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工作
「兩年換一次工作」有何不妥?
2022-12-05
—— Samuel Tran

自從我投身職場並在紐約市一家非營利組織開始第一份工作以來已經過去了兩年。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幾十個朋友換了工作——有幾個還不止一次。其中有一位這樣向我解釋:「我無法想像在同一個地方呆兩年。」

在今天的市場上,曾經稀鬆平常的「咬定青山不放鬆」在年輕白領中越來越少見,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很難拒絕跳槽的好處,更好的薪酬、新的環境和有意義的工作都是誘人的前景。只需一次面試,誰能拒絕地平線上看似無窮無盡的機會呢?對於「這真的是我下半輩子想做的事嗎?」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回答往往是:「我不知道,但我現在不想做這個。」擺在面前的現實往往是無休止的行政工作、長時間看著屏幕和來自環境的種種壓力。

我承認我也曾想過同樣的問題。事實上,可能有很好的理由離開這裡:不合適、上帝在其他地方有呼召、裁員。我並不排斥這些原因,它們可能都是合理的。

但是,在對千禧一代每隔一兩年就換工作的溢美之詞中,我聽到了更安靜、更微小的聲音,這聲音勸我留在原處,並肯定了這樣做的價值。他們提供了兩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讓我繼續下去。

委身於忠心服事

首先,留在原地意味著對當前忠心的委身。改變工作需要重新評估所有現有的、已經做出的委身,變動的後果往往使教會和共同體的地位低於事業。然而,留在原地不動則將注意力從下一個機會轉移到當下的承諾,從不確定性轉移到服事人,從個人利益轉移到付出貢獻。工作不僅僅是簡歷上的一個頭銜,也不僅僅是職業生涯的一個墊腳石。它是,或者說它可以是,來自神的呼召。

耶利米給流亡在巴比倫的以色列人的那封經常得到引用的信強調了這一點。是什麼使人們能夠建造房屋、種植花園和生育子女(耶29:4-7)?工作。準確地說,通過堅持工作,你就能在一個特定的社區裡待下去。它要求我們「恆久專一的順服」,這使得我們的環境成爲我們的家園。學習如何與同事合作,並看到——緩慢但堅定的——有意義的成果。造福所在的城市意味著爲城市的繁榮而努力,而這需要對工作和工作場所的理解,作爲我們呼召的一部分。

將耶利米對忠心的勸告與當下的情況進行比較。最近的一份蓋洛普報告指出:

只有29%的千禧一代參與工作,這意味著每10人中只有3人在情感上和行爲上與他們的工作和公司有聯繫。另有16%的千禧一代是主動脫離的,這意味著他們或多或少地要對他們的公司進行破壞。大多數千禧一代(55%)沒有參與,在這一類別的工人參與度方面領先於其他所有世代。

即使我們承認部分責任在於僱主,這種缺乏忠心參與的情況也會阻礙見證,損害信譽。工作在本質上是僱主和僱員之間的合約,是爲了他人的益處而共同工作的相互承諾。如果我們基督徒不委身於自己的工作,一有麻煩或更好的機會就準備離開,那麼公司還有什麼理由關心員工呢?這樣,工作變成了苦差事,而不是祝福他人的方式,這種態度會滲入生活的其他部分。

其後果遠遠超出了市場的範圍。社區因持續的不確定性而遭到破壞。房屋沒有完工,花園沒有人打理,家庭沒有人照顧……人們不再尋求城市的益處,相反只是從中謀取自己的好處,這讓我們看起來與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

承擔責任的能力

第二,保持不動會增加別人對你的信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每位員工都代表他或她自己的組織,不僅在專業上如此,在個人關係上也是如此。每一個行動都會建立一個聲譽,而一個好的聲譽遠比任何金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更有價值(箴22:1)。一個人只有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獲得這樣的聲譽。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有許多年長的朋友和導師給我建議說掌握一份工作大約需要三年時間。令我一直很失望的是,到目前爲止,這一建議得到了應驗,很少有例外,因爲在某項工作上優秀不僅是技能和經驗的問題,也是時間的問題。需要時間來摸著石頭過河,上司也需要時間來了解員工的恩賜和長處,工作開花結果更是需要時間。即使是在最靈活的組織中最小的項目上也需要時間,比一個畢業生期望的改變世界所需的六個月時間要長得多。它既需要顯性知識,可以在課堂上教授;也需要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所說的隱性知識,這只能通過經驗和實踐來學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任,一項工作從工作描述中概述的一套通用任務轉變爲一套具體的責任和機會,讓你可以爲組織作出貢獻。這才是我們迫切想要的那種有意義的工作,從這裡開始,項目和興趣開始一致,「適應」或者「合拍」的感覺才開始增加。而且很明顯,上帝爲我們預備了這樣的時刻(斯4:14)。在一些微小但重要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在勞作時看到祂國度的一瞥。我們知道我們屬於這裡,這種觀點將我們的工作轉變爲向神的敬拜。

向前邁進

倡導跳槽的人很多,也很有說服力,他們說:「這都是新工作經濟的一部分。無論如何,公司不再忠誠於他們的員工。20多歲是人生的最佳時期——也許是唯一的時間來探索夢想和激情。」所有這些說法,以及還沒說出口的說法,可能都是真實的、合理的、無可辯駁的,但不要忘記計算成本和考慮後果。改變不一定是收穫。

事實上,「這真的是我想在餘生做的事情嗎?」可能是一個錯誤的問題。無論我們是去是留,我們都在侍奉一位掌權的上帝,他準確地賜予我們正確的技能和機會,使我們作爲他的孩子茁壯成長。我們可能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但如果我們把我們的工作交給祂——就像我們之前的人所做的那樣——祂將帶領我們進行一次在信仰、信任和愛心中的偉大冒險。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y You Shouldn't Change Jobs Every Two Years.

Samuel Tran(塞繆爾·特蘭)在紐約的非盈利組織工作,他畢業於國王學院(The King's College),專業方向是政治、哲學與經濟。
標籤
信心
工作
城市
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