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论
作爲聖父的神
2025-08-19
—— Gerald Bray

定義

神是我們的父,不僅因爲祂是我們的創造者,還因爲祂是我們的救贖主;這是基督徒與神關係的獨特之處,也是我們在與祂相處時能把祂當作父親的原因。

摘要

在舊約神饒恕和救贖以色列的背景下,神是以色列的父(以色列是祂的兒子)。雖然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對於稱神爲父這件事仍有猶疑(並對耶穌這樣做感到憤怒),但耶穌稱神爲父,並教導跟隨祂的人也這樣做。神是聖父,神也是聖子,父差子來執行祂的救贖計劃。聖子與聖父之間的區別並不在存在的本質上——聖子與聖父一樣神聖,區別在祂們關係的運作上,在這個關係中,聖子降臨到世上來完成聖父的旨意。我們以神爲父,是通過聖子耶穌,藉著基督爲我們所做的救贖工作通過收養關係我們得以分享祂作爲兒子的身份。


今天的基督徒認爲把神當成我們的天父是理所當然的,但很少有人停下來思考這個稱呼的真正含義。我們知道,耶穌曾教導祂的門徒禱告說「我們的父」,閃語中的「阿爸」(「父」)是爲數不多的我們新約聖經所保留下來、未經翻譯的耶穌使用過的詞語之一。今天幾乎沒有人會覺得這個稱呼很奇怪,但許多人驚訝地發現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甚至祂自己的門徒都對祂的這個教導感到困惑。這是因爲今天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人們還不了解「父」這個詞的深層含義和更廣泛的寓意。這個稱呼已經如此普及並廣爲流傳以至於我們不會再質疑它了,因此我們也常常意識不到它對於我們理解神有多重要。

基督教之前對神是父的理解

當耶穌說神是祂的父時引起了劇烈的反響,但這是祂的發明嗎?祂的教導在猶太教(甚或在異教)中就沒有先例嗎?耶穌稱神是祂的父,第一次出現在關於安息日的辯論中。耶穌宣稱祂在安息日治病是對的,故而祂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 5:17)。換句話說,雖然在第七天神從祂的創造之工中安息了,但祂的維繫之工和最終的救贖之工仍在進行。此外,耶穌將自己的事工與天父持續的工作聯繫到一起,這就帶出了祂們之間關係的問題,而這讓祂的猶太同胞感到激憤。正如福音書中記載的(約 5:18):

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神爲他的父,將自己和神當做平等。

猶太人的反應合理嗎?舊約很少用「父」這個詞來描述神,但至少有兩處重要的經文使用了這個詞。這兩段經文都出現在《以賽亞書》的末尾,以犯罪和悔改爲背景。第一段是這樣的(賽 63:16):

亞伯拉罕雖然不認識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你卻是我們的父!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從萬古以來,你名稱爲我們的救贖主。

第二段寫道(賽 64:8-9):

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大發震怒,也不要永遠記念罪孽。

乍看起來,以賽亞稱神爲父可能是因爲祂是以色列的創造者,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神是每個人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以色列人的創造者,但祂並沒有與每個人建立盟約關係。以賽亞稱呼神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他認爲以色列與神的關係是特殊的,不同於神和全人類的關係。他稱神爲父就是在承認與神之間特殊的關係。在這幾節經文中,神被稱爲父,不是因爲祂是以色列的創造者,而是因爲祂是以色列的救贖主,這揭示了神與祂所揀選子民之間特殊關係的本質。

在舊約的其它經文中,雖然沒有特別提到「父」一詞,但也表達了以神爲父的盟約背景。例如,摩西說(申 14:1-2):

「你們是耶和華你們神的兒女……因爲你歸耶和華你神爲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做自己的子民。

類似的內容出現在《詩篇》第 103 篇中: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詩 103:13)

同樣,在《耶利米書》中我們也可以找到以下內容(耶 31:20):

耶和華說:「以法蓮是我的愛子嗎?是可喜悅的孩子嗎?我每逢責備他,仍深顧念他,所以我的心腸戀慕他,我必要憐憫他。」

在上述每個例子中,深層的主題都是神是以色列的父。祂揀選了以色列作爲祂的兒女,正因如此,雖然以色列犯罪了但祂要救贖他們。祂的父親之愛表達在聖約背景之下,離開了聖約就毫無意義。當耶穌挑戰猶太人的固有思維時,祂將這個層面展開了,他們以爲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正如祂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一樣。耶穌一方面承認了他們的說法,但緊接著祂說事實上祂和他們都在做自己屬靈之父的工,而他們的屬靈之父是不同的。耶穌在做祂父-神的工,而祂的猶太人對手卻在做魔鬼的工,耶穌說他們真正的父是魔鬼而非亞伯拉罕。這激怒了猶太人,使他們大聲地喊「神是我們的父」,而他們正是因爲耶穌說了這句話才在批評祂,而這也正是對舊約見證的宣認(約 8:37-59)。因此,儘管對猶太人來說承認神是他們盟約意義上的父並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當他們被激怒時他們還是會這樣說的。

非猶太人的情況與此截然不同。他們通常願意承認有一位神聖父親般的神,就像我們從朱庇特(「Father Jove」)這個名字中看到的那樣,但它的具體含義並不總是很清楚。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父親般的神是一位創造者,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尤其是對新約時代的柏拉圖主義者來說,父親般的神是一位隱藏的神靈,居住在天上,與物質世界沒有直接聯繫。不過卻從他的頭腦(mind)中產生出思想和想法,而從這些思想和想法中產生了造物主(Demiurge),這位造物主創造了世界。之所以會這樣區分,是因爲柏拉圖主義者知道世界並不完美,因此不可能是父親般的神直接的創造。在早期教會中,有一些我們稱之爲諾斯底派(Gnostics)的人接受了這種思想。他們認爲,耶穌基督是隱藏的天父之子,天父派祂來救贖世界脫離(次等的)造物主之手。然而,任何基督徒都不會接受這種觀點,因爲聖經的啓示明確指出,造物主和救贖主是同一位神。聖經中的神是全人類的創造者,但祂只是那些祂計劃救贖之人的父,而祂正是通過祂兒子耶穌基督向那些祂所揀選要救贖的人啓示了這一目的。

耶穌和祂的父

基督徒稱神爲父是因爲耶穌教導祂的門徒這樣做。祂這樣做不是爲了強調神是他們的創造主(當然祂是創造主),而是因爲祂是他們的救贖主。耶穌與父神之間有一種獨特的關係,祂想與祂的門徒分享這種關係。祂還在世時就非常清楚地教導了這一點。祂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 14:9),「我與父原爲一」(約 10:30)。早期教會中有些人把這經文解釋爲耶穌本身就是父,祂來到這個世界時隱藏了自己的身份。然而這種觀點是不可接受的,因爲在許多其它場合耶穌要麼對祂的父說話,要麼明確地提到祂的父,這表明父是另一位格。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話尤爲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當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 23:34)和「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 23:46)時,毫無疑問祂不是在自言自語。

同時新約聖經也清楚地表明,耶穌有天父所賜的權柄說和做福音書中所記載的事,祂所做的是神的工作。《馬可福音》中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耶穌向持懷疑態度的聽眾證明自己有赦罪的能力,而這是只屬於神的特權(可 2:6-12)。因此批評祂的人說,耶穌稱自己爲神的兒子就是以自己與神爲平等的,因爲聖父和聖子本性相同,這說法是正確的。聖子與聖父的區別不在於存在的本質,聖子的存在與聖父的存在具有同樣神性,而在於祂們之間關係的運作,依據這關係聖子遵行聖父的旨意來到這個世界。

耶穌向我們啓示,天父決定並不通過祂自己而通過祂的兒子救贖世界。新約從未解釋過爲什麼父與子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我們只能說,聖父和聖子在三位一體中是永恆的存在,但爲什麼一個是聖父,另一個是聖子,這是個不爲我們所知的奧祕(約 1:1-3)。我們所知道的是,這是聖父拯救祂所揀選之百姓的計劃,聖子甘心情願成爲人來實現聖父的旨意(腓 2:5-8)。必須報應人的罪,這不是因爲天父有報復之心,而是因爲祂的兒女對祂很重要。我們的所作所爲很重要,如果我們的行爲是錯的,祂就不能置之不理。悖逆神的代價就是死,因爲神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斷絕與神的關係就等同於斷絕與生命本身的關係。靈性已死的人沒有能力爲自己的罪付出代價,只有無罪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聖子成爲人的原因。祂受苦而死不僅是爲了我們,也是爲了天父,因爲天父的公義在祂的贖罪之死中得到了滿足。天父接受了這一點,讓祂從死裡復活並帶祂回到天上,在那裡天父把祂放在自己的右手邊,作爲世界的統治者和審判者(徒 2:32-33;腓 2:9-11;林前 15:20-28)。

天父與我們

聖父和聖子儘管位格不同,但祂們爲了救贖那些蒙揀選之人而共同做工。聖經向我們啓示聖父作爲三位一體中的頭,祂計劃救贖的工作並差遣聖子來執行。聖子在天父面前爲我們代求,天父因聖子爲我們的代求而赦免了我們。我們受到鼓勵要向天父禱告,也有這樣做的能力,因爲聖子在祂的死和復活中使我們與祂聯合(加 2:20)。通過這一行動,耶穌讓我們與祂自己聯合成爲祂的兄弟姐妹。區別在於按照本性祂是天父神聖無罪的兒子,而我們本是罪人蒙了收養。耶穌自己也是這麼說的,當祂復活後吩咐抹大拉的馬利亞去找祂的門徒(祂現在稱他們爲兄弟)告訴他們將要發生的事情時(約 20:17):

「不要摸我,因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按照本性我們並非神的兒女。作爲神的造物我們無份於祂的神性,但通過祂聖靈的內住,我們融入了三位一體的生命。正是因爲聖靈與我們同在,我們才能接近天父與祂建立關係。正如保羅寫給加拉太人的信中所說的(加 4:6-7):

你們既爲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a]的心,呼叫:「阿爸!父!」可見,從此以後,你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著神爲後嗣。

實際上,聖子將祂自己與天父的關係恩賜給了我們。在聖子裡,我們成爲天父天國的繼承者,與天父共同掌權,甚至成爲天使的審判者(林前 6:3)。這崇高的呼召是極爲寶貴的,因爲正如聖子在世時榮耀了祂的父一樣,我們也蒙召榮耀祂(約 17:1-26)。我們靠自己的力量無法做到這一點,只有在天父通過聖子和聖靈與我們建立的關係中,並通過這關係我們才能做到。正如聖子和聖靈所做的一切都與天父有關一樣,我們也蒙召在所做的一切事上順服天父的旨意。我們通過聖子和聖靈向天父禱告,因爲這是祂啓示給我們的與神關係的模式。我們向天父禱告,因爲我們的造物主同時也是我們的救贖主,我們正是在這種救贖之愛中來認識祂。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God as Father.

Gerald Bray (傑拉爾德·佈雷)是比森神學院(Beeson Divinity School)的研究教授,也是諾克斯神學院(Knox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歷史神學傑出教授,著作等身。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