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你的事工不必費心創建油管或抖音頻道
2024-04-12
—— Mikey Lynch

富有創業精神的基督徒領袖和很有想法的傳道人自然會密切關注新的傳播形式,他們總是渴望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來向人傳福音。但據我觀察,事工領導團隊往往不了解各種媒體的最佳運作規模。

「現在所有的年輕人都泡在油管上,」一位敏銳的青年事工或校園福音團契領袖這樣說。「油管就像是新的雅典集市和亞略巴古。我們需要滿足年輕人的需求。看看他們在油管和抖音上花了多少時間!我們應該開一個頻道!」

於是,大家開始把時間、精力,甚至金錢,都傾注在這項工作上。但大概率來說,訂閱者可能很少,瀏覽量更低。很有可能許多訂閱者是事工領袖的臉書好友,或者是和他們一起讀過神學院的人。

搞錯媒體

我們在媒體方面犯錯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可能不了解媒體的慣例。這有可能是簡單的使用錯誤:弄錯公開/私人觀看設置,輸入錯誤的元數據;也可能是沒有按照媒體的視角來看待質量問題,例如圖像、聲音和說話技巧都差強人意;還可能是不了解怎樣利用視覺效果和幽默吸引觀眾,製作容易被搜索到或者對算法友好的縮略圖、標題和標籤;不經常發佈視頻,和其他油管主交流少,互相推廣不夠。

你不可能在一個傳道人面前放上麥克風,讓他坐在攝像機前開講,然後指望他就能成爲網紅。你也不能只靠花錢,就能讓營銷公司爲你制定一個真正言之有物的社交媒體戰略,然後指望它能長期有效。要想真實有效地使用任何新媒體,你都需要掌握專業知識,知道如何駕馭這種媒體,或者說,你需要發展這兩樣東西的辦法和資源。除了專業媒體公司之外,某個教會、某個組織的博客、油管頻道或播客很少能吸引大批粉絲。成功的關鍵來自有創意、夠水準、魅力和技巧兼而有之的人。

我們可能太天真了,就比如有人宣稱他們要發起一場「病毒式營銷」,好像這種事情是可以事先設計好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小組織來說。我們也可能錯用媒體或方法,弄到後來觀眾寥寥:年輕人會樂此不疲地看別人玩幾個小時的 Minecraft,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帶著同樣的熱情看別人講幾個小時的聖經——一個是娛樂,另一個是教育。[1]

最後,我們如果沒有從神學的角度來評估思考平台的性質,就可能會出現更深層次的道德和倫理失誤。我們傳福音時,需要同時兼顧《哥林多前書》第 9 章提到的「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和《哥林多前書》1-2 章「十字架的愚拙」。如果不小心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媒體所鼓勵的不健康模式——正如傑克·米多爾(Jake Meador)所說,「年輕、躁動、歸正」的 X 世代牧師在一開始使用互聯網時就犯下了如此錯誤。

了解規模

你的事工可能不應該開設油管、播客或抖音,原因在於規模。有些媒體會自然地向基層受眾擴展。這就是爲什麼臉書在 2010 年那幾年對日常事工如此有用:對於小規模、本地化的受眾,這是個很好的平台。播客早期最重要的一個用途是用於傳播教會講道音頻。同樣,有那麼一段不長的時間,教會博客可能也取代了每週的教會週刊(但總的來說,電子郵件列表似乎在這方面更有用)。

相比之下,事實證明,油管頻道、博客和播客對於地方事工來說意義不大,尤其是在向新人傳福音上。忠心的核心群體可能會參與,但我懷疑,除了零零星星的見證外,這些平台並沒有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

爲什麼沒有呢?因爲這些媒體與傳統的印刷和廣播媒體有一些相似之處。與地方教會、事工或社區相比,它們更適合一個更大的受眾規模;而且,當製作和推廣夠優秀時,它們的效果也最好(即便是搖晃不定的攝像機、清晰度不高、素顏簡裝出場)。如果當地牧師的博客或頻道真的風靡全國或全世界,那麼正是因爲這成了一個受眾很廣的頻道,它就成了教會外的事工,與他們在地方教會的工作只有略微的聯繫。

此外,這類媒體還具有全球影響力。在許多情況下,來自其他國家的內容與澳大利亞基督徒息息相關,而且比本地內容更有吸引力。

因此,如果要想將自己的平台發展到如此大規模的程度,那麼,爲之付出的努力就不是爲了發展地方事工,而只是爲了自身的發展。等到平台壯大之後,可以讓許多其他事工得到一點益處。與教會的直接成長相比,這樣的媒體發展策略更適合於更大範圍的文化建設、思想引導、資源配置和教育。[2]

我們願意做媒體事工嗎?

如果你真的想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爲,就必須願意在組織結構層面作出改變。有些澳大利亞事工機構之所以能夠在播客和視頻內容方面取得成功,是因爲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資金、專業知識和人力資源,他們至少從一定程度上成了媒體制作公司。我能夠馬上想到的例子有澳大利亞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 Australia)、得著澳大利亞(Reach Australia)和城市聖經論壇(City Bible Forum)(及其第三空間事工 Third Space ministry)。神學院和聖經學院由於有在線學習的內容,所以也完全有能力投資於高質量的媒體。

那些不斷成功製作出短視頻內容的地方事工,很可能是得益於某個特別喜歡也特別願意從事媒體事工的同工支持。

其他的媒體事工組織則更像是媒體組織:如公共基督教中心(The Centre for Public Christianity)、揭開謊言(Undeceptions)或基督教電臺、電視台。最近,聖經公會宣佈停辦《永恆》(Eternity)雜誌,這件事揭示出了運營這種媒體事工成本是很高的。

如果你的組織沒有資源,或者沒有真正下定決心從事這項事工,那麼我建議不要對涉足這些平台抱太大希望。

支持和介紹現有媒體事工和個人創作者

與其假定說你打算開始製作音頻或視頻內容,不管是在何種平台,採取何種形式,你都應該先考慮一下,支持推廣現有的媒體事工是否會更有意義。你還可以通過地方教會的服事,或通過你所在教會的全國性宗派或跨教會機構來支持和推廣。

你可以考慮支持前面提到的那些媒體事工,還有一些國際上的媒體事工,如英國的「生命」 Speak Life),或者那些努力工作並已經有些規模的個人內容創作者。在澳大利亞,有一系列由個人或小團隊運營的事工。在視頻內容方面,可以考慮多米尼克·斯蒂爾(Dominic Steele)的「牧者心腸」(The Pastor's Heart)或英國聖公會女執事事工研究員佐伊·恩肖(Zoe Earnshaw)的「真實的聖經」(Real Life Bible)等。

最後,不要忘記留意那些已經在你身邊的高產博客作者、播客、抖音博主 或 其他自媒體博主 Instagramer。你如何思考一下如何支持他們,提高大家對他們工作的認識,什麼時候介紹他們最好?

你的事工也許不應該費心創辦油管或抖音頻道。與其把組織的財力精力投入到一項新的,而且可能是徒勞無益的工作中,不如支持現有的、已卓有成效的事工,這很可能是一項更好的福音投資。

註釋

[1] 有關如何有效使用不同網絡媒體的具體建議,請參閱本期「牧者心腸」節目

[2] 這並不是說你平常的推廣活動不應該使用視頻內容,尤其是抖音或故事風格的短視頻。現在大家都很習慣那種輕鬆、輕製作風格的視頻,一個小型的事工組織比較容易製作出觀眾能夠接受的視頻。不過,我的直覺是,可以嘗試一下,但不必花太多心力,畢竟地方事工的發展靠的不是視頻。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澳大利亞英文網站:Your Ministry Shouldn't Bother Starting a YouTube or TikTok.

Mikey Lynch(米奇·林奇)是福音聯盟澳大利亞分部的編輯主任,福音聯盟澳大利亞的校園事工主任。他還是塔斯馬尼亞大學(UTAS)的校園團契主任,塔斯馬尼亞州「異象 100 」(The Vision 100 Network TAS)的創始人之一。
標籤
教會
媒體
抖音
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