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愛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2022-05-03
—— Alex Duke

似乎是在很久以前,在與我們現在所經歷的感覺完全不同的政治氣氛下,當時擔任總統的巴拉克·奧巴馬在推特上發佈了以下內容:

如果你相信每個人都應該能夠與他們所愛的人結婚,請轉發推特。#LoveIsLove

我不是在這裡寫同性婚姻是否有智慧或是否道德。相反,我提到前總統的推特是想要以此作爲進入我們對愛的定義這一更大對話的跳板。儘管「愛就是愛」("Love is love")這句話可能很吸引人,而且可以發到推特上,但它既沒有意義,也沒有重量,無法完成任何事情,也無法說服任何不同意說話者假設的人。

不是橡皮泥

當然,像這樣粗糙的定義符合時代潮流,這個時代高舉「本真性」和「實現自我」,認爲這些口號是統治者。如果「愛就是愛」這個命題成立,那麼我們已經成爲愛的仲裁者,我們對它的直覺不容置疑,超越了法律和機構以及其他人的任何判斷或洞見。

但使用這樣的語言帶來的結果是,重要的概念被拉長再拉長,完全變成了一種主觀主義。其結果是:愛的意義和重量被抽空了,隨後被一種較差的東西所取代——一種假的和人造的東西、一種搖擺不定甚至是反覆無常的東西。「愛」現在變成了一種寬泛的概念,什麼都代表不了,這使得關於它的對話變得困難。

我們認爲自己很聰明,卻做了一筆糟糕的交易。我們被騙了,我們以爲自己在「升級」,但實際上我們把自己賣給了一個收破爛的。

但是,指責的聲音已經夠多了。除非我們願意通過求助於神的話語來糾正自己,否則對別人的錯誤做正確的判斷是沒有用的。

以下是聖經中關於愛的五件事。

第一,愛起源於神。

關於愛,我們必須認識到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它都是關於神的。愛起源於我們三位一體的造物主-——聖父、聖子與聖靈,並且所有的愛都在祂裡面。

耶穌讓我們在《約翰福音》17章中得以一窺這現實。這段經文有時被稱爲「大祭司的禱告」,耶穌爲當時和將來的基督徒禱告。祂祈求天父賜予祂的子民合一與相愛,並在世界不可避免的仇恨中保守我們直到末了。

耶穌還爲自己禱告,特別是爲祂即將到來的死亡禱告:「父啊,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正如你曾賜給他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他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幾節經文後,祂繼續說:「父啊,我在哪裡,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裡,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爲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

按一下暫停鍵,想像一下你並不存在。事實上,想像什麼都不曾存在——沒有人,沒有土地,沒有任何東西。

還剩下什麼嗎?

根據耶穌的說法,有。那就是愛。這愛永存,永遠不會動搖,在永遠完全的三一神裡面。

如果沒有聖父愛聖子和聖靈;沒有聖子愛聖父和聖靈;沒有聖靈愛聖父和聖子,沒有這些愛在「在創立世界以前」,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愛,因爲愛從來沒有存在過。

那麼,我們必須對愛說些什麼呢?我們必須從聖經的起點開始,而聖經在三位一體中找到了愛的基礎。

第二,愛來到世上。

雖然神自己的愛是愛的熾熱內核,但我們還需要了解和認識更多的東西。我們可以說,神對自己的愛像漩渦一樣「漫溢」出來,影響到其他一切。

請看《聖經》中最出名的這節經文:「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上帝如何表達祂對我們的愛?通過犧牲祂的兒子爲我們帶來永恆的益處。

在聖經中,愛與替代受刑罰交織在一起。我們在基督的死亡和復活中找到了這一聯繫的頂點:祂完全、沒有犯罪,但是從死裡復活得勝。十字架表明了聖子的犧牲,空墳墓證明了天父對這一犧牲的接納,兩者一同展示了上帝的愛。

第三,愛延伸到他人。

聖經的主題關係是垂直性的關係,這意味著它主要涉及神與人、造物主與被造物之間的關係。然而,神常常通過橫向關係來闡釋縱向關係,用橫向的命令「要彼此……」來檢驗縱向關係的存在。

愛也是如此。正如上帝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愛是犧牲的,我們對彼此的愛也應該是這樣。「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二章的開頭也這樣說,他將基督徒愛的倫理與基督的犧牲聯繫起來。「一樣的心思」和「一樣的意念」將我們鉚在同一位身上:耶穌基督。祂爲我們樹立了愛的榜樣,祂是我們在走向愛和謙卑道路上的先驅。這裡的公式很簡單:上帝在基督裡犧牲地愛我們,因此我們要犧牲地愛別人。

第四,順服君王的愛。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人爲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緊接著就是「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耶穌的澄清在愛的定義時引入了愛的權威,這種澄清既與我們整個文化相抵觸,也與我們對自我統治的渴望相抵觸——即使尚未得榮耀的基督徒也會如此。但這種澄清必須得到強調,因爲自己定義愛卻拒絕外部權威,這樣的做法不符合聖經。

與神建立關係意味著將我們自己置於祂的權柄之下,祂的權柄是全然良善的。我們成爲基督徒並不是爲了讓我們在罪惡卡上欠下鉅額債務,然後期待爸爸保釋我們。這可不行。

相反,我們對罪和聖潔的態度會改變。我們現在換了隊伍,因爲我們不再致力於自己做王,我們現在因信與基督聯合,這樣,他的義行現在因著恩典歸給了我們。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第6章中的觀點:「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爲什麼?因爲我們已經向罪死了,現在是神的奴僕。

人爲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緊接著就是「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對愛的定義如果不給神的話留地位,那就不符合聖經。

如果一個人堅持自己不受約束的自由,他就不可能「愛」基督。渴望這樣的「愛」就是渴望一個海市蜃樓、一個魔鬼的詭計。我們所有人都在某個主人的權威之下。問題僅僅在於,即這個主人是嚴厲的、善變的、無法取悅的(像罪惡),還是有恩惠的、恆定的、喜悅信心的(像上帝)。我們的君王愛我們,這讓我們可以生活在祂的治理之下。

第五,愛著眼天國。

最後,愛看向永恆。它不是隻考慮到「當下」。這至少在兩個方面表現出來。

首先,基督徒的愛是通過提醒對方他們在基督裡不可改變的地位,並將對方指向十字架、空墳墓和耶穌應許的再來。

其次,因爲歸信是真實的,基督徒成了「新造的人」。當有必要的時候,他們通過提醒對方罪的嚴重性來愛,並在神的幫助下,推動對方走向聖潔。這就是爲什麼當基督裡的弟兄或姊妹面對我們的罪時,我們幾乎總是要看此爲愛的表達,而不是論斷或多管閒事——哪怕對方傳遞信息的方式或內容還有待改進。雖然聽到這樣的幫助可能會傷害我們的自尊心,使我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並誘惑我們爲自己爭辯,但在內心深處我們應該知道這是由神爲了我們的益處而賜下的恩典。

這類面質可能很棘手,特別有時這樣的關係考驗我們與非基督徒或那些自稱是基督徒但無論怎麼看都是在自欺欺人之人的關係時。然而,即使在這些情況下,愛也是面向天國的。基督徒用「向天」的愛來愛非基督徒,提醒他們在永恆裡的狀態,高舉福音,並宣揚耶穌是救主。如果非基督徒閱讀這篇文章——歡迎!我希望他們會發現這篇文章既直截了當,又引人入勝,而且令人不安,具有挑戰性。

同樣地,基督徒愛那些陷在不悔改的罪中又自稱是基督徒的人,應當呼籲他們既要信靠基督,又要活出他們屬靈生命的實質。根據他們的反應,我們要麼爲他們的悔改感到高興,要麼繼續馬太福音18章和哥林多前書5章爲我們規定的程序。如果事情的發展仍然令人遺憾,當一個自稱是信徒的人堅持他或她的罪時,基督徒的愛是把他或她從他們的共同體中「趕出去」,「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這樣的行動通常被稱爲「教會紀律」,但這也是一種著眼天國的、對靈魂的愛。

水坑和海洋

世界和美國前總統是對的:愛就是愛。但聖經中的上帝(而不是他們)告訴我們這一自我暗示究竟意味著什麼。

祂告訴我們愛的起源——愛在本質上在我們之外,與三一上帝的本質和性情相關。其次,祂在祂兒子的犧牲中向我們展示了祂的愛:這種愛既是恩典(因爲它沒有條件),又有權柄(因爲它改變了我們,通過聖靈把它所要求的賜給了我們)。最後,聖經對愛的定義改變了我們愛別人的方式-——向基督徒、向非基督徒和陷在罪中的自稱是基督徒的人。

聖經對愛說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我們的期望,顛覆了我們的範式。它描繪了一個海洋,而世界卻忙於在水坑中嬉戲。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Love Is Not Whatever You Want It to Be.

Alex Duke(艾利克斯·杜克)是九標誌的編輯主任。他住在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市,同時也在第三大道浸信會參與青少年事工和教會的培訓服事。
標籤
神的愛
彼此
九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