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论
神的榮耀
2025-08-02
—— Christopher Morgan

定義

神的榮耀是祂諸多完美之威嚴、價值、可喜悅和宏偉,祂在自己的創造和救贖壯舉中展示了這些完美,好使在祂面前之人認識祂的榮耀。

摘要

神的榮耀貫穿聖經的整個敘事,是整個宇宙敘事的起源、內容和目標。神的榮耀是祂諸多完美之威嚴、價值、可喜悅和宏偉。神通過祂的創造、承載祂形像的人、祂的護理和救贖行動彰顯祂的榮耀。神的子民用歸榮耀於祂作爲回應。神受尊崇,並與祂的百姓分享祂的榮耀——通過使他們與基督結合。所有這一切都歸榮耀於祂,因神在祂的諸多完美中向人展現自己、使人得以認識祂、喜悅祂和珍視祂。


神的榮耀是聖經中一個宏大的主題。聖經的每一個重要部分都論述了它,它也與聖經的每一條主要教義相關,且交織在整個聖經敘事中。它是聖經的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說,聖經敘事就是關於神榮耀的一部戲劇。

榮耀的中心地位

聖經敘事中的許多關鍵轉折點都強調了神的榮耀,並且見證了它的各種彰顯方式。神的榮耀通過創造彰顯(創 1;詩 19:1-2;羅 1:18-25);在人按照神的形像受造、以榮耀爲冠冕中可以瞥見它(創 1-2;詩 8:3-5;林前 11:7);與出埃及相關(出 3,13:31,16:10,24:9-18,34:29),與火焰/耀眼的光芒/明亮的光相關(出 3,13:31,16:10,24:9-18,34:29;利 9:23;賽 60:1-3,60:19;結 1:28,10:4,43:2;路 2:9;林後 3:7,4:4-6;來 1:3;啓 18:1,21:11、23),與雲彩相關(出 16:7、10,24:16,40:34;利 9:6、23;民 14:21,16:19、42,20:6;申 5:22-24;王上 8:10;代下 5:14;路 9:26-36;徒 1:8-11)也與安息日相關(出 19、24);向摩西顯現(出 33:18-23);充滿會幕(出 40:34;參利 9:6、23;民 14:21,16:19、42,20:6);充滿大地(民 14:20-23;詩 19:1-2;賽 6:3);充滿聖殿(王上 8:11);在天之上(詩 8:1,113:4);在以賽亞(賽 6:1-5)和以西結(結 1:28,3:12、23,8:4,9:3,10:4、18,11:22)的異象中顯現;在神的子民以色列身上彰顯(賽 40:5,43:6-7,60:1)。

榮耀也彰顯在基督身上。它與基督道成肉身(約 1:1-18;可 9:2;來 1:3)、出生的記述(路 2:9、14、32)、神蹟(約 2:11,11:38-44)、變像(太 17:1-13;可 9:2-13;路 9:28-36;彼後 1:16-21)、受難和釘十字架(約 7:39,12:16,23-28,13:31-32,17:1-5,21:19,路 24:26;羅 3:25-26;彼前 1:10-11)、復活/得榮耀(徒  3:13-15;羅  6:4;腓 2:5-11;來 2:5-11,2:5-9;彼前 3:16),升天(徒 1;提前 3:16),高升/統治(司提反在《使徒行傳》7:55-56 中的異象;可 10:37),降臨/得勝/審判相關(太 16:27,19:28,24:30,25:31;可 8:38,10:37,13:26;路 9:26,21:27;羅 8:21;多 2:13;帖後 1:6-9)。

此外,榮耀與聖靈等同(彼前 4:14;參約 16:14;弗 1:13-14);與教會等同(弗 1:22-23,3:20-21,5:22-29);並在新造中彰顯(賽 66;羅 8:18-27;啓 21-22)。(欲了解更多信息,請參閱 Christopher W. Morgan, 「Toward a Theology of the Glory of God,」 in The Glory of God,153-56 頁)。

榮耀的意義

榮耀的表現形式如此多樣,以至於幾乎無法給它一個定義。從某種意義上說,神的榮耀是祂諸多完美之威嚴、價值、可喜悅和宏偉。更常見的情況是,榮耀傳達了神特別的同在,如雲柱和火柱(出 13:21-22)或榮耀充滿會幕(40:34-38)。

在希伯來語中主要用 kabod 來表示榮耀。這個詞的詞根是「重量」或「沉甸甸的」。根據它的不同詞性,它可以有「尊貴」「莊嚴」「崇高」或「尊敬」的意思。約翰·柯林斯(C. John Collins)解釋道,它成了「神顯現的專業術語」。它在許多方面與舊約中神之名的概念相似(見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d Exegesis 中的 kabod 條目)。

在希臘語中主要用 doxa 來表示榮耀。根據斯維爾·艾倫(Sverre Aalen)的說法,doxa 在世俗希臘語中指「觀點」「猜測」「聲譽」「讚美」或「名聲」。他認爲七十士譯本改變了這些概念。艾倫還認爲,用 doxa 翻譯 kabod 是準確的,表達了相同的含義,指神彰顯祂的位格、同在和/或作爲,尤其是祂的權能、審判和救贖(見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 and Exegesis 中的 doxa 條目)。

聖經中神的榮耀有時用作形容詞,有時用作名詞,有時用作動詞,留意這一點會很有幫助。神是榮耀的(形容詞),彰顯祂的榮耀(名詞),要得榮耀(動詞)。

此外,神的榮耀是內在的、也是外在的。神內在的榮耀是指祂作爲神固有的榮耀,與祂的作爲無關。祂的完美是榮耀的;祂是威嚴的;祂是美麗的。神外在的榮耀是祂內在的榮耀部分地體現於祂的創造、護理、救贖和更新的工作中。

更特別的是,榮耀的三位一體神主要通過祂的創造、承載祂形像的人、祂的護理和救贖行動彰顯祂的榮耀。神的子民用歸榮耀於祂作爲回應。神受尊崇,並與祂的百姓分享祂的榮耀——通過使他們與基督結合。

榮耀的意義

顯然,聖經在多重意義上使用了榮耀這個詞。

首先,榮耀是對神本身的稱謂。例如,彼得稱父神爲「極大榮光」(彼後 1:17)。這個罕見的短語似乎是希伯來語在沒有說出神名字的情況下對神的稱呼。

其次,榮耀有時指神的內在的特徵、屬性或對祂屬性的概括。這個含義類似於榮耀有時用作形容詞。從豐滿、充足、威嚴、美麗和輝煌的意義上講,神的本性是榮耀的。這個意義的例子在聖經中隨處可見。《詩篇》稱神爲「榮耀的王」(24:7-10)和「榮耀的神」(29:3)。司提反稱神爲「榮耀的神」(徒 7:2),使徒保羅向「榮耀的父」禱告(弗 1:17)。雅各提到耶穌是「榮耀的主」(Lord of glory, glorious Lord),取決於用哪種方式翻譯這裡的希臘文。無論哪種說法,重點都一樣:耶穌就像天父一樣,以榮耀爲特徵。聖靈也是榮耀(彼前 4:14;參約 16:14;弗 1:13-14),特別體現在同在、內住和聖殿這類語言(約 14-16;羅 8:9-11;林前 3:16,6:19-20,14:24-25;林後 6:16;弗 2:11-22,5:18;帖前 4:8)。

第三,聖經說榮耀是神的同在。這種對榮耀的理解在與出埃及相關的事件中清晰可見。雲柱(出 13-14,16:7、20、24;參啓 15:8)、向摩西的顯現(出 3-4,32-34)以及神在會幕中的同在(出 29:43,40:34-38)都突出了神立約的同在。神榮耀的內涵也出現在與約櫃(撒上 4-5)、聖殿(王上 8:10-11;代下 5-7)、《以西結書》中的末世聖殿(43:1-5)、基督的位格(約 1:1-18;西 1-2;來 1)、聖靈(約 14-16)和天堂本身(啓 21-22)有關的經文中。

第四,聖經經常把榮耀描繪爲神之屬性、完美或位格的展示。《約翰福音》就是這樣描述榮耀的,耶穌行「神蹟」彰顯祂的榮耀(2:11)。道用了各種不同的術語來表達這一概念,但意思是明確的:神通過展現自己來榮耀祂自身。當神展示祂的作爲時,祂就榮耀了自己。祂的憐憫、恩典、公義和忿怒都顯明在救贖和審判中(參羅 9:20-23;弗 2:4-10)。

第五個意義或概念爲榮耀是展示神之屬性、完美或位格的終極目標。在《出埃及記》和《以西結書》中,有大量經文顯示神爲了祂的名採取行動,好讓人們知道祂是耶和華。耶穌告訴我們,拉撒路的死和隨後的復活都有一個終極目的:那就是爲了神的榮耀(約 11:4,參 14:13)。彼得的死也有同樣的目的(約 21:19)。保羅指出,神揀選、收納、救贖基督徒並使他們得名分,是爲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弗 1:6、12、14)。也就是說,在爲自己拯救百姓的過程中,神彰顯了祂的恩典,而在彰顯恩典的過程中,祂也榮耀了自己。此外,整個三位一體的救贖計劃也顯示了這一目標,三位一體中每一位格都相互榮耀就體現了這一點。榮耀的父差遣榮耀的子,子甘願謙卑自己,通過道成肉身、順服地生活和替代性地死亡榮耀父(腓 2:5-11;參約 6、10、17)。作爲回應,天父榮耀聖子,使祂從死裡復活,並將祂升到至高(徒 3:13-15;羅 6:4;腓 2:9-11)。父差遣榮耀的聖靈榮耀聖子(約 16:14),這一切都增益了父的榮耀(腓 2:11)。

第六,榮耀有時指向天堂、天國或末世的圓滿,是充分地體驗神的同在。《希伯來書》2 章 10 節說到「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腓立比書》4 章 19 節提到聖約的應許:「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參弗 3:16)。神的子民最終將得到榮耀、尊貴、不朽和永生,這些都是同義詞(羅 2:7)。這榮耀是在永恆中爲神的子民預備的(羅 9:23)。耶穌也「被接在榮耀裡」(提前 3:16),這可以理解爲「到天國去」「榮耀地」或兩者兼而有之。基督徒的身體也將「在榮耀中」復活(林前 15:43),忠心的長老將獲得永不褪色的榮耀冠冕(彼前 5:4)。

第七,歸榮耀於神也可以指以敬拜、高舉或讚美的形式對神做出適當的回應。《詩篇》29 章 2 節敦促人們:「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耶穌降生時,在神榮耀的照耀下(路 2:9),天空中響起「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的頌讚(路 2:14),牧羊人「歸榮耀於神,讚美他」(路 2:20)。此外,聖經中充滿了讚美的詩歌,如《羅馬書》16 章 27節,強調我們需要將榮耀歸於神:「願榮耀因耶穌基督歸於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參羅 11:36;加 1:5;弗 3:20-21;腓 4:20;提後 4:20,4:18;猶 24-25;啓 1:5-6)。有些頌詞指向基督(彼後 3:18;參來 13:21)。同樣,其它經文也向神的子民指出基督裡的榮耀(林後 10:17)在祂的十字架上(加 6:14),所以他們因與基督聯合而在受苦中得了榮耀(林後 11-12)。榮耀神是神子民理所應當的反應(太 5:13-16,15:31;可 2:12;路 4:15;約 15:8)。基督徒甚至奉命在他們的身體上榮耀神(林前 6:20),在他們的飲食選擇和相應的人際關係上榮耀神(林前 10:31),在正確行使屬靈恩賜上榮耀神(彼前 4:11)。《羅馬書》14-15 章強調了教會用合一的聲音榮耀神的重要性,並指出當教會爲榮耀神而合一時(15:6-7),外邦人也會歸榮耀於神(15:8-9;參啓 4-5)。

因此,三位一體的榮耀之神喜樂和恩慈地傳達著祂的榮耀,通過祂的創造、承載祂形像的人、祂的護理和救贖行動。神的子民以榮耀祂作爲回應。神受尊崇,並與祂的百姓分享祂的榮耀——通過使他們與基督結合。所有這一切都歸榮耀於祂,因神在祂的諸多完美中向人展現自己、使人得以認識祂、喜悅祂和珍視祂。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Glory of God.

Christopher Morgan(克里斯托弗·摩根)是河濱市(Riverside)加利福尼亞浸信會大學(California Baptist University)的神學教授兼基督教牧師學院院長。他是 Hell Under Fire: Modern Scholarship Reinvents Eternal Punishment Faith Comes by Hearing: A Response to Inclusivism 兩本書的合著者之一。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