

我是通過閱讀梅根·希爾的一篇書評發現這本珍貴著作的,這篇評論收錄在我們「重新發現被遺忘的經典」系列中。讀後深受啓發,我不僅已經送出了六本作爲禮物,還向更多的人推薦了這本書。布魯克斯在闡述撒但如何引誘我們陷入各種試探時,既注重實踐又嚴謹精準。更爲難得的是,他提供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抵禦撒但的詭計。雖然這本清教徒著作初版於 1652 年,但其中的智慧對現今的我們仍然受用。在我與生命中的罪惡抗爭的歷程中,這將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指引。

《這算什麼?》(Is This Anything?

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著

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2021 年

這是一本令人忍俊不禁的作品。《宋飛正傳》在我的高中時期堪稱一代文化符號。記得每到週五第一節課,總會有同學興致勃勃地分享前一晚最新一集中的笑點。這本書彙集了宋飛數十年來的單口喜劇精華。如果你能用他的語氣來讀,會覺得更加有趣。不過,這本書對於那些以演講或寫作爲職業的人來說,也是一堂難得的文字運用課。仔細品讀,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獨特的語言智慧。

基姆》(Kim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著

企鵝出版社,2011 年重印;首版 1901 年

雖然我在大學時期主修英語,但近年來讀的大多是非虛構類書籍。今年,我刻意增加了小說類作品的閱讀量,希望藉此激發想像力。《基姆》作爲一部經典之作,雖然有人批評它帶有英帝國主義色彩,但作品中也不乏批判性的思考。同時,字裡行間流露出吉卜林對其出生地印度的深厚情感。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基姆——一位英國士兵的孤兒——的冒險故事。這是一部動人的成長小說,描繪了一個在印度本土文化與英國殖民社會之間尋找歸屬感的少年的心路歷程。


卡西·沃森(Cassie Watson)推薦

《漢娜·考特爾》(Hannah Coulter

溫德爾·貝里(Wendell Berry)著

Shoemaker & Hoard出版社,2004 年

這是一部視角獨特的小說,通過一位垂暮老婦的回憶,細膩地展現了她在小社區生活中經歷的歡樂與艱辛。這位老婦人帶我進入她的回憶中,教會我要心懷感恩地安居於上帝所安排的時空之中,以及如何在生活的悲傷中堅韌前行。貝里也是詩人,他的小說文字如詩如歌,優美動人。我常常會反覆品讀某些句子,有時甚至情不自禁地讀出聲來,只爲感受那純粹的文字之美。這是我初次接觸貝里的作品,它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把他的其他作品都加入了我的聖誕禮物清單。

《托馬斯·查爾斯的屬靈指引》(Thomas Charles’s Spiritual Counsels

托馬斯·查爾斯(Thomas Charles)著

真理旗幟出版社,2022 年重印;原著 1836 年

這是一部珍貴的文集,收錄了 18 世紀在威爾士衛理公會復興運動中歸信基督的傳道人的文章、書信和文獻。我是通過一檔最愛的播客節目了解這本書的,該節目曾以書中前兩篇文章爲基礎,製作了一個探討驕傲與謙卑主題的四集系列節目。重溫這些文章讓我受益匪淺。查爾斯的其他著作同樣閃耀著深邃的聖經智慧,並提供了溫暖人心的實踐指導。這注定是一本讓我常常翻閱、細細品味的珍本。

《歸家的痛楚:我們對來世的渴望如何推動今日的生活》(This Homeward Ache: How Our Yearning for the Life to Come Spurs on Our Life Today

艾米·白李(Amy Baik Lee)著

B&H出版社,2023 年

近年來,沒有什麼比加深對天堂的嚮往更能影響我的信仰生活了。我漸漸學會將世間的種種美好——無論是翱翔的鳥兒、蒼翠的樹木,還是珍貴的友誼、動人的音樂,抑或是信徒們的虔誠——都視作未來天國生命的一個前奏。作者在書中深入探索了這些日常之美,並引導我們去更深切地渴望在天家實現它們的真正意義。

她的寫作風格讓我倍感親切,書中頻繁引用了露西·莫德·蒙哥馬利(L.M. Montgomery)、溫德爾·貝里、C.S.路易斯和J.R.R.托爾金等作家的作品。不過這本書也讓我略感遺憾:這恰恰是我夢想著將來要寫的那種書,但李女士已經完美地寫就了。


沙拉·茨爾察(Sarah Zylstra)

《間諜與叛徒:冷戰時期最偉大的諜報故事》(The Spy and the Traitor: The Greatest Espionage Story of the Cold War

本·麥金泰爾(Ben Mcintyre)著

維京人出版社,2018 年

作爲一個熱愛懸疑和傳記的讀者,這本書完美地滿足了我對兩種體裁的追求。故事背景設在冷戰時期的蘇聯和英國,講述了雙面間諜奧列格·戈爾傑夫斯基(Oleg Gordievsky)爲英國軍情六處效力時,那段撲朔迷離而又錯綜複雜的經歷。這部作品不僅資料詳實、筆法細膩,更是懸念環生,一旦翻開書頁就難以釋卷。

《充滿盼望的養育:在世俗時代爲基督培養青少年》(Parenting with Hope: Raising Teens for Christ in a Secular Age

梅麗莎·克魯格(Melissa Kruger)著

豐收之家出版社,2024 年

身爲兩個青少年男孩的母親,我深感隨著孩子們步入高中和大學階段,我們之間的關係需要不斷調整和重建。究竟是否還需要媽媽來安排理髮?是否應該督促他們按時去教會?是否該繼續承擔他們的學費?每當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時,克魯格的這本書都能給我及時的提醒:作爲父母,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關注自己的內心,維繫與基督的關係。不論你的孩子正處於哪個人生階段——幼年、青春期,還是已經離家獨立,我都由衷推薦這本書。

暗藏殺機》(The Secret Adversary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著

復古出版社(Vintage),2019 年重印;原著 1922 年

如果你是偵探小說的愛好者,喜歡夏洛克·福爾摩斯、赫爾克里·波洛或是尼克與諾拉·查爾斯(Nick and Nora Charles)的故事,那麼「湯米與塔彭絲」(Tommy and Tuppence)系列必定會讓你愛不釋手。《暗藏殺機》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爲背景,巧妙地將懸疑、冒險與浪漫情愫融爲一體。這本書不僅構思巧妙、趣味盎然,而且篇幅適中,是度假時的理想讀物。更令人欣喜的是,這僅僅是系列的開篇之作,如果你讀得意猶未盡,還有更多精彩故事等著你去探索。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GC Editorial Staff: Books We Enjoyed in 2024

TGC(福音聯盟)透過多媒體資源、文字內容、活動、書籍出版和國際化的拓展,希望把耶穌所發出的付代價的呼召(太16:24)和基督所賜下的安慰分享給這時代的基督徒。耶穌基督的福音既給我們反文化的挑戰,又是一個對所有聽到的人所發出的邀請。
標籤
書評
推薦
書單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