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论
耶穌的名字和稱呼
2025-10-11
—— R. Lucas Stamps

定義

新約用神的名字(神、主)稱呼耶穌,還用了在舊約中富有象徵意義的各種稱呼來描述祂的身份和使命。

摘要

新約對基督的描述不僅只停留在祂的名和稱呼上。祂拯救世人的作爲、祂所具有的神性以及祂所受到的崇拜也揭示了祂的神聖身份。儘管如此,基督的名字和稱呼仍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供人們來了解聖經對祂位格和工作的描述。祂的取名「耶穌」已經揭示了祂作爲救主的身份。祂還擁有神聖的名(如「神」 theos;「主」 kurios),祂被冠以豐富的稱呼,如「基督」(受膏者)「好牧人」「世上的光」等等。


「耶穌」這一名字

當主的天使向約瑟顯現,告訴他馬利亞將懷孕生子時,天使告知約瑟要給這孩子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 1:21)。耶穌(Yeshua/Joshua)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就像古時的約書亞一樣,耶穌將把祂的百姓從奴役中解救出來,帶他們進入那蒙神赦免的真正應許之地。但耶穌取這個名字卻不僅只表明祂是神救恩的器皿或管道。祂以「神與我們同在」(太 1:23;賽 7:14)之以馬內利的身份體現了這救恩。

耶穌神聖的名字

除了祂所取的名字之外,加在祂身上的諸多神聖之名也體現了耶穌的身份。新約對基督的描述不僅只停留在祂的名和稱呼上。祂拯救世人的作爲、祂所具有的神性以及祂所受到的崇拜也揭示了祂的神聖身份。儘管如此,基督的名字和稱呼仍提供了一個切入點供人們來了解聖經對祂位格和工作的描述。

。在新約中,「神」( theos )這個名通常是指天父(雖然也有幾次是指聖靈,如徒 5:4)。但有九次,「神」這個名字指的是耶穌。《約翰福音》將神的道耶穌與神本身相提並論(約 1:1),並稱祂是「神的獨生子」(約 1:18)。在《約翰福音》的結尾,多馬向耶穌承認:「我的主,我的神!」(約 20:28)在《使徒行傳》中,保羅提到了「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 20:28)。新約書信也多次提到耶穌是神。基督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羅 9:5)、「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多 2:13)、「我們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彼後 1:1)還有「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壹 5:20)。《希伯來書》引用了《詩篇》45 章 7-8 節,並將它用在耶穌身上:「神啊,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來 1:8)雖然有人對其中幾段經文的所指有爭議,不同文本用詞的差異(尤其是約 1:18 和徒 20:28)也增加了問題的複雜度。但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這些經文都毫無疑義地稱耶穌爲「神」。文本分佈的多樣性(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一般使徒書信)強調了早期基督徒都一致地用神的名指耶穌。

。在整部新約中耶穌也被稱爲「主」。翻譯爲「主」這個詞的希臘語單詞 kurios 有多種含義。它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敬語,意思是「主」「主人」,甚至是「先生」。但它也是舊約全書的希臘譯本《七十士譯本》譯者所選擇用來表達神名字(在希伯來文中爲「耶和華」 [YHWH])的那個詞。福音書中一些稱耶穌爲」主」的人可能更在遵循世俗用法,但新約聖經作者顯然把這個詞用作耶穌的神聖稱呼。例如,請注意馬太引用《以賽亞書》40 章 3 節(「預備主的道」)來指約翰爲耶穌預備道路的方式。「主」經常與「耶穌」和「耶穌基督」一同出現。特別是保羅,他經常同時使用全名和稱呼:主耶穌基督(如羅 5:1)。但有時「主」單獨出現,指耶穌,強調它作爲神名字的用法(如路 7:13,10:1、41)。

兒子、神子、獨生子「神兒子」這個稱呼有著豐富的舊約背景。聖經有時稱以色列國爲神兒子(何 11:1),尤其是大衛王朝的君王常有這樣的身份(撒下 7:14;詩 2:7)。當新約提到基督是神兒子時,就考慮到了這一背景:基督是真正的以色列,是更偉大的大衛。但是,這個名字之深廣遠遠超出了這些含義。耶穌不僅是大衛的子孫,祂還是永恆父神的永恆聖子。耶穌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神兒子。祂與天父的關係無可比擬:「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 11:27)約翰也稱耶穌爲「神的獨生子」(約 1:14,3:16)。聖子是聖父本體的最終啓示和精確反映(來 1:1-4)。看見子的,就看見了父(約 14:9)。因此,「神兒子」不僅是與大衛相關的稱呼,也是神聖的名字。

人子。將「人子」作爲一個神聖的稱呼似乎有些奇怪。但「人子」是耶穌自己最喜歡用的稱呼,當然它也蘊含了基督的人性。但這個術語的背景可能在《但以理書》第 7 章,其中提到了一個「像人子」的神祕人物,祂駕雲而來,從主——亙古常在者——手中接過唯獨屬於神自己的統治權、榮耀和國度。在基督的啓示中,人子的形像顯然既有神性,也有人性。最引人注目的是,耶穌在《但以理書》的神性和人性的形像中注入了苦難和死亡的主題,而這正是《以賽亞書》中受苦僕人的特徵(賽 53;參可 10:45)。

耶穌的稱呼

聖經中與耶穌有關的稱呼幾乎多到無法一一列舉。因此,下面的論述必須是有選擇性的簡述。

基督。有時人們得調侃地說基督並不是耶穌的姓。「基督」是祂名字後面最常見的稱呼。希伯來語中的 Mashiach(彌賽亞)在希臘語中翻譯爲 Christos ,意思是「受膏者」。在舊約中,它是大衛式君王的稱號,也是應許中那救贖以色列的(如詩 2:2; 18:50)。這個詞的根源來自於古代膏立國王的習俗,目的是使他成聖好擔負起作國王的使命。人們經常指出,在舊約中以色列民有三個職分至少有時是以膏抹爲標誌的:先知、祭司和國王。因此,在新約中耶穌的這個稱呼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祂的身份和使命。

「我是」的聲明。在《約翰福音》中,耶穌七次用「我是」來描述自己。下面列出了這七個「我是」的謂語:

  • 生命的糧(約 6:35、48、51)
  • 世上的光(約 8:12,9:5)
  • 羊的門(約 10:7、9)
  • 好牧人(約 10:11、14)
  • 復活和生命(約 11:25)
  • 道路、真理和生命(約 14:6)
  • 真葡萄樹(約 15:1)

每個稱呼都蘊含著豐富的舊約象徵意義。合在一起,它們提供了一個令人著迷的視角,讓我們了解耶穌對自己身份的理解。有趣的是,在每種情況下,祂都在以拯救他人的使命來確定自己的身份:爲飢餓的人提供食物;爲黑暗中的人提供光明;爲迷途的羊群提供門和牧人;爲將死的人提供復活和生命;爲尋求天父的人提供道路、真理和生命,以及給枝子帶來生命的葡萄樹。

其它稱呼。耶穌是神的羔羊,祂除去世人的罪(約 1:29、36)。祂是末後的亞當,帶來了公義和復活的生命,而首先的亞當則帶來了罪和死亡(羅 5:15-19;林前 15:45)。祂是神的形像,不僅體現在祂真實的人性上,祂也永恆地反映了天父的本性(林前 11;林後 4:4;西 1:15;西 3:10;弗  4:24)。祂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提前  2:5)。祂是救主,將祂的子民從罪和死亡中拯救出來(路  2:11;約  4:42;徒  5:31,13:23;弗  5:23;彼後 1:1,11;約一 4:14)。祂是忠心的見證人、從死裡復活的長子、世上君王的元首(啓 1:5)。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啓 1:17;22:13)。祂是猶大支派的獅子、大衛的根、被殺的羔羊(啓 5:5-6)。祂是騎白馬的,將再來審判和拯救(啓 19)。

我們還可以繼續說下去。在解釋新約關於耶穌的名、稱呼和工作的描述時,我們可以套用使徒約翰關於基督作爲的說法:若是一一地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Names and Titles of Jesus.

R. Lucas Stamps(盧卡斯·斯坦普斯)博士畢業於美南浸信會神學院。他是安德森大學克蘭普神學院(Clamp Divinity School of Anderson University)的基督教神學教授和碩士課程主任。也是浸信會復興中心( Center for Baptist Renewal)的創始人和主任之一,著有多本書籍,包括與馬修·愛默生合著的《浸信會的願景:信徒教會的信仰與實踐》(The Baptist Vision: Faith and Practice for a Believers』 Church )及《天使與魔鬼終極指南》(Ultimate Guide to Angels and Demons)。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
耶穌的名字